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區廣場人性化設計特點論文
時間:2022-07-16 09:52:00
導語:居住區廣場人性化設計特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以植物綠化、地面鋪裝、建筑小品及水體水景為居住區廣場構成元素,進行了功能特征分析,并提出了居住區廣場要素人性化設計手法與要求。
關鍵詞:居住區廣場;要素構成;人性化設計
一引言
居住區的廣場是整個住區的居民宜于聚合的場所.它能突出住區環境本身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增強住區公共空間的凝聚力和識別性,反映出居住區的個性。居住區廣場是由綠化、鋪裝、小品及設施就要素構成的綜合體.人性化的設計要求居住區廣場能給人們帶來快樂、休閑的同時,還要具有強烈的歸屬感。因此探討居住區廣場人性化設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居住區廣場要素功能分析
(一)植物綠化
從功能上講,廣場綠地主要是提供在林蔭下的休息環境以及調節視覺點綴色彩.在廣場綠化中應多栽樹少鋪草,賦予廣場自然功能的同時賦予更多的社會功能,如休閑、納涼、改善小氣候和提倡社會化等多元內容。從實際使用效果上看,綠樹濃蔭下已成為居民打牌、下棋、聊天的良好去處,促使白天廣場上活動人數的大幅度提高。
(二)地面鋪裝
交通功能。鋪裝最基本的功能是保證車輛和行人的出行,其次路面鋪砌圖案能夠給人以方向感,使居民在廣場中能夠更容易的確定方向和方位。再次,地面的鋪裝會對人們產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強廣場空間的識別性.引導人們各行其道。
承載功能。人們在住區廣場中進行各種活動都離不開鋪裝作載體,同時不同的活動場地為了更好的滿足居民的使用要求,其鋪裝要求也是不同的。
美化環境功能。居住區廣場鋪裝應該與地面上的綠化、建筑以及公共設施聯系起來。維系整體的關系。構成整體美感。這對提升住區廣場的環境品質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三)景觀小品
景觀小品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識別、依靠、潔凈等物質功能,還能夠起到烘托、活躍環境等功能。建筑小品還具有非常強的公眾性,它能夠反應當代公眾的審美價值和城市文化內涵,提高公眾的審美意識以及提供給大眾身心上的愉悅。優秀的雕塑設計往往能夠同基地環境和住區風格相協調.對空間環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水景
廣場中的水景有噴泉、跌水、瀑布等形式,尤以噴泉多見。噴泉的形式和功能也在增長.氣勢也在增大,聲光電控制,耗資頗大,在實際水景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條件以及地理氣候條件,在水空間創造中要與周圍環境和人的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尤其要與人的行為心理相結合。
三居住區廣場的要素規劃設計
(一)綠化設計
適用居住區種植的植物種類。喬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類。其中,大中喬木猶如綠化環境的基本結構和骨架,在空間中能作為主景樹,占有突出的位置與高度,可作為視線的焦點。小喬木在垂直面和頂平面可限制空間,也可作為焦點和構圖中心。
大灌木一般在2m以上,在景觀中,大灌木猶如垂直墻面,構成閉合空間.頂部可開敞,還能將人的視線與行動引向遠處,構成狹小的空間。中灌木能圍合空間或作為高大灌木與小喬木、矮小灌木之間的視線過渡作用。小灌木可不遮擋視線而分隔或限制空間,形成開敞空間。藤本植物是分隔空間、美化環境景觀的重要種類,常與棚架等結合,產生覆蓋空間,形成綠色“長廊”,具有特殊的綠化效果。
