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構策略研究
時間:2022-06-20 11:01:17
導語: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構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汶川縣龍溪鄉羌族民居建筑文化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對該地區羌族民居建筑中所反映出的建筑文化、建筑的外觀及內部空間布局設計等內容進行研究。通過國內外多領域、多角度的傳統建筑文化保護與民居建筑創作成果,以及傳統民居建筑設計實踐案例,為羌族民居建筑的建筑文化和建筑創作的認知提供了充分的理論基礎和較全面的時空視野。在概念辨析的基礎上,運用概念疊加法對羌族建筑文化進行層層分析,從建筑文化傳承的角度重新剖析實體構成元素,并勾畫出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構的策略。調查分析羌族新的民族屬性和對空間的新的訴求,將CAS理論與羌族建筑文化因素相結合進行解析,并以該理論為指導,對龍溪鄉羌族建筑文化因素做出了新的解釋,提出了建筑文化傳承的新思路。
【關鍵詞】羌族建筑;建筑文化重構;復雜適應性
羌族在我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是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從炎黃到夏禹,以及華夏族的形成,都與古羌族密不可分。古代羌族對中國歷史發展和民族發展產生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歷史上,羌人與漢、藏、彝、哈尼、傈僳、納西、景頗、白、普米、拉祜等中國西南藏語族群有密切的族源關系。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重災區就在四川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從都江堰一直到汶川、北川直至松藩、平武等地,都有著非常豐饒的人文資源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然而,在這次地震中羌族地區民居幾乎毀壞殆盡,這對羌族這支古老的民族文化來說是一次大的轉折點和挑戰。在近十幾年的災后重建中,政府、專家、民間對羌族地區生活和生產的恢復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度。許多民族村寨由原來的自然村轉變成了現在的“民族文化村落”(國內外學者對這一概念的闡釋也有所分歧,筆者比較贊同“露天博物館”這一說法),新的羌族城鎮和村落被快速地建立起來,建筑師們借鑒傳統羌族民居的視點多著眼于建筑外觀和民族特性的符號化運用上,鮮有關注民族建筑空間的文化內涵案例,而內部空間的布局直接關系到羌族人的生活起居、宗教信仰、習俗的延續等文化的傳承。筆者認為,與羌族建筑相關的文化元素以及這些文化的再生與傳承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不能簡單地疊加符號元素來獲得。因此,融合Holland教授的CAS理論中對復雜系統的創新理念來指導汶川縣龍溪鄉的民居建筑文化構建與傳承的研究。汶川縣龍溪鄉地貌多樣,具有河谷、山川、高山民居建筑村落,既有災后重建以發展旅游業為主的東門口寨,也有保存較完好擁有100多座土坯住宅、地處半山的垮坡村,還有目前仍以種植業為主的、地處高山的阿爾村??梢哉f,該鄉較為立體地展現了羌族生活方式和民居住宅形式,對研究羌族民居建筑具有活標本的意義。同時,通過對該鄉的民居建筑文化重構,可以研究為羌族地區建立更可行和有利于民族文化傳承的規劃及建筑設計對策。復雜適應系統(ComplexAdaptivesystems,簡稱CAS),也稱復雜性科學(Complexityscience),Holland教授在復雜系統的研究中,發現了一大類系統,它是由一系列具有適應性的個體組成,他把這類系統叫作復雜適應系統。這一系統的基本思想是:個體(元素)被稱為主體(Agent),其自身具有目的性與主動性,是有活力(Active)和適應性的個體。主體可以在不斷地與周圍環境以及與其他主體的交互作用中“學習”和“積累經驗”,并且通過學到的“經驗”去改變自身的結構和行為方式。正是這種主動性及相互作用,不斷改變著它們自身,同時也改變著環境,這才是系統發展和進化的基本動因。復雜適應系統理論認為,系統演變或進化的動力從本質上來看源于系統內部,微觀主體的相互作用促成宏觀的復雜性現象,其研究思路著重于系統內在要素的相互作用,所以它采取“自下而上”的演進路線;其最大特點是:個體具有智能性、適應性、主動性。基于CAS的組織理論范式與當前尚居主體地位的穩定平衡范式相比,可稱得上是一次范式革命。在民族建筑文化的多元構成因素中的人、環境、物資、宗教活動等無疑都吻合了復雜適應性理論的特征,用以解析羌族建筑文化的建構,更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文化本來具有其穩定性和變異性,不能單純強調其穩定性而忽略了變異性,限制了建筑文化的發展。
一、目前國內外已有傳統古建筑文化的傳承方式主要的三種方式
(一)修舊如舊這種做法一般用在寺廟和名人的故居等。(二)新舊并置強調修繕后的時代痕跡,使修繕的部位與原有部分有明顯的區別,這種方式在歐洲的古建筑修繕中比比皆是。如法國的盧浮宮改建工程、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等。(三)用現代的空間藝術語言與已存在的歷史建筑進行對話這種方式在古建筑擴建、改建的過程中使用得較為廣泛,已被普遍接受。用現代的空間藝術語言與已存的歷史建筑進行對話,不是一味地遷就舊建筑,變得畏首畏腳,不敢對原本的舊建筑動手,也不是新元素與舊元素的簡單疊加。它是通過傳統元素的重構與融合,把新元素與生俱來的新鮮氣息融入到舊建筑中,使這個新生體具有新的活力和自由,達到共生的目的。在古村落改造中,新生建筑必須能夠融合進原有的村落大環境中。傳統建筑語言與現代空間語言的對話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是建筑界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這是極大的挑戰,也有很多矛盾難以取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能在過去和現在中有所偏頗,而是追求一種平衡,讓傳統建筑文化的精髓得以傳承下去。