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經驗總結與創新

時間:2022-01-10 09:24:02

導語: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經驗總結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經驗總結與創新

摘 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夢的實現動力,是寶貴的教育資源。近幾年來,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頗受學術界的重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在實踐中卻出現了諸多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理論指導下斷總結一線實踐經驗,進一步創新融入途徑,改進工作方法,對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質,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創新

十八大以來,多次強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隨之而來的關于如何把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中國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取得了豐富的理論成果。吸取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使之融入教材、融入網絡、融入日常生活中去,對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實踐中如何有效地把理論運用到現實中去,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青少年提供精神滋養和力量源泉,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要關注的問題。

一、關于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途徑研究

學者們經過充分論證,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對于當代中國社會思想政治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它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精神境界、誠實信用意識和社會道德水平,對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有重要意義。對我國青少年來說,它還可以增強文化免疫力,幫助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道德修養,促進人際和諧。因此,把優秀傳統文化有效的融入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去是非常必要的。融入途徑的研究成果頗為豐富,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一是融入教材,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通過課程系統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融入網絡,通過新媒體構建思政工作新機制;三是融入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使青少年在日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領略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把目光投向家庭、社會教育,認為學校教育應與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的現實困境

1、困境一: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

經過黨和國家、教育界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經逐漸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入了教材體系,如在小學里開設“思想品德與生活”課,中學里開設“思想品德與社會”課,大學里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等,各科教材在修訂中都有意識地加入了傳統文化的元素。在經歷了各個階段的思想教育后,青少年的理論認識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進行答題、理論探討、演講等方面表現出較高的水平,然而在行動上卻沒有相應的具體體現。存在著言行不一、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現象。中小學生主要表現為唯我獨尊,不尊敬師長,不關心他人,缺乏孝悌之心。大學生主要表現為對社會和他人的漠視,沒有歷史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缺乏報國之志。課題組在濟南市幾所中小學和大學進行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特別是大學生群體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態度上存在功利主義問題。他們感受不到傳統人文精神的潤澤,看不到傳統文化的長久益處,單純是因為“考試會有用”、“老師要求學”等原因而被動學習。可見,當代青少年在認識與承續傳統文化方面出現了嚴重的偏差或迷失。

2.困境二:西方文化對當代青少年思想的沖擊勢不可擋

當代青少年出生于世紀之交,正是我國改革開放日趨發展壯大時期,西方文化通過洋快餐、洋大片、洋節日、互聯網等各種途徑涌入我國,無孔不入且正逐漸被人接受和推崇。特別是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一些歐美國家的游戲軟件在青少年中的使用率之高令人嘆為觀止。與內涵深厚、需要投入一定時間和精力去理解體會的我國傳統文化相比,新奇、刺激、快節奏的外來文化對青少年來說更具有吸引力。調查顯示:在中西方文化的對比中,飲食上學生更偏愛西餐,認為麥當勞、必勝客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飲食習慣。休閑娛樂上更喜歡聽HipHop、R&B、Rock&roll,看歐美電影和電視劇,覺得西方音樂節奏感強、富有激情,影視作品有張力,更符合現代年輕人的文化需求。西方文化的強勢來襲使本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青少年獲得了知識、開闊了視野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被某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侵蝕,在價值觀和道德修養方面產生了負面影響。利己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的價值觀開始與主導價值觀并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嚴峻挑戰。青少年是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其科學價值觀的形成不僅關系到個體的健康成長,更關系到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因此,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抵制外來不良文化的腐蝕,是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時間的一個重要課題。

3.困境三:傳統文化教育和引導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

當前,青少年的傳統文化的教育還沒有實現制度化、經常化,缺乏針對性、系統性指引。青少年接愛傳統文化的渠道應該是多方面的,除了學校里教師有意識的灌輸,還有父母、書籍、網絡、影視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目前中國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的深度和廣度都比較有限,主要原因即缺乏來自社會和學校的制度化、經常化的指導和教育。一些教師在授課時,沒有深入考察傳統知識的實質內涵,只是機械地將優秀傳統文化的個別語句原封不動地灌輸給學生。學校里對傳統文化教育存在著“形式主義”的狀況,帶有相當程度的敷衍性。社會上也還沒有形成相應的文化氛圍。因此,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大多是一些孤立的、零星的片斷,不能建立起系統的知識結構,更沒有形成一種自覺意識,難以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浸潤,從而內化為他們的精神品質。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經驗總結創新

筆者所在學校自2012年開始進行思政課教育模式改革,嘗試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把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去,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為社會服務。面對實踐中不斷涌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創新:

1.知行統一,注重教育的實踐性

在傳統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研究中,主題教育模式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同。多所學校的成功實踐證明,主題教育模式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發展個性、培養能力、提高綜合素質,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面對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的現實困境,我們在設計主題活動時應重視實踐教育對青少年的思想觀念形成的作用,有計劃地提供各種機會,組織、引導青少年參加各項實踐活動。在活動設計中,應根據受教育者的年齡、心理特點、接受能力、知識結構的不同,實事求是地實施不同的實踐教育內容。如:在“感恩與孝道”的傳統文化主題教學后,對小學生的要求是幫忙做一樣家務,給父母洗腳之類簡單的活動;對中學生的要求是給父母寫一封感恩信,制作感恩調查問卷;對大學生的要求則是進行相關社會調查和服務活動,通過實地研究獲得第一手資料,直觀體會到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通過勞動,使青少年能夠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改變輕視勞動的思想習慣;通過社會調查,使青少年能夠提高理性認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社會服務,使青少年能夠逐漸強化為他人為社會服務的奉獻精神,增加社會責任感。

2.與時俱進,傳統文化現代化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

在關于中西方文化對比的調查中,只有不足10%的青少年表示會全盤接收西方文化與思想,75%以上的青少年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但是大都表示中國傳統文化太過于抽象,不符合現代青少年的文化需求,約15%的青少年表示不知道什么是傳統文化,什么是西方文化,無從對比。顯然,現實生活中青少年之所以更偏愛西方文化,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中國傳統文化向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沒有與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舊的傳統觀念被沖淡了,新的價值觀念還未確立起來,青少年茫然無所適從,很容易被外國文化和價值觀影響。尤其是在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面對多元文化的影響和西方“普世價值”的思想入侵,我們更應冷靜觀察,理性考量,通過傳統文化現代化的有利時機,及時糾正青少年過分西化的傾向。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融合,使傳統文化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更具有說服力。我們在主題教育活動的設計中,首先讓青少年去參與探究傳統文化現代化發展脈絡,因為只讀一些文本,不理解這些文本所反映的歷史,是不可能真正讀懂它們的。青少年通過回到歷史中去,看到中國傳統文化所遭受的來自國內外的沖擊,如“五四”新文化運動和“”的否定與破壞,“全球化”趨勢下西方強勢文化對發展空間和資源的擠壓,由此就能夠明白為何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變得模糊、淡化甚至產生偏激、錯誤的理解;看到傳統文化曾經的輝煌與改革開放之后的發展與創新,就能夠理解中華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和諧、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意義。此外,在教育的內容上,要根據社會的發展方向和時代的變化進行適時調整,使傳統文化與時代主旋律相結合,與青少年的個體性相結合,與現代教育手段相結合。積極吸收借鑒外來文化發展的有益成果,積極運用網絡、多媒體等手段,以人為本,真正從青少年的特點和需要出發,增強針對性,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與青年關注的熱點和實際問題聯系起來,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3.整合資源,使傳統文化教育社會化

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一種趨勢,學者們意識到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學校的工作,全社會都要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到目前為止,學校、家庭、社會幾方面的教育尚未真正形成合力,實踐中出現了學校孤軍奮戰的現象。筆者通過調查分析,認為當前全國范圍內的傳統文化教育大都是走走形式,理論浮在表面,無法進一步深入。尤其當教育對象是青少年時,骨子里的反抗意識又會讓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想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走進青少年的頭腦,成為應對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動力,需要國家的頂層設計,學校的扎實推進,家庭的全力配合,以及社會的良好氛圍共同作用。這是一項宏大的工程,首先,國家頂層設計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順利傳承的先決條件。近年來,黨和國家對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給予了高度重視,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同時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聯系在一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已經上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這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學校的任務便是從實際從發,盡快貫徹落實到位。有資料顯示,在大學生獲得傳統文化和歷史知識途徑的調查中,選擇“課堂教育”的人占98.1%;課外閱讀占68.5%;媒體的占56.9%;課外輔導的占4.3%;課外活動的占23.8%。顯然,課堂教育仍然是學生獲得傳統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針對機械灌輸和形式主義的弊端,學校應在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創造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加強實踐教育,并依據不同的年齡階段、不同的層次要求,實施不同的教育內容,使傳統文化教育制度化,常態化。相對于學校的顯性教育,隱性教育和社會性教育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因此,除了學校教育,家庭和社會的教育也至關重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只有扎根在社會生活的土壤中,才能真正形成社會共識,融入到青少年的思想中,從而發揮出它的功效和作用。當然,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系統化建立與完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周期,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與深化。“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古圣先賢的智慧應被我們后人繼承和發揚,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創新、完善,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肥沃土壤,使其擔負起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擔,為社會重建精神價值,為民眾確立生命意義,為前圣繼承已絕之學統,為萬世開拓太平之基業。

作者:王玥 單位:齊魯理工學院

參考文獻:

[1]樊莉.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3).

[2]李滔,戴朝護.我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獻綜述[J].繼續教育研究,2012(5).

[3]《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報告》,2011(11).[4]吳小燕.大學生對傳統文化認知的調查與思考[J].當代青年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