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對在校醫學生視疲勞的影響

時間:2022-09-22 09:02:38

導語:多媒體教學對在校醫學生視疲勞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媒體教學對在校醫學生視疲勞的影響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興的、先進的教學方式,已被廣泛引進課堂。但常有學生反映,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可出現眼睛酸痛、頭暈目眩等癥狀。目前認為,視疲勞可能是引起以上癥狀的重要原因。視疲勞是由各種病因引起人視物時超過其視覺功能所能承載的負荷,導致用眼后出現視覺障礙、眼部不適或伴有全身癥狀等,以致不能正常進行視作業[1]。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學生雙眼需長時間注視屏幕,接受多媒體教室各種明暗光線、色彩刺激,更易出現視疲勞。陽面與陰面教室光照不同,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視功能的影響可能亦不相同,但相關報道較少。2017年9~11月,我們觀察了陽面與陰面教室多媒體教學環境對在校醫學生疲勞的影響,旨在為制訂相關的干預措施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選擇菏澤醫學專科學校2年級兩個班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陽面與陰面各1個班。陽面班51名,男28名、女23名,年齡19~24歲;陰面班49名,男25名、女24名,年齡19~23歲。兩個班的學生性別、年齡具有可比性。兩班均于檢測前日和當日近距離看書時間累計不超過2h,并且使用視頻顯示終端(如手機、電腦等)時間累計不超過1h。排除未行驗光配鏡的屈光不正、調節異常、輻輳異常、干眼癥及其他眼部疾病者。本研究經菏澤醫學專科學校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1.2授課方法選取菏澤醫學專科學校構造相同的陽面和陰面階梯教室各一間。陽面教室所有窗戶朝向陽面,授課期間日光可直接通過窗戶投射至教室內;陰面教室所有窗戶朝向陰面,授課期間日光無法直接投射至教室內。兩個班分別于這兩間教室內接受相同內容的眼科多媒體教學課程。兩個班由相同教師授課,每節課時長50min。授課期間,如發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即刻提醒。授課時間為相鄰1d的上午,據氣象部門公告的天氣狀況均為晴。兩個教室內多媒體屏幕底邊距教室地面均為1.5m。1.3多媒體屏幕與環境照度檢測研究開始前。1d檢測陽面與陰面教室多媒體屏幕照度。根據美國國家標準協會標準,用投影機將擁有9個測試點的圖片投射到幕布上,采用專業照度計檢測9個測試點的照度,取其平均值即為多媒體屏幕照度。于第1~4節課前,在幕布上下左右0.5m處分別用專業照度計檢測照度,取其平均值即為教室內環境照度。1.4閃光融合臨界頻率(CFF)檢測。采用JGW-B型試驗臺-光點閃爍儀單元,分別于上午第1課時前30min(7:30)、第4課時后(11:10)檢測CFF。根據視距不同將陽面和陰面教室學生分為近視距(距幕布≤5m)、中視距(距幕布>5~10m)、遠視距(距幕布>10~15m)。其中,陽面教室每視距均為17名,陰面教室近、中、遠視距分別為16、16、17名。CFF檢測:①準備工作:接通電源,打開儀器電源開關;背景亮度選擇1/16,顏色選擇紅光,亮度選擇1,占空比選擇1∶1,囑受檢者熟悉儀器光點頻率調節鍵以及“閃爍”與“不閃爍”的現象;②正式檢測:漸增實驗時,檢查者將亮點調至明顯閃爍,檢查者宣讀指導語,“你現在看到的是閃爍亮點,請調節至剛剛看不到亮點閃爍為止,可于‘閃爍'與‘不閃爍'臨界區反復調整,直至確定不再閃爍為止,記錄此時頻率值”;漸減實驗時,檢查者將亮點調至明顯不閃爍,檢查者宣讀指導語,“你現在看到的是不閃爍亮點,請調節至剛剛看到亮點閃爍為止,可于‘閃爍'與‘不閃爍'臨界區反復調整,直至確定閃爍為止,記錄此時頻率值”。CFF=(漸增實驗頻率+漸減實驗頻率)/2。CFF變化=第4課時CFF-第1課時CFF。1.5視疲勞評價。參照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視疲勞診療專家共識(2014年)自制視疲勞調查問卷。該調查問卷包括5個項目:①有無視力下降;②有無眼部酸脹、疼痛或干澀感;③有無頭暈、頭痛或惡心癥狀;④有無心情焦躁;⑤有無其他眼部癥狀。如選擇有,每項記2分。所有研究對象分別于第1課間(8:50~9:00)、第2課間(9:50~10:10)、第3課間(11:00~11:10)、第4課(12:00~12:10)進行視覺疲勞調查。1.6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多組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組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陽面與陰面教室多媒體屏幕、教室內環境照度比較。陽面與陰面教室多媒體屏幕照度分別為(1505±105)、(1555±110)lux,二者比較P>0.05;陽面與陰面教室內環境照度分別為(210±20)、(123±15)lux,二者比較P<0.05。2.2陽面與陰面教室各視距CFF變化比較。見表1。2.3不同教室各課間視疲勞情況比較見表2。