如浙江金華浦江縣的不舍,野馬嶺改造項目。在對災后重建的羌族聚居地建筑現狀調研中發現,現代羌族建筑重建方式主要有五種:修舊如舊型、生態型、傳統風貌型、現代碉房型、川西民居型。這幾種災后重建建筑形式,除第一種符合歷史性建筑修繕方式外,其余四種都沒有對羌族地域文化的深刻內涵進行較深入的研究,并在其研究基礎上進行建筑文化的分解與重構,進而創造出新的羌族建筑文化語言,而更多的是從某一種已有建筑風格和形式上予以模仿,有急功近利之嫌。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不僅大部分中國城市的特質已基本丟失,本來充滿文化活力和地方文化韻味的少數民族民居建筑也在現代化建設的大潮中趨于同質化,丟掉了其傳承了幾千年的地域傳統和村落文化。20世紀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近年來的少數民族民居建設,簡單地將民族文化歸結為符號的堆積,極大地摧毀了少數民族居住方式,民居建筑逐漸喪失了它的傳統,代之而起的是一幢幢穿著羌族圖形符號外衣由鋼筋水泥砌筑的假民居,羌族民居的多樣性和地域性遭到了極大地破壞。在城市建設中嚴重存在的同質化現象蔓延到新建的羌族民居建筑中,使山地羌族文化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傳統是經過篩選的歷史遺產,繼承傳統就是要找到歷史遺產同當代的經濟、技術條件以及生活方式的結合點。在系統理論和控制論思想影響下形成的原有規劃思想體現更多的是線性思維,它不具備足夠的適應性以應對復雜的山地空間系統。例如:東門口村的建筑規劃,主體是建筑外觀而忽略了內在空間的文化因素,許多村民連傳統建筑中的中柱神和火塘都已廢棄,真正的民族傳統文化已經在這一過程中丟失。這一行為主體是政府或者規劃者而不是村民,是造成該村建筑缺乏生命力的根本原因。而溝內的阿爾村,行為主體仍然是政府和規劃者,但由于參與較少,建筑限定也較少,使建筑建造主體(村民)和動因復雜化,阿爾村的建筑環境更為生態和自然而有活力。這種相對自下而上的建造行為,與復雜適應性理論有謀合之處,才顯現出村落較為生動的景象。
二、汶川縣龍溪鄉羌族民居建筑文化傳承的重點和策略
(一)確定適應性主體的地位及動因。適應性主體即民居建筑使用者,因此,民居建筑改造主體應該是村民。他們既是羌族文化的攜帶者也是羌族文化的傳承者。根據CAS理論體系的指導,個體可以自動調整自身的狀態、參數以適應環境,與其他個體進行交互式學習或競爭,爭取最大的生存機會或利益,這種自發的協作和競爭正是自然界生物“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根源。充分尊重主體,梳理其動因,是制定控制線的基礎。(二)根據適應性主體動因制定控制線。根據筆者的多次走訪和調研發現,該地區羌族人對本民族傳統信仰中的釋比文化和地位認同是非常堅定的,由該文化引申的傳統慶典、生活習俗是穩固該地區文化的重要因素。設計者需要從空間設計上予以尊重和保留;另一方面,傳統的羌族建筑設施及材料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羌人的生活起居要求,這部分可以結合現代住宅的生活起居基礎設施標準予以改進,以提升羌人的生活質量。(三)政策扶持重點要理清角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是較為緩慢的過程,某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員通常追求短、平、快的經濟建設,忽略了文化建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如:將文化定義為固化外觀符號和表演式的慶典活動,由于缺少正確的引導,導致人民群眾功利地理解傳統文化,缺乏傳統文化保護意識,對于傳統文化無正確的判斷能力和堅定的基本立場。部分人群忽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出于各種目的將有些古典文化篡改得面目全非;部分人群盲目跟風和追求偶像崇拜,誤將一些沒有價值的信息作為所謂的信仰和潮流,完全忽視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及個人素養的提升??刂凭€是在認同和尊重羌族居民及其文化的基礎上建立的。對于單體民居建筑的形態設計的基本策略:新舊并置,在保留一部分傳統材料及工藝的基礎上,政府提供多個吻合當地自然環境的新材料樣本、新技術樣本分造價層級提供給村民選擇,個體可根據自身需求在傳統建筑技術的基礎上予以改進和結合。在遵從復雜適應性理論的原則下,政府應該調整角色,由原來的規劃者的主體地位,轉變為輔助者、技術支持者,而當地村民才是行為主體。這樣才能主動地將自身攜帶的文化融入到生活空間中,羌族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得以發展。物質形式的改變并不意味羌人拋棄了原有的生活方式朝著現代化漢人的生活方式邁進,如果要保持羌人的民族文化以及建筑特色,就一味地讓他們遠離當代文化,并不能真正保留延續羌文化,這只是簡單的線性思維。不論物質形式怎樣改變,羌人對大山的依戀和敬畏,才是最值得尊重和延續的。所以,建筑并不在于對原有形式的模仿而應該配合時代的進程(物質水平),才能真正留下羌人生生不息的與大山共存,保持他們對大山的依戀和敬畏。
參考文獻:
[1]季富政.中國羌族建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宋紹南,2000.
[2]王中德.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適應性理論與方法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
[3](日)西村幸夫著,王惠君譯.再造魅力故鄉:日本傳統街區重生故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甘露 單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 上一篇:高職病理學理論教學設計分析
- 下一篇:刺法灸法學教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