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學習和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時間:2022-04-15 04:15:12
導語:書法學習和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文字作為文化的載體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漢字簡化后,社會各界出現了不同聲音,關于中小學教育中漢字的繁簡之爭也此起彼伏。筆者幼時開始習書學畫,多次參賽并獲獎,秉持著對漢字書法1、漢語言文學及傳統文化的熱愛,近幾年來不斷通過專業講座、史學書籍鉆研學習,欲就此問題略陳管見,以期拋磚引玉。
一、繁體字的演變及發展
1956年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審定通過了《漢字簡化方案》,自此,“繁體字”開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隨著教育的改革發展和時代潮流的不斷推進,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小學已統一使用簡體漢字教學,繁體字在青少年中的識別度大幅下降。事實上,繁體字距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一直是世界各地華人通用的中文書寫標準。《辭海》中這樣給繁體字下定義:繁體字,簡化字的對稱。原來筆畫較多,漢字簡化后已有簡化字代替的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的簡化古已有之。從龜甲、獸骨上的甲骨文,到筆畫繁雜的大篆小篆,到“隸變”的起源發展,再至筆走龍蛇的行草書,我國的漢字演變經歷了漫長的歷程,但發展總趨勢是由繁趨簡的。“繁體”與“簡體”并非絕對的,而是相對的、辯證的。就如殷商時的甲骨文之于隸書是繁體字,而隸書則之于章草是繁體字,漢字形態的繁簡是一個相對關系。現在我們所稱的“繁體字”則大約形成于唐代。
二、中小學生識別繁體字對書法學習的意義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今不可忽視的一個命題。十八大以來,多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而書法作為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文化藝術,無疑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度大幅提高,“提筆忘字”時有發生,筆墨漸漸退出生活舞臺。2013年2月,中國教育部公布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書法教育被納入了中小學教學體系。在的號召與帶領下,我國越來越多的學校將“書法”列入考試科目,越來越多的家庭將“書法”選擇為孩子的必修課程之一。2019年12月,8個新設立的孔子學院在2019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閉幕式上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50所孔子學院和1172個中小學孔子課堂。隨著我國國家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優秀傳統文化被傳播至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開始了解漢語、學習漢字、學寫書法。(一)與古為徒,明辨是非。碑帖臨摹是當代書法愛好者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古時還未有“簡體字”出現,墨跡碑帖多為繁體。如何準確識別并分辨兩者,成為不少書法初學者前進路上的“攔路虎”。同時在創作中,因一字多義等原因致使繁體字使用不當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此,對于書法初學者,尤其是青少年書法初學者而言,懂得識辨繁體字顯得尤為重要。“書法不僅與個人生活密切關聯,而且也是公共秩序和公共藝術的核心。”書法創作時使用繁體是書法家及書法愛好者心照不宣的法則。但由于書法藝術創作推崇鼓勵個人自由發展,并沒有嚴格硬性規定諸如繁簡體、格式等規章,故而現今的書法創作中,很多作品存在繁簡混雜的現象。甚至創作者自身都無法分辨哪些使用了繁體字,哪些是簡體。這更需要創作者具有識別繁體字及明辨是非的能力,及時止損。(二)深入思考,避免歧義。漢字的簡化形式多樣,很多繁簡字之間并非一對一的簡單對應,更加激化了繁簡混用、繁簡錯用。書法藝術美的實現前提不應是“錯”,在進行書法創作時務必充分思考,此字的含義是什么,詞義及句意是什么,應使用哪種形態的繁體字,使其不生歧義。2014年10月,一張畢福劍為潘曉婷題字的照片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不少網友吐槽:“九球天后四個字,居然有兩個都寫對了!”照片中,畢福劍使用繁體字書寫的“九球天后”,“九”和“后”的繁體使用不恰當,引發了網友熱議。事實上,“玖”是九的漢字大寫形式,一般用于賬簿記賬,而“后”用于“皇后”“皇天后土”時,也是沒有繁體字的,“後”則表示方位,如“後面”“後來”。類似情況還有很多,比如“歷”的繁體可寫作“歷”和“曆”,一般而言,與歷史、經歷有關的用“歷”,與歲月有關的則用“曆”。如“歷”可作“歷代”“經歷”“歷史”等“曆”可作“日曆”“掛曆”等。再如,干的繁體有“乾”“幹”,而當寫作“干涉”“大動干戈”時沒有繁體字;當表示物體沒有水分或水分少時用“乾”,如“乾糧”“乾燥”;當表示事物的主體或重要部分時用“幹”,如“幹部”“骨幹”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在書法界也早已屢見不鮮。不可否認,識別繁體字對現今廣泛使用簡體字的大眾來說確實頗有難度,但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不可大意馬虎。
(一)深入了解漢字的發展。我國漢字的形態自甲骨文開始,便有著其自身獨特的含義。縱然繁體字結體復雜,但象形的表達方式卻更接近其本意,遵循著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的原則。漢字由繁變簡在方便識讀書寫的同時,也引發了問題。比如,部分漢字在不斷演進過程中因種種原因增補或減少了筆畫,致使其丟失了原意,如“樂”;再如,如上文所述,部分漢字簡化后采取了“同音合并”原則,從象形轉變為以拼音為標準,將同音的不同字合并為同一個簡體字。諸如此類的現象造成了現今古文閱讀與翻譯的種種不便,而若有相關知識的積累,則更加有利于中小學生感受漢字之美,欣賞語文學科的魅力。(二)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與簡體字相比,存在時間更長、更接近本意的繁體字無疑更能弘揚中國文化之美,更能體現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更能代表國人的精神氣象。中小學生正處于塑造“三觀”的重要時期,繁體字的簡單識別學習,有利于學生增強對本民族語言的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有助于增強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并更好地繼承和發展。(三)增進兩岸交流,加強祖國統一。李鈞先生說,語言是文化通約的基礎。現如今,繁體字仍在港澳臺地區及海外華僑中被廣泛使用,極大的增強了海內外華人的民族凝聚力。聯合國之前,聯合國在1971年臺灣當局退出前,中文文件均使用的繁體字;自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后,開始推行漢字簡體;而直至2008年,才結束了繁簡并用,僅使用簡體字。而基于上文所述繁體字的獨特性及眾多優點,一些為繁體字申遺的聲音也適時出現了。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北京市委常務副主席陳軍代表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建議,“研究兩岸攜手就中文繁體字共同做好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加強大陸的中文繁體字教育,使兩岸中華兒女共同維護中華文化遺產。”加強對繁體字識別的重視,從中小學生教育做起,將有利于增進兩岸交流,激發海內外同胞對國家的認同感,增進全民族的凝聚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學習識別繁體字的過程也是了解中國漢字發展史的過程,既培養了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認同感,又增強了其漢語學習能力。同時,對于中小學生書法的學有裨益,使繁體字學習能夠學以致用,產生廣泛的社會效益。以上僅為筆者之拙見,不妥之處與錯誤的地方,懇請方家指正。
參考文獻:
[1]田松青.簡體和繁體,“相看兩不厭”[N].解放日報,2018-11-06(016).
[2]舒新城.辭海[W].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1190.
[3]邱振中.書法與中國社會[W].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4]李鈞.海峽兩岸文化傳承與交流的多重障礙[J].粵海風,2015(04):62-67.
[5]李志暉.兩岸應聯手為中文繁體字“申遺”[J].中國人大,2009(23):31.
作者:趙逸宸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 上一篇:學術期刊論文評介分析
- 下一篇:大學生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