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舊大綱的比較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4 11:03:00
導語:物理新舊大綱的比較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1994年7月國務院頒布新工時制后,國家教委對12門課教學計劃進行了調整,1996年制定了新的物理教學大綱試驗用,簡稱新大綱。97年首先在二省一市(山西盛江西盛天津市)進行試驗,2000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施行。
新大綱的編制是與九年義務教育緊密相銜接的,為培養21世紀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能力素質而編制的。新大綱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使學生在高中物理課中學到比較全面的物理知識,受到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的訓練,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的熏陶,以便適應、推進社會的飛速發展。
一、新大綱特點
1.增強科學性:
新大綱要求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上要有科學態度、科學作風、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因此,教師首先應把“科學”放在第一位,更新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方法,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學生才會巧學、會學、改變蠻干,鉆牛角學法。改變死記硬背物理概念、規律、死搬硬套物理定理,公式的學法。
2.臺階降低
新大綱針對初中生進入高中后,學習物理困難,吃力,采用降低臺階的方法。分為必修、必行和限選物理課。必修課是基本的要求,去掉較高要求內容,降低了臺階。必修和限選物理課是較高要求的物理課,適合于理科基礎較好的學生。在高中一年級兩種物理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完全一樣,學生進入高中二年級可分別學習上述兩種物理課,對理科學生來說把一個梯度降為二個臺階。這樣大綱可適合各種辦學模式,可適當具有不同興趣和特長的學生需要。
3.體系突破
在原大綱中,突出表現為五大相對獨立的板塊體系,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它與20世紀下半葉大學普通物理教材結構體系相同,大綱的每次修定或編制,只是本板塊體系內容適當調整。而新大綱教學內容編排初步突破了這種板塊體系,使部分板塊知識之間有機組合編排。
4.要求分層
在二種課的教學內容中,大綱采納了考綱的特點,對教學內容分了兩個層次。A層次:知道所列知識的內容,在有關問題中能夠識別和直接使用它們。B層次:在A層次的基礎上,理解所列知識的含意,能用來分析,解決物理問題。在必修物理課中共設176知識點(A層次121,B層次55),在必修和限選物理課中共設229個知識點(A層次132,B層次97)。教學內容分層后,使教師能夠準確把握教材,節省時間研究學生的認識規律,心理特征,明確重點,抓住關鍵突破難點,搞好教學。
5.觀念升華
傳統的物理教學大綱把教材作為“知識的全庫”,大綱的編寫注重教材知識的羅列詳盡及嚴謹,偏重于教師的教法而忽視學生如何學。因而使得學生只會死記物理書本的理論,研究,探索,實驗能力十分貧乏。而新大綱給教材編寫指導,就功能而言,變教材從單一的知識全庫變為促進教與學的媒介。從形式而言,從狹義的教科書變為配套的教學資源。就內容結構而言,從單純強調學科知識變為兼顧學生智力能力及品德的發展。
6.名稱規范:
為使物理術語科學化,規范化,與國際物理學接軌,新大綱對中學物理中的物理量,物理概念,及個別定律的名稱作了必要的修改,通過對照十多處術語更換,如物理量:“滑動摩擦系數”變為“動摩擦因數”;物理概念:“即時速度”變為“瞬時速度”,物理定律:“玻意耳一馬略物定律”更名為“玻意耳定律”等
7.增設專題
在必修和限選物理課中,為使教學循序漸進,對某些重點內容設“專題”,以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和綜合地運用知識。大綱對專題的編排放在最后,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和學生實際,是在一定基礎上加深認識,綜合運用的,它并不是簡單的知識重復,它具有針對性,具有目的性。通過專題開設,在學生頭腦中建立重點知識的關聯網絡;通過專題的開設,使學生達到對重點知識規律的熟練運用;通過專題的開設,使學生熟練掌握重點知識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8.設置課研(課題研究)
在必修和限選物理課中設置了適合于高中學生的課題研究,它的設置讓學生思考,探索研究物理課題的方法。如:資料的查閱,課題材料的收集,整理,學習或實驗等研究報告的書寫等。它初步培養了學生獨立地研究問題的方法和能力。這樣的設置,正如大綱中指出的“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
9.加強教法:
在新大綱“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中第一個問題就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它強調了教與學的關系,即由以前那種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現狀,轉為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教學格局上來。實質上也是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積極改革教學方法,研究學生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材。
“引”有“吸引”和“引伸”兩層含意,對問題本身所述物理現象的教學要能吸引學生,要能引起學生的共鳴,給學生開辟廣闊的天地。此外,不應盡滿足于原問題的解決,要對原題的教學進行引伸,變換,拓寬,擴展,以引起學生對題目以外思考,將學生引向學習深處。“導”則包含“誘導”,“開導”和“指導”,當學生理解感到困難時,教師要善于運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物理事例或學生已有的經驗去“誘導”,當學生思維受到抑制時,教師要針對問題癥結所在有意識地“開導”,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解題技巧“指導”,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公務員之家
10.注重實驗:
物理學的所有規律都是通過實驗建立起來的,實驗當然是增強物理能力方面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新大綱雖然在實驗數量的安排上與原大綱比較沒有多大的變動,(均為二十四個學生實驗)但在學生實驗中增加了設計性或研究性實驗。
實驗原理和實驗的設計思想是實驗的核心,學生只有搞清實驗原理和設計思想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合理地、完整地安排好實驗步驟,正確地進行實驗操作,恰當地選擇和記錄實驗數據,最大限度地減小實驗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由于實驗設計思想,研究方法,實驗原理赫然寫在紙上,學生做起來明白,清楚,知道為什么這樣做,不這樣做為什么不行。提高了學生動腦分析問題能力和實驗研究能力。此外,為使學生做好實驗,教師指導好實驗,新大綱對每個實驗內容達到什么要求做了簡要的必要的說明,這也使我們認識到新大綱對實驗的重視。
二、教學內容(包括實驗)調整情況
新大綱基本保持原綱的框架,在其基礎上,內容做了一定的增減變動,調整內容大體如下:
(一)教學內容
1.把原必修和限選課中的“能量和能量守恒移到必修課中和動量守恒合并為一章,由必修和限選課變為必修課。
2.舊綱中振動和波中的機械波另立為一章放在電磁波前,由必修課變為必修和限選課。
3.舊大綱中必修和限選課中勻速園周運動,萬有引力定律分別移到新綱必修課中變為曲線運動和萬有引力。這些調整體現了:把基本的重要的主干知識作為課程的主要內容。
(二)學生實驗的變動
增加了科學性強,趣味性濃的實驗內容,新綱中新增“傳感器的簡單應用”等六個實驗去掉了七個實驗內容,統計發現:新大綱學生實驗中屬于測定性實驗數目最多,占37.6%。屬于驗證性實驗占33.3%,屬于分析類占12.5%。研究探索實驗占8.3%,其它實驗占8.3%。四、對依據新大綱教學的幾點建議。
1.轉變教育教學思想,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盡快走向素質教育的軌道,加快培養高素質的二十一世紀的建設人才。
2.教師要根據物理課的特點,靈活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不斷探索研究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盡可能的發揮。
3.轉變舊的教學方法、模式,發揮每個教師的聰明才智,注重科學思維方法的培養,把教學的重點轉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科學實驗能力上來。
4.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教師應密切注意內容、程度與學生認識接收水平的聯結,以便提出富建設性的合理化建議。
- 上一篇:液壓傳動系統的改革創新論文
- 下一篇:模擬電路故障診斷措施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