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主義的類型及關系研究
時間:2022-05-08 03:29:17
導語:新聞主義的類型及關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商業新聞主義所謂商業新聞主義,即以新聞為手段、以商業利益為最高目標的一種新聞觀念,其本質是:新聞本身不是新聞活動的本位或出發點,即新聞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商業利益的工具。因而,在理論邏輯上,商業新聞主義觀念本質上是一種商業觀念,而非新聞觀念;但由于這種觀念支配的行為主要通過作為商品的“新聞”來獲取利益,因此,我們將其在新聞學視野中定性為一種新聞觀念,一種商業新聞主義的觀念。與商業新聞主義觀念相適應,人們通常把奉行商業新聞主義觀念的“新聞人”稱為“新聞商人”,新聞史上“商人辦報(臺、站)”實質正是此謂。與商業新聞主義相近的或同義的概念還有“市場新聞主義”,因而人們也把按照商業邏輯運行的新聞業稱為市場新聞業,而把相應的傳媒稱為商業新聞傳媒。人們通常所說的支配新聞業、新聞傳媒、新聞傳播的商業邏輯、市場邏輯、經濟邏輯、金錢邏輯或資本邏輯等等觀念,實質上都是“商業新聞主義觀念”的不同說法而已。盡管近代(現代)新聞業①的產生有著多樣的動力根源或要素,但最基本的動力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萌芽發展的結果,而其背后的根本動力是社會生產力的提升與生產關系的變革。因此,把新聞當作商品,當作賺錢的手段,是現代新聞業與生俱來的一個特點。也就是說,產業屬性是近代新聞業與生俱來的屬性。近代報刊為什么會最早產生于歐洲?新聞史家們經過研究認為,有這樣幾條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條件:世界地理大發現使得歐洲的商業和工業從地中海貿易轉向全球貿易,因此造成對新聞信息的規模化需求,而此前的手抄新聞傳播方式已經很難滿足這樣的需要;在地理上,歐洲在這一時期形成相互聯系的文明地區,各國及地區之間的貿易關卡減少,傳遞信息的障礙也隨之減少,從而使規模化的信息傳播得以可能;歐洲主要民族經過文藝復興運動的洗禮,基本形成了各自的標準語言和文字,奠定了規模化新聞傳播的語言文字基礎;古登堡發明的西方金屬印刷技術,為規模性、持續性新聞傳播提供了技術條件;文藝復興后,文化從僧侶階層的壟斷中逐步解放出來,世俗社會逐漸形成,為規模化的新聞傳播提供了一定的讀者市場。[2]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商業經濟的發展是最根本的社會基礎,這樣的發展意味著社會經濟結構的基礎發生了變化,基礎變了,必然會引起社會信息交流結構的某種變化。美國新聞史家埃默里父子也說:“商業的發展對第一份報紙的創辦影響極大,而所有早期的報紙都是在商業中心問世的。”[3]第二,生產力(技術工具是生產力水平的重要標志)水平的提高是最大的社會動力。沒有印刷技術的發明,規模化的新聞傳播是很難實現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印刷術的出現,也是社會需要催生的結果。技術與需要本身也是互動的關系。這樣一些原因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果,促成了近代報刊這種新的社會事物的出現,使人類信息傳播活動開始進入一個分門別類的新時代,為大眾化新聞業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其實,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來觀察,最明顯的事實是,新聞傳播活動的正常運行離不開經濟支持。不管在怎樣的經濟體制下,媒體的正常運行都離不開經濟邏輯的運作,差別只在于獲取經濟支持的途徑和經濟邏輯運行的方式不同而已。在非市場經濟環境中,新聞傳媒的經濟來源不依賴于社會性的經濟市場,而是依賴于其他經濟來源(如政府或其他利益集團的資助)。