個人消費信貸地區協調論文
時間:2022-04-19 11:57:00
導語:個人消費信貸地區協調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側重研究個人消費信貸對中國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系統總結了中國近年個人消費信貸政策的發展實踐和總體取向,深入分析了個人消費信貸在促進中國地區經濟差異發展變化方面的影響和作用,在認真剖析當前中國經濟欠發達地區發展個人消費信貸面臨的困難和機遇的基礎上,提出了促進欠發達地區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政策建議,并強調要充分發揮好消費信貸政策的積極作用,防止因消費信貸業務發展進一步拉大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努力實現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中國經濟運行的一個重要特征。如何促使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是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的重要任務。現有不少文獻集中討論了政府主導型投資在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和影響,本文側重研究個人消費信貸對中國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并結合中國近年個人消費信貸的發展實踐提出政策建議。本文第一部分重點總結中國近年來個人消費信貸的發展實踐;第二部分結合我國地區經濟差異狀況,探討個人消費信貸在促進地區經濟差異發展變化方面的影響和作用;第三部分提出欠發達地區發展個人消費信貸面臨的困難和機遇;第四部分分析政府政策在促進欠發達地區個人消費信貸方面的作用;第五部分提出促進欠發達地區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中國個人消費信貸的發展實踐和政策取向
中國個人消費信貸試點開始于1998年。受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和1998年夏季國內特大洪澇災害的影響,中國經濟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內需嚴重不足并逐步呈現出通貨緊縮的趨勢(戴相龍1999)。為了防止通貨緊縮,防范金融風險,通過有效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中國政府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著眼于活躍消費,擴大內需,中國人民銀行推出了個人消費信貸政策,積極鼓勵、引導和支持居民擴大個人消費。
1998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大住房信貸投入支持住房建設與消費的通知》提出要“大力促進住房消費……逐年擴大住房消費貸款在住房貸款中的比例”,首次提出了“住房消費貸款”的概念。199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改進金融服務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選擇若干農業生產資料和耐用生活資料商品,進行消費信貸試點,逐步擴大消費信貸的規模、品種和形式”,在中國官方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消費信貸”。1998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下發<汽車消費貸款管理辦法>的通知》首次明確,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經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可以開展“汽車消費貸款的試點”。1999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于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境內中資商業銀行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重要意義、業務領域、職能機構、期限利率和相關服務管理工作第一次進行了全面闡述,明確提出,“從1999年起,允許所有中資商業銀行開辦消費信貸業務”,“各金融機構……要把消費信貸業務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在認真總結近年開辦消費信貸業務經驗的基礎上,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消費信貸業務制度和辦法”。1999年6月以來,在人民銀行、教育部和財政部等相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國家助學貸款業務從八個試點城市試點起步并逐步推向全國,經辦銀行由中國工商銀行擴大到四家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對象從全日制本科生、專科生擴大到研究生,助學貸款業務全面推開。在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大力推動下,以個人住房消費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和助學貸款為主體的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在國內商業銀行間逐漸發展開來,目前已成為國內商業銀行零售業務中亮麗的增長點。
