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昆曲的傳承和振興

時間:2022-05-09 06:20:00

導語:小議昆曲的傳承和振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昆曲的傳承和振興

摘要:昆劇,亦稱昆曲。產生于嘉靖,隆慶年間(1552~1572)的江蘇昆山,迄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有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2001年5月18日,中國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首批“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可是昆曲的保護與振興工作其實一直面臨著很大的困難,本文結合整理了相關文獻從昆曲的特點,昆曲當前面臨的主要困難,以及搶救昆曲的幾點方法作出了闡述。

關鍵詞:昆曲;保護;振興

TheKunquoperaprotectionandpromotes

Abstract:Kunjuopera,alsocallsKunquopera.ProducesinJiajing,celebratesprosperouslytheyear(1552~1572)Jiangsukunshan,Untilnowalreadysomemorethan400yearhistorical.IthasmotheroftheChinesedramatocall.2001.5.18,TheChineseKunquoperaisincludedby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theworldfirstbatch’;thehumanoralinheritanceandthenon-materialinheritancerepresentativeworks’,ButtheKunquoperaprotectionandthepromotionworkcontinuouslyisactuallyfacingverybigdifficult,ThisarticleunifiedreorganizedthecorrelationliteraturefromtheKunquoperacharacteristic,TheKunquoperacurrentfacesmaindifficult,AswellasrescueKunquoperaseveralmethodsmadeelaborated.

Keywords:Kunquopera;Protection;Promotion

一、昆曲的特點

Brandl,RudolfM在《MemoriesofakunquOperaClown》中寫到:昆曲是在中國元代末年,明代初年,即公元十三世紀末就已流行在中國江蘇省昆山縣一帶,后來在明代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2年)昆山曲音樂家魏良輔等人,在總結南北曲傳統基礎上,吸收了南戲諸聲腔的特點和長處,創造出一種細膩輕柔的腔調,稱為“水磨腔”,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簫、管、笛等樂器,這比當時流行的其他聲腔有很大的進步,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就流傳開來,后來人稱昆山腔,也叫昆曲。

鄭雷,傅謹所著的《昆曲》這樣寫到:昆曲表演藝術是一個完整的表演藝術體系,每個行當都有不同特點,如旦角的嫵媚多姿,小生的儒雅瀟灑,花臉的粗獷豪放,武生武旦的剛健瀟灑,小丑的詼諧幽默。是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精華。它的劇目豐富多彩,文字華麗典雅,曲調清俊婉轉,舞姿細膩優美,武功藝術卓絕,表演情真意切,它有詩的意境,畫的風采,熔戲、文、歌舞于一爐,在中國戲曲史,文學史,音樂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學者周秦在其所著的《蘇州昆曲》中認為昆曲的主要特點表現在劇本、音樂、表演三個方面:

1.劇本:昆曲劇本采用了宋、元時代的雜劇傳奇的結構方式,每出大戲分很多折子,每折戲自成單元,都有一個貫串在總的情節上相對完整的小段情節,它的許多單折戲可以獨立演出。

在文學語言上,它繼承了古代詩歌、唐詩、宋詞、元曲的優點和長處,采用了長短句的方法,使每句參差錯落、疏密相間,把漢語的音樂性發揮得非常充分,通過字調、韻律、句法結構,產生一種剛柔、長短輕重和諧的藝術效果,京劇則采用七言詩歌發展而來的七字句、十字句,每句唱的字數都是固定的。

2.音樂:中國的戲曲音樂大致分成兩種結構形式,即曲牌體和板腔體。昆曲音樂呈曲牌體結構形式,有一千多個曲牌,昆曲的每出戲就是演唱其中的北曲、南曲或南北曲全套的曲子,它的唱腔婉轉細膩、吐字講究,有四聲、尖團之分,而京劇音樂是板腔體結構,它分為西皮二簧等幾個板式。昆曲唱腔沒有過門。一支曲子一直唱到底,而且音域非常寬,如女聲要真假聲結合,難度非常大,京劇則每句都有過門,昆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笛子,而京劇主要是京胡。

3.表演:昆曲由于它的劇本和音樂的特點,使之舞蹈化、程式化的動作非常高,昆曲最大特點是載歌載舞,由于昆曲文詞非常典雅,所以在每句唱段中經常用舞蹈動作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感情,或者用動作來輔助對文詞的解釋,昆曲的舞蹈動作經過意象、變形和裝飾性的各種手法使動作非常優美。連綿不斷,但難度也非常大,必須經過刻苦的訓練,才能一邊演唱、一邊舞蹈,京劇則是演唱時沒有大幅度的舞蹈動作,或舞蹈動作時,一般都不演唱,凡載歌載舞的劇目,一般都是演昆曲劇目,象《擋馬》、《鬧天宮》都是昆曲劇目,后來經過加工提高,也成為京劇經常演出的劇目。