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仍然有一些新聞傳媒依賴特殊的、非市場的手段獲得經濟支持,但大部分傳媒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或方式獲取正常運行的經濟來源。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新聞傳媒要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就更需要依賴市場進行運作了。這就從根本上說明,新聞傳媒獲取經濟利益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這樣的利益,至少是沒有經濟邏輯的支持,傳媒的運行(以新聞傳播為主的活動展開)是不可能的。說到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決定意識形態這個根本性的關系是不可改變的,任何試圖僅僅通過精神力量再造精神世界的想法都是幼稚的、不切實際的。事實上,正是因為支持新聞傳媒經濟邏輯存在著不同的形式,才從根本上造成了價值取向上不同的新聞傳播和新聞業。但是在現實中,對于不同的新聞傳媒,其獲取經濟利益的目的往往有很大的不同:一種是把傳播新聞僅僅當作獲取經濟利益的手段,并把這種利益本身當作最高目標;一種則把獲取經濟利益當作支持新聞傳播正常開展、高質量運行的手段,把新聞本身以及依賴新聞實現的社會目標當作最高目標。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價值取向。前者以贏利為直接目的和最終目的,后者以新聞為直接目的,以社會利益為最終目的。前者奉行的是商業新聞主義觀念,而后者則不是。新聞傳媒(新聞傳播主體)在市場經濟環境中能夠形成怎樣的新聞觀念,特別是主動地以怎樣的新聞觀念指導支配新聞傳媒的運作,并不存在單一的對應關系。因此,即使在資本主義世界里,我們仍然可以看到不是單純的以逐利為目的的私人新聞傳媒存在,一些新聞人、新聞理想主義者甚至奉行著良好的新聞專業主義觀念;相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里,人們也能發現一些新聞媒體實質上把經濟利益放在了首位,把社會利益僅僅當作“羊頭”式的招牌,本質上奉行的是商業新聞主義的觀念。在任何客觀邏輯面前,作為主體的人都是有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商業新聞主義觀念支配下的新聞業,無疑從一開始就具有新聞大眾化的潛力,使新聞文化回歸其作為大眾文化的本性。新聞文化從精英文化轉變為平民文化、大眾文化,重要的觀念根源就是商業主義的新聞觀念。商業新聞主義觀念使新聞越來越娛樂化、世俗化、非精英化,商業新聞主義觀念也使新聞傳播變得越來越民粹化、“受眾中心化”,在形式上淡化了新聞的階級色彩、政治色彩,使新聞成為共同的社會消費品。①商業新聞主義觀念,在新聞業形成自身相對獨立性的歷史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聞傳媒正是在獲得經濟獨立的基礎上獲得了政治獨立,從而能夠逐步確立新聞專業主義意識形態,形成新聞專業主義觀念,以相對獨立的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系統的運作,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和力量監督政治權力、經濟勢力、社會力量等等的運行。誠如有學者所說:“利益不僅是新聞機構腐敗的一個潛在來源,而且也是新聞機構用來抵制腐敗的一種潛在力量。”[4]但是,實踐證明,商業新聞主義觀念對于新聞傳媒的運行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使新聞傳媒獲得了經濟自由和政治自由,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一些新聞傳媒與經濟利益集團(主要表現為廣告主)、政治統治集團的“沆瀣一氣”。