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新聞采訪藝術探究
時間:2022-06-16 11:40:13
導語:記者新聞采訪藝術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問是記者運用最為廣泛的采訪方法之一,高效的提問能夠極大地提升采訪效果,同時使采訪者與被采訪方之間的氣氛更為融洽,使采訪更為自然;反過來說,如果記者忽略采訪的重點,所提的問題不著邊際,就會使采訪工作壓力倍增,讓被采訪者的情緒受到影響,甚至會使被采訪者厭倦采訪,出現沉默不語的狀況。因此可以說,新聞采訪中的發問技巧是對記者思想、業務水平和政治立場、社會活動等綜合素質的檢驗,新聞采訪記者要高度重視新聞采訪的發問藝術。(1)抓緊新聞主旨,提高采訪成功率。在進行新聞采訪時,新聞記者的提問一定要遵照新聞的主題進行,與采訪主體和被采訪者無關的話題一定要盡量減少;若是被采訪者的回答偏離了采訪主旨,新聞記者要運用一定的談話藝術將話題拉回,避免采訪尷尬局面的產生。(2)對啟發引導合理運用,使預期目的得以達成。新聞記者在采訪時要少追問、多啟發,咄咄逼人、急于求成的發問往往會讓被采訪者產生反感情緒,影響采訪的效果。新聞記者在采訪時一定要用問題啟發的方式對被采訪者進行提問,避免追問,以使新聞采訪達到預期的效果,在較短的時間之內完成新聞素材的捕捉和新聞材料的收集工作。(3)一定要有和藹的態度。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一定要明確自身的身份和工作態度。在工作中一定要用謙遜、和藹的態度面對被采訪者,虛心求教,認真聆聽被采訪者的答復,如此被采訪者才會配合采訪工作,使采訪工作能夠順利進行。(4)要積極地對被采訪者進行正確引導。在完成提問后,新聞記者要積極地引導被采訪者對問題進行解答,當提出的問題使被采訪者有所顧慮、涉及被采訪者隱私或者被采訪者對其記憶模糊時,采訪者一定要耐住性子,對被采訪者進行引導并耐心等待其回答,通過這種方式與態度來打消被采訪者的顧慮或喚醒其模糊的記憶。(5)靈活運用新穎的采訪模式。新聞記者要對各種各樣的采訪模式加以掌握,在具體開展采訪工作之前,一定要對被采訪者的脾氣秉性、情緒、習慣及愛好等加以揣摩,并據此采用合適的采訪模式對被采訪者進行提問,僵硬的提問或者生硬的逼問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新聞記者切不可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盲目提問或者追問。(6)適當選用驗證及求實方法。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經常會遇到某些情節不精確或較難把握的新聞素材,在這種情況下,新聞采訪發問的目的就是驗證及核實新聞素材。此時,記者要自然巧妙地運用手法,借此在不被被采訪者察覺的情況下完成工作。在這種時候,記者不要一下子將問題全部擺出,避免使被采訪者失去頭緒。一般來說,經驗較為豐富的新聞記者會在出現這種情況時合理計劃,根據提問環境、過程、氣氛對新聞素材進行推進式驗證。
2記者新聞采訪時的傾聽與觀察
傾聽乃是記者采訪時常用到的手段之一。一個記者如果善于傾聽,那么他往往能夠在較短的時間之內爭取到被采訪者的信任,讓其對自己敞開心扉,如此便可以在其敘述中找到新聞的更多發光點。當被采訪者對所敘述的問題產生為難、猶豫的態度時,新聞記者可以對其進行安慰或者鼓勵;若是被采訪者表現出憤怒或者悲痛等難以控制的情感,新聞記者則要用溫和的態度與語氣來對其進行安慰與引導;而當被采訪者急于表達自身的意思但又表述不清時,新聞記者就要幫助其對思路進行梳理,以便使采訪能夠更加順暢。所謂的觀察,則是記者在采訪時勤加利用自己的眼睛。具體來說,在進行新聞采訪時,記者不僅要對采訪現場進行仔細的觀察,利用某些細節獲取信息,使新聞內容更加豐富;同時還要對被采訪者的情緒和狀態進行細致的觀察,以對采訪的內容進行及時的調節。總之,記者要學會對細節進行捕捉,在采訪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觀察的本質不是單純地觀看事物,而是要求記者在對事物表面進行觀察的同時,看出事物的本質。也就是說,觀察要求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不僅僅要看,而且要深入思考。換一種說法,就是觀察與思考是相輔相成、互成一體的。思考的進行要以觀察為基礎,觀察的開展要以思考為指導,缺乏思考的觀察,就只能在事物的表面停留,不能對事物深入的研究、歸納、分析與整理,完整的新聞形象也就無法構建。觀察有人物、背景、細節等三個重點,在對人物進行觀察時,要對人物的衣著、形態、神情、動作等進行仔細的觀察;在對背景進行觀察時,要同時注意到人文背景和自然背景。新聞中的背景材料若能得到恰當的運用,無疑能達到畫龍點睛之效果;在對細節觀察時,要對觀察到的、有價值的細節進行巧妙的利用,使寫出的新聞具有更強的可讀性。
3反復比較的技巧
新聞記者在開展采訪工作時運用最多的一種采訪手段就是比較。一般來說,為了采訪到被大眾廣泛關注且關系到政治的最新新聞題材,新聞記者會將比較運用到采訪的過程中,并利用比較法來確定新聞事件的重點部分,以不斷深化新聞采訪工作。一般情況下,反復比較的重點分為以下兩點。(1)對受眾的普遍性進行比較。在對這一點進行比較時,一定要將大眾群體關注點存在的普遍性作為比較的標準及尺度,從而為關注度較高新聞素材的發掘做好準備工作。(2)對政治的重要性進行比較。采訪時通常都會發現較多的新聞素材,這種時候新聞記者就要對這些新聞素材開展聯想與比較:以政治標準為依據來對新聞素材中分量較重的問題和素材進行選取,或者選取能夠引起社會較大震動與反響的素材;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將當前采訪所收集新聞素材與以前收集的相近或相反的新聞素材相比,從而在當前的新聞素材中找出政治性較強的材料。
4結語
新聞采訪是一門藝術,成功的新聞采訪是一種藝術創作過程,同時,新聞采訪也是對記者綜合素質的一種考驗,只有高質量地完成新聞采訪工作,記者才能夠為社會提供真實、具有吸引力的新聞作品。新聞記者要不斷努力,完善自身,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以更好的新聞作品去回饋社會、造福社會。
作者:孫廷國 單位:重慶市黔江區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楊青.淺談記者新聞采訪的提問藝術[J].紅河學院學報,2013(1).
[2]孟和達萊,慶格勒圖.記者新聞采訪的藝術探討[J].科技展望,2015(5).
- 上一篇:尚德義藝術歌曲創作的風格
- 下一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藝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