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人力資本投資論文

時間:2022-04-06 08:54:00

導語:個人人力資本投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個人人力資本投資論文

摘要:人力資本的概念及其理論研究已經有近半個世紀的歷史,人力資本必須經過投資才能形成。人力資本投資的主體有政府、企業和個人。摘要:人力資本的概念及其理論研究已經有近半個世紀的歷史,人力資本必須經過投資才能形成。人力資本投資的主體有政府、企業和個人。本文是從個人的角度,從經濟學和財務學的視角來分析人力資本投資的兩方面的決策,并提出決策時應充分考慮影響投資收益率的風險因素,試圖比較全面地分析個人人力資本投資,對本領域的理論研究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人力資本投資決策風險一、人力資本的概念“人力資本”最初被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舒爾茨在研究美國經濟中物質資本存量與產出差距在不斷加大,出現巨額余值時使用,并由此產生了人力資本理論。舒爾茨及以后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人力資本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成果。在隨后的近半個世紀在西方發達國家牢固樹立起了“人力資源是第一資產”的理念,并掀起了人力資本研究的熱潮。

人力資本是與物質資本相對的一個概念,是指通過人力投資形成的、體現了個體或群體的知識、技術、能力等,并能夠為其帶來長期收入來源的生產能力。

人力資本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資本化了的人力資源。馬克思曾指出,資本的本質屬性在于對利潤的不懈追求,人力資本既然屬于資本化形態,當然就不例外了。無論個人還是企業都希望能在將來獲得回。

本文主要討論通過正規教育形成的個人人力資本投資的決策問題。二、人力資本投資決策:、是否繼續投資的決策:

人力資本投資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因而有必要分析教育投資的成本與收益。

下圖顯示了學校教育投資的可能分析。一個人面臨兩種選擇:需要S年全日制學校教育,在完成后假如就業,會有年收Ws,直到退休年齡,比如65歲。更一般地說,年齡T。學校教育有直接成本如學費、書本費等K。另一選擇是不接受學校教育,直接工作,可賺得工資W0,。

這里有一個假設前提:沒有能力限制,沒有退學風險,收入在整個工作年限內不變。工作經驗與決策無關,沒有失業風險。

假設投資成本包括直接成本K和機會成本W0。而放棄的收益即機會成本是成本中較大的組成部分,我們可以通過比較兩種方案中整個生命周期貼現收入,選擇貼現收入較高的方案。我們還可以將不接受學校教育的收入從接受教育的收入中減去,假如結果為正,可以猜測該個體會選擇投資于學校教育。在第一個S年,每年的差距為-K-W0,

該個體必須付出學費和書本費等K,并且不能享有收入W0,因此,每年的W0為機會成本,即由于選擇了教育而放棄的收入。W0K為每年的投資成本。從整個生命周期看,貼現后收入為圖中的BC,在S年之后,兩種收入流改變:獲取Ws。差額Ws-W0為教育帶來的利得。較高的年收入是由于學校教育。同樣考慮折現,可以發現貢獻于整個生命周期的收益差額為A。

假如由教育決策帶來的終生凈收入為正數,或所得利益大于投資成本,那么該個體會選擇學校教育。假如人們可以以市場同期利率進行借貸,則該市場利率為折現率。

這個非常簡單的模型有以下幾個結論:假如符合以下條件,則參加學校教育的人數會增加:未來收益增加,即工資獎金對那些已經完成其學校教育的人來說增加了。直接教育成本減少,比如學校降低學費或政府增加教育補貼。貼現率降低。由于未來工資收益相對于以前工作階段中的成本增加了,或者說對那些著眼于未來利益而非當前利益的人來說,貼現率較低會使人們傾向于學校教育。教育籌資變得輕易。如銀行更愿意貸款并且降低利率甚至提供免費的獎學金。

進一步分析,假如給定受教育的年數,與工資增加Ws-W0相對應的年回率是投資決策中必須知道的一個重要指標。由于每增加一年的教育會產生一定收入百分比的增長,這個增長的百分比則是教育的回。為了計算它,理論上必須知道某人實現的收入并等到退休。

