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類藏品管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15 08:34:00
導語:攝影類藏品管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從人類發明了照相機及其它可即時進行視覺記錄的機器裝置后,人類的文明記錄方式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最早較完整地記錄關鍵時刻的載體莫過于照片了,照片對史料性的參考作用是史無前例的。隨著藝術元素進入攝影,照片的功能已不再是單一的檔案資料性質了,它在人類藝術史中也占有了一定的位置。攝影類作品的收藏在西方已發展得較為成熟了,但在國內,攝影類作品的收藏還在起步階段,如何保護和管理攝影類藏品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進步。廣東美術館作為美術類的博物館,一直關注對攝影類作品的收藏,從2000年的第一張照片《線性都市調查——發展是硬道理》開始,到目前一共收藏了攝影類藏品2200多件(套)。收藏工作的關鍵是對藏品的尊重及其后對藏品保護和修復提供一個寬容度較大、可塑性較強的的空間。一、攝影類藏品的保護隨著攝影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攝影類作品的成像媒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相紙材質、成像材料等的不同,會對照片保存過程造成直接影響。以下分別就攝影作品的種類及在保護過程中較常出現的外界因素作出一些分析:1、種類攝影類藏品基本有以下幾種:膠片類(正片、負片、纖維片、幻燈片);照片(單色相紙及彩色相紙);現代技術類(電腦高質打印相片)和影像類(包括高清度掃描的電子文檔及播放類作品,如DVD等)。另一種分類方法是依照顏色進行分類:黑白照片的影像是由金屬銀組成的;彩色照片的影像是由染料組成的,較容易褪色。2、有科研機構專門對影響照片的因素作實驗分析,得出相關的結論,表一列出對不同類照片造成不同影響的主要原因:現在根據上表提供的數據進行一些詳細的分析:(1)相對濕度:顯然,相對濕度受季節、時間、外部的影響較大,因此,我們也參考了一些國外機構對于相對濕度變化所持續時間對照片的影響的數據,在短時間內(約1-2小時)的變化是允許的,國外一項研究顯示,20%之內的濕度變化在2小時以內對藏品幾乎沒影響,但持續12小時以上的影響就比較明顯了。因為相片從空氣中吸收水分達到平衡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相片在短時間內還沒來得及對濕度的變化產生較大的反應,因此,只需在長時期內保持相對濕度的穩定,對照片的保護也是足夠的。當然,短時間內的相對濕度的變化也不能偏離太多,一般認為在設定的濕度上下浮動5%之內,否則對照片是會造成一定損害的(如表二所示):值得一提的是,在許多現代化的美術館、博物館里,到冬天的時候,因為低溫的關系致使濕度變化較大,對照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加濕很必要,但要注意用容器盛水加濕或霧氣機加濕時,必須確保加濕過程的干凈問題,否則細菌會隨著該加濕方式進入作品表面,損害是很大的。(2)溫度溫度的變化會對照片造成損害,尤其是對彩色照片及膠片的影響尤為明顯。使用低溫保存的彩色相片能使其壽命加倍。冷庫保存是唯一能使得敏感脆弱的照片得以還原其本相狀態的方法,相對于保存多一份副本和重印而言,這種成本較高,但這是必須的。許多有實力的外國照片博物館都使用低溫保存法進行保存(如表三列出了國外部分博物館采用低溫存放膠片及彩色照片的存放條件):大部分的攝影照片專業博物館都使用低溫的保存方法。但如果需要使用這些照片,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因為如果不讓它們進行溫濕度過渡期(需要2-3天的時間)它們的表面就會出現水蒸汽,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的出現,必須使用一個溫度過渡空間,如要使一卷35mm類底片從0°C到21°C的常溫需要放置于過渡室內5小時,如果一盒內有10卷該類的膠卷,則需50小時,即10倍于該時間;對于相紙類的照片,因材質的不同,需要更長一點的時間。并且在進行這個過程的時候需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注意濕度的變化。