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對策

時間:2022-07-15 02:55:04

導語: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對策

摘要: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初高中教學銜接不暢是困擾物理教師的一大難題,且雖然問題由來已久,卻一直沒有尋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導致大批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之后,物理成績直線下降。因此,如何在初高中物理教學之間搭建一座銜接的橋梁,讓學生能夠順利從初中物理過渡到高中物理,促進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就成了新課改教學背景下,中學物理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首先對影響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因素進行了分析和闡述,然后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核心素養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對策,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希望能夠為中學物理教學的高效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對策

新課改教學標準中提倡素質教育,要求各學科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為主要目標。然而在實際的中學物理教學中,由于高中物理教學難度相較于初中物理教學具有明顯的提升,且在教學方法、邏輯思維等方面也都存在明顯的不同,初中物理的學習方法不再適用,學生需要重新積極探索新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習效率,順利由初中物理教學過渡到高中物理教學,并為自身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那么,具體如何才能實現核心素養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銜接呢?

一、影響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主要因素

(一)初高中物理在教材編排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

初中物理教學作為學生初次接觸物理知識的起始階段,其中涉及的知識點大多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且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通過實際情境了解一些物理常識,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初中階段物理教學以形象思維為主,比較符合初中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學生可以通過觀察自然現象、物理實驗等方式對物理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并在探究的過程中實現由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的升華。高中物理的教學難度明顯有所提升,教材編排的邏輯性和嚴謹性也都有所加強,其中涉及的知識點大多抽象又復雜,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等要求較高,然而枯燥又深奧的教學內容卻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很多學生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時候,都會在學習物理方面受到嚴重阻礙,久而久之,就會對物理教學產生畏難的心理,甚至是抵觸的心理,非常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再加上初中物理知識點相對比較零散、獨立,相互之間的聯系性不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算有某一部分內容理解得不是很透徹,也不會影響學生對其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然而,高中物理則剛好相反,在教材上的編排都是一環扣一環的,邏輯非常嚴謹,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也非常緊密,整體的綜合性很強,呈現一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其中任何一環沒有學好,都會對今后的物理教學產生非常嚴重的不良影響。

(二)初高中物理在解題思路方面存在明顯的不同

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比較淺顯,因此解題的思路也比較簡單直接,大多習題通過套用物理公式進行簡單計算即可完成,并且所運用到的知識能力比較單一,很少會涉及大量的數學解題知識,對于初中生來說難度并不是太大。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比較深奧,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學生既要掌握基礎的物理概念、定義和公式等內容,還需要在此基礎上,提高自身的推理、聯想、邏輯、分析、綜合應用等能力。并且高中物理在解題方法上,也是由一開始的數字計算逐漸向字母代表物理量計算過渡,解題過程也越來越復雜抽象,所涉及的大量矢量知識,對于剛剛由初中階段升入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慢慢就會對物理失去學習的信心。

二、核心素養理念下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對策

(一)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初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銜接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為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銜接創造有利于“開端”“提問”使課堂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在初高中物理銜接的特殊情境中,更是被賦予了深刻的含義,成為教師啟發學生思維、引起學生反映的重要教學方式。在此過程中,物理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具有層次性的梯度問題,引領學生由淺入深的開展物理學習,既能夠喚醒學生對已經淡忘的初中物理知識的回憶,又能夠引出新課堂中的高中物理知識的探究,從而有效實現初高中物理知識的有效銜接,保障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高中物理中的“牛頓運動定律”這一章節的時候,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設立教學提問的方式,帶領學生對初中物理知識進行回憶,如:初中物理教學中是如何描述牛頓第一定律的?初中物理中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物理實驗是什么?通過觀察物理實驗的現象能夠得出怎樣的結論?什么是慣性?生活中有哪些與慣性相關的現象?等等,幫助學生回顧初中所學的牛頓第一定律知識,讓學生結合已有的認知提前進入牛頓第一定律的學習中。其次,教師需要在學生回答完以上問題的前提下,通過提問的方式對高中物理知識進行導入,推動初高中物理的銜接,如高中物理中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含義是如何闡述的?牛頓第一定律的成立有什么條件?牛頓第一定律建立的過程中,都有哪些科學家做出了貢獻?他們提出的又是什么樣的觀點?決定慣性大小的關鍵因素是什么?等等,讓學生在初中物理的基礎上,對高中物理中的牛頓第一定律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高中物理教學中,如此一來,既能夠鞏固學生的初中知識,又能夠加深學生對高中物理的理解與掌握,實現學生物理學習效果的提升,以及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銜接。