植物配置的要點。種植設計程序是從總體構思到具體配置,要同時改善植物的組織空間和觀賞功能,然后選擇植物種類進行配置。多種植物配植時,相互之間應有重疊交錯,以增加布局的整體性和群體性。喬木和灌木、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的配合要考慮植物生長習性與觀賞價值,木本植物和草本花卉配置主要考慮景觀效果和四季變化。
植物配植中的色彩組合,應考慮季節特征和人的觀賞心理。植物的色彩能起到突出植物審美特征的作用。色彩設計應重視在面積成片的色彩構圖與變化。
植物配置形式。孤植,能突出樹木的個體美,可成為開闊空間的主景。多選用粗壯高大。體形優美,樹冠較大的喬木。對植,突出樹木的整體美,外形整齊美觀,高矮大小基本不一致。以喬灌木為主,在軸線兩側對稱種植。叢植,以多種植物組合成的觀賞主體,形成多層次綠化結構。由遮陽為主的叢植多由數株喬木組成。以觀賞為主的多由喬灌木混交組成。樹群,以觀賞樹組成,表現整體造型美,產生起伏變化的背景效果,襯托前景或建筑物。由數株同類或異類樹種混合,一般樹群長寬比不超過3:1,長度不超過60m。
(二)鋪裝設計
規范圖案的重復使用。重復使用某一標準圖案,有時可以取得一定的藝術效果,但是在面積較大的廣場中使用會產生單調感,這種情況可以在適當的位置插入其它圖案,或用小的重復圖案再組織較大的圖案,使鋪裝圖案豐富些。
運用材質表現。石材紋理自然、質感厚重,能夠烘托出莊嚴雄偉的藝術效果。木材在視覺上能夠給人以和諧感。磚鋪不但色彩豐富,而且形狀也多樣,宜形成多種形式風格。用礫石鋪成的小路不僅穩固、堅實,而且能夠與周圍的植物很好的融合,創造出自然的效果。
運用形狀表現。鋪裝的形狀是通過平面構成要素中的點、線和形表現出來的。分散布置跳躍的點形圖案能夠刺激感官,并給空間帶來活力。線具有強烈的方向指示作用,曲線具有自然的節奏和韻律感.折線和波浪線則具有起伏的動感。在地面鋪裝的應用中,一般通過點、線、形的組合達到實際需要的效果。
(三)景觀小品設計
景觀小品設計要具有觀賞性、趣味性和參與性,還要注意其生活性,要貼近生活內容。雕塑在布局上一定要注意與周圍環境的美系,恰如其分地確定雕塑的材質、色彩、體量、尺度、題材、位置等。展示其整體美、協調美。應配合住區內建筑、道路、綠化及其它公共服務設施而設置,起到點綴、裝飾和豐富景觀的作用。
居住區廣場設置的便民設施如垃圾容器、座椅。以及公用電話等。便民設施應容易辨認,其選址應注意減少混亂且方便易達。這些設施小品的目的在于為居民生活服務,應根據居民的生活和行為習慣進行合理配置,力求樸實和實用、生活化。同一類設施采用系列化整體性設計將對環境統一風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藝術性較強的設施也宜做統一設計.做到風格一致,避免不協調現象。另外,環境設施小品風格應與建筑風格相統一,展現地方性、民族性的特色以促進小區個性風格的形成。
(四)水景設計
居住區廣場水景設計時應從以下幾種手法入手進行人性化設計。
借景。充分地利用現有的水景資源。要通過視點和視線的巧妙組織,把空間之外的水色納入觀賞之中。就勢。居住區廣場水體景觀設計應該注重建筑組群總體布局和遠觀效果的表現,追求勢和親和力的創造。均衡。視覺的均衡對所有完美設計而言,都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但非對稱布局是更巧妙的、偶然的、有趣的和富有人情味的,在水景設計中更加廣泛地被運用。與人行為心理融合。水景的設計與其他環境景觀的設計一樣,需要對人的行為學,心理學進行研究,要做到以人為本。
結語
居住區廣場作為公共居住生活的寄托,它的設計優劣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居住區的設計者和開發者對人性化方面的考慮。設計師應重視廣場的景觀環境。包括綠化、水環境設計、鋪裝環境設計、雕塑小品處理等要素內容,使居住區中心廣場成為人們心靈的歸屬地,真正的做到人性化設計。
- 上一篇:縣長在招投標中心揭牌成立儀式上的致辭
- 下一篇:黨員三查三看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