[1][2][3][4][][]上表的數據同時也表明了即使是一些專業的博物館,其存放的溫度也不是低溫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差異呢?筆者曾前往德國的柏林攝影博物館進行交流,該館的照片保存溫濕度分別是15℃和50%,筆者就這個低溫保存的問題與其館的專業人員進行探討,他們認為低溫保存的方法適用于較為珍貴的,有作者簽名的彩色照片和膠片,而在進行低溫保存之前需要制作副本以供展示之用,原則上原件是不會再離開低溫庫房了。而一般的彩色照片和膠片只需一般的恒溫恒濕的設備已可以達到較好的保存效果。(3)溫濕度的共同調控正如我們所知的,濕度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而不同的物質對溫度和相對濕度的變化反應是不同的,比如照片紙和打印專業紙都是不同的,經過長期的試驗,目前建議相對濕度不可超過50%。而且這個指標是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有所改變。另外需要提出的是,多種材料或品類的藏品共處一室,是很難確定較適宜的溫濕度的。因此需將不同材質的作品區分開來,即使同樣是照片,因載體用料的不同,也會出現不同(如正片,玻璃底片,相片紙等等),當然,要把這些材質不同的作品完全分開放置是不大可能,也不容易達到的,所以建議的相對濕度在30-40%。這個相對濕度對大部分相片是較為合適的。有鑒于低溫保存照片的難操作性,目前國際上推薦的是如表四所示的溫濕度表:(4)空氣污染目前認為主要的空氣污染物質主要是灰塵以及能導致彩色照片的染料引起暗褪色的常見氣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及臭氧)。對于空氣污染,如果照片是存放于有保護的封套內或盒子內,這種影響是微乎其微的,但一些大型的墻上照片或是尺寸較大難以裝入盒子的照片,影響就會較大了。雖然在照片表面上涂上不影響照片效果的高分子材料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隨著溫濕度的變化,特別是濕度的加大時,此類材料的保護效果迅速減弱,酸性氣體就會腐蝕表面覆膜,而灰塵就會覆蓋在照片上,此時就會產生化學反應,污染物質就會附著于照片載體的纖維上,使其受到較大的損害甚至損壞。鑒于此,因此需要在空氣進入儲存空間時進行濾化。(5)光線照片對光線的敏感度是非常強的,特別是彩色類的照片,會出現光褪色現象:染料的光褪色程度取決于照射光的強度、持久度和光譜的分布特性。目前認為對照片損害較大的是自然光及含紫外線的光線。對于保存作品而言,一般須將藏品放置在黑暗的空間較合適。(6)災害災害包括人為的災害和自然災害,災害一旦發生,它對照片的損壞幾乎是毀滅性的。人為的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對庫房的地理位置的考慮以及對庫房設備的設置和定期維護保養是一項需長期堅持的工作。而對于自然災害,我們應該有一定的預知性和應急預案,盡量減少損失。二、攝影類藏品的日常管理1、收藏的管理攝影類藏品管理的目的:適當的藏品保護措施可以讓攝影作品在研究、展覽和再生方面保持作品的完整性。并且能夠對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及風險建立一個適當的保護機制,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需明確以下幾點:(1)將保護放在第一位:大量的攝影類藏品必須有一個保護性的概要,制訂一套從溫濕度、環境等條文性的規定并將每項指標具體化。另外,需要在作品入藏時的狀態進行一種描述,用指標類的要求對每件作品進行評估,作出準確的描述。我們將這個指標為成三類(好:可立即進入庫房;一般:需經過一定的處理后再入庫;較差:需進行立即修復或是將實際情況與作者溝通,再作決定。)(2)風險分析及緊急情況預案,特別是自然災害的預見性(3)對設備的維護保養。因為對于保護藏品而言,好的保護措施比好的修復技術來得更重要,因此,我們在入藏作品的過程中需要考慮藏品與展示交流之間的關系、藏品保護的成本和理論層面與實際操作與成本方面的沖突等問題。藏品管理的目的是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找到一個最佳合適點。而且要預知我們在此領域還是有許多方面需要不斷改進的。[][][1][2][3][4][][]基于以上的管理總則和需仔細考慮的問題,廣東美術館的做法是針對每類型作品的不同用不同的做法:對于小型照片,我們采取用無酸卡紙及無酸相角作為底料及將作品固定,然后蓋上一個開框的無酸卡紙,之后在相片表面鋪一層無酸蠟紙(圖1);而噴圖打印成像的照片,尺寸小的就用質量較好的白卡紙,尺寸較大難以做卡紙存放的,則先進行表面加工或掛起來,上鋪一塊防塵布以遮擋光線及灰塵(圖2)。