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藝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13:16: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攝影藝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空間與瞬間攝影藝術總是對過去的記錄
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對別處的記錄,而攝影表現手法中,裝置藝術帶給觀者的是此情此景、此時此刻。當我們的攝影圖片進入裝置之中時,過去的瞬間被帶進現在,別處的影像被帶到此處,這恰恰是雙重的時空以及兩者的關系共同對此處的觀者產生影響。在我們當代語境之下,攝影藝術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平時所認知的攝影與圖像的關系,攝影已不再僅僅停留于記錄對象,而儼然成為探索世界、討論問題的媒介。于是在更寬泛的空間,我們看到,藝術家通過作為當代藝術的攝影,在視覺與精神中探索時代、人性、媒介本身的獨特密語。
2.攝影結合空間與空間的結合
恰恰探討了實存空間與虛擬影像的辯證關系。在制作的過程中加入相關的媒材,或者在展示時以非平面的方式呈現、甚至與環境空間相結合。有時候“攝影”不足以精確顯現情事,藝術家就喜歡置入“物”參與協調,并置或錯置,互斥出一種矛盾,可以卻又平衡的異質狀態。在此,照片與真實環境的搭配,不但改變空間原本的功能,同時也改變了照片本身的涵義,成為集體記憶與土地、歷史神交的接口。照片不再只是照片本身,所有的照片最終都將成為公眾的提醒物。
3.攝影媒介綜合的歸宿
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的創作方式的變化,藝術家為了更好的為觀者營造一個好的觀看空間,在對影像進行圖片印刷展示的同時,也會添附一些實物來改變、加強以致延伸圖片本身的意義;攝影師也可以添加空間的處理以及氣氛的營造來表現影像;再就是以實物和場景為主,以圖片依附在實物表面,然后將小型圖片集群分散在之中;再就是不完全依賴實物,完全靠圖片和圖片之間的空間關系來呈現給公眾以完整的視覺感受;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利用圖片和圖片的解釋性注解共同構成裝置本身。在攝影家用圖片與空間說話的時候,它所呈現的感受是立體的、全面的、充足的,它的力量是巨大而深入的。
二.創作原則以及公眾認知
1.創作原則及表現方式
圖片本身所要表達的觀念內涵——它作為一種記憶工具,是對彼時、彼地的觸及,圖像一定有它要所想要訴說的、表達的,這是進行創作的基礎;其次,在表現手法上,基本會采用隱喻的表現手法,因為每個觀看圖像的公眾都有不同的生活閱歷、不同的生活背景,所以當他們在面對基本隱喻的圖像的時候,會根據自身而賦予圖片更多的想法,這正是采用隱喻的表現手法的意義;然后,在表現的形式上,一定是超越傳統媒介的形式,能夠形成體現公共話語的權利力量;最后,通過材質來表現形式,也就是說用到我們所能觸及到的實實在在的實物,通過整個觀看空間的形成也能夠判斷出觀看者的態度、立場等主體的意識。
2.公眾認知的情感因素
藝術的精神與內涵,用所謂虛擬來完善的真實可能就是攝影藝術所帶給我們的力量。影像本身傳遞思想與情感,而我們的圖片與空間就是一個“造夢”的過程,用影像、用內心深處的情感來打造這個過程,既真實又虛幻,它反映人與現實時空的聯系而又超越現實時空,是空間與瞬間的組合。其次,它的表象與外延——形式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但其目的都是更好的凸顯圖片本身的涵義以及使觀者更好的去理解圖片的意義,是一個精神、思想互動的力量所產生的過程。
三.回歸攝影藝術創作
攝影作為空間與瞬間的組合,借助于光與影的變化來記錄真實而又虛擬的視覺影像,在傳達事物特征的同時又要表達我們的體驗、感覺、理解、想象、情感等,構筑一個有獨特意義的視覺空間。作為攝影者,不僅要在藝術形式和技巧上來創新,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思想內容上進行思考,創造出內容豐富、思想性強、又富有時代精神的具有較強藝術感染力的圖像。它源于人的心靈、人的智慧和人的思維,它不是簡單的制作技巧的展示,更不是無意義的圖像的堆疊拼貼,影像本身要具有新穎又意味深長的構思,是能夠對現實影像的缺憾進行補充的,是能夠啟人心智的圖像表述,更應該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創作。