現實是:為了獲取商業利益,新聞不僅會向經濟低頭(主要表現為向廣告主低頭),也會向政治低頭(主要是向政府低頭),因為經濟與政治是互相影響的,政治權力常常攥著制定經濟政策、傳媒政策的命脈。有西方傳媒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市場新聞業由于以‘市場’和‘利潤’為指針,不僅使傳媒組織不能與政治力量和市場力量保持距離,進而還規訓了組織內部的新聞從業者,使新聞的獨立性成為空中樓閣。”[5]“當市場新聞業大行其道,利潤指標蓋過一切的時候,民主也就懸在了半空,僅僅成為一個響亮的口號而已。”[6]如今,商業新聞主義觀念實際上已經全球化了,給新聞傳播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有美國學者指出,商業新聞主義觀念對美國新聞業的整體影響是深入骨髓的,美國傳媒界的景象,幾乎就是私有及利潤掛帥體制的天下。[7]一手賺錢一手裁員是美利堅“報業的骯臟秘密”[8]。商業新聞主義觀念對新聞業的影響有正、負兩面性,還有一些影響可能目前難以說清到底會給新聞業帶來怎樣的長期效應。有人說,市場的才是自由的,市場的才是民主的,市場的才是平等的,但事實并不完全如此。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新聞市場化的表現令人瞠目結舌、膽戰心驚,新聞人變成了新聞商人,新聞作品變成了新聞商品,新聞不再是公開傳播的真實的信息,而是成了各種偽裝下的特殊商品,“紅包”、“有償新聞(不聞)”、“傭金”、“軟文”等等,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各種見不得人的私下交易使新聞居然面目全非。但更令人驚奇的是,所有這些不正常的、丑惡的現象居然自然而然、不足為奇、大行其道。對于市場新聞業促生的商業新聞主義觀念,或者在商業新聞主義觀念支配影響下的市場新聞業,我們必須以謹慎的、批判的、不斷反思的態度去對待,使其不斷自省和警醒,不能美化更不能神化市場經濟的“魅力”。經濟利益確實是重要的———但如果僅僅根據利益來行事,這將摧毀新聞從業者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力量比利益的驅動力更大。[9]正像“市場社會不是民主的同義詞,私人權利并不比社會利益更重要”一樣[10],市場新聞業并不必然產生完美的新聞民主和新聞自由,很可能把新聞民主、新聞自由實質性地歸屬到個別人或一小部分人的手中,給社會大眾只留下形式主義的自由與民主。在新自由主義觀念影響下的西方新聞業,已經在過度集中或壟斷中強烈地、明顯地表現出了這樣的特征,媒介帝國的自由與大眾的自由并不是能夠等同的事情。
(二)宣傳新聞主義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此處是在中性意義上使用“宣傳新聞主義”這一概念,只是用它來描述、反映、對待和運用新聞(包括新聞業、新聞傳媒、新聞傳播)的一種觀念方式。同樣,對商業新聞主義觀念、專業新聞主義觀念,也首先是在認識論意義上使用它們,并不賦予預先的價值傾向。只是在作相關的分析時,才會指出這些觀念可能帶來的各種影響。所謂宣傳新聞主義,簡單說,就是以宣傳為本位的“新聞觀念”。在理論邏輯上,宣傳新聞主義觀念本質上是一種“宣傳觀念”,而非“新聞觀念”,但由于這種觀念支配的行為主要是通過作為宣傳品的“新聞”來獲取宣傳者追求的利益,因此,我們將其在新聞學視野中定性為一種新聞觀念。宣傳新聞主義觀念,無論在理論邏輯上還是在實踐邏輯上,其實與商業新聞主義觀念并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把“新聞”作為實現新聞目的之外的手段,是在工具理性支配下對新聞的使用。在宣傳新聞主義的觀念中,宣傳成為新聞追求的直接目的。與之相對應,“新聞人”事實上成為了“宣傳者”,或者是“新聞宣傳工作者”;而新聞機構或新聞傳媒組織也被定性為宣傳部門、宣傳組織機構,有的也被稱為輿論宣傳組織(機構)、思想輿論中心等等,所有這些名稱,都是在宣傳新聞主義觀念支配影響下、根據新聞機構的實際功能或預期功能而命名的。