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截至2004年6月末,境內全部金融機構個人消費信貸余額17952億元,占同期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10.6%。其中,個人住房消費貸款余額13878億元,占全部個人消費信貸余額的77.3%;汽車消費貸款余額1833億元,占10.2%;各項助學貸款余額75億元,占0.4%。國內個人消費信貸近年總量結構發展變化情況見下表1.1。
總體上看,目前中國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1)增長速度快,但不同領域、不同銀行和不同地區間發展不平衡。1998年,個人消費信貸余額只有456億元,截至2004年6月末消費信貸余額已達17952億元,近六年間增長了約40倍。其中,個人住房消費貸款占有市場份額持續保持在75%以上,大部分業務主要集中在工、農、中、建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和東部經濟發達地帶。2004年6月末,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余額14092億元,占全部金融機構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的78.5%;廣東、上海、浙江、北京、江蘇和山東六省市合計余額11165億元,占全部消費貸款余額的62.2%。消費貸款余額最大的廣東省(3020億元)是最少的西藏(17億元)的近175倍。(2)以最終消費品作為抵押的消費貸款方式占較大比例,銀行信用卡消費占比較低。截至2004年3月末,國內各商業銀行累計發行信用卡2724萬張,2004年一季度人民幣卡消費金額1164億元,國際卡消費金額4.12億美元,持卡消費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不到5%。(3)消費信貸對總體經濟的影響還很有限,發展潛力很大。在經濟發達國家,金融機構消費貸款占全部貸款的比例平均為30—50%,其中,美國為70%,德國為60%,而我國目前這—比例只有10.6%。
經濟理論研究表明,個人消費信貸的發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借貸流動性約束、存貸款利率的變化以及居民消費傾向等因素密切相關。中國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除了很大程度上受居民收入水平變化的影響外,更多地和傳統的消費觀念、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政府的政策導向以及居民對改革前景的預期相關聯,,近年來,中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不斷擴大,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消費觀念逐步開放,商業銀行網點覆蓋面大,國家大力推進住房商品貨幣化改革,鼓勵開發商品房,推動住房、汽車等支柱產業積極發展,成為中國消費信貸業務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就總體而言,中國目前的居民消費結構還存在著嚴重的金融抑制,投資仍然是主導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2003年末,國內投資率為42.9%,比1978年上升了3.7個百分點;最終消費率為55.4%,比1978年下降6.7個百分點,投資和消費增長明顯不平衡。這種狀況,在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更加突出。必須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上下功夫,進一步放松金融控制,加大金融產品創新力度,推動商業銀行更好地提供適合居民實際消費口味的金融產品和優質服務,使消費信貸在促進經濟增長和實現地區協調發展中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
二、消費信貸的宏觀效應和地區經濟差異
中國東、西部和城鄉之間經濟發展明顯不平衡,既有自然條件、發展基礎等諸多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和體制方面的原因。改革開放以前,中國東、西部之間和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不是很大,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和城市在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扶持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東、西部之間和城鄉之間的經濟差距逐漸擴大。這種差距集中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地區經濟發展差距逐漸拉大。按照日前東部、中部、西部三大經濟區域的劃分,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從1949到1978年,以現價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度,東、中、西部三大區域之比為6.81:6.78:7.25,西部地區平均高于東部地區0.44個百分點。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經濟發展的梯度格局逐步擴大。1979—2003年,中國國民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的年均增長速度為8.1%,其中,東、中、西三大區域平均增長速度之比為12.8:9.3:8.7,東部地區平均快于西部地區4.1個百分點。2003年末,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16898億元,其中東部地區為33614.4億元,中部地區為15867.64億元,西部地區為8158.74億元,三大區域的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58.3:27.5:14.2,與1980年相比,東部地區創造的國民生產總值在總量小的份額提高了6.8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的份額下降了3.1個百分點和3.01個百分點。從人均GDP看,經濟發展的梯度格局也非常明顯。1995午全國人均GDP為4854元,其中東部地區為7104元,中部地區為3693元,西部地區為3069元,東部地區是中部的1.92倍,是西部的2.31倍。到2003年末,全國人均GDP為9073元,其中東部為16207元,中部為7764元,西部為6187元,東部地區是中部的2.09倍,是西部的2.62倍,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繼續擴大。