四.結語
篇2
都市攝影作為紀實攝影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以當代都市圖像為載體的攝影藝術。“都市攝影”這個詞的出現,最早是為了設定一個討論的范疇,為了避免漫無邊際的空談,可以更好地在當代中國都市化語境中研究攝影以及攝影反映出來的都市。都市攝影主要表現的主題為表現都市中的生活以及感受,它類似于“城市攝影”,相對應于“鄉村攝影”。都市攝影不是一個全新的攝影領域,它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幾乎囊括所有的攝影藝術類型,如風光攝影、觀念攝影、紀實攝影等。都市攝影伴隨著西方社會的都市化進程而產生,成為西方城市發展變遷的最直觀的見證。在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經濟的復蘇和發展,社會生活的重心逐步向城市匯合,攝影師對都市生活日益關注。中國都市攝影的發展進入重要的歷史時期。攝影師們在不同城市的歷史記憶中發現了相同的拍攝意義,即用攝影的手法,真實地記錄下在歷史變革中中國變化的每一個瞬間。20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城市建設帶來了許多矛盾和沖突,都市攝影用圖像記錄了都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它們共同進步,相互促進與發展。
2當代都市攝影藝術的情感體現
2.1記憶的“駐守”世界經濟全球化,使人類的發展進入了信息時代,世界經濟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中國無疑是最搶眼的焦點之一。幾十年來改革開放的每一個城市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更加激發了人們對自己的住所的依賴。此時的攝影也走出了遺忘的困惑,在經歷的些許的磨難中,都市攝影首先得到了業界認可。攝于2005年的一部作品《上海默片》就是以上海為攝影背景,攝影家朱浩運用細膩的色彩,熟練的手法,完美體現了大上海的興衰與繁華。雖然作品中少見人物,但是通過攝影師的手及鏡頭將一個個物件、一個個細節完美地展現在人們的視野,證明了從前的這些電話亭、海報以及紅彤彤的門窗它們是存在的,并且曾經是那樣真實地存在過。該作品存載著人們永久的記憶。
2.2情感的載體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必定會造成一定的破壞。熟悉的城市,由于拆遷,出現一片片廢墟,那些廢墟曾經是人們生活的地方,而如今已經重新建立起一座座高樓大廈,那么人們記憶中的那一堵短墻,童年時的一片荒草,就不得不成為人們過往中的記憶。而有了攝影保留的影像,人們就可以通過影像資料去回味都市昔日的景象、寄托悠久的情懷。這種城市影像,不僅僅是藝術作品,它更承載著一個時代的情感與追求,記錄的是文化的沉淀與發展。這種藝術作品也為后世保留了一塊精神皈依之地。如陸元敏攝于1993年的《舊洋房里的上海人》,表現的是一群故我的上海舊市民在上海的快速發展中的影像。他們沒有電話、住著很小的屋子,相互間經常走動。鏡頭下的他們,自然真實,沒有做作感。
2.3視覺的“延伸”在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各種媒體都為攝影搭建了廣闊的平臺,使其傳播的速度和效果達到了飛躍。于此同時,民眾的欣賞水平也廣泛提高。傳統的影像逐漸不足以滿足廣大受眾豐富的口味。隨著都市越來越全方位的發展和都市文化的多樣化,都市自身存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在反映都市面貌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攝影師不再是客觀地去記錄城市的人文景觀,而是借助數字影像以及后期合成,來反映現代都市存在的各種問題。如繆曉春于1999年拍攝的《古人》,圖片中的“他”在當代中國的出現,把人們從過去召回到現代,讓自己以“古人”的形態出現,并把自身的思考也帶入其中。整個畫面充斥著古與今的反差,矛盾和沖突強烈而明顯。該作品不但視角新穎,視覺效果強烈,更能引人思考,由這個“古人”所體現的文化傳統及價值觀能否與這個“錯亂”的現實世界和諧共處……