新聞本質上是特殊的事實信息,新聞傳播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把這樣的事實信息以客觀的方式傳播給社會大眾,為他們提供知曉和參與公共領域活動的信息基礎(當然不限于公共領域)。宣傳活動,簡單地說,就是宣傳者從自身利益或自己所代表的利益群體的利益出發,運用自己的觀念和各種可能手段(通常以符號手段為主),試圖改變對象主體(通常表現為一定的社會群體)的既有認知方式或觀念(包括知、情、意)的一種活動,以使對象主體在觀念、行為上達到與宣傳者預期的一致或接近。可以十分明確地說,新聞活動與宣傳活動是兩種有著明顯區別的活動,新聞觀念與宣傳觀念是兩種不同的觀念。宣傳新聞主義的典型表現就是黨派新聞業的盛行,或者說黨派新聞業奉行的新聞主義就是典型的宣傳新聞主義觀念。貫穿19世紀美國新聞業的核心就是黨派新聞業觀念,而“黨派新聞業所要團結的僅僅是那些與記者們共享政治或意識形態立場的人們”,“出版商、編輯以及記者們都明白他們的工作就是為政治敲邊鼓和做鼓動,而不是政治報道”[11]。邁克爾•舒德森認為,那個時代(即黨派新聞業時代)的報紙,目的和宗旨不是為公民的知情權服務,而是培養公民的黨派忠誠;黨派新聞業不過是政治黨派的啦啦隊長和宣傳家。[12]至于中國,貫穿整個現代新聞業的主導性新聞觀念是黨派新聞觀念,盡管商業主義新聞觀念、專業新聞主義觀念也留下了歷史的閃光點,但都無法與宣傳主義新聞觀念的強大影響相比較。整體而言,在對待新聞傳播問題上,宣傳新聞主義者最突出的特點是:所有傳播內容與傳播方式的選擇,以是否有利于宣傳目的的實現為標準;凡是不符合其宣傳目的的內容、方式都會被拒絕或放棄。也就是說,在宣傳新聞主義觀念支配下,新聞傳播的內容、方式、目標等等核心問題,主要不是按照新聞的特征和規律來解決的,而是按照傳播主體的宣傳目的來安排和設置的。新聞報道的內容不是按照新聞價值標準選擇的,而是按照是否有利于傳播者宣傳目的的標準選擇的(宣傳價值標準)。因此,宣傳新聞主義者的新聞傳播,并不是拒絕傳播新聞內容,也不是拒絕運用新聞傳播方式,他們限制、拒絕、淡化、遮蔽的僅僅是不合宣傳目的的內容和方式。但是,正是在上述行為或做法中,宣傳新聞主義者很可能背離了新聞傳播的規律,用自己的主觀觀念改變了或扭曲了客觀世界的真實面貌。進一步說,宣傳新聞主義者常常不是消極地而是積極地、不是被動地而是主動地通過新聞傳播實現自身的宣傳目的,而且,在宏觀上,為了使宣傳獲得更好的效果,他們會把宣傳營造得特別像新聞,而不是相反,除了技能低劣的宣傳者,把真正的新聞也搞得像宣傳一樣。除了宏觀上的方向性掌握,宣傳新聞主義者在具體層面上,往往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手段與方法,比如報道時機的把握、報道角度的選擇、報道重點的突出等等,來提高宣傳的效果。這就是說,堅持宣傳新聞主義觀念的主體,并不必然是新聞的造假者,更多的時候,是從宣傳意圖出發的新聞選擇者,即按照是否符合宣傳的目的來選擇新聞的內容和方式。這樣,我們才能稱其為宣傳新聞主義者,不然,就只能直接稱之為宣傳主義者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為了引導社會輿論向宣傳者希望的方向發展,遮蔽、扭曲具體新聞事實的本來面目(真相),以蒙蔽社會大眾的耳目也是時有發生的事情。這在中外新聞史上或現實中并不鮮見。西方新聞媒體在“顏色革命”、“非洲之春”、“中東民主浪潮”等等事件中的表現,其宣傳新聞主義者的真實面目昭然天下。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宣傳新聞主義觀念的呈現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國的新聞制度層面上,新聞傳媒屬國家所有(實際上就是屬政黨、政府所有),新聞業被定性為上層建筑意識形態領域。就現實來看,中國的新聞體制,在整體上屬于宣傳新聞體制。因而,與此相適應,新聞組織機構公開宣稱自己就是新聞宣傳組織機構,很多新聞從業人員公開承認自己就是新聞宣傳工作者,并不是單純的職業新聞人。新聞傳媒及其從業人員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新聞觀念與新聞行為是一致的。