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恩格斯社會發展的合力思想及其啟示
時間:2022-04-17 12:30:00
導語:關于恩格斯社會發展的合力思想及其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正文】
[中圖分類號]A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94(2001)01—0003—08
唯心主義完全從精神因素出發尋找社會發展的原因,舊唯物主義把人的主觀意志、主觀動機看作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力。二者在社會歷史領域殊途而同歸:均把純粹的、單一的精神因素看作社會歷史發展的最終動力。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唯物史觀以后,才打破了社會歷史領域唯心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為科學揭示社會發展的動力提供了基本原則和方法論指導。恩格斯晚年關于社會發展的合力思想,表述精練,內容豐富,含義深刻,對于我們科學地把握社會發展的動力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由于唯心主義歷史觀對人們的影響根深蒂固,因此在唯物史觀創立以后的一段長時期內,馬克思和恩格斯把論證精神因素的物質起源即強調物質因素的決定作用作為重心。這樣做的結果也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一方面引起了某些善意的人們的誤解,認為唯物史觀是經濟決定論或者經濟唯物主義;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別有用心的人的歪曲和攻擊,把唯物史觀說成是完全排斥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唯經濟主義。為了批判別有用心者的歪曲和攻擊,同時也消除善意者的誤解,并完整地闡述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恩格斯晚年寫了一系列這方面的書信,其中關于社會發展的合力思想集中體現在他1890年9月寫給約·布洛赫的書信中。
恩格斯關于社會發展的合力思想嚴格說來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合力指的是人們的“意志合力”;廣義的合力指的是包含“意志合力”在內的“總合力”。關于意志合力的思想,他明確提出了;關于總合力的思想,他雖沒有明確地提出,但基本思想卻有了。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一)“意志合力”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在給約·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明確提出了人類“意志合力”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思想。他指出,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我們自己創造著自己的歷史”。但社會歷史的“最終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于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由于人們的生活條件和社會經歷的不同,致使人們的意志各異: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動機和目的,并進行著不同的活動,“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而由此就產生出“一個總的平均數,一個總的合力”,這個結果“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這樣一來,在社會歷史領域便造成了這樣一種情況: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活動的單個人,他們行動造成的結果卻不依賴于人們的意志,而是跟自然界的運行過程一樣具有客觀規律性。也就是如恩格斯所說:“以往的歷史總是像一種自然過程一樣地進行,而且實質上也是服從于同一運動規律的”。雖然這樣,但不能因此就說,每個人的意志為零。實際上,每個人的意志“都對合力有所貢獻,因而是包括在合力里面的”[1](P477—478)。
這里,恩格斯是從主體的角度考察了人的意志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在他看來,之所以說社會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并不是說人的意志因素在社會發展中不起作用(實際上每個人的意志都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動力因素),而是說它們不是作為單獨的、孤立的因素直接對社會發生作用,它們融合為一個整體的力量從而對社會發揮整體的作用,而這個總體的力量是不以單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樣,恩格斯不僅探討了意志合力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而且探討了它們發揮作用的具體機制和所造成的結果,這比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主觀精神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論述不僅深入,而且高明。