二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與地區經濟發展差距有很大關系。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從城鎮居民看,1981年城鎮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東部地區為437元,中部地區409元,西北地區435元,三大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1.01:0.94:1。到2003年末,這一比例已變為1.43:0.97:1。從農村情況看,1981年全國農民的人均純收入為191.33元,東、中、西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之比為1.39:1.11:1;到2003年末,這一比例已變為2.16:1.25:1,農民人均收入超過3500元的省市共有7個,全部集中在東部地區。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提出要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同時,西部地區相當多的農村地區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即使在西部地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內部,城鄉之間居民收入差距也非常明顯(見下表1.2)。
三是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顯擴大。1995年,全國城鎮居民平均消費水平3538元,全國最高的廣東省為6254元,是最低的內蒙古的2.52倍;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西藏的3.8倍。到2003年末,全國城鎮居民平均消費水平為8372元,全國最高的上海為17110元,是最低的貴州省的2.81倍;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為3025元,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西藏的4.83倍。從2000年到2003年的四年中,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2.1%、4.2%、4.8%和4.3%,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別為1:2.78、1:2.90、1:3.11和1:3.24。
近年來,國家實施了西部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重大戰略決策、積極鼓勵加大對“三農”經濟的政策支持,這些旨在緩解地區和城鄉經濟差異的政策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資源、人才、觀念、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通過多年積累形成的地區經濟差異短期內很難根本改觀。在東部地區許多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宏觀政策應當更多關注的是如何保持現有地區經濟差距不會因新的政策施行而進一步擴大。
個人消費信貸不可能在短期內明顯改變地區經濟發展差異,但因為消費信貸可以使消費者一定程度上超越即期收入的流動性約束,促成新的產業和消費增長點,進而影響經濟生產結構的變化和資源配置效率,因而對改變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會產生重要影響。充分發揮好消費信貸政策的積極作用,避免因消費信貸業務發展進一步拉大地區經濟發展差距,對于實現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人們通常認為,要加快發展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發展,必須擴大在這些地區的生產性投資,增加對這些地區生產建設的信貸支持,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必要的。但是,歷史經驗證明,開發西部等欠發達地區,扶持“三農”,在擴大投資需求的同時,如果沒有配套消費政策的積極跟進,單純地一味增加投資不可能真正取得實實在在的效益,也無法長久維持下去。就總體而言,目前在我國東部等發達地區,投資帶動就業,就業促進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促進擴大消費,而消費擴大又促進了生產,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環。而在西部欠發達地帶,這種良性循環還沒有形成,其中,個人消費上不去,是制約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理論和實踐都將證明,在擴大對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生產性投資的同時,有效增加個人消費投入,是加快欠發達發展,從而實現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