正因為有這樣一些前提性的、也是根本性的規定,所以在中國,新聞傳播的基本目的就是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傳遞新聞信息是手段,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是目的。與新聞傳播的新聞功能比起來,宣傳功能實質上被看作是更重要、更根本的功能。[13]當然,這只是一種整體的判斷,并不是針對每一具體情況的判斷。事實上,即使在中國,高明的宣傳新聞主義者,也常常會以新聞傳播者的面目出現,他們會充分運用新聞傳播的技巧和方法,選擇內容,制作新聞,實現宣傳目的。正是在新聞專業主義觀念的影響下,近年來,中國的新聞傳播總體上越來越像新聞,而不是越來越像宣傳。這在整體上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時代的進步、社會的進步、政治的進步。在西方世界,特別是英美這樣的國家(歐洲大陸國家有自身的傳統,與英美有所不同),即使持有宣傳新聞主義觀念,實際奉行的也是宣傳新聞主義觀念,但大都不會公然宣稱,而是想方設法地隱藏。為了實現比較好的宣傳效果,常常會遮蔽自己作為宣傳者的真實身份,隱藏自己作為宣傳者的宣傳意圖,但這樣的遮蔽或隱藏,恰好說明其是真實的宣傳者,而非以新聞為本位的職業工作者,恰好說明其實質奉行的是宣傳新聞主義的觀念,只是披著“專業新聞主義”的外衣。但是,我們必須指出,作為一種整體性的新聞觀念,宣傳新聞主義觀念在當今西方確實已經沒有市場,沒有堅實楊保軍:試論“新聞主義”的類型構成及其一般關系的社會基礎或群眾基礎,這不僅是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壞了宣傳的名聲,也是因為西方發達國家在整體上建立了政治民主社會,支配新聞業的整體觀念是以自由主義為靈魂的專業新聞主義觀念。因此,任何公開的宣傳、特別是利用新聞手段進行宣傳都會受到社會的譴責和拒絕。即使從單純的市場效應考慮,也幾乎沒有什么像樣的新聞媒體敢冒失去廣大受眾的風險去公開推行宣傳主義的新聞觀念。宣傳新聞主義觀念,盡管主要表現為把新聞當作政治宣傳的手段,但并不限于政治領域。就當今全球范圍看,宣傳新聞主義觀念更多地被世界各國,特別是大國、強國們用作傳播本國或本民族文化價值觀念的重要手段。宣傳新聞主義觀念,有可能運用在社會各個領域。從原則上說,幾乎所有的社會主體,都可以把新聞當作實現傳播自己主張、改變他人觀念、追求自身利益的手段。人們看到,宣傳新聞主義并不限于新聞領域之內,并不僅僅是一些新聞人奉行的基本觀念,它也是新聞領域之外、與新聞領域有著密切關聯的一些行業對待新聞傳播的一種主義,比如公關行業、廣告行業。可以說,就與新聞傳播的關系來看,公關與廣告行業是兩個最大的實施宣傳新聞主義觀念的行業,它們都是將新聞作為宣傳手段的“高手”。想方設法、絞盡腦汁地選擇新聞、利用新聞甚至是策劃新聞、制造新聞,幾乎是這兩個行業常用的基本手段。無論從公共關系行業的源頭上看,還是從整個歷史發展過程直至當下的表現看,這個行業實際上奉行的也是新聞宣傳主義,本質上是把新聞作為公共關系的手段,作為宣傳、實現公關目的、理念的最佳手段之一,作為實現相關利益集團利益的手段。很大程度上內在(內生)于新聞行業的廣告業,面對新聞,非常自然地奉行了宣傳新聞主義的觀念,把新聞作為高明、有效的廣告宣傳手段。直至今日,廣告新聞、軟廣告等等總是和新聞糾纏在一起,說透了,就是廣告在借用新聞的影響力,傳播廣告主的理念、產品與形象。
(三)新聞專業主義所謂新聞專業主義,就是以“新聞”為“本位”的新聞觀念,它從新聞出發,并以新聞自身為直接目的,主張新聞(新聞業、新聞媒體、新聞人)獨立自主,要求新聞工作者積極自治自律,追求新聞為社會公眾服務。美國學者阿特休爾將新聞專業主義的呈現方式與專業信念歸納為四條:新聞媒介擺脫外界干涉,擺脫來自政府、廣告商甚至公眾的干涉;新聞媒介為實現公眾的知曉權服務;新聞媒介探求真理、反映真理;新聞媒介客觀公正地報道事實。并說“這四條信念是美國、西歐和其他實行法寶。”[14]其實,在觀念范圍內,當今中國學者對新聞專業主義的認識與西方學者大致相同,沒有本質的區別。中國學者喻國明說,“所謂(新聞)專業主義,是包括一套關于新聞工作的社會功能的信念,是一系列規范新聞工作的職業倫理,是一種服務公眾的自覺態度。”