2.4人文的關懷藝術是超越客體與作品本身的一種升華,是物質與意念的高度融合,是作者與客體的交流,是作者和作品與欣賞者的對白。攝影作品更是如此,每一份作品都包含了攝影作者對她的解讀與詮釋,浸透了攝影人的情感與思忖,承載著作品人的文化、藝術與人文關懷。面對一部攝影作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她不僅記錄著那一瞬間的景象,更蘊涵著攝影師的種種情懷,有也許只有作品拍攝人本身才能真正通曉當時的拍攝心情與思考。如攝影家朱浩的《上海默片》、《影城》,紀實攝影師、人道主義者陸元敏的《舊洋房里的上海人》、《懷舊上海人》等每一部作品,都極具表現魅力,可以與所有人對話,有著多元的溝通空間,他們不僅完美體現出都市的興衰與繁華、城市的喜樂與憂傷,更反射出作者的內心憧憬與懷舊、心靈的跌宕與思忖。所以,每一部攝影作品都是一本書、一部戲,解讀作品本身一定不可遺漏其所蘊含的作者的思考與人文情懷。
3當代都市攝影藝術的內涵發展
社會轉型拓展了各種新的生活空間和領域,這給當代中國都市攝影藝術帶來了相應的變化,拓展了都市攝影藝術表現形式等方面的作用和實際可能。在五彩繽紛的都市文化背景下,尋找都市攝影藝術的和諧與完美,促進都市攝影藝術的內涵拓展與提升,是當代都市攝影師的責任。
3.1全面反映都市的真實面貌藝術往往被認為有著審視人類生存狀態的宿命,這是都市攝影在當代社會存在的意義。超大型的國際大都會它們所集聚的能量與積淀的歷史厚度,使得文化創造,尤其是使攝影這樣的“城市的媒介”獲得了用武之地。如今,攝影成為人們看世界的一個主要方法,其典型的特點是瞬間性,往往只是截取某一時間和空間交織的片段。都市攝影所提供的僅僅是攝影師“看到”的東西,無論是空間無論是怎樣的生活,都是在截取所看見的那一部分。因此,都市攝影總體上還是屬于局部地反映都市,而不能全面地反映都市,其局限性在其發展中也有所凸顯。只有與其他藝術手段如傳統架上繪畫、裝置藝術、音樂、戲劇、電影等融合與互助,都市攝影才能構成對當代都市現實生活的全方位展示與評介,實現攝影藝術工作者對于都市與都市生活感受的全方位的藝術表達。
3.2藝術創造力的提高都市攝影發展的未來,其實最核心的一點是提升藝術工作者的藝術創造能力,即都市攝影師應該努力平衡私性的問題與公性的問題,也就是將自己的情感歷程與他人的記憶和經驗,乃至于和社會、歷史相結合進行綜合探討的能力。現今,人們的視界中魚龍混雜,人們被限制于無數枯燥無味的信息之中,故而都市攝影要透過事物表面去發掘更有深意的題材。從本質上說,當代都市攝影的問題,其實無非是三大問題:人與自然、社會;視覺的本質與傳播;作品和影像的本質。即攝影師們要能夠平衡的看待人、視覺、作品,并且能夠對三者有深刻的思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超越自我,在大千世界中脫穎而出。此外,攝影師要回歸藝術的自由本質,將藝術創作遠離商業市場的干擾和影響。
3.3反對過分的悲觀主義藝術的功用不在于掩飾社會的弊病。當代的都市攝影提倡從各個角度反思以犧牲人的尊嚴與社會全面發展為代價的都市發展,然而,有些都市攝影師對當代都市生活方式與價值觀持懷疑的態度,在作品中更多地流露出孤獨感和疏離感,散發著濃郁的“都市文化悲觀論”。其實,都市文化作為較高形式的人類文化和美學思想、當代社會精神和文化的生產和消費中心,它在審美價值、生活時尚、精神生產和文化消費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說是“文化領導者”也無可厚非。雖然有許多都市文化會存在非常嚴重的問題,但是因為它實際上已經構成了當代精神生產重要的背景,所以需要用清醒和理性的態度去面對現實。因此,都市攝影的發展中,我們要更加深刻和理性,反對作品中過分的悲觀主義,培養高層次的審美情趣與修養,提升生命中的崇高意志和品質。
4結語
篇3
關鍵詞:攝影藝術學藝術作品構成
一、攝影作品的內容
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是特殊的意識形態。而藝術作品是藝術家運用藝術語言和物質媒介,將審美意象物態化的成果。藝術作品是“藝術”的現實存在,也是藝術家藝術創造的結果。它包含“內容”和“形式”兩個主要的構成要素。而一件藝術作品的內容由題材和主題兩個因素構成。
1.攝影作品的題材
題材,就是藝術家按照一定的創作意圖對社會生活進行取舍、提煉、創造而在藝術作品中所表達的部分。攝影題材來自于客觀存在,這是攝影的紀實性所決定的。它決定了攝影作品的藝術形象以及攝影作品反映的內容必然是客觀實體。