綜上文獻所述。本文認為昆曲表演的總特點是:以戲劇性的“歌舞抒情為主”的表演藝術,以“有意味”的形式美表現劇情與人物。所謂“歌舞抒情為主”,是有其歷史淵源的。昆曲的表演形式形成因素很多,它是古典藝術的集成,漢以來的雜伎百戲、唐宋的樂舞大曲、宋金說唱藝術和官本雜劇,以及元雜劇的演出形式,經過長期的舞臺積淀,形成了昆曲的歌、舞、科、白表演手段。其中創造性地積累了唱曲與歌舞相結合的藝術經驗。昆劇表演以戲劇性的歌舞動作抒情、畫景,配合唱曲內容創造了許多舞蹈科段、身段表演,形成了一套比較嚴格的演出規范。在此基礎上融合了其他藝術、技術的表演因素和手段,并對此也有嚴格的規范和節奏要求,才能與昆曲的歌舞特點統一起來。

二、當前昆曲面臨的主要困難

(一)傳統劇目嚴重流失

王恂在發表在劇苑漫筆的《昆曲的命運》這樣寫到:昆曲藝術在長達200年的輝煌期間,劇目紛繁,精品迭出,盡管至清末昆曲已處于衰落狀態,但經常上演的劇目仍有800余出折子戲,到解放前,“傳”字輩演員經常上演的折子戲也還有400余出,解放后黨和國家培養的第一代昆曲演員,繼承了近200余出折了戲,改革開放后培養的昆曲演員繼承的折子戲只有近百出,目前青年演員真正經常性上演的劇目只達十余出。傳統劇目流失速度之快,令人觸目驚心。

據文化部振興昆曲指導委員會公布的數據,昆曲在鼎盛時期曾經有1000多出劇目,折子戲有1800多折,到20世紀20、30年代,蘇州昆劇傳習所“傳字輩”大約學習和繼承了400出經典折子戲。

(二)院團經費嚴重不足

劉文峰在《昆曲的歷史定位及保護與利用》寫道:近年來,各級文化主管部門為昆曲的保護和發展做了不少事情,但由于經費投入的限制,一些支持措施還沒有落到實處。現在全國六大昆劇團仍處在比較困難的狀態,排練經費緊缺,演職員收入得不到保證,人才流失嚴重。

上海昆劇團團長蔡正仁委員對此頗有同感。他認為:“保護和弘揚昆曲藝術,資金是個大問題。不管是哪個昆劇團,日常的工作的開展都要有資金作為保障才能順利進行”。

(三)優秀演員后繼乏人

市場經濟這只“看不見的手”,正在大力地把昆曲演員往外拉。戲沒人看,人才流失乃是勢之所然。

藍博在《昆曲我心中的悲情與悵惘》有這樣一段記敘:上海昆劇團昆(3)班1986年入學,1993年進團時有56人,陸續走掉了一大半,現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優秀青年演員張軍、沈麗、黎安、谷好好、吳雙、胡剛、袁國良、侯哲等23人。:56人中有10人左右選擇了自動離開。其他的則被淘汰,或者由團里介紹做相關職業,離開了舞臺。國家辛辛苦苦培養了八年的昆曲人才,有一半以上不再從事昆曲事業。前幾年上海昆劇團排演大型歷史劇《班昭》、《司馬相如》,因青年演員流失過半,在劇中挑大梁擔當主要角色的,只能是年過半百的老藝術家張靜嫻、岳美緹、蔡正仁等。蘇州昆劇院目前當家的演員,也都是20年前招收的學員,而40年前入院的一批老演員已全部退休。據統計,現在全國七個昆劇院團,從業人員總共不到“八百壯士”,如不抓緊培養青年演員,我們這值得自豪的“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將后繼乏人。

李洪義在《淺談昆曲藝術資料的搶救與保護》也談到:近年來,由于每年舉辦一次昆曲活動,每三年舉辦一次昆曲節,一批優秀中青年演員得到了錘煉,使昆曲接班人問題得到了緩解,但各院團還是存在著行當不齊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一日益顯現的問題,各昆曲院團在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相繼招收昆曲學員。但是,由于昆曲從業人員待遇較低,年輕人不愿從事昆曲行業。另外,由于戲曲學校的學費較高,一學年學費、食宿費等要超過1萬元,對許多中低收入家庭、特別是偏遠農村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負擔,而且學習時間又長(演員班8年,音樂班6年),畢業后又沒有好的待遇,沒有回報。再者,城市里許多家長不愿自己的子女報考戲曲學校,尤其是昆曲,迫使學校只好去農村地區,甚至是邊遠地區去招生,而高額的學雜費又成了這些地區學生家庭的“攔路虎”。昆曲學生的來源問題已日益成為制約昆曲藝術繼承發展的十分嚴重的現實問題。