(二)“總合力”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在致約·布洛赫的這封信中,恩格斯不僅提出了意志合力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思想,而且提出了包含意志合力在內的“總合力”的思想。為了準確地把握恩格斯的思想,特把恩格斯的原話抄錄如下:“根據唯物史觀,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無論馬克思或我都從來沒有肯定過比這更多的東西。如果有人在這里加以歪曲,說經濟因素是唯一決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這個命題變成毫無內容的、抽象的、荒誕無稽的空話。經濟狀況是基礎,但是對歷史斗爭的進程發生影響并且在許多情況下主要是決定著這一斗爭的形式的,還有上層建筑的各種因素:階級斗爭的各種政治形式和這個斗爭的成果——由勝利了的階級在獲勝以后建立的憲法等等,各種法權形式以及所有這些實際斗爭在參加者頭腦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學的理論,宗教的觀點以及它們向教義體系的進一步發展。這里表現出這一切因素間的交互作用,而在這種交互作用中歸根到底是經濟運動作為必然的東西通過無窮無盡的偶然事件向前發展”[1](P477)。
在這段話中,恩格斯實際上提到了社會中的所有主要因素: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因素(這些因素是從不同角度來說的,實際上它們的含義多有交叉之處)。概括起來,這段話主要包含著如下重要觀點:
1.要發揮社會合力的整體功能和效果。人的意志對社會的作用不是單獨地、孤立地發揮出來的,而是所有意志融合成總體的力量從而對社會發揮作用。包括意志合力在內的總合力的情況也是如此: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所有這些因素都是社會動力系統的要素之一,它們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也是在交互作用中融合為一個系統整體,從而發揮著整體的功能。這就要求必須重視各個要素之間的協調配合、從而使系統處于良性狀態發揮出最大功效。
2.要堅持全面的觀點,重視各種動力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既要重視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如“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和經濟因素,也要重視其他因素的作用,如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觀點、法律觀點、哲學、宗教等精神因素和上層建筑的作用。
3.要堅持重點的觀點,突出物質生產和經濟因素的決定性作用。既要看到經濟、政治、文化,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都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因素,又不能把它們的作用等量齊觀,因為經濟因素、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恩格斯關于社會發展合力的論述語言精練,內容深刻。只停留于宏觀的論述,難以深刻把握他的合力思想。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下面就他關于物質因素和精神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思想分別加以具體探討,以進一步理解和把握他的合力思想。
二、精神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恩格斯晚年,針對一些人對唯物史觀的誤解和歪曲,突出強調了精神因素和上層建筑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補充并完善了他和馬克思原先論述不夠的精神因素的作用??v觀恩格斯晚年的書信,對精神因素的作用提出了以下的重要思想。
(一)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
德國資產階級學者保爾·巴爾特別有用心地宣稱:唯物史觀把人看作是受經濟擺布的機器,把思想看作是純粹消極的形式和外衣,他們從來沒有論述過意識形態對經濟的反作用;以保爾·恩斯特為首的德國社會內的“青年派”,也對唯物史觀進行了歪曲,他們(指“青年派”—筆者)“說什么在馬克思那里歷史是完全自動地形成的,絲毫沒有(正是創造歷史的)人的參與,并且說什么經濟關系(但是它們本身就是人創造的!)就象玩弄棋子一樣地玩弄這些人”[2](P97—98)。指稱唯物史觀輕視人,貶低思想、精神因素的作用,是這些歪曲者的共同特點。對此,恩格斯在給約·布洛赫的信中曾坦率地說過:“青年們有時過分看重經濟方面,這有一部分是馬克思和我應當負責的。我們在反駁我們的論敵時,常常不得不強調被他們否認的主要原則,并且不是始終都有時間、地點和機會來給其他參與交互作用的因素以應有的重視”[1](P479)。出于鞏固和發展唯物史觀的需要,長期以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確對主體和精神因素的作用論述不多。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重視它們的作用,只是說他們在某一時期強調的理論重點不同。
實際上,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重視人創造歷史的巨大作用,這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在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他們系統地論述了人創造歷史的各種重要作用。恩格斯在晚年的書信中,繼續堅持并強調了這一觀點。在致約·布洛赫的信中,他明確提出“我們自己創造著我們的歷史”;在1894年1月25日致瓦·博爾吉烏斯的信中,恩格斯又先后兩次強調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著自己的歷史”。他對意志合力作用的強調,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對主體的強調。因此,認為唯物史觀排斥人的作用的觀點是沒有根據的。