而對于攝影藝術,紀實性是攝影不可更改的本質,所以在創造過程中攝影主體性和紀實性的統一是必要的。也就是,攝影的藝術形象以及反映的內容與它的原型在一定意義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攝影的題材與其創作的原型有著密切的關系。換言之攝影的題材與其被拍攝的主體關系密切。不同題材的攝影也會有不同的藝術創作過程,所以攝影的類型也與題材有關。攝影的題材、類型分為:新聞攝影、人文攝影、風光攝影、人像攝影、體育攝影、商業廣告攝影等。
2.攝影作品的主題
藝術作品的主題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反映的認知與改造,是對題材的認識與評價。它主要是通過藝術形象表達出的思想、觀念乃至情感。
前面提到過,由于攝影的紀實性導致其藝術創作中的藝術形象與客觀原型的同一性。這種紀實性在攝影一書中占據了最重要的地位,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攝影隨時都可以從中反映出來。當然,單純記錄現實的攝影不一定稱之為“藝術”,他們只是實際存在的簡單物化,并不具備藝術素質。而真正的攝影藝術作品在于攝影藝術家主體性的有效發揮,往往具有鮮明的主題或者充沛的情感。
可以看出攝影作品的主題是攝影家對攝影紀實性的充分利用,借現實主體來表達的思想、觀念和情感。在主題塑造的過程中,攝影家不是被動的攝取眼前的現實,而是對現實深入觀察體驗和認識,并精心摘取具有典型性的畫面、形態借以揭示出思想觀念或宣泄某種情感。所以攝影是現實的藝術,他無法脫離客觀對象去完成創作。
二、攝影作品的表現形式
1.攝影作品的表現形式
藝術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內容的組織結構和表現手段。攝影造型藝術同繪畫相同之處,是將藝術形象訴之于視覺,在一個平面空間內展示出來。在攝影作品的表現形式中,攝影家也是通過構圖的方式將其主題鮮明的表達出來。
構圖是對攝影作品中內容的組織結構,其主要作用是更有效的突出藝術作品內容。攝影師利用美學規律主動的對客觀現實進行截取,簡潔且直觀的表達藝術形象、表現作品內容是攝影作品構圖的要務。
2.攝影作品的表現手段
攝影的藝術表達手段也可以稱之為攝影的藝術語言,與攝影技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自攝影術誕生那天起,攝影的局限性就對攝影作品的藝術語言表達就有著不同程度的限制。
攝影的發展與科學技術息息相關。科學技術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從而也導致了攝影技術的局限。攝影設備從巨型銀版相機到小巧的數字相機的更迭歷史,也是攝影技術從復雜且高端的工藝到便捷大眾化的技術的演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攝影作品的表現手段也在不斷的演變。從黑白到色彩,從膠片到數字,從模糊到清晰等等這些特點都如實的反映在攝影作品上面,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攝影藝術語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攝影技術的發達,致使攝影作品的藝術語言也趨于多樣化。
三、攝影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1.內容決定形式
在攝影作品中內容決定形式的產生。攝影作品的產生首先是由攝影師雇主的某種需求或者是攝影藝術家受社會生活的事物的某種激發,而產生了創作欲望,確定作品內容,然后根據內容需要去尋找恰當的表現形式。
比如新聞攝影師是出于反映和報道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為根本出發點,其內容要求攝影作品確切、直觀、形象的反映事件,所以其表現形式就要用最直觀、形象、清晰明確的語言表達事件。再比如商業廣告攝影,他的創作目的是推銷商品,其內容需要突出產品的特點,強化產品的形象使之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從而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那么這就要求這類攝影作品的藝術語言要具有很高的清晰度,并且能夠突出和強化甚至夸張的表現商品的特點。