(四)缺乏昆曲演出的劇場和硬件設施

學者陳益在所著的《尋夢六百年:昆曲盛衰史探幽》這樣寫道: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昆曲,具有非常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應該經常性地演出。經常性地昆曲演出,不僅能對昆曲傳統劇目起到保護和繼承,而且能磨練出一支技藝卓越,實力超群的演員隊伍。時至今日,全國7個現存昆曲院團所沒有一個擁有比較理想的昆曲演出劇場。目前的劇場實行承包經營,場租昂貴,加上昆曲的市場又小,演出越多賠得越多,各昆曲院團只能減少演出場次,結果形成越不演觀眾越不熟悉,越不熟悉越沒人看的惡性循環。

綜上文獻所述,當今昆曲面臨的只要困難有傳統劇目流失,人才的流失,經費的不足,缺乏硬件設施,但是隨著國家相關保護政策的施設,還有社會上一些有志之士現身昆曲的保護事業,上面談到的困難已經越來越小。

三、搶救昆曲的幾種方法

(一)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昆曲遺產保護的有效機制

人大代表蔡瑤銑,在“兩會”期間,專門為昆曲寫了一份議案,呼吁對昆曲實行特殊的傾斜和扶持政策,實行直接的、公益性的、定向的投資政策。政協委員葉朗也向大會建議:從2004年起,由國家撥款作為搶救與保護昆曲藝術的專項獎金,用于整理保存劇目、收集發掘昆曲的文字資料和歷史文獻、培養人才、獎勵有成就的藝術家、教育家等。

江蘇省藝術處的汪人元在藝術百家上的《關于昆曲的保護,扶持和振興》中寫到:構筑保障體系,加大對昆曲藝術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昆曲遺產保護的有效籌資機制。一方面,繼續鞏固昆曲藝術表演、中國昆曲博物館、昆曲藝術教育等公益性事業單位,財政予以全額撥款的扶持政策。同時,創造條件,爭取由上級支持、本級財政專項撥款和社會籌款相結合,設立“保護昆曲遺產專項資金”,主要用于中國昆曲博物館的建設,中國昆劇藝術節的舉辦,昆曲文物、歷史資料的征集和搶救,經典劇目的挖掘整理,昆曲人才的培養,學術研究成果的出版等。另一方面,再逐步創造條件,通過政府投入、市場運作和吸納社會捐贈資金等方式,設立“保護昆曲遺產基金”。鼓勵面向社會多演出,多合作,包括與海內外團體和有識之士的合作。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獎勵對昆曲遺產保護、繼承、弘揚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

綜上所訴。我認為一系列有利機制的建立對于現在昆曲發展艱難的時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昆劇的振興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政府的經濟援助上,要想真正的振興昆劇,最主要還是要昆曲從業人員自己打開市場。

(二)加強昆曲藝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丁修詢在其所著的《昆曲三談》中認為,昆曲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培養人才。他說,現在全國有6個專業院團,從業人數不過600人。新中國成立后培養的第一代演員基本故去,第二代演員基本超過退休年齡,第三代平均年齡也接近退休,目前活躍在舞臺上的第四代演員全國不超過200人。丁修詢說,昆曲從業人員待遇低,年輕人不愿學,家長也不想讓孩子學,生源問題已成為制約昆曲發展的現實問題,必須制定一個既能吸引人、又能培養人的政策,以保證昆曲藝術后繼有人。

朱棟霖在《中國昆曲藝術》中寫道:昆曲藝術人才是保證昆曲藝術傳承和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以現有昆劇院團為基礎,以目前活躍在舞臺上的昆曲從業人員為骨干,重視在職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后續人才的培養。積極通過專家講課、名師授藝等方式,進一步提高現有小蘭花隊伍的綜合文化素養與專業水準。力爭在本規劃期內,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通過多渠道、多層面、分批次的方式,引進和培養昆曲編導、表演、作曲、研究等各類緊缺人才,特別要著重培養學科帶頭人、拔尖人才。認真探索昆曲專業人才培養的規律,要注重專門學校培養與家傳相結合的方法。同時,也要確立新的觀念,鼓勵人才的“柔性流動”。

綜上文獻所述,本文認為,昆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高等學府,昆曲教育應該象英語那樣走進全國各所中小學的文藝課,當作一門藝術課程來學習,不讓那些有昆曲天賦的小朋友失去一次成就藝術人生的機會。