[15]陸曄、潘忠黨在《成名的想象: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新聞從業者的專業主義話語建構》中說:“‘專業主義’是一種模式,即以職業為基礎的社會關系模式;它是一種意識形態,即不同于政治權力和自由市場的一套理念和信念;它還是一套話語,闡述的是媒體的社會功能、新聞從業者的角色及專業操守。”[16]相對商業新聞主義和宣傳新聞主義來說,新聞專業主義實際上是更為新近的社會產物,人們關于它的研究比較多,論述得也相對比較清楚。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新聞傳媒組織自身的獨立性,即不依賴任何政治組織、經濟利益集團或其他社會勢力;獨立性是保證新聞傳媒新聞傳播自主性的根基。盡管保持獨立自主的新聞傳播并不必然會以新聞為本位,但缺乏獨立自主的新聞傳媒就絕對不可能以新聞為本位。其次,堅持專業新聞主義觀念,就是堅持把新聞傳媒作為社會交流的公共平臺,把新聞媒介作為社會公器,把新聞傳播作為實現社會公共利益的手段和維護社會大眾利益的工具,這正是專業新聞主義觀念所說的社會閱江學刊:2012年第6期責任的核心內容;當然,為了實現這樣的宏觀目標,它對新聞報道提出了很多具體的要求。再次,專業新聞主義觀念對新聞報道本身提出了特別的觀念與相應的技術或操作上的要求,這就是客觀理念和客觀方法,這是專業主義報道理念與報道方法的靈魂。最后,專業新聞主義觀念認為,新聞傳媒、新聞職業工作者要有嚴格的自律觀念,按照職業倫理、職業道德原則和規范嚴格自律,并且相信,自律要比他律更重要。新聞專業主義背后的核心理念是自由主義。郭鎮之指出:“新聞專業主義的理想來自自由主義的媒介理論,按照這個理論,報業是一種自治的體系,是監督政府的第四種權力。它必須對政府、對政黨、對政客采取一種獨立的、批判的態度,否則便不可能保持它樹立的公眾‘保護者’形象,便不可能擁有公眾的信任。”[17]新聞專業主義是自由主義在新聞活動領域的一種必然呈現方式,正是為了實現真實的新聞自由,才需要新聞的獨立與自主。而在自由主義的視野中,新聞業或新聞傳媒只有以市場運作的方式才能保證這種獨立性和自主性,也只有市場化的傳媒才能真正以專業主義的方式運行,對社會公眾負責。這也就意味著在自由主義視野中,市場經濟之外的媒體制度、媒體運作方式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新聞自由的,因而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以新聞為本位的傳播。新聞專業主義觀念起源于美國。對于美國新聞業來說,盡管整個19世紀主流的新聞是公開的或公然的黨派新聞[18],但現代美國新聞業專業化觀念,恰好肇始于19世紀晚期那些抨擊黨派政治的改革家。和許多職業一樣,19世紀晚期,美國新聞界參與了席卷全美的專業主義運動,伴隨報紙社會影響力的增大,一小部分編輯、記者開始自稱為專業人員。但在1900年之前,關于新聞專業的宣稱幾乎沒有。盡管在整個19世紀美國報界的不道德受到人們的嚴厲批評,但直到1920年代專門的新聞倫理原則、規范才被制定出來,而其他職業早在1850年代就有了職業倫理規范。有學者認為,新聞專業化是新聞業在現代化過程中意識形態調整或適應的必然結果;專業化也是控制當時“黃色新聞”泛濫、監督功能偏廢的關鍵手段。[19]其實,在報業現代化過程中,記者們關于自己身份定位的問題也是爭論不休,有人認為自己是專業人員,有人認為自己僅僅是為了養家糊口的“手藝人”,還有一些人則把新聞工作僅僅當作踏入文學事業的第一道門檻,新聞工作不過是“敲門磚”而已。如今,專業新聞主義觀念應該說是具有全球普遍意義的新聞觀念,也就是說,全球新聞職業工作者普遍認可專業新聞主義觀念的基本要求,特別是對新聞報道的理念與方法———客觀理念與方法———有著比較一致的共識。當然,觀念上的基本一致并不代表實踐上的完全統一,就新聞實踐來看,新聞專業主義實際的落實水平離它的理想狀態還非常遙遠。