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機構改革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01 06:34:00

導語:國務院機構改革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務院機構改革研究論文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至今,中國進行了六次國務院機構改革。雖然這六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的背景不同,任務不同,過程有難易,效果有大小,但都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階段性需要,適應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為下一步中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勾勒了較為清晰的走向。

關鍵詞:改革開放;國務院機構改革;述評

一、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歷程

1982年政府機構改革。“”結束后,為了迅速扭轉經濟上的混亂局面,全面恢復生產,中央政府采取了一貫擅長的計劃手段,與此同時,一批在“”中平反的老干部也要求恢復原來的工作,這使得干部隊伍迅速膨脹,中央政府機構達到了建國以來的最高峰100個,而其中1/3的機構就是管經濟的。這種高度集權的管理方式嚴重抑制了經濟活力。1982年3月8日,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1]問題的決議。這次改革明確規定了各級各部的職數、年齡和文化結構,減少了副職,建立了干部離退休制度,打破了領導職務終身制,大批年輕知識分子走上領導崗位。改革后,國務院工作部門減為61個。但由于中國的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如何建立適應經濟發展要求的政府管理體制還沒能真正展開,沒能從根本上觸動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政府職能沒有轉變。

1988年政府機構改革。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改革不相適應的矛盾日益突顯。鄧小平在1986年9月3日會見日本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時說:“現在經濟體制改革每前進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前進,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阻礙四個現代化的實現。”[2]1988年4月9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務院部委由原有的45個減為41個,人員編制比原來減少了9700多。這次改革最大的特點是改變了以往就機構論機構的做法,而是按照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要求,以轉變政府職能為關鍵,與政府內部的制度化建設相配套,并結合著手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來進行[2]。通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宏觀管理職能,淡化微觀管理職能。但此后不久,中國經濟即轉入治理整頓時期,不僅暫停了省以下地方機構改革,而且為迅速治理基本建設失控和通貨膨脹,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集中手段,因此,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遠未實現。

1993年政府機構改革。1992年初,鄧小平南巡發表重要講話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同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此后幾次改革都是圍繞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行政體制而展開的,1993年的政府機構改革也不例外。首先,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作為這次改革的目標;其次,明確提出了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概念,從而提高了機構改革的廣度和深度;再次,以轉變職能為重點,提出政企分開是職能轉變的根本途徑。雖然此次改革觸及到轉變職能、理順關系等較深層的問題,但還未涉及到更深層次的制度和體制方面,因而即使改革有所成效,但由于沒有制度作保障,改革成果難以鞏固,之后不久就出現了機構和人員反彈。

1998年政府機構改革。鑒于當時機構設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現實,行政體制改革再次提上議事日程。1998年3月10日,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這次改革仍然堅持了政府職能轉變的目標定位,但側重點是優化政府組織結構。根據改革方案,減少和調整了專業經濟部門。改革后,國務院組成部門由原來的40個減少到29個。可以說,這次改革為完成職能轉變提供了組織保證,但政府機構中越位、缺位、錯位現象仍然存在,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沒有真正理順。機構改革之路任重而道遠。

2003年政府機構改革。這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大背景下進行的。2003年3月10日,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改革目標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相配套,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政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明確了政府職能定位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這四個方面;提出了機構改革的重點是緊緊圍繞政府職能轉變這個主題,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宏觀調控體系等。經過改革,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由29個調整為28個。這次改革解決了一些深層次問題,如在構建新的職能體系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使政府職能更加集中化;進一步優化了政府組織結構,協調和規范了政府行為,打破了部門分割的狀態,在建立責任政府、效率政府及服務政府上邁出了一大步。當然這次改革也并非解決了所有問題,它仍是一次過渡性改革。

2008年政府機構改革。為了更好地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更好地應對新時期新階段面臨的各種挑戰,行政體制改革被再次提上議事日程。2008年3月1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此次改革中,國務院組成部門總數變動不大。改革后,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組成部門設置27個,與原來相比,僅減少1個。雖然沒有大手筆地裁減國務院組成部門,但從政府職能角度對政府組織機構卻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涉及調整變動的機構達15個之多,正部級機構就減少了4個。在整合現有機構的基礎上,國務院新增五大部。通過改革,進一步加強了宏觀管理職能,突出了政府的服務職能,順應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對政府管理的新挑戰。

二、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成效

一是國務院機構更加精干,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精簡機構是歷次機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以1998年政府機構改革為例,改革后,國務院組成部門由40個調整為29個,直屬機構設置17個,辦事機構設置5個,加上國務院辦公廳,總計52個。司局級機構比改革前減少215個,精減1/4。機關人員編制由3.2萬減為1.67萬,減少1.53萬,精減47.5%。與此同時,人員素質也在不斷提升。在改革過程中,雖然出現“精簡—膨脹”的循環,但回潮的幅度小于改革的幅度。精簡機構、壓縮編制,為轉變政府職能,克服文牘主義和官僚主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減輕財政負擔,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奠定了基礎。

二是政府職能轉變的方向更加明確,適應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轉變政府職能是政府機構改革的重中之重。從1988年提出轉變政府職能開始,以后的幾次改革都是圍繞轉變政府職能展開的,尤其是1992年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中國的政府職能轉變就以是否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作為出發點。為此,在改革中,關鍵是抓住政企分開,下放權力,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充分發揮了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同時,還加強了對市場的規范和監管職能,加強了公共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

三是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發生了轉變,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習慣于用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方式管理經濟社會事務,這種強制性的管理方式抑制了企業發展的活力。通過這些年政府自身的改革,政府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方式逐步轉變到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上來。政府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法制化、規范化和公開化程度有所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敬業精神、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有所加強,這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在管理手段上,“電子政府”雖然已相當普及,但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門戶網正式開通還是帶給了人們更多的驚喜,政府網設置了政務信息區、辦事服務區、互動交流區和應用功能區,不但提供了及時、全面、權威的信息,還實現了與網民的互動,有利于人民更好地監督政府,促使政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三、國務院機構改革的走向

一是政府組織機構將進一步優化。每次政府機構改革都幅度或大或小地涉及到國務院組成部門的調整。目前,國務院組成部門只有27個,未來的趨勢是更進一步的精簡。當然也并非機構越少越好,機構精簡的前提是國務院組成部門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要能夠為社會提供所需的公共管理和服務。在這種前提下,未來改革的方向是盡可能把政府部門中那些職能相近、業務范圍趨同的事項相對集中,由一個部門統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職能交叉、政出多門,從而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政府職能繼續向宏觀調控方向轉變。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發展和完善,政府職能一直向宏觀調控方向轉變,雖然在轉變過程中,由于經濟體制本身的不完善和不成熟性,給政府職能轉變的進度帶來一定影響,但政府自身缺乏改革的內在動力,也使得政府宏觀調控職能的轉變步履蹣跚。未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市民社會的日益成熟,將對政府職能繼續向宏觀調控方向轉變提供動力和支持。

三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更加突顯。建設服務型政府,不斷擴大公共服務的內容和范圍,逐步形成公平公正、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務體系是政府改革追求的目標之一。當前,中國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較薄弱,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公共服務的需要還不相適應。尤其是隨著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的施政理念的貫徹和落實,突出改善民生,加強與整合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部門,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機構改革中的一項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任務。

四是政府職權劃分日益科學。政府內部的職權配置是否科學合理是政府能否有效運作的前提條件。長期以來,由于行政權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嚴格監督,使得決策失誤、貪污腐敗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也給政府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要解決這一問題,從根本上說,離不開對行政權力的合理配置與制約,這也是下一步改革必須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6-177.

[2]汪玉凱.中國行政體制改革20年[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