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物理課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2 10:01:00

導語:文科物理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科物理課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介紹了對大學文科專業學生開設物理課程的必要性和意義,以及怎樣更好更有效的開設好文科物理課。為文科大學生開設物理課,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而且能夠培養他們的細致嚴謹的思維方式,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文科物理文理融合科學素養一、引言我們都知道物理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是許多新技術的基礎。理、工、農、醫科大學生需要學物理是沒有問題的,文科學生是否也要學物理呢?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引出了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融合這一深層次的問題。我們的時代是科學和技術的時代。科學技術以極高的速度發展,從而推動著社會飛速地發展,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不僅是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強大手段,探索宇宙和微觀世界及人類自身的前沿研究,改善我們日常生活的工具,并且它們已成為人類文化的一部分。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正確的思想方法,各種觀念和思潮,都必須以科學為依據。一個民族,只有普及科學知識,受到科學精神的熏陶,崇尚科學,才能告別愚昧,自立于今日世界的民族之林。文科大學生雖然將來從事的專業工作不是科學技術方面的,但是同樣應當受到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教育。物理學作為研究自然界最普遍規律的科學和最成熟的自然科學,對科學世界觀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最直接的,物理學的方法是科學方法的典型代表。今天的許多社會問題和政策問題都與科學技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今天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已成為一項有組織、有計劃、需要盡全國之力來進行的工作(如20世紀美國的曼哈頓計劃、阿波羅計劃和人類基因組計劃等,以及我國的三峽工程),用的都是全國的納稅人的錢,那么,對這些計劃和工程的意義、價值,公民便不能不過問。另一方面,科學技術已經賦予了人類巨大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正確地掌握科學技術應用的方向,以有益而非有害的方式使用這種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海森堡被德國納粹要挾來研制原子彈,海森堡以各種理由拖延研制時間,使得德國戰爭販子沒有掌握原子彈的制造技術,否則后果真是不堪設想;這個故事說明了在具備有科學精神的同時還要以人文精神為支撐,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不可分割。再例如,對核能和克隆人的爭論,目前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已成為重大的政治問題和社會倫理問題。用好了科學這一武器,它將極大的造福人類,否則對人類的破壞將是毀滅性的。這些社會問題的出現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都與科技密不可分。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個公民,可以不了解這些問題的技術細節,但是對于一些方向性的問題,應當有自己的見解,不可以一切都留給專家和政府。這是一個公民應該具有的素質。這就需要公民接受科學教育,具備起碼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有所了解,因為無知和盲目地使用一種巨大的力量必然會帶來災難。原子彈的爆炸和使用已經顯示了這種威力。我們的教育要轉變為素質教育,一個重要的目標應當是使公民具有科學素質,接受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了解科學的價值和功能。對于公民的科學素質教育,物理課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說對于文科學生學習一些自然基礎課也很重要,正如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所指出:“為了避免出現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危機,當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是消除現代文化中的兩種文化——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間的隔閡”。而作為自然科學基礎課程之一的物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驗性都很強的學科,所以文科學生學習物理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開設文科物理課的意義通過物理課程的學習,可以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要鼓勵學生對前人的科學理論和傳統觀點持大膽的質疑精神,對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敢于提問,例如伽利略就是對亞里士多德的運動理論提出質疑,通過理想實驗否定了物體下落的速度與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錯誤論斷,為牛頓的經典力學的建立提供了基礎;哥白尼就是通過質疑地心說開始提出了日心說,推翻了統治人們思想幾千年的以地心說為核心的錯誤觀點。其實物理學的發展過程就是后人對于前人理論的繼承和創新的過程,逐步由相對真理逼近絕對真理的過程。通過物理學家研究工作的具體實例,學生可以感受到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從而培養學生自己的創新意識和科研的方法。(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物理學是以實驗為本的科學。在物理學的發展中實驗起了重要的作用,科學的假說正是通過實驗的檢驗才成為真理,并具有指導性的作用。物理學是從實驗中產生的,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總是進行科學實驗。