關于是否投資教育或繼續投資教育已經有許多公式化研究,美國人口經濟學家恩格爾曼認為,人力投資的時間比較長,難以根據已知的投資期限來計算投入量與收入量,為此,他把投資期限限定在一個時期,而把收益擴展到其他時期帶來的收入,用來分析教育投資的收益率。公式為式中,C表示受過第13年教育的直接費用,W0表示受過第13年教育而放棄的收入,Xi表示受過12年教育的人的收入,Yi表示受過13年教育的人的收入,n表示受了13年教育之后可以賺取收入的總年數,r表示第13年教育的收益率,i表示觀察的年份。根據這個公式,利用所要求的資料可以計算出教育投資的收益率,個人就可根據對投資與收益的分析,做出是否繼續投資教育的決策。決策基本原則是,預期收益流量之和不能小于人力資本投資流量之和,否則,人們就不愿進行人力資本投資。即受過13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率,不能低于受過12年教育的人的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率。否則,人們只進行12年教育投資,而不選擇13年教育投資。

最佳投資的決策:

由于學校教育具有連續性,有的個體獲得比其他人更多的學校教育,在做出最佳投資決策時,我們必須分析學校教育的最佳長度。受教育每增加一年,就會增加生命周期的收入,但并不穩定。在最初的幾年,假如一個人繼續增加教育年份,生命周期收入的增長幅度會增加,但以后年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投入學校教育的邊際收益遞減的情況。對人力資本理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YoramBen-Porah公式化了教育投資過程并描述了其主要決定因素。在他的模型中,個人通過已有的人力資本和他自己的時間、其他市場資源相結合來達到產出的增加。Yoram最佳資本積累的模型是個人人力資本生產函數:Qt表示個人在時期t人力資本的總投資;Kt表示個人在時期t初始人力資本存量;St表示個人在時期t內貢獻于存量Q的時間;Xt表示積累人力資本購買的商品和勞務。假如初始人力資本較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個人首先會進一步增加人力資本存量,也就是說,全部時間都花在學校教育上。在完成全日制教育后,會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繼續他的在職培訓。參數B是由Becker在1975年運用同一生產函數時增加上去的,它表示“有限的個人體力和智力”,使Yoram的規模酬遞減的假設合理化。原因是隨著個人在增加其人力資本累計的過程中,成本增加。個人生命是有限的,隨著受教育時間的不斷付出,工作年限會縮短,這減少了獲得利益的時間,結果最終是收益的增長幅度減少。而且個人繼續延長其受教育時間,增加的教育年限的成本是增加的,一個簡單的原因是:機會成本增加了。接受學校教育的時間越長,在同等教育水平下獲得的工資越高,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花費。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假如學校教育年限不斷延長,邊際收益會下降而邊際成本會上升。受教育的最佳年限出現在邊際成本線與邊際收益線相交的那一點。假如教育年限超過S,則產生的額外成本要大于額外的收益,此時再選擇學校教育從經濟上來看是不理性的。

因此,S為最佳投資點。在此點上,投資者可獲得最高的收益率,即內部收益率,是投資成本現值與投資收益現值相等時的貼現率,也就是說圖1中面積A=B時的貼現率。這個模型也可得出幾個猜測:

邊際成本曲線較低的人選擇更多的學校教育投資。如較易獲得貸款的人,資金成本較低。如圖中A曲線。

邊際收益曲線較高的人會選擇更多的學校教育投資。比如由于家庭關系網絡、有較高的學術理論水平或智商很高而學校教育恰好能與之互補等原因較易在接受教育后找到工作的人。如圖中B曲線。三、人力資本投資決策中的風險因素簡單的模型能反映問題的實質,卻輕易忽略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風險,下面討論人力資本投資中的風險因素。

在傳統的經濟理論中,人力資本投資風險較少被論及。但事實上,有投資就會有風險。與證券市場相同,人力資本市場包含許多資產,即各種教育。人力資本投資的回不僅與受教育的時間長度有關,而且與所受教育的種類有關。每個人選擇與其未來收入的風險和回相匹配的資產來獲得最優選擇。與證券市場不同的是,教育資產市場有幾個重要的限制:首先,多樣化不可能。第二,任意調整不可能。也就是說,不能通過在金融市場上套利來調整投資。投資于教育是不可撤回的,一旦你持有某種教育,你就不能再出售它。加之投資收益具有很強的滯后性,人力資本所有者的有限理性、信息不充分以及市場環境等導致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率的不確定性增加。