(二)找準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點

在新課改下的中學物理教學中,如何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上,實現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銜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質量與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成了初高中物理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為此,教師首先需要找準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點。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為了實現與初中物理教學的銜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觀念,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和把握,尋找到初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所關聯的知識點,然后以此為突破口,帶領學生對初高中物理教學的知識點進行整體的概括與總結,幫助學生找到上下連接的點。與此同時,學生們會發現高中階段的很多物理知識都是初中物理知識的拓展與延伸,在學習的過程中,借助曾經學到的初中物理知識,對高中物理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探索與掌握,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實現初高中物理教學的完美過渡。例如,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學“質量”的相關內容時,鑒于初高中物理教學中都有關于質量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初中物理的相關知識點,通過延伸與拓展,對高中物理中質量的新定義和新內涵,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理解與認知,明白質量不再單純指物質的多少,同時也是影響慣性大小和引力大小的決定性因素。如此一來,通過知識點之間的銜接,就可以幫助學生構建一個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高中物理。

(三)訓練學生規范的解題方法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做題不規范、過程簡略、不善作圖分析、缺乏必要文字說明、在沒有物理公式的情況下直接代數計算、計算結果不帶單位等解題問題。然而,由于初中物理涉及的知識點比較簡單且零散,學生也不需要進行太復雜的物理運算,因此大部分學生的物理成績還算不錯。但是在升入高中之后,物理教學的難度有所提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也愈加復雜,學生缺乏良好解題習慣和正確解題思路的弊端顯露無遺。為此,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嚴格規范學生的解題過程,并帶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對物理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與探討,清楚地把握復雜物理問題的每一個階段,然后靈活運用所學的初高中物理知識,建立求解方程,養成良好的解題思路和規范的解題方法。

(四)創新物理教學的方式和方法

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實現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創新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并傳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加強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適應高中物理教學提供有效保障。首先,教師需要加強物理實驗教學,除了對教材上的物理實驗進行實踐操作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動手制作一些趣味性的小實驗,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又能夠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物理實驗現象,加深對物理反應原理的理解與認知,同時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打好基礎。其次,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不能一味向學生灌輸物理知識,而是應該傳授學生一些行之有效的物理學習方法,如建模法、思維導圖法等,讓學生能夠用在學習不同物理知識的時候,采取最合理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五)加強對教學重難點的突破研究

對于同一知識點,高中物理明顯比初中物理研究的層次深,很多高中物理中的重難知識點,都是由初中的簡單知識經過拓展延伸而來。因此,在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下,為了實現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銜接,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加強對重難知識點的突破研究,對初高中物理知識進行系統化整理,實現兩者之間的銜接與串聯。例如,在教學“勻速運動”相關內容的時候,初中物理中關于該知識點的講解比較簡單,通過參照物或時間進行判斷即可,而高中物理教學中關于該知識點的教學就比較復雜,學生需要綜合考慮質點、位移、時間等元素來進行判斷,突破了兩者之間的銜接問題,就能夠帶領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

(六)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與探究能力

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實現初高中物理教學有效銜接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創新教學方法、傳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加強對重難知識點的突破研究之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如模型建構、質疑創新、科學論證等,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全面促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為了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和定義等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該知識點形成的大致了解,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對物理知識點進行科學的推理和論證,讓學生能夠從認識物理現象、解釋物理現象的層面,逐步過渡到解釋物理現象、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層面,實現初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銜接。再比如,以“問題”教學為例,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比較淺薄,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和自身的記憶就能夠充分地把握,但是卻很少會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與探索,發現并提出新的問題。而到了高中階段,單純地向學生灌輸物理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猜測與假設,自主發現一些問題,并以科學的方式進行探究和解決,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七)端正學生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科學態度與責任心也是高中物理核心素養中的重要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環境之間的關系。為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情境化教學素材,以及初中生對科學的敬畏心理,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和前沿科技,讓學生以敬畏的心理來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并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實現初高中物理教學有效銜接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初高中物理教師需要準確把握教學知識的銜接點,創新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同時加強對教學重難知識點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探究能力、科學態度及社會責任等素養,在實現初高中物理教學有效銜接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張鐘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0.

[2]楊艷.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探究[J].高考,2020(10):76.

[3]吳羽杰.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探究[J].中學理科園地,2019,15(4):70-71.

[4]張琪,薛鎖,望志杰,王小蘭,張習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研究[J].科普童話,2018(39):19.

作者:田云磊 單位:山東省陽谷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