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與繪畫共性結合達到漆畫美論文

時間:2022-04-29 10:41:00

導語:個性與繪畫共性結合達到漆畫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個性與繪畫共性結合達到漆畫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工藝性;繪畫性;漆的個性繪畫共性的關系;對中國漆畫未來的展望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漆畫是以天然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作、越南出現了一批反映民族獨立解放運動和人民生活的作品、世界各國的漆藝家都在研究漆的現代性,探討漆的可能性、漆畫獨特的材質和獨特的工藝所形成的獨特的視覺美是漆畫的魅力所在、漆的物理特征、漆材料的自然美對人的視覺及心理的感受、漆的人工美、漆畫是通過漆這一媒材來表現的繪畫藝術、漆畫具有一切純繪畫的共性、一幅好的漆畫應該是漆的個性與繪畫共性的完美結合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當前漆畫界存在著兩種極端傾向:1.否定漆畫的傳統工藝性,片面追求“純繪畫性”,致使漆畫失去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以炫耀技法為主,材料堆砌,使漆畫的藝術水平下降,不能與時代和國際接軌。本文從幾個角度論述了只有將漆的個性與繪畫的共性兩者完美結合,才能達到漆畫之美的境界。

論文關鍵詞:漆的個性工藝性繪畫的共性

漆畫是以天然漆為主要媒介而進行的繪畫創作。它屬現代漆藝中的一部分,是從中國古代傳統漆藝中脫胎而來的。漆畫真正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畫種還要從越南磨漆畫說起。早在20世紀30年代,印度支那美術學院的師生們開始嘗試把漆藝技法與繪畫相結合。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越南出現了一批反映民族獨立解放運動和人民生活的作品,從此越南磨漆畫走進了現代繪畫領域。20世紀60年代初,越南磨漆畫首次在中國展出,使中國藝術家們從中受到了啟示。他們學習傳統漆藝技法,不斷從民間藝術中汲取養分,并賦予其嶄新的構想和獨特的創造力,在漆板上表現現實生活、傳達現代觀念,終于使中國的漆畫脫胎成為一個新的獨立畫種。

當前,世界各國的漆藝家都在研究漆的現代性,探討漆的可能性。中國漆畫作為一個新興的畫種也同樣面臨著如何使其現代化而又保持其特色的問題。筆者認為,當前漆畫界存在著兩種錯誤的傾向:1.否定漆畫的傳統性、工藝性而片面追求“純繪畫性”,致使漆畫失去了其特色而慢慢走向消亡。2.以炫耀技法為主,材料堆砌,使漆畫的藝術水平下降,不能與時代和國際接軌。漆的個性與繪畫的共性兩者完美結合,才能達到漆畫之美的境界。漆的個性是指漆畫的工藝性,繪畫的共性是指漆畫的繪畫性。

一、工藝性

漆畫獨特的材質和獨特的工藝所形成的獨特的視覺美是漆畫的魅力所在,是漆畫的優勢。日本著名陶藝家八木一夫說過:“純繪畫是用顏料進行創作,而工藝美術是用工藝材料和技法去搞藝術創作。在創作時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工藝,如果不懂材料、技法、工藝或不對它進行研究,搞創作只不過是一句空話。”漆材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綜合性,它可髹、可描、可鑲、可磨、可刻、可堆、可雕。

1.漆的物理特征

漆樹生活在繁茂的亞熱帶原始森林中。在勞作中,遠古的祖先們發現,從漆樹上分泌出來的樹液——漆,既可以保護胎型又可美化器物,從此揭開了中國漆藝史的序幕。日本發現的繩文時期的漆木梳大約在六千年前,比中國晚一千年左右,這證明了中國是最早發現和使用漆的國家,這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之一。

2.漆材料的自然美對人的視覺及心理的感受

天然漆是一種很高級的材料。干燥后的天然漆經過打磨和推光后,具有一種其它材料所沒有的賞心悅目的光澤。它光可鑒人、潤如肌膚,觸摸起來溫暖而滑潤。無論是從視覺上,還是從觸覺上均給人以很舒適的感覺。而人生理上的愉悅往往會轉換成心理上的美感。天然漆本色為棕紅色,它給人以溫暖、親切、質樸之感。黑漆代表了漆最為本質的美學特征,漆黑是黑的極致。正如吳冠中先生所說:“素白的宣紙與墨黑的漆都極美,樸素大方之美是我國傳統藝術棲止的溫床”。朱紅漆極具華彩而又沉穩,且經久不變色,代表著喜慶吉祥和安康。

3.漆的人工美

中國傳統漆藝技法淵源流長,僅明代黃大成所著《髹飾錄》就記載上百種漆藝技法。概括地講,漆畫技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利用漆的粘性可以粘貼天然美材

漆呈現棕褐色,即使調成色漆它也不會很鮮亮。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人們用蛋殼來代替漆畫中的白色。白色蛋殼在黑漆的襯托下顯得更加潔白可愛。

