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馬克思在經濟學哲學自由思想

時間:2022-03-19 10:17:00

導語:小議馬克思在經濟學哲學自由思想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馬克思在經濟學哲學自由思想

摘要:《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文中簡稱《手稿》)是馬克思在青年時期對政治經濟學進行探索的結果,也是對其自身的政治哲學經濟思想進行思考總結的結果。長久以來,人們只看到《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所涉及到的各個細節,但未從整體來仔細思考馬克思的自由思想。本文擬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涉及到的人的本質、人與自然的關系和共產主義三個方面進行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人的本質;共產主義;自由

一、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體現

(一)馬克思“自由思想”與“異化”的關系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建立在對黑格爾的批判和對費爾巴哈的推崇之上。馬克思繼承吸收了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思想,認為費爾巴哈的人道主義和自然主義才是實證的,是其批判的基礎。在序言中,馬克思說到:“對國民經濟學的批判,以及整個實證的批判,全靠費爾巴哈的發現給他打下真正的基礎。從費爾巴哈起才開始了實證的人道主義的和自然主義的批判。費爾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揚,這些著作的影響就越扎實、深刻、廣泛和持久,費爾巴哈的著作是繼黑格爾的《現象學》和《邏輯學》之后包含著真正理論革命的唯一著作。”在《手稿》中,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思考是從“異化勞動”開始的。馬克思認為,“異化勞動使人自己的身體,同樣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質,他的人的本質同人相異化。”馬克思對于異化勞動的批判是從四個層次:勞動產品、勞動、人的類本質和人自身四個方面層層遞進進行論述。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當前的經濟事實出發,認識到“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產品的力量和數量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大,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馬克思認為勞動的對象化是工人貧窮的原因,工人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因此,工人無法把握自己生產的勞動產品,其生產出來的商品與工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異己的關系。工人在勞動中消耗的勞動越多,勞動產品對于工人的反抗力量就越強大。

在分析勞動產品同工人相異化的同時,馬克思認識到,“異化不僅表現在結果上,而且表現在生產行為中,表現在生產活動本身中。”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對于工人來說,不是工人自身的東西,而是用來否定工人的東西。勞動不再屬于人的本質。工人參加勞動不是感到幸福,而且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受摧殘。工人只有在勞動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勞動中則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勞動時覺得舒暢,而在勞動時就覺得不舒暢。

異化勞動首先使人脫離外部世界,自然界不再為人類所把握。其次,異化又使人自身,使其生命活動同人相異化,使人的本質與人相異化。最后,馬克思從人的類本質與人相異化進入社會的全面異化階段,即人與人的相異化。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類本質向異化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同人相異化。當人同自身相對立的時候,他也同他人相對立。”[1]在馬克思看來,人與自身的關系,只有通過對他人的關系才能得到實現。異化勞動導致工人生產出一個對勞動生疏的,站在勞動之外的人。工人生產出的與自身異化的人——資本家,控制整個勞動產品,工人的勞動。異化勞動產生了私有財產,私有財產更加導致了異化。馬克思指出“私有財產一方面是外化勞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又是勞動介意外化的手段,是這一外化的實現。”[1]因此,工人要得到解放,必須解除異化勞動,才能達到整個人類的解放。只有通過工人解放,才能將社會從私有財產中解放出來,從奴役制解放出來,從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中解放出來,進入共產主義的生產關系中,此時,整個人類才能解放。人才能重新獲得其本質,才能有真正的自由。此時,勞動也不會成為痛苦折磨,而成為人們必須的實踐活動。

