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藝術區活動提升幼兒社交能力分析
時間:2022-09-28 09:13:18
導語:主題藝術區活動提升幼兒社交能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適應能力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借助主題中藝術活動的過程、藝術環境和材料的優化、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提高三個維度,尋找主題藝術區活動中提升幼兒社交能力的契合點。
關鍵詞:主題藝術區;幼兒;社交能力
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引導幼兒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參與藝術操作活動,促使幼兒與同伴和諧地交流,促使幼兒社交能力的提高,讓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友誼觀、合作觀,使幼兒在自主性交往合作中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和健康個性。
一、借助主題中藝術活動的過程,幫助幼兒掌握交往技能
主題活動中設計藝術活動的開展考慮更多的是觀察幼兒、了解幼兒,并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建構知識,在充分討論和積極實踐中進行自主交流,以贊許給予更多發散性的思考,讓幼兒們體驗藝術快樂的需求成了我們教師關心、思考的焦點;促使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從而增強了教師自身研究的主體意識。在組織多種形式組織藝術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往也就自然地開始了:他會向同伴介紹自己收集資料的過程,介紹材料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活動中,通過教師設計的誘導性活動,同伴之間互相幫助、合作交流,愉快分享自己所獲得的知識經驗。當主題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幼兒與同伴產生了很多的語言交流,積累了一定的活動技能經驗。教師要及時篩選、判斷、鏈接幼兒在活動中生成的新問題,并將它們轉換、發展成更富有意義的游戲活動。在教師有目的的指導下,幼兒們的交往技能也日漸提高。在主題藝術區活動中,是幼兒通過交往自主建構認知結構,是真正屬于幼兒的求知欲望,展示了幼兒思考的印記,展現了他們思想的軌跡。
二、藝術環境和材料的優化,為幼兒提供更多交往可能,并拓展交往技巧
樂于表達、充分表現美和創造美是藝術活動的重要目標,這一目標的完成依托于藝術環境和材料的優化。《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教師應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因此,在活動過程中,一方面要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將多種材料、多種技法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要重視了解和傾聽幼兒的想法和感受,鼓勵他們通過支配材料獲得更多的交往可能和技巧。教師應了解材料的特性和價值,在觀察和了解幼兒的基礎上,讓幼兒選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興趣來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情感,享受創造活動的快樂。以開放的方式呈現材料,幼兒有更大的自由選擇和自主操作的可能性。幼兒在自由、輕松的氛圍里,選擇自己喜歡和樂于操作的個性化學習,與同伴進行交流互動。同樣的材料,不同能力水平幼兒的操作、改變、組合方式可能是不同的,幼兒所發現和感受到的藝術作品的特點也是不同的。在藝術區活動時,幼兒用鵝卵石制作了茶葉蛋,并把它取名“彩蛋”。藝術區材料的優化更注重材料的原始性,體現內容的挑戰性,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進行社交行為。通過討論、投票等語言交流形式,從教師、同伴那里獲得不同解決問題的經驗,激發幼兒進行個性化的探索、嘗試、動手操作,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熱情和愿望。
三、交往能力的提高,促進幼兒與同伴之間的情感互動
《指南》提出“4—5歲幼兒能注意到別人的情緒,并有關系、體貼的表現”。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要求。通過交往,人們能夠相互交流信息和情感,協調彼此之間的關系,達到共同活動的目的。幼兒在交往中的爭執是正常的,教師不能過多干預,要讓幼兒學會協商解決問題,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緒,這是幼兒能否體驗成功的關鍵。所以我們在活動區中很有必要建立相互交往的規則,如教育幼兒活動時不影響和干擾別人,愛惜自己和別人的作品,學會協商、謙讓、輪流和等待,對幼兒好的合作方式給予表揚。幼兒在幼兒園每天與教師、同伴交往,良好的師幼互動可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感、自信心和探索精神,并影響其對新環境的適應力、與同伴交往能力;幼兒與同伴的交往主要體現在協商、分享、友愛等,同伴關系中合作與感情共鳴使幼兒獲得關于社會更廣闊的視野,促進社會交流所需的技能。在主題藝術區活動中尋找提升幼兒社交能力的契合點,追隨幼兒藝術活動的腳步,讓幼兒在藝術游戲與交往活動中一次次感受不同的體驗,積累新的知識經驗,豐富多元的交往行為,發現社交的樂趣,養成良好的社交行為,從而有效地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林培淼,袁愛玲.學前協同教育概論[J].學前課程研究,2007(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S].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葉艷梅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鱸鄉幼兒園越秀分園,江蘇 蘇州
- 上一篇:蘇軾詩畫觀及藝術創作探析
- 下一篇:傳統藝術圖案在建筑設計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