(二)精神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承認人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同承認精神因素在社會發展中有重要作用密切相關。因為人創造歷史所依賴的便是他的意志、目的、計劃等精神因素。前面已較詳細地分析了人的主觀意志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在恩格斯看來,每個人的意志都對社會發展產生作用,它們通過在相互作用中融合為一個合力,從而對歷史事變產生影響。
不僅人的意志因素在社會發展中起著作用,“甚至那些存在于人們頭腦中的傳統”對于社會發展“也起著一定的作用,雖然不是決定性的作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479頁)。
在各種精神因素中,恩格斯論述最多的是意識形態(思想上層建筑)的各種因素,它們是精神因素的典型形式。在闡述它們對社會發展產生作用的時候,恩格斯往往是以論述上層建筑作用的方式進行的。在我們多次提到的給約·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強調指出,階級斗爭的各種政治形式、各種法權形式以及政治的、法律的、哲學的理論,宗教的觀點和教義,都“對歷史斗爭的進程發生影響”[1](P477)。
恩格斯并沒有停留于原則性的議論中,而是進一步指出,上層建筑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獨特的功能。因為,經濟不能自動地發生作用,它要借助于主體因素和上層建筑的作用來實現自己的必然性。他說:“并不象某些人為著簡便起見而設想的那樣是經濟狀況自動發生作用,而是人們自己創造著自己的歷史”[1](P506)。經濟雖然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具有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但它必須通過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借助上層建筑的力量來為自己開辟道路。正如普列漢諾夫指出的:“從一個轉折點到另一個轉折點的道路,總是要經過‘上層建筑’。經濟幾乎永遠不會自然而然地取得勝利,關于它永遠不能說:自然而然的活動……而是永遠必須通過上層建筑,永遠必須通過一定的政治制度”[3](P273)。積極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從而為社會發展開辟道路,這便是上層建筑的特定功能。
恩格斯晚年,在強調上層建筑作用的時候,總是與強調主體因素、精神因素的作用結合起來,這決不是偶然的。因為,思想上層建筑在整個上層建筑中起著重要作用,政治上層建筑是以它為理論指導建立起來的;而上層建筑與主體的關系最密切??梢哉f,強調精神作用,與強調主體作用、上層建筑的作用是一致的。
(三)精神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逐漸遞增的:社會發展是由自發到自覺的過程
精神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不是決定性的,但呈現出逐漸增強的趨勢。恩格斯在1876年為寫作《反杜林論》而準備材料期間曾提出了一些令人注目的觀點。他說:“有一種看法,似乎人們的觀念和看法創造他們的生活條件,而不是相反,這種看法正被以往的歷史所推翻,在歷史上,結果總是與愿望不同的,而在進一步的發展過程中,甚至大多數是相反的”。接著,他話鋒一轉,強調指出,“這種看法只有在比較遙遠的將來才能在下述意義上實現,就是說:人們將會預先認識到由于關系的改變而引起社會狀況(如果允許我這樣說的話)改變的必然性,并且愿意實現這種改變,而不是無意識地被迫地這樣認識和這樣做”[4](P671—672)。在恩格斯看來,在比較遙遠的將來,包括人的“觀念和看法”等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將非常強大,會對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和社會的發展發揮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進一步指出:“在共產主義社會,人們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這些直到現在都如同異己的、統治著人們的自然規律一樣而與人們相對立的規律,那時就將被人們熟練地運用起來,因而將服從他們的統治……一直統治著歷史的客觀的異己的力量,現在處于人們的控制之下了。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只是從這時起,由人們使之起作用的社會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長的程度上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這是人們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5](P323)。在稍后(1880年)所寫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文中,恩格斯又指出無產階級取得社會權力建立共產主義社會之后,“人終于成為自己的社會結合的主人,從而也就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盵5](P443)這表明在恩格斯看來,主體因素、精神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逐步提高的,社會歷史的發展經歷著一個從自發到自覺、由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過程,在共產主義社會里,人的主體作用將居主導地位。
(四)精神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限度