伽利略的單擺實驗和斜面實驗為研究力學規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據,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和電解定律,以及歐姆定律的建立,無一不是通過大量的實驗發現的。文科學生基本上沒有實驗課這一環節,在物理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安排一定的學時數用于學生的實驗環節,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從物理學的研究方法中獲得教益,從而有助于他們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提高其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物理實驗體會物理實驗設計之精巧,通過觀察物理現象,親身感受我們生活的大自然各種現象之美,進而養成善于觀察勤于觀察的良好習慣。在實驗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自然的美和自然科學的美,體會自然的偉大和自然科學家的偉大,體會探究的樂趣。(三)擴充知識面。以物理學為基礎的自然科技滲透到人們生活學習的每一個角落,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深,我們要看電視,打手機,上網,坐飛機......。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及現代高科技的前沿問題許多都囊括在了基礎物理的研究領域之中。通過力學知識的學習我們就能對天上,地上的各種宏觀低速的物體的運動有所了解,大到天體星辰,小到小小子彈的運動問題都可以解決;通過電磁學我們可以了解各種通訊工具的工作原理,對于天空的電閃雷鳴再也不會感到恐懼。所以對文科學生來說,應當也非常有必要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有必要對現代科技,特別是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新科技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對他們將來從事的工作會大有裨益。(四)有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復合型人才就是指掌握了不同專業知識的人才,這些人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會更得心應手,不同的專業背景使他們分析問題時考慮的會更全面,這些人類似于通才。竺可楨先生做過13年的浙江大學校長,對高等教育有許多真知灼見,通才教育就是他的重要主張之一。1936年,他走馬上任,第一次召開校務會議就提出大學各學院一年級不分系的建議,進行討論,目的就是避免學生過早地進入專業學習而忽視基礎,最后決議成立一個公共科目課程分配委員會。為了加強數、理、化、國文、英文等基礎課教育,他要求“第一等的教授”親自到教學第一線。他而且鼓勵學生跨院、跨系選修課程。在他的倡導下,那個時代的浙江大學,理工科學生選讀唐詩宋詞,文學院學生選讀微積分、地學通論、物理等課程都不是什么罕見的事。他本身作為杰出的氣象學家、地理學家,在中國古典文學、歷史等方面都有很深的修養,否則我們就無法想象他在氣候研究、物候學研究中常常將古詩詞信手拈來、恰到好處。他常常說,大學教育主要不是傳授現成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開辟基本的途徑,提供獲得知識的方法,培養學生研究批判的和反省的精神。因此基礎學科要比細密的專業知識更加重要。(五)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認真的做事的態度。文科學生感性思維強于理性思維,而物理學中所運用的邏輯推理方法,各種實驗方法都是自然科學研究的代表方法,通過實驗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腳踏實地的嚴謹工作態度,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為實驗過程中的一點點地疏忽就會導致完全錯誤的結論,甚至得不到任何實驗結果。比如有的學生在做光學實驗時,開始的等高共軸調節沒有認真地進行,那么后面的實驗就不能順利地進行下去。做完實驗后學生自己總結說:“真是細節決定成敗”。物理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科學,經過物理課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細致嚴謹的科學思維方式是非常有用的。三、課程內容設置現在有一些學校已經嘗試開設文科物理這一課程,當時該課程的開設方式,內容設置仍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怎樣開設文科物理課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仍然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文科學生在高中開始就實行了文理分科,學習物理的時間很少,而且有一些學生之所以選擇文科專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數理化等自然學科成績不是太好,針對部分文科學生的理科基礎較差這一情況,要求文科物理課程不能像理科物理課程那么專那么深,文科物理教材不能成為理科物理教材的縮寫。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避免過于深奧的數學推導,應該重點講授物理的研究方法、物理學史的內容以及物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其它研究領域的應用,并且要有一定的時間進行物理實驗課的學習。我們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物理學基本概念的人文涵義,如物理學發展史和物理學中的世界觀、方法論、哲學意義等問題。2、與物理有關的社會問題,如能源、環境、武器等方面的問題。3、高科技和現代化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4、開設形式多樣的實驗課,我們給學生觀看了有趣的物理演示實驗;帶領學生參觀中國科學院,感受科學家的實驗方法;以及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等。根據學生課后反映,文科物理課開闊了眼界,鍛煉了動手能力,培養了正確的思維方法。參考文獻

1.方興安.文科物理實驗開設的實踐與思考.物理實驗,2004;24(7):21~23

2.郭亦玲.物理學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431~434

3.吳宗漢.文科物理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4.阿●熱.可怕的對稱——現代物理學中美的探索.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5.倪光炯.文科物理——物理思想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