(三)大力培養昆曲觀眾

上海昆劇團團長蔡正仁認為,昆曲觀眾的培養,是關乎昆曲生存發展的大計。歷史上,中國昆曲曾經創造了長達200多年的輝煌,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今天,昆曲藝術之所以岌岌可危,就是因為沒有大量的昆曲觀眾。過去的幾年中,蘇州的昆曲院團曾在當地舉辦了各種昆曲藝術普及知識講座、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在仍然要下大力開展昆曲的普及工作,走出劇院、深入大學,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昆曲藝術教育,爭取昆曲新一代的觀眾。

解玉峰在《也談昆曲作為“文化遺產”的保存問題》認為“大學生接受過比較全面系統的文化教育,是最為適合欣賞昆曲藝術的群體”,汪世瑜認為,除建立專門培養昆曲人才的學校,還可以把昆曲藝術列入高校的素質教育。“普及的方法很多,可以開設昆曲欣賞課,計算學分,可以把昆曲列入每兩年一度的全國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還可以在條件成熟時成立昆曲社團。”

白先勇先生在《中國和美國:全球化時代昆曲的發展》也說過:昆曲最重要的的觀眾群是大學生。因為他們的文化水平高,反過來,現代中港臺一體,現在的華人地區的大學生,也非常需要像昆曲這樣有高度藝術成就的傳統文化課程,來教導他們。我想,在大學演出,有非常深遠的文化教育意義。

綜上文獻,本文認為,大力培養觀眾,走進大學,走向社會的策略是很好的,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這個策略沒有很好的實施,不能因為今天國家出臺了有關昆曲的保護政策,然后地方上就借著這陣東風,搞一些昆曲活動。等到風小了,也就沒人問了,振興昆曲不是搞幾場大學演出,社區演出,或者是幾場藝術節就夠的,昆曲藝術要想振興必修深入人民群眾的生活。

(四)加強國內和國際間的昆曲藝術交流

蘇州昆劇院副院長王芳強調:在劇目建設、人才培養、輿論宣傳、拓展演出市場等方面各昆劇院團和演出機構應該開展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大膽探索和實踐新的編導、演出、經營機制,集中優勢力量,真正實現資源、效益共享。認真總結蘇州昆劇藝術團訪臺訪港演出的成功經驗,精益求精,不斷提高劇目藝術水準,適時組織《長生殿》、《牡丹亭》等優秀劇目晉京演出。加快昆曲藝術傳播中介機構和昆曲藝術行業協會建設,加大海內外昆曲藝術交流的力度,在港澳臺地區和有關國家有計劃地舉辦昆劇巡回演出和昆曲藝術展示活動,弘揚昆曲文化,打響昆曲品牌,為昆曲走向世界奠定基礎。

綜上文獻所述,我認為中國昆曲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是中國昆曲產業化的一次難得的歷史性機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就是中國優秀文化進入世界的通行證,我們應該很好的加以利用。因此昆曲界應努力提高昆曲藝術水平,走出國門,去傳播我們中華民族之瑰寶——昆曲藝術。

四、總結

昆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珍寶,是當之無愧的人類文化遺產。保護昆曲是保護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正如許多業內外人士所言,昆曲保護雖然行程艱難,任重道遠,但風雨過后必是絢麗的彩虹,優秀的民族藝術必將進一步發揚光大,昆曲藝術將煥發出新的光彩。

參考文獻:

[1]周秦.蘇州昆曲[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

[2]朱棟霖.中國昆曲藝術[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3]鄭雷,傅謹.昆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4]顧聆森.昆曲與人文蘇州[M].沈陽:春風文藝,2005.

[5]陳益.尋夢六百年:昆曲盛衰史探幽[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

[6]汪人元.關于昆曲的保護,扶持和振興[J].藝術百家,2004(08).

[7]王恂.昆曲的命運[J].劇苑漫筆,2002(07).

[8]藍博.昆曲我心中的悲情與悵惘[J].關注,2004(12).

[9]劉文峰.昆曲的歷史定位及保護與利用[J]藝術百家,2002(01).

[10]丁修詢.昆曲三談[J].藝術百家,2004(02).

[11]解玉峰.也談昆曲作為“文化遺產”的保存問題[J].上海戲劇學院學報,2005(06).

[12]吳新雷,白先勇.中國和美國:全球化時代昆曲的發展[J].文學研究,2007(12).

[13]李洪義.淺談昆曲藝術資料的搶救與保護[J].藝術檔案,2006(08).

[14]王延信.昆曲的民族性和世界性[J].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2006(05).

[15]Brandl,Rudolf.MemoriesofakunquOperaClown[J].TheNewYorkTimes,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