用個人消費信貸帶動和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關鍵在于使西部等欠發達地區廣大農村的個人消費信貸有一個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國際經驗表明,一旦一個地區的經濟處于某種循環之中,要使這個地區的經濟出現大的變化,就必須打破這種循環,而要打破這種循環,就必須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個人消費信貸跨越式發展,是打破欠發達地區消費滯后影響產品銷路——產品滯銷影響生產擴大——生產萎縮影響就業擴大一就業困難影響個人消費這一惡性循環的值得探索的有益途徑。個人消費要增長,主要依靠三種方式:一是依靠個人收入的增加;二是依靠政府的補助;三是通過個人消費信貸。收入增加引起消費增加,這是擴大消費的基礎。但是,收入增加的基礎是經濟增長,我們一直在為此努力,今后也不能放松。但要在短時期內提高收入刺激消費,那是十分困難的。政府補助是重要的,現在國家每年都對西部地區進行必要的補助,但這種補助主要用于彌補西部地區財政開支的不足和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國家補助數量有限,而且用途明確,屬于“雪中送炭”,不可能對個人消費的擴大起突破性作用。個人消費信貸是有償的借貸活動,只要借貸雙方有積極性,就有可能在較短時間里較快增加,從而促使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的經濟較快地增長,達到實現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的目的。正因如此,規范發展消費信貸,充分發揮其通過拉動投資,影響和帶動地區經濟結構變化從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成為我國宏觀經濟政策面臨的一個新挑戰。
三、欠發達地區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困難與機遇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經濟轉軌國家,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面臨許多問題:
一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嚴重滯后,缺乏科學權威的個人資信評估標準和評價體系,銀行發放個人消費信貸成本高,貸前和貸后風險很難控制。
二是銀行個人消費信貸手續煩瑣,品種不豐富,收費標準不一,居民獲得貸款很不容易。
三是對客戶消費信貸信息檔案缺乏科學有效管理,信息共享性差。
上述問題在全國范圍內具有普遍性。在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不僅同樣存在這些問題,而且還有其它一些特殊的困難。
首先,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面臨三大現實制約:即信貸資金不足、辦理業務的機構和人員不足、個人消費信貸管理經驗不足。資金不足,主要是在這些地區的金融機構吸收的存款較少,金融機構拿不出更多的資金去發放個人消費貸款。據統計,2004年6月末,全國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為X.叮萬億元,其中西部12省(市)存款余額為35356億元,僅占15.3%。機構和人員不足,主要是指西部和農村金融機構的網點比東部和城市少得多,最近幾年商業銀行精簡機構,普遍減少了基層網點和營業人員,西部地區和農村一些經濟落后地區因為效益原因減得力度尤其大些。而個人消費信貸業務恰恰是零售業務中人力消耗量較多的業務,目前西部和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的這種狀況,很難以滿足開展個人消費貸款業務的需要。經驗不足,主要是指這項業務是一項新的業務,它需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特別是要有相當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加強市場分析和市場營銷,而且需要諸多社會中介機構的配合,這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金融機構中不論是觀念意識還是業務理論都是比較缺乏的。
其次,收入水平較低也制約著欠發達地區群眾借錢消費的熱情。
再次,欠發達地區居民缺乏個人消費信貸的動力。這表現為:在傳統的消費觀念影響下,欠發達地區的居民普遍傾向于不愿意借錢消費,“花今天的錢圓明天的夢”。加上收入水平的制約,借錢消費的動力明顯不足。
盡管目前在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存在諸多困難,但這些地區并不是根本不具備擴大開展這一業務的條件。特別是在現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部地區和農村開展個人消費信貸出現了新的機遇。國家提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以后,西部由于經濟較快發展,西部地區的就業在擴大,城鄉居民收入縱向比也在快速增加,這就為該地區包括個人消費信貸在內的金融業務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東部和城市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使得這些地區的資本出現某種程度的結構性過剩,為了尋找資本的新出路,最近幾年,東部地區已有不少民間資本進入資源比較豐富、勞動力更為便宜的西部地區,建沒原材料基地,生產當地所需的日用品。這種趨勢在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內都將持續下去。這對西部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會帶來三方面的影。向:第一,東部資本流向西部,將促進西部地區就業人數增加,從而總體購買力得以提高,個人消費信貸的對象得以擴展;第二,東部投資者進入西部,帶去了現代的理財觀念和消費觀念,使傳統的理財觀念和消費觀念受到沖擊,也使金融機構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減少了理念和意識的障礙;第三,東部投資者在西部生活,本身也需要進行個人消費,他們利用消費信貸的生活和行為方式,將在當地產生示范和輻射效應。