由此看來,一幅攝影作品的內容對其表現形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樣,在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中形式常常也起到積極地、能動地作用。
2.形式反作用于內容
當形式與內容相適合時,就能深刻的、充分的表現作品內容;而當形式不適合內容時就會造成攝影藝術作品的平庸乃至失敗。比方說我們要表現花的艷麗,就不能用黑白的表達語言。藝術作品的形式表現內容,有的形式把內容表現的充分、感人,有的則不然。往往也會出現同表現一內容的多幅作品有的極具沖擊力、震人心魄,有的卻表現平庸;也往往會產生同一內容甚至同一現實主題,由不同攝影家去表現其作品也各不同,原因就出在形式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是源自攝影師的自身修養不同、風格不同和對事物的觀察、理解的角度不同。超級秘書網
3.內容形式相互統一
任何一個藝術作品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任何形式都滲透著內容,任何內容都是通過形式而存在的。內容與形式是藝術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他們不能相互脫離而地理存在。攝影也是如此。只有完美的藝術形式與有深度的內容有機結合統一,我們才能稱之為優秀的攝影作品。
參考文獻:
[1]楊思璞.攝影美學基礎.遼寧美術出版社.
篇4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攝影教育走過了幾十年的歷程,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教學體系,主要有三個部分:攝影技術方面的課程,包括照相機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感光材料、曝光技術與技巧、攝影濾光鏡、暗房技術與技巧、數碼攝影技術等;攝影藝術方面的課程,包括攝影構圖、攝影的光線處理、攝影色彩構成、人像攝影、風光攝影、新聞攝影、廣告攝影等;相關修養課程,包括藝術概論、攝影美學、繪畫、中外攝影史、大眾傳播學、計算機、語文寫作、外語、哲學、法律等等,是一個知識面寬、綜合性知識強的龐大體系。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攝影只是其中的一門必修課,總共64學時,相對于攝影這一龐大體系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再加上學生在開課之前沒有任何攝影基礎知識作鋪墊。攝影又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創作所需掌握的創作手段之一,要求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基本掌握攝影這門技術和藝術,為以后的專業創作奠定基礎。所以教師通常把重點放在攝影技術方面,多少涉及部分與專業相關的攝影藝術方面的知識。這一教學體系在一定時期發揮了它的作用,也顯示了一定的優越性。
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攝影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一教學體系顯然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了。自1839年達蓋爾發明攝影術以來,攝影領域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從黑白膠卷到彩色膠卷,從手動相機到自動相機再到數碼相機,從暗房操作到“明室”擴印再到電子暗房,從“銀鹽留影”到“數碼記像”。每一次變化無不烙印著時展和科學技術進步的痕跡,每一次變化無不更新人們對攝影本質的認識,推動著攝影藝術和攝影教育不斷向前發展。攝影是藝術與技術的高度結合,它在某種程度上十分依賴于技術,因此,又是一門發展變化特別快的專業。攝影創作是構建在技術的載體上,技術的發展可以使人的思維空間加大,手段增多。在高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隨著數碼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及,徹底改變了傳統攝影的百年模式,使傳統的攝影方式受到極大的沖擊。新的一代青年人已對銀鹽、感光材料等沒有興趣,取而代之的是數碼相機、電腦制作以及噴墨打印。