螺鈿。在光線的照耀下能發出有如寶石般的五彩光,它可以彌補漆畫中色彩的不足。

鑲嵌金銀片。將打磨推光的金銀片鑲嵌在漆板上,它會在畫面里顯得十分奪目。

除了以上材料之外,還可以根據畫面的需要鑲嵌其它材料。日本著名漆藝家高橋節郎就將自己珍藏多年的昆蟲標本鑲嵌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增加畫面的藝術效果。

(2)利用漆的半透明性產生一種朦朧美

漆是一種半透明狀的液體,通常用它來罩金屬粉,可使畫面中的色彩既有變化又協調統一,從而產生一種朦朧之美。

(3)蒔繪

這種技法源于唐代,后傳入日本,主要是在漆胎上施以金屬粉或色漆粉,然后打磨推光。金屬的光澤與漆的光澤交相呼應、相得益彰,顯得金碧輝煌。

(4)沈金

早在我國西漢時期的漆器上就出現過這種技法,1315年傳入日本。打磨推光后的漆板烏黑錚亮,本身就是一件絕好的藝術品。在漆板上用刀刻針劃,再戧金銀或色漆,金銀的光澤與漆的光澤相互對應更顯得富麗堂皇。也可加入一些天然美材以豐富畫面的色彩,呈現出鐵線銀鉤、單純明快的畫面。

二、繪畫性

漆畫具有雙重屬性,即純藝術性和工藝性。對于漆畫而言,其藝術性的創造是首要的。

1.漆畫是通過漆這一媒材來表現的繪畫藝術

美國藝術理論家杜安·普雷布爾在《藝術形式》一書中寫到:“一件藝術品是運用某種媒介,通過人類的技巧構成的某種觀念的審美表現,媒介是藝術創作所使用的材料,如果某一種媒介使用得非常完美,把我們的感受擴展到了超越普通的意識,那么媒介的這種特殊的使用方法就可以視為藝術。”漆畫正是通過“漆”這一媒材而進行的繪畫藝術。

喬十光先生的漆畫《水鄉》以漆為黏粘合劑,用蛋殼鑲嵌表現出了中國江南的白色房子,漆黑的屋頂,銀灰色的水天,使畫面呈現出一個黑白灰的世界,詩一般的意境,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喬先生將漆的材料美、人工美,用最恰當的藝術形式發揮出來。

2.漆畫具有一切純繪畫的共性

人類美感意識是在滿足生存需求的手工藝術中萌生的。純藝術繪畫這一概念也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才被確定的。美國藝術評論家杜安曾說過:“假如你對某種事物有過強烈的體驗,而且想和他人分享這一體驗,就已開始了藝術的創作(表現和宣泄)。……一種藝術的感受可以為我們提供很大的愉快,可以創造出一種近乎宗教感受的情感。”現代人對純藝術共性的要求是它既要有個性的精神意蘊,又要有視覺形式美感,是作者對生活體驗的再現,其目的是升華人類的精神。中國的漆畫是精神創造的產物,所以它也必然具有一切純藝術的共性以及作用和目的。

喬十光先生的漆畫《信徒》描繪了三個虔誠信教的藏女。黑漆的神秘感與宗教的神秘有機地融為一體,體現出了信徒虔誠的心態,捉住了漆本身的內在精神,同時也揭示了其與人的心靈的聯系。他通過美的藝術形式和材料的精神內涵,創造了比它們自身更深刻的精神和意境。

3.從繪畫角度來說,漆畫有著與自身相適應的表現范圍

(1)構圖

漆畫的構圖由于受到漆與工藝的限制,一般來講比較適合表現二維空間的平面構圖,構圖的平面性有利于漆畫色彩造型的平面處理。此外,漆畫的構圖也比較講究畫面的視覺和心理上的對比和均衡。例如疏與密的對比、直線與曲線的對比,以及多樣性的均衡與統一;形象處理富有次序感、節奏感。“計黑當白”在漆畫中的運用也是很重要的,它是傳統中國畫處理空間的觀念在漆畫中的運用。曾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的漆畫《拉網》是鄭力為先生的作品,他選用了平面無透視構圖,將主觀想象與客觀實際巧妙地聯系在一起。面積不等的黑與紅的對比給人以心理的平衡,畫面中曲線與直線的對比,漁女拉網規律化的節奏美,都突出了漆畫的構圖特點。

(2)造型

主要是以與構圖相適應的平面裝飾造型為主,以渲染和平涂相結合來表現結構。它更適合東方的平面化無透視的、富于主觀想象的造型方法。從生活的原形中提煉,再運用主觀想象的語言進行藝術再現。要求結構清晰明確,同時也要注意實形與虛形的關系。