四、政策支持對欠發達地區開展個人消費信貸的意義
在欠發達地區開展個人消費信貸,僅僅靠金融機構的努力還很不夠,必須多方面加大3寸這項業務的政策支持,才能在較短的時間里較快地推進這項業務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首先,要通過政策導向和利益調節促使和引導更多的信貸資金運用到欠發達地區去。具體地說,就是要引導全國性商業銀行對欠發達地區實行消費信貸資金的傾斜。全國性商業銀行的資金是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配使用的,在貸款能夠安全收回的情況下,多安排一些信貸資金去西部,商業銀行不僅能夠做到,而且只要有市場,有前途,有效益,商業銀行也愿意去做。這里,要走出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即不再把支持西部大開發和支持農村經濟局限于建設項目貸款和生產性貸款,商業銀行在西部開展個人消費信貸同樣應被看作是支持西部大開發的具體行動。對于調配資金到西部去進行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商業銀行,要從政策上加以鼓勵、支持。該減免稅收的要減免稅收,該由財政貼息的要給予貼息,人民銀行也可以考慮通過再貸款浮息和利率差別浮動政策,對愿意到西部或農村開拓市場的商業銀行提供積極支持。
除了引導全國性商業銀行把更多的資金調入欠發達地區外,還可以考慮通過其它方式,把國內外其它資金引到這些地區去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例如,目前在國內已設立了一些外資的汽車金融公司,這些公司主要的業務就是進行汽車貸款,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對個人購車放貸。如果能夠出臺一些優惠政策,讓這些金融公司去西部擴大開展業務,就可為西部地區增加不少個人消費信貸資金。再者,如果能夠允許西部地區的一些金融機構通過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發行信貸資產支持的債券,就可以增加新的資金來源,擴大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數量。
其次,要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在欠發達地區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目前西部地區和農村金融機構的撤并,對這些地區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是有影響的。必須采取新的措施和辦法,保證有足夠數量的金融機構去開展個人消費信貸業務,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增加對欠發達地區的金融支持。例如,允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開辦國家助學貸款業務,就可以大大增加做這項業務的機構數量。此外,還應鼓勵由地方商業銀行全國性商業銀行做個人消費信貸業務。這樣,就可以把全國性商業銀行資金富裕的優勢和地方性商業銀行網點深入社區的優勢結合在一起,使個人消費信貸在現有條件下較快地開展起來。在欠發達地區辦理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銀行,國家在財政貼息、稅收、呆壞帳核銷等方面可以考慮給予適當支持。
五、欠發達地區發展消費信貸的政策建議
根據我國消費信貸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取向,進一步擴大發展個人消費信貸,應當在全國范圍內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加快建立全國統一聯網的個人征信體系,不斷完善個人資信評估體系,完善銀行貸款客戶篩選機制。對個人信用主體的權利和義務及行為規范做出明確規定,大力培養和提高公民的信用意識,盡快建立覆蓋而廣泛、科學、有效的個人資信評級和信用查詢系統。
二是加強消費信貸政策指導和業務規范管理,促使建立起有效的個人消費信貸資料統計監測分析信息系統,與個人征信管理系統適時對接,對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進行及時督導、規范并定期公布消費信貸市場評估報告,正確引導市場消費。
三是加快完善消費信貸法律法規基礎設施建設,為銀行內控管理和風險防范提供法律保障。盡快研究制定《消費貸款管理辦法》等業務規章,對消費貸款的業務流程、中介評估和風險管理進行統一規范,為業務公平競爭和規范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四是積極擴大消費信貸品種,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消費信貸開發力度,并有效促進擴大信用卡消費。在健全個人信用征信體系、加強失信處罰力度的條件下,根據市場實際需要,大力開發個人消費信貸品種,針對城鄉不同消費特點實施有針對性的特色消費信貸服務。
對于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還應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來促進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