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對源起于美國的新聞專業主義觀念,人們亦有各種各樣的批評,最主要的有以下兩種:一,認為新聞專業主義觀念不過是新聞職業群體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創設、建構的一種意識形態;二,認為新聞專業主義觀念帶有一定的理想主義或烏托邦色彩,或者說新聞專業主義觀念帶有一定的虛假性或虛偽性,其宣稱的那些核心觀念幾乎無法實現。比如,新聞傳媒的自主與獨立在現實中是無法做到的,新聞傳播總是受到政治邏輯、經濟邏輯的影響;客觀報道理念不過是一個神話,根本不可能做到,新聞不過是新聞傳播者塑造出來、建構出來的一種景象;至于職業道德、職業倫理,也基本上是一些美妙的說辭,現實狀況是,新聞媒體為了自己的利益,在新聞操作過程中經常違背社會公共道德,根本沒有其宣稱的職業道德。
關于不同新聞主義之間的關系,我們大致可以在兩個向度上展開討論:一是在歷史向度上,看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承繼關系,這主要是從新聞觀念史的視角進行觀察;二是在共時層面上,對它們之間的現實關系以及應有關系做出分析,這主要是一種現實批判的、規范分析的理論視野。我們主要以后一種方式對它們之間的關系展開闡釋。在歷史向度上,我們可以描述兩條具體路徑中三種新聞主義之間的關系。一是在世界范圍內描述三種主義的相繼關系,也就是主要看它們在世界新聞史上或新聞觀念史上產生、出現的先后關系;二是針對不同國家的新聞現象、新聞活動特別是新聞業的歷史演變情況,著重從新聞觀念史的角度描述三種新聞主義的不同表現以及它們之間的具體關系。①在這一范圍內,不同社會、國家之間的歷史面貌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兩個歷史向度上的研究工作一定是相當艱苦繁瑣的,需要世界各國的新聞傳播研究者共同努力,逐步“繪制”出觀念演變的歷史圖景。在共時層面上,如果以當今時代為主要觀察對象,基本事實是:不管是在全球范圍內,還是在多數社會(國家)的新聞領域中,三種主義的新聞觀念同時存在。②因而,通過一般與特殊兩個方面來分析三種新聞主義觀念之間的基本關系。在一般意義上,以新聞實際為根據,側重從理論角度解剖三種主義的邏輯關系;在特殊意義上,以當下中國新聞傳媒新聞主義選擇的實際狀況為參照,討論三種主義之間的關系,但限于篇幅,特殊意義上的討論將另文專述。從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意義上看,三種主義的基本關系是:先有商業新聞主義,后有新聞宣傳主義,再有專業新聞主義。近代新聞業是西方社會現代性的產物,是近代市場經濟的產物,因此,其內在的基本觀念應該是商業主義的觀念。而近代新聞業一經產生,便不再僅僅是獲取商業利益的手段,而是迅速成為資產階級進行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的工具,也成為資產階級內部不同黨派爭權奪利的工具,從而實質性地產生了宣傳主義的新聞觀念(主要表現為黨派新聞觀念)。當西方主要國家的資產階級革命完成,資產階級政權基本穩固,資本主義制度基本建立時,新聞業便又回歸其原初的本性,成為資本家用來賺錢的一種重要工具或手段,因而,商業新聞主義觀念得到進一步的明確;但是,經過黨派新聞主義觀念(實質上就是宣傳新聞主義觀念)洗禮后,新聞業進一步認識到經濟、政治自主性與獨立性的重要;同時追求商業利益的新聞業,越來越發現社會大眾其實是獲取利益的核心(表現為受眾市場),首先必需滿足大眾的基本需要,維護其作為社會公眾的基本利益(表現為公共利益)。于是,在多種元素、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了專業新聞主義觀念。如今,由歷史積淀而成的新聞觀念系統,在“主義”層面實質上是由商業新聞主義、宣傳新聞主義、專業新聞主義共同構成的,即三種主義在歷史過程中是疊加性的;后一種的出現并沒有徹底取代前一種,而是累積性的,而且它們的出現本身也有重合的時段。就現實來看,純粹的或單一的新聞主義已不多見,大部分新聞傳媒實際奉行的是由三種主義混合或結合而成的觀念。因此,前述三種新聞主義都是“理想類型”,而不是完全的實際形式。實際新聞活動中的新聞主義類型,都是三種形式的不同程度與方式的糅合。