因為相對濕度在南方變化較大,容易對照片的造成發黃、發霉等損害,我們只需將按以上做法完成的照片存放在恒溫恒濕機監控下的庫房里,保護的目的就已有了基本的保證。而且為了存放的方便及記錄方位的方便,我們訂做了一批無酸紙合,將小尺寸類型的照片放入無酸紙合內,進行三層保護。“入藏-→登記入帳-→裝卡紙-→入紙合-→入庫”是我們對照片的裝裱保護程序。對于膠片類(正片、負片、纖維片、幻燈片)的藏品,則用無酸紙套裝好后,放入專門的箱子,入庫存放。2、交流展覽的管理客觀地說,藏品保護與利用之間確實存在著現實矛盾,但藏品最主要的目的是用于展示及向公眾傳遞信息,在經過以上步驟對攝影類藏品進行保護外,這類藏品還得經受展覽過程對其造成一定損害的風險,在展覽過程中,作品經受的快速外部環境改變與保護的方向是相悖的。正因如此,一些珍貴而又脆弱的有歷史性的作品只會展出臨摹品或重印品。但是,絕大部分的藏品還是要擔負起展覽的重任的,因此在展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盡量減少對藏品的損害,這也是對藏品保護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這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光線及展示時間:A、光線的損害:目前光線對照片造成的影響主要是指自然光線(比其它光線對照片更為損害),即使是對光反應較穩定的黑白類照片,在自然光線的照射下也會出現逐漸發黃及出現斑點和龜裂的狀況,特別是一些表面為樹脂類的印刷作品,損害更大。而傳統的纖維底片對自然光線的反應則好些,這是因為纖維對光有一定的阻隔作用。但相紙類照片則是這么多種照片中對光線最敏感的。因此,展覽時需根據不同材質的照片使用不同的展覽燈光,而盡量不要使用自然光。B、光線造成的溫度差:除了在展示過程中盡量不要使用自然光外,還需盡量減少射線輻射,uv的輻射值應少于65微,而且使用光線應在幾小時的連續照射后,溫度升高不超過1℃。C、照明與展覽時間:即使可以排除用自然光及使用低輻射的光照,照片長時間暴露于光線之下也是危險的。因此,最好將照片類藏品的展示時間掌握好,每個展覽時間不宜過長,全年累計展覽時間也不應超過兩個月,這就要求我們要對每張照片的展示時間作一個詳細的記錄,提供給展覽策劃人作參考。(2)展示空間對于照片展示的概念及設計,必須把觀眾的觀感及視覺的舒適度考慮進去,黑白類照片可暗些,但彩色類照片則需亮些,雖然人的眼睛可適應較暗的光線,但因視力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弱的,因此年紀較大的觀眾是難以在暗光下看清照片的細節的。目前大部分的展覽只是顧及觀眾的視覺感受及展品的安全保衛,卻忽視了對光線的考慮,這是比較遺憾的。另外未能引起重視的是展覽環境的問題,新油漆等裝飾材料會對照片造成永久的損害,建議使用環保用品,并且避免將照片置于在剛裝修完的空間進行展示。而保持溫濕度穩定則是必須的。(3)展示時照片的保護措施:出于展覽需要或展覽空間及運輸等原因,太大的照片及沒有裝裱的照片在展覽過程中容易受損,因此如果有些展覽策劃人出于展示效果的需要,要求不對照片進行裝裱或需要展示大尺寸作品時,最好是再沖印一套以供展覽使用。即使其中展出已裝裱的作品,考慮到保護的需要,較理想的做法是在照片的上、左、右邊各留8cm的裝裱邊,下裱邊為9cm,這種做法可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和展覽時對照片的圖像部份的損害。[][][1][2][3][4][][]經過多次的照片展覽,我們發現藏品保管部門參與攝影展覽的籌劃工作,及早地與策展人進行溝通和配合,是對減少照片在展覽過程產生損害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因為雙方可以在展示方面找到一種既不會損害藏品,又可進行充分的展示的令雙方滿意的辦法。以上探討了一些對于照片的保護和管理方面的措施及做法,還有不少需要繼續探討的地方,如藏品記錄號標簽使用的材料標準、照片狀況詳細記錄的標準等,有待以后繼續進行關注及完善相關的做法。參考文獻書目:·《KodakSourceofInformation》·《PreventiveConservationofPhotographCollections》·《大不列顛攝影教程》
- 上一篇:節能減排全民科技行動方案
- 下一篇:陜西皮影化特征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