盡管恩格斯晚年突出強調了上層建筑和精神因素的作用,但他的強調始終是有一定限度的,這個限度就是:要以承認經濟因素歸根到底的決定作用為前提。否則,便很難同唯心史觀劃清界限。因為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根本分歧不在于是否承認精神因素在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在于是否承認精神因素歸根到底是由經濟因素所決定的。因此必須承認經濟因素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精神因素的作用是第二位的。
1.從精神因素的最終根源看,它是人們對自身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物質生活過程的反映,因此是由物質條件所決定的。拿人的意志因素來說,每個意志的產生都根源于一定的物質條件。偉大人物也不例外,他獨特的意志品格是由他獨特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2.從精神因素對社會作用的具體機制和最后結果來看,它們的作用是通過“合力”形式呈現出來的。合力所導致的結果是一種客觀的自然過程,這表明意志因素對社會進程的影響是有限的。
3.即使在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人們成了自然界、社會和自身的主人,人們仍然要遵從經濟和社會的客觀規律。實際上,人們之所以在那時能成為“主人”,并不在于他們能夠取消經濟社會的客觀規律(實際上人們永遠不能取消客觀規律),而在于他們能夠科學地認識與預測,從而有效地利用經濟社會的客觀規律。因此,即使在將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經濟因素和物質條件的作用仍然是決定性的。
可見,恩格斯在突出強調精神因素的同時,始終不忘提醒人們:精神因素的作用盡管強大,仍然是有限度的,是非決定性的。
三、經濟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恩格斯看來,精神因素的作用較之經濟因素不能不處于次要地位。經濟因素歸根到底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一)經濟因素的涵義
恩格斯晚年提出了許多與經濟有關的范疇和論斷:在1890年8月5日致施米特的信中,提出“物質生活條件是原始的起因”;在1890年9月21—22日致約·布洛赫的信中,提出“歷史進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物質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爾后又提出“經濟的前提和條件歸根到底是決定性的”;在1890年10月27日致施米特的信中,提出“生產歸根到底是決定性的東西”,同時還提出“經濟關系”、“經濟基礎”、“經濟發展”、“經濟影響”等范疇,指出“經濟運動是更有力得多的、最原始的、最有決定性的”;在1893年致梅林的信中,提出“作為基礎的經濟事實”;在1894年1月25日致博爾吉烏斯的信中開首便提出:“我們視為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的經濟關系”??梢姡诙鞲袼鼓抢?,經濟因素的涵義是很廣泛的:它既包括直接的經濟利益、經濟關系、經濟運動等,也包括與經濟密切相關的生產活動、生產方式、生產力、生產關系等范疇,甚至包括人口因素和地理環境。在某種程度上,“經濟因素”等同于“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用以表述社會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但他視為核心的,則是作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統一體的生產方式。因此,恩格斯強調經濟因素的決定作用,實際上就是強調物質資料生產方式的決定作用,就是強調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只有把握了這一點,我們才能夠真正理解和把握為什么恩格斯一再強調經濟因素的決定性作用。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二)經濟因素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
經濟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為生產方式的決定作用,表現為社會基本矛盾的決定作用,最終表現為生產力的決定作用。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根源于人們維持生存的需要和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出此必然導致生產關系的改變、經濟基礎的變更,并從而或快或慢地引起上層建筑的更替……出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交互作用和矛盾運動,引起整個社會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斷變化,社會從而向前發展。關于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生產方式在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思想,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和《〈政治經濟學〉序言》中做了系統表述,這里不再贅述。強調生產方式和經濟因素的決定作用,是馬克思恩格斯的一貫做法。