(二)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人與自然關系中的體現

在探討人的本質的時候,馬克思首先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是,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這些理論作為天賦和才能,作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1],“人在肉體上只有靠這些自然產品才能生活,不管這些產品是以實物、燃料,衣著的形式還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現出來。……它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對象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自然界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1]在此,馬克思直接表明了人與自然的第一重關系。人是自然人。人的存在依賴于自然產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另一方面,馬克思也認為人是對象性的存在物。“作為自然的、有形體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存在物,人和動植物一樣,是受動的、受制約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馬克思認為,自然界與人的關系是統一的。在人與自然關系中,自然界處于基礎的地位。“沒有自然界,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的生命也不能創造,他是工人的勞動得以實現,工人的勞動在其中活動,工人的勞動從中生產生產出自己的產品的材料。”同時,自然界一方面為工人提供了生存資料,另一方面為工人提供了生產資料。“自然界一方面在這樣的意義上給勞動提供生活資料,即沒有勞動加工的對象,勞動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狹隘的意義上提供生活資料,即維持工人本身的肉體生存的手段。”最后,人通過勞動與自然界達到和諧統一。人類通過實踐活動創造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界,實現自己的本質,證明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人改造自然界的過程就是實現人的本質的過程。從這一點上說,人的活動是自由的活動,是有意識的活動,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的進行生產,只有在改造對象世界中,人才能夠真正證明自己。自然界與人在何種程度上能夠達到統一?馬克思在《手稿》中也給出了答案,他認為“自然界的人的本質只有對社會的人來說才是存在的,因為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對人來說才是人與人聯系的紐帶,才是他為別人的存在和別人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會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存在的基礎,才是人的現實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來說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對他來說才成為人,因此,社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

(三)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共產主義思想中的統一

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的理想社會模型的終極形式。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及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復歸……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人道主義=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的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它是歷史之謎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這種解答。”

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對作為自我異化的私有財產的揚棄。這種揚棄是一種積極的否定,是對人的本質的真正肯定(占有和復歸);這種復歸是一種保存,是對以往人的本質發展成果的完全保存和肯定,是連續性上的中斷。同時共產主義作為對“歷史之謎”的解答,是對以往歷史之背離人的本質的一種反動和批判,因而它實質上是對人的存在狀態問題的一種解答和回應。馬克思認為“社會”就是“人的”社會,是人的本質的復歸,是共產主義運動;這就為我們把握馬克思的“社會”理論提供了一種契機。

二、馬克思“自由”思想對于黑格爾“自由”思想的超越

馬克思的自由思想在《手稿》中主要體現在以上三個方面,但是,不同于黑格爾純精神形式的自由的要求和思想活的解放的要求,馬克思的自由思想對于其的超越主要體現在自由思想的完成上。馬克思完成對黑格爾“自由”思想的批判,主要體現在其自由思想的實現上:通過揚棄和自我異化的實踐勞動來獲得自由。

黑格爾所謂的自由只是一種思想上的自由,思想上的無約束狀態,是思想成為自身的結果。黑格爾認為“理性乃是有目的的行動。”“精神的東西是本質或自在而存在著的東西——自身關系著和規定了的東西。他在和自為存在——并且它是在這種規定性中或在它的他在性中仍然停留于其自身的東西。——或者說,他是自在而自為。”從《精神現象學》可以看出,黑格爾的原意在于論述理性的目的就是通過自身而回到自身,回到經過“異化”之后的更高層次的自身。而共產主義社會,在“異化”的過程來講,我們可以將其看作是資本主義社會與其自身相異化,不斷自為發展所達到的更高一個階段,是馬克思“自由”思想實現的終點。如何達到共產主義社會?只有通過實踐勞動。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在《手稿》中馬克思強調了通過實踐勞動來擺脫異化,實現人的本質。馬克思分析了資本主義經濟事實,認為國民經濟學“沒有向我們說明勞動和資本分離以及資本和土地分離的原因”,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是一種異化勞動,“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勞動的現實化表現為非現實化,使工人非現實化到餓死的地步。因此,工人要實現自己的本質,使自己真正成為人,只有重新掌握勞動,掌握勞動產品。使勞動真正稱為自己的勞動,成為獲得自身的手段,因為“勞動是為每個

人設定的天職。”而另一方面,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黑格爾的自由只是一種狹隘意義上的思想自由,不能解決時代的現實問題,這正是馬克思超越黑格爾的地方。

總之,《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不僅僅是馬克思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學和哲學批判,更是馬克思“自由”思想的闡述與對黑格爾自由思想的發展,總體把握《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才能更清楚黑格爾思想對于馬克思的影響和馬克思自身的獨創性發展,為理解馬克思提供總體性思路。

參考文獻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馬克思.德意志意識形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黑格爾.精神現象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