而且,現實社會中每一種類型的新聞主義都有自身內部的程度差別,而每一種類型本身的構成都是相當復雜的,比如,有強的宣傳新聞主義觀念,也有弱的宣傳新聞主義觀念。在不同類型的新聞主義之間,有些以商業新聞主義觀念為核心;有些以宣傳新聞主義觀念為靈魂;有些則以專業新聞主義觀念為中心;有些還試圖在這些觀念之間尋求某種平衡,建構自身的“中庸”性的新聞觀念,即不同類型、不同程度觀念的結合,使得實踐中的新聞主義表現得異常豐富多彩。從理論上看,新聞專業主義觀念最核心的價值追求就是以新聞為本位。在專業主義觀念看來,以新聞為本位的觀念才是新聞觀念;以新聞為本位才有可能使新聞成為為社會公共利益服務的新聞;至于新聞傳媒的獨立自主、新聞報道的客觀理念不過是新聞本位的保證條件。作為另外兩種比較典型的新聞觀念———商業新聞主義與宣傳新聞主義,盡管在價值取向上有所不同,前者追求商業利益,后者追求觀念傳播,但它們在新聞的思維方式與根本價值理念上,其實貫徹著完全一樣的邏輯,它們在感性的新聞活動中也使用著完全一樣的實踐邏輯,即都放棄了“新聞本位”這一新聞活動中最重要的觀念和做法。以新聞之外的某個目標為本位,把新聞當作實現這個目標的手段和工具,實質上就是以工具理性作為對待新聞活動的根本理性。這樣的觀念邏輯和實踐邏輯,隱藏著一種危險,這就是為了實現或達到商業與宣傳目的,作為手段的新聞怎么用都行。①如此一來,就必然會扭曲新聞的本來面目,更談不上對新聞規律的尊重。而在此背后,存在著更大的危險,這就是傳播者只是把自己當作新聞活動的目的,而把自身之外的人們(社會大眾)都當成了手段;如此一來,新聞媒介與新聞作為公眾知情、表達、參與、監督的渠道和平臺的功能作用就會喪失。新聞活動內在的自由精神、民主精神、公共精神也都會受到傷害甚至化為泡影。但是,我們還必須看到問題的另一面,新聞業、新聞傳媒的現實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經濟邏輯的支持;同時,任何新聞組織、新聞傳播主體都不可能是“無心”的傳播者,他們一定擁有自己的立場和傳播價值取向,總會宣傳自己認可的一些觀念。因此,如何求得幾種新聞主義、新聞觀念之間的平衡,仍然是當今新聞業面臨的難題,也是必須解決的問題。在我們看來,商業新聞主義觀念的偏差的產生,可能并不在于通過商業邏輯發展作為產業的新聞業,而在于這樣的觀念放縱了商業邏輯對新聞專業追求的傷害。因此,單一的商業新聞主義觀念不可能造就出健康發展的新聞業,必須用其他觀念、制度等(諸如法律、政策、道德、專業規范等)來約束資本的瘋狂的逐利本能。同樣,宣傳新聞主義的觀念偏差,可能并不在于通過新聞方式傳播某種觀念,而在于它放縱了政治邏輯或某種狹隘的意識形態邏輯對新聞專業客觀精神、民主精神或公共精神的傷害。新聞業、新聞傳媒、新聞傳播在總體方向上應該以新聞專業主義觀念為核心指導理念。當然,新聞專業主義理念自身也需要在新聞業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調整和修正。現在看來,在全球范圍內,人們處理三種新聞主義關系的思路有兩條:第一,在可實行多種新聞傳媒資產所有制的國家或社會中,調整新聞傳媒的所有制結構方式,使得不同觀念支配的新聞傳媒都有生存發展的空間,從而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結構關系。比如,英國傳媒專家卡倫就提出了一種新的新聞傳媒運作模式,試圖把不同所有制的媒體(諸如私營媒體、社會性市場媒體、專業性媒體、公民媒體、公共服務型媒體等)結合在一起[20],確保新聞的公共服務目標。第二,在單一新聞所有制的情況下,主要通過國家的相關新聞政策等對新聞傳媒的實際運行進行調節和控制,以確保公共利益的實現,同時也寄希望于新聞傳媒自身的追求。這當然有著巨大的困難,但問題恐怕只能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逐步解決。
本文作者:楊保軍工作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 上一篇:淺議媒體使用習慣與暴力行為
- 下一篇:略論報紙新聞漫畫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