數字化在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創作自由的同時,也對現代攝影教學體系、攝影課程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21世紀,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數碼”一詞深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人類進入了數碼時代。數碼時代的到來給攝影領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掀起了攝影技術的革命。對數碼時代帶來的沖擊再采取漠然置之的態度,對于現代攝影教學來說,已是萬萬行不通的。攝影教學也應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如何進行攝影課的改革?如何培養攝影人?要考慮社會發展的需要,要考慮藝術設計專業結構的調整,還要考慮到社會對藝術設計專業人員綜合素質的要求普遍提高的趨勢,以及專業人才需求多樣的趨勢,并根據這些綜合性考慮構建人才培養模式。“體制改革是關鍵,教學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觀念的改革是先導。”這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其核心就是教學改革。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生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國民的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努力把人口壓力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推進教育創新,優化教育結構,改革培養模式,提高質量,形成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教育體制。”
筆者試就改革內容提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可忽視傳統攝影技術教學
隨著攝影高科技的發展,技術問題似乎變得比以往反而更容易解決,其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趨向于傻瓜式的軌跡延伸,數碼時代的到來,對于傳統的攝影教學來說無疑具有顛覆性的挑戰。傳統與現代教學模式的碰撞,是當今攝影教育面臨的首要問題。有了新型的照片拍攝與加工手段,很多教師和學生就不愿意在攝影基礎上下工夫,照相機的高度自動化使攝影簡單到幾乎所有人都能拍照,攝影似乎變得越來越簡單。在新技術不斷涌現的今天,傳統的攝影教育如何繼續,如何發展,是攝影教學中面臨的新的課題。筆者認為,攝影教學應在引導學生接受新技術的同時,加強傳統和基礎教育,打好堅實的攝影基礎,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才能拍出好的攝影作品。美國密爾沃基地區技術學院的馬克·薩克遜教授說:“學生必須修完作為學習數碼攝影先決條件的傳統攝影課程才能上數碼攝影課。”他將傳統的攝影技術和數碼成像技術形成了有機的關聯。南京大學謝白老師在《人民攝影報》主辦的第三屆大連攝影理論研討會上說:“數碼相機只是換了一個膠卷。”我國臺灣視丘攝影藝術學院院長吳嘉寶先生認為:“越是數碼時代,越需要讓學生了解影像本質的東西,黑白暗房恰恰起了這樣的作用。”傳統的黑白暗房技術,對于訓練學生的視覺關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認為黑白暗房對于手工的制作調整有很大的拓展余地,學生在經過嚴格的黑白暗房訓練之后,(轉第93頁)(接第54頁)不僅學到的是暗房的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訓練了敏銳的視覺發現能力和處理能力。從這一點上看,這是其他方式所無法替代的。
二、加重數碼成像技術的教學比例
數碼成像技術的出現,數碼攝影器材日新月異的發展,使人們驚訝地發現,數碼相機取代傳統相機已經指日可待。尼康在2006年初也決定膠片相機全面停產,全線進入數碼時代。4個月后,佳能也停止了傳統相機的生產。作為135傳統相機代表的徠卡,2006年末也走上了數碼之路。全球傳統影像業巨頭柯達公司也宣布放棄傳統的膠卷業務,將未來寄托于數碼產品市場。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今后學生在進行攝影實踐時將不再使用膠片成像的傳統相機。