(3)色彩

經過加工后用來調制色漆的透明漆不可能調出很鮮亮的色漆,也不可能像油畫那樣表現很微妙的色彩變化。漆畫的色彩特點是以平涂為主,追求色彩單純明快的藝術效果。代表中國古代漆藝最高成就的漢代漆器,紅與黑是它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符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正是運用紅黑兩色創造出了燦爛的漆文化。黑漆是世界上最美的黑,而且它還具有很大的包容性。除了黑漆很容易與各種色彩形成協調關系外,也可與金銀相配。金屬的光澤與漆的光澤渾然一體,素白的蛋殼與黑漆的對比既醒目明快而又素雅,具有七彩寶石光的螺鈿在黑漆的襯托下更加絢麗多彩。總之,漆可以賦予一切天然美材以豐富的色彩,使漆畫具有一種獨特的視覺美。

4.意境之美是漆畫的靈魂

機械地反映外界景物或直露無遺地宣泄內心情感都不能成為美的藝術,只有將虛實統一,情景交融,使審美的主客體融為一體,才能產生美的藝術、美的意境。美學家們把它視為評判藝術作品成敗的尺度。筆者認為美的意境應該是一切繪畫藝術所追求的靈魂。漆畫的意境是通過漆的材料美、工藝美以及美的藝術形式構圖、色彩、造型等諸多因素來體現的。

三、漆的個性與繪畫共性的關系

一幅好的漆畫應該是漆的個性與繪畫共性的完美結合。

只強調工藝性不講究藝術性的是工匠。美國藝術評論家杜安對手工藝人(工匠)與手工藝術家的評判是這樣說的:“手工藝人常常把自己分為兩類,一部分人只是為了設法謀生,而制作別人喜歡的工藝品。另一部分是手工藝術家,他們懷有更遠大的目標,要制作出有藝術特色的工藝品,這第二部分人傾向于在設計創新和媒介用法方面做開路先鋒。”就此我們推論:工匠是為別人而制作,他們往往是保守的;而藝術家是為自己而創作,他們勇于創新,是開路先鋒。一些人在市場利益的驅動下,大量地生產和模仿那些審美趣味不高和不屬于自己的東西,他們往往為了掩飾其藝術水平的不足,而過分地在工藝上下“功夫”,以炫耀技藝為主。筆者認為,漆畫是具有特殊屬性的繪畫,它的材料美和工藝美是蘊藏于繪畫性之中的,其藝術性的追求是首要的。因為人們在欣賞它的精神意義時,往往超越了工藝的本身。意境是一切藝術也是漆畫的靈魂。所以過分強調工藝不講究藝術性,不加強對漆藝精神內涵的開發,中國的漆畫就不能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無法與國際接軌。引用杜安的一句話:“單純的手工技法是不能成為藝術的。”

過分追求“繪畫性”而忽視了其工藝性,會使漆畫失去其獨特魅力而漸漸走向消亡。當今工藝美術已爭得了與純繪畫同等的地位,這一點在國際上已被公認。喬十光先生說過:“漆畫作為一個畫種必然要有材料的限定,必然要有自身不可取代的獨特性,否則畫種的地位就很難鞏固。”“離開了材料、離開了技法而空談藝術奢論精神,藝術精神都往往會落空。”在我國漆畫界同樣也存在著另一種錯誤的傾向,那就是否定工藝、否定傳統,追求所謂的“繪畫性”。例如用漆來模仿油畫、水墨畫、版畫等。由于漆材料與油畫材料之間存在著很大的距離,所以只能用廉價的化學漆聚安酯等材料來代替。結果使其既不像漆畫也不像油畫,不倫不類,完全喪失了漆的樸實淳厚的美感和特色。任何一門藝術都有它賴以生存的優勢,沒有特色的藝術就不是精彩和成功的藝術。只有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漆的語言優勢,突出它的材料美、人工美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一個畫種一旦失去了其特色,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就會使漆畫這一新興的畫種得而復失或逐漸走向消亡。

只有將工藝性和繪畫性完美地結合,才能真正達到漆畫之美的境界。漆畫是漆工藝與繪畫結合的產物。它的特點決定了漆畫家要具有漆工藝和繪畫兩個方面的素質。漆與畫的統一、技術與藝術的統一,是一個漆畫家畢生追求的目標。

四、對中國漆畫未來的展望

人們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也被另一面所困擾著,在喧鬧的都市里,快節奏的生活、工作壓力,給人們的情感帶來了危機。而漆藝那種親切而又溫暖、質樸而又淳厚的視覺感受,恰恰迎合了現代人在情感上、心理上的需要。由于漆本身的光澤、質感、肌理所產生的神奇藝術魅力會與現代生活、現代建筑、現代室內環境產生一種高度的和諧,這些都決定了漆畫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其存在和發展的必然性。今后漆藝的發展趨勢將是多元化的,除了在藝術形式上更加創新外,也可以是平面與立體相結合的漆壁飾。人們對漆的認識遠遠還沒有結束,我們要用全新的眼光和視點來觀察漆,打破以往漆在人們頭腦中的定位,對漆進行自由的遐想,除了發揮自己對材料和工藝的想象力之外,還要用作品來表現內心對漆的認識和理解。

漆樹分泌的神奇液體孕育了無比輝煌的東方漆文化。中國的漆畫將以其特有的民族形式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