這些投資風險概括起來說,有市場風險和個別風險。

、市場風險:影響整個市場上或一個受教育群體內所有投資者的投資回的不確定因素。

1.未來人力資本市場供需變化

假設每個人都有相同的能力獲得在任何教育水平的期望回,每個人都是理性的投資者,只關心生命周期收益的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會選擇有最高凈收益的教育。則我們只需觀察接受每一種教育的人群。在一種教育下,每個人的凈收益都是相同的。這種相同可以通過彈性工資來建立。假如太多的人選擇同一種教育,在勞動力市場上會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會使接受這種教育的畢業生的工資下降。相反,假如只有少數人接受這種教育,在勞動力市場上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短缺會使接受這種教育的畢業生的工資上升。只有當工資產生的終生收益相等時才會出現均衡的態勢。

2.市場分割

YumingFu和StuartGabriel研究得出結論:教育投資在私人部門的回要高于在國有單位的回。另外從職業等級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勞動力市場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勞動力市場。由于高等教育水平的勞動力市場上的工作崗位對求職者有著較強的專用性人力資本要求,而大學生所具有的人力資本并不會自然保值,假如就業時選擇了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勞動力市場,其專用性的人力資本就長時期處于閑置狀態,最終將逐漸貶值。因此,投資回中包含了失業風險和由于就業于不利的行業或部門而導致的低收入風險。

此外,還有市場平均工資、流動限制等風險因素。

、個別風險:只影響個體或群體中少數人的人力資本投資回率的因素。個體在許多方面是不同的,比如智力能力、動機、愛好等。這些因素使教育回的估計變得不是很準確。受更多教育者獲得較高工資不僅因為他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還由于他們的能力及其他特征。具體地,個別風險有以下:

自身熟悉的不確定性:

個人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時面臨幾種不確定性。首先,人力投資者對其所選擇的教育本身的信息了解并不充分。比如,許多教育系統在學生步入大學教育之前向學生展示越來越多的選項。而潛在的學生并不知道哪種學科對自己來說是必要的,以及喜歡與否,能否達到學科的要求。第二,在完成學科后,學生在勞動力市場上同樣面臨不確定性。即便是接受過職業或專業教育,他仍可能缺乏職業所需的能力或其他要求。而個人并不能明確地知道他相對于職業的真實能力。AdamSmith早在1776年就清醒地熟悉到這一點,他說:“任何特定的個體永遠擁有資格于他的工作的可能性在不同的行業中有很大的不同。讓你的兒子去當鞋匠的學徒,幾乎毫無疑問他會做出一雙鞋;但假如送他去學法律,精通法律的可能性與他會在此行業中站得住腳的可能性相比,至少為20比5。”

生命風險。作為人力資本投資的主體的人是有生命周期,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力資本的生產效率將會下降,人力資本受益期也將隨之縮短,人力資本投資成本則必須在更短的時期內得到補償。因此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也隨著主體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大。極端地說,人力資本投資也會隨著一個人的生命或工作能力的喪失而全部損失掉。

此外,還有人力資本投資成本中個人承擔的份額、個人已有的人力資本存量、時間的投入、機會成本、經驗等。

總之,我們在進行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決策時,需要進行是否繼續進行教育投資的決策以及最佳投資的決策,在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影響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率的風險,能夠幫助投資主體做出更客觀準確和相關的決策。文章今后努力的方向是如何進一步將風險因素量化,從理論上和實證上更加完善個人人力資本投資決策的研究。參考文獻:

西奧多W舒爾茨.論人力資本投資.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

雅各布明塞爾,張鳳林譯.人力資本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

郭叢斌.二元制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在中國的驗證北大教育經濟研究,2003

Heckman,James.China’sInvestmentinHumancapital.NBER#9296,200

Becker.HumanCapital,3rded.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3,Part1

Hartog,J.Onhumancapitalandindividualcapabilities.ReviewofIncomeandWealth,20047,51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