第一,運用財政手段,支持具有開發性質的個人消費信貸。財政手段在信貸政策上的應用,最主要的就是對需要支持的貸款項目進行貼息。對個人消費貸款進行貼息,無疑是促進這類貸款的重要手段。當然,對個人消費貸款的貼息,只能用于最有意義的項目。從欠發達地區的實際情況看,助學貸款是最值得貼息的個人消費貸款。助學貸款是對貧困學生發放的幫助其完成學業的貸款。它是幫助欠發達地區開發人力資源的重大舉措。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的人力資源開發一直處于較低水平,成為制約這些地區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
目前,我國助學貸款分為國家助學貸款和一般性助學貸款兩類。國家助學貸款是國家提供利息補貼的貸款,一般性助學貸款是國家提供貼息的助學貸款。國家助學貸款的對象是家境比較貧困的大專以上在校學生。這些學生通過所在學校向銀行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獲得貸款的學生,本人只支付一半的利息,另一半利息由國家支付。學生畢業后,在六年內還清貸款本息。國家助學貸款雖然要由財政貼補一些資金,但這項貸款的總量比起其它的開發貸款要少得多,資金總量不很大。據測算,全國每年所需的貼息資金也僅6億元左右,在財政全部開支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是國家財政能夠承受的。
由于欠發達地區貧困學生相對較多,這些貧困學生的貧困程度高于其它地區出來的學生,他們所需要的助學貸款數量也相應比較多。同時,由于這些地區經濟相對落后,就業水平和收入水平也較低,畢業生還貸困難也大于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的學生,即信貸風險相對較大。上述特點,決定了在欠發達地區開展國家助學貸款業務,國家應當采取與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不盡相同的政策。一是財政的貼息資金應當根據實際需要的數量撥付,有多少應得到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就貼多少利息;二是對在這些地區開展這項業務的金融機構要進行扶持,例如,可考慮按其該項貸款余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貼或者允許金融機構對助學貸貸款實施浮動利率,相對減少金融機構在開展這項業務時出現的風險損失或通過風險溢價進行風險覆蓋。鑒于欠發達地區國家助學貸款需要貼息的數量較多,可考慮實行中央和地方兩級財政共同承擔貼息資金的做法。此外,為了降低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壓力,還可以考慮擴寬市場準入讓更多的金融機構來從事這項業務,特別是政府加大政策扶持,讓一些地方性金融機構大力開展適合地域經濟特點的生源地助學貸款業務。
第二,結合欠發達地區小城鎮建設,開展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等消費信貸業務。西部地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小城鎮建設基礎都比較差,相對而言,小城鎮建設更落后。而欠發達地區的實際條件看,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發展小城鎮比建設大中城市更具緊迫性,也更具現實可能性。在城市建設特別是小城鎮建設中,個人住宅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把它與住房抵押貸款業務結合起來,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必然十分廣闊。
結合小城鎮建設開展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業務,還可以采取把城鎮建設資金與住房貸款資金捆綁使用的辦法。對城鎮建設中用于住宅建設的資金,可先貸給購房者,由購房者以預付款的方式交給開發商,用于住宅建設。由于小城鎮人際關系聯系密切,采取這種方式風險相對較小。這樣做的結果,銀行有限的貸款資金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而開發商的住宅開發建立在明確的消費對象的基礎上,避免了住宅建成后的空置,可加快信貸資金的周轉。
第三,把個人消費信貸與生產性信貸結合起來,拓寬在農村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范圍。在廣大農村,某些消費資料與生產資料的區別并不十分嚴格,例如某些客貨兩用汽車,既作代步工具,又作運輸工具,既是消費資料,又是生產資料。又如,在農村集鎮里的街面房子,往往是樓上做住宅,樓下做店鋪,集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于一身。這類情況的出現,反映出農村經濟尚不發達,個人消費還與生產消費交織在一起的狀況。農民為購置這類汽車、建設這類房子而向銀行申請的貸款,不管銀行將其列入哪個類型,就其實質而言,均系個人消費貸款和生產性貸款的結合。對于這類貸款,銀行應當積極推進,因為這類貸款不僅滿足了農民合理的個人消費需求,而且能夠幫助農民脫貧至富,保證貸款的按期歸還。相關的配套政策也應給予大力配合和支持。
此外,對欠發達地區,個人消費信貸的品種、開展業務的方式還可以更加多樣。例如,在農村,除了上述消費信貸的品種外,還可以發展對農民的小額信貸業務或者對大件耐用消費品實行“賒銷”業務;在西部地區的城市,可以對下崗失業人員擴大發放小額擔保信貸,同時把小額信貸與創業培訓以及社區勞動保障平臺有機結合起來,增加發展消費信貸的后勁。
就總體而言,中國個人消費信貸業務的開展時間還不長,在西部地區開展這項業務的時間更短。但是,它潛在的發展空間非常廣闊,在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方面的作用遠未充分發揮出來。在這方面有巨大的潛力可挖,多花一些功夫,一定能夠事半功倍,取得喜人的成效。
- 上一篇:個人消費信貸風險管理論文
- 下一篇:個人消費信貸風險防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