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要服從黨性
時間:2022-03-14 08:31:00
導語:個性要服從黨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個性要服從黨性,是對每一名共產黨員的基本要求,能否自覺做到個性服從黨性,反映的不僅是一個黨性修養問題,而且是一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作為一名黨員,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鍛就堅強的黨性。
黨性是指一個政黨所固有的本質特性,是黨的階級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現,要求全體黨員無條件地服從。有的同志感到,在強調以人為本、尊重個性、發展個性的今天,如果過于強調個性服從黨性,是否會導致個性的“淪落”,使個性成為統一標準、原則和模式下一成不變的“工業加工品”;還有的同志認為,有個性才有創造性,倡導以人為本,就是要保護和發揮人的個性,以推動工作、促進事業。這些想法和認識都有失偏頗。須知,任何個性都不能超越一定的社會環境與社會要求而獨立存在,追求個性自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社會條件的制約。作為一名黨員,個性必須要受到黨性的制約,必然要堅決服從黨性。這里強調的個性服從黨性,是指在原則問題上個人的性格特征不可超越黨性要求。因為黨的組織有其自身的要求,黨員個性的發展不能游離于這些基本要求之外。從這個意義上講,黨員的個性不單單是個人的事,它與黨性要求、社會要求緊密相聯。共產黨員有沒有堅強的黨性,不僅關系到個人的進步與發揮,而且事關黨的事業成敗。因此,共產黨員應該自覺做到個性無條件地服從黨性。
個性,通常指人與人之間性格的差異性。應該說,個性人人都有,顯隱不同而已。黨性,從內涵講是黨的性質、宗旨和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是衡量黨員覺悟高低和立場堅定與否的重要準繩。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同志往往把個性混同于原則性,以為個性強就是有魄力、有原則性的表現;還有的同志把個性置于黨性之上,辦事隨心所欲,工作主觀臆斷,目無政策法規。這都有悖黨性要求。思想境界高的黨員往往把黨性要求作為自己積極工作的動力,反之則視作“束縛”。其實,要說束縛,黨性要求所束縛的并不是黨員的創造精神,而是“妨礙革命的東西”。共產黨員不應該把黨性要求看作是加在自己身上的某種“外部管束”,而應該看作是包括自己在內的全體共產黨員的意志、愿望和“內在要求”。陳云同志曾打過一個比方說,“真正的游泳家在水里是自由的,真正的共產黨員在有紀律的革命運動里,也是自由的”。把這種關系弄清了、擺正了,我們就會在堅持和維護黨性方面提高自覺性,減少盲目性,發揮積極性。
個性服從黨性,貴在自覺,貴在行動。事實表明,黨性修養越好,對個性的約束能力就越強,個人服從組織、個性服從黨性的自覺性也就越高。但堅強的黨性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經過嚴格的鍛煉和長期的修養。黨性修養就是共產黨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都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自我提高。這就表明堅強的黨性修養不能從人們頭腦中自發產生,只能通過系統學習才能真正形成并得到鞏固。因此,應該把學習當作黨性修養所必需,不斷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健康的組織生活,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有助于凈化靈魂,提高思想境界;黨內民主監督,有助于廉潔自律,誠實做人,養成民主作風;正常的規范的黨內政治生活,有助于避免自視特殊,凌駕于群眾之上;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有助于消除個人偏見,達成集體共識,等等。按照這些要求去做,黨性修養和黨性觀念就會不斷增強,個性服從黨性的自覺性就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