3討論

在眼科門診中,經常遇到以眼部不適或疼痛為主訴的學生,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惡心、嘔吐、眩暈等全身癥狀,并常常伴有精神萎靡、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精神癥狀[2]。目前認為,這些癥狀或體征的產生是由視疲勞引起的,是多種因素所致的一種臨床綜合征[3]。現代教育技術催生了多媒體教學,由于其融合了多種聲光電,尤其是光線刺激,更易導致學生視疲勞產生[4]。因此,應重視多媒體教學帶來的視疲勞,并采取必要的針對措施,以減少其對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影響[5,6]。本研究為排除多媒體屏幕照度不同從而影響研究結果,實驗前1d檢測了陽面和陰面教室多媒體屏幕照度,結果發現兩個教室多媒體屏幕照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兩個教室多媒體屏幕照度基本一致,不會影響研究結果。本次研究使用的投影儀為同一型號,多媒體屏幕上的亮度相差無幾,故教室內環境照度可能是影響視疲勞的主要因素。有研究顯示,對比度越趨近高低兩端,所引起的視疲勞越重[7],即過高或過低的照度會加深視疲勞[8]。本研究還檢測了教室內環境照度,結果發現兩個教室內環境照度比較具有明顯統計學差異。陽面與陰面教室光照不同,在多媒體教學教程中對學生視功能的影響可能亦不相同,但目前相關報道較少。CFF檢查采用間斷閃光刺激眼,閃爍頻率不斷增加,直至被測眼將閃爍光視為連續光時,此時的頻率即為CFF[9]。CFF會隨視疲勞程度而發生變化,當出現視疲勞時,所感知的CFF會明顯降低,故利用CFF來評價視疲勞是一種較為敏感的客觀指標。視疲勞問卷調查是評價視疲勞的一種主觀指標,具有操作簡單易行、成本相對較低,但受心智活動影響較大。我們根據2014年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學組:視疲勞診療專家共識,設計了本視覺疲勞問卷[10],本問卷整合了視疲勞的眼部癥狀、心理或全身癥狀,眼部癥狀包括有無視力下降、有無眼部酸脹、疼痛或干澀感,心理或全身癥狀包括有無頭暈、頭痛或惡心癥狀以及有無心情焦躁,從而確保了視疲勞問卷調查的全面性和穩定性。這兩種視疲勞評價方法能從空間和時間維度上檢測視功能變化,從而獲知視疲勞情況。本研究結果顯示,陽面教室各視距CFF變化較陰面教室更明顯,表明教室內環境照度過高可能是導致視疲勞的一個重要因素;兩個教室近視距對CFF變化影響最大,遠視距次之,中視距最小,這是由于距離幕布≤5m,屬近距離注視,睫狀肌有較明顯的調節過程,較長時間注視易導致視疲勞[11],并且距離幕布越近,視角越大,長時間處于仰視狀態,更易產生視疲勞。距離幕布越遠,其在屏幕上的影像就越遠,在視網膜上形成的視角越小,越不容易辨認,需要長時間注視,故遠視距亦容易產生視疲勞。因此,在構建多媒體教室時應充分考慮人體工程學原理,使階梯教室前部學生有一個合理的視角[12]。

本研究還發現,陽面教室在校醫學生各課間視疲勞問卷得分均明顯高于陰面教室;兩個教室在校醫學生隨著課時增加,視疲勞問卷得分逐漸增加,視疲勞會越來越明顯。這與所有使用視頻終端人群表現類似[13,14]。由于眼部在注視屏幕時,雙眼的眼內肌和眼外肌須始終保持一種平衡狀態,隨著每日課時累積,出現視疲勞的頻率和比例越發明顯增多。因此,在教學課時安排時,有必要將一些必修課改為選修課,將某些多媒體授課改為實踐課或增加課間休息等等,以減少視疲勞發生。綜上所述,陽面與陰面教室多媒體教學環境對在校醫學生視疲勞影響不同,陽面教室、距離屏幕過近或過遠、課時越長均易導致視疲勞產生。

作者:張洪娟 鄧志峰 單位:菏澤市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