恩格斯在晚年的著述和書信中,也始終堅持了這一觀點。這樣的論述俯拾皆是:在1890年8月5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說“物質生活條件是原始的起因”;在1890年9月21日致約·布洛赫的信中,說“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經濟的前提和條件歸根到底是決定性的”;在1890年10月27日致康·施米特的信中,說“經濟運動是更有力得多的、最原始的、最有決定性的”;在1893年7月14日致弗·梅林的信中,提到“作為基礎的經濟事實”;在1894年1月25日致瓦·博爾吉烏斯的信中,提出“我們視為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基礎的經濟關系”,“經濟條件歸根到底還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伯恩施坦在恩格斯去世后指責他晚年對精神因素和上層建筑的強調標志著他從唯物史觀后退到了唯心史觀。精讀恩格斯的晚年書信,我們清楚地看到伯恩施坦的指責是多么地無的放矢!這也啟示我們:要真正弄懂馬克思主義,必須認真研讀他們的原著,把握他們思想的精髓,從而樹立起牢不可破的信念。而如果只根據第二手、第三手資料來研究,很容易人云亦云,乃至隨風便倒。
(三)從“歸根到底”的意義上理解經濟因素的決定作用
恩格斯晚年,當談到經濟因素的決定作用時,常常要加上“歸根到底”四個字。從“歸根到底”的意義上理解經濟因素的決定作用,至少包含以下含義。
1.表明經濟因素的根源性和最終性。就是說,社會歷史變遷的最終根源和最終動因只能從經濟因素中去尋找,而不能從精神因素中去尋找。這就在社會歷史領域堅持了唯物主義的立場。
2.表明經濟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作用是從總體上、總過程、總趨勢來說的。如果不是從總體上考察,那么便會發現,社會生活中的其他因素,如政治因素和精神因素在歷史發展的某一事件中可能會起主導性作用。如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日致布洛赫的信中便指出:上層建筑的各種因素會對歷史斗爭的形式起決定作用。
3.表明經濟因素對其他因素的決定作用并非都是直接的。實際上,經濟因素對許多因素的影響是非常間接、非常疏遠的,因此并非任何變化都是由經濟原因直接引起的。唯物史觀并不要求對于任何社會變化或隨便什么社會現象,都必須從經濟上得到直接的說明。恩格斯曾強調指出,如果堅持對于任何一種社會現象都要從經濟上得到解釋,“那么,要不鬧笑話,是很不容易的”[1](P478)。
因此,“歸根到底”的提法,一方面強調了經濟因素的最終決定作用,另一方面也給了精神因素以很大的活動空間,即在“并非歸根到底”的意義上,精神因素可以起著很大的作用,乃至主導的作用。這是唯物論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是唯物史觀關于經濟決定作用的真諦。
四、恩格斯合力思想的當代啟示
恩格斯晚年關于社會發展的“合力”思想的論述,他關于經濟因素和精神因素促進社會發展的唯物而辯證的精辟分析,給了我們許多重要啟示。出于篇幅所限,這里只談三個最主要的方面。
(一)全面重視社會動力系統中所有因素協同并進的整合作用
從橫向上說,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思想文化建設都要重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從縱向上說,既要重視生產力的發展,又要及時調整和變革生產關系,既要重視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又要充分發揮上層建筑能動的反作用;從動力的類型來說,既要重視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社會基本矛盾)和根本動力(生產力),也要重視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如體制改革、主體對社會行為的調節,還要重視社會發展的動力杠桿——科技革命,等等。
由于各種動力因素都互相影響與相互作用,因此既要重視分析各個孤立因素的作用,更要研究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規律,從而調控和引導它們作用的方向與速率,使動力系統發揮出最大的整體效果和協同功能,以便促進社會的良性運轉。
(二)高度重視經濟因素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經濟是基礎,經濟因素歸根到底決定著社會面貌。因此,必須搞好經濟建設,提高生產力水平。為達此目的,必須適時調整和變革上層建筑和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的環節和方面,從而使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相互協調。
(三)充分重視主體力量和精神因素的遞增作用
人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而人創造歷史所依據的主要就是他的精神力量。所以,在社會由自發到自覺的發展過程中,人的主體力量和精神力量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今天,社會已演進到知識經濟和信息網絡時代,僅靠經驗的盲目實踐弊病越來越多,危害也越來越大。這就要求知識、理論必須走在實踐的前面,自覺地指導實踐。各國政府承擔著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組織重大實踐活動的重任,能否在現代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管理和決策,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重要。
恩格斯的合力思想,內容豐富,含義深刻,給人的啟迪頗深。今天,深入挖掘這一思想并在新時代下發展創新,對于我們科學把握社會發展動力系統的機制和規律,從而發揮各種動力因素的最佳效能,仍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 上一篇:論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化思想
- 下一篇:馬克思人學與西方當代人學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