與傳統相機相比,數碼相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當時就可看出成像效果,省去了購買膠卷、沖洗等額外費用,傳輸和保存非常便利。不僅如此,數碼相機的設計也越來越輕巧、時尚,功能也越來越強大。人們在使用數碼相機極大便利的條件下,逐漸地改變了對數碼相機的態度。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攝影課程的設置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在攝影課程中加重數碼成像技術的比例,使攝影教學與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相適應。在美國,數碼成像早已列入專業的攝影課程之中。
三、加入電腦等輔助設備使用、電腦軟件部分的教學內容
傳統的攝影包括拍攝、顯影、制作三個方面。著名的攝影大師亞當斯就認為這三點是衡量一幅照片是否成功的標志。隨著近年來數碼相機的迅速普及,數碼技術在各個傳播領域中成為主流已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建一個電子暗房的開支遠比建一個彩色暗房節省得多,電子暗房將是未來發展的主流。除此之外,現在用數碼相機的學生越來越多,除了立拍立顯、不用膠卷等優點以外,數碼攝影還有很大的自由處理空間,不用暗室,只要電腦和合適的軟件,就能對照片進行進一步的處理甚至藝術加工。電腦制作、電子暗房技術已成為許多攝影作品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們必須具有更為前瞻的目光,為將來的數碼空間奠定堅實的基礎,以培養適應現代攝影需求的人才。
四、仍要重視攝影藝術的培養
“攝影就是用光作畫”。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學習攝影最關鍵的就是要和學生的專業結合起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創作意識的訓練。在攝影構圖、攝影色彩構成等方面發揮專業特點,提高藝術修養,真正把攝影這門技術加以消化吸收,為己所用。
教育的職能是培養人才,發展科技,服務于社會。攝影技術的發展必然帶動攝影教育的改革。如何在藝術設計專業攝影教學中體現數碼時代的特點,才是我們針對專業特點改進攝影教學的關鍵。真正實現攝影課的數碼化,才是教學改革的真正出路。面對新世紀攝影藝術的發展,要提高攝影教育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效果,攝影課必須以新的科學技術為背景,依據專業的需要,確定培養目標,制訂教學計劃,適應時展的要求,以培養更多服務于社會的高層次人才。
內容摘要:科技的發展使人類進入了數碼時代。數碼時代的到來,給攝影技術帶來了顛覆性的挑戰。如何培養適應數碼時展需求的攝影人才?數碼時代沖擊下藝術設計專業攝影課該何去何從?傳統的攝影教學該如何改革?文章從四個方面論述了面對數碼時代的沖擊,藝術設計專業攝影課改革的內容。
關鍵詞:數碼時代藝術設計專業攝影課改革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人像攝影;色彩;藝術;美術
一、人像繪畫中色彩的藝術性研究
(一)中國傳統人像繪畫中的審美觀念
顧愷之在《論畫》中提到一個重要觀點-“以形寫神”,“形”指線條勾勒,“神”指人的神采風韻,即畫家要通過人物外形的勾勒表現人物的內在特征。為了更生動地展現人物內在性格和神韻,人物畫對色彩的運用也是十分講究的:第一,人像繪畫中色彩的應用包含多種文化理念,從中國古典繪畫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儒家文化對人像細節的刻畫和莊重色彩的運用,突出了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人物端莊氣質和儒雅性格,所以其色彩的運用包含文化的藝術性。第二,人像繪畫體現出傳統的哲學思想。我們可以從人像繪畫的色彩運用中感受到畫家的主觀情緒,畫家往往采用以意賦色等手法,運用色彩來增加藝術表現力。在色彩的應用上,人像繪畫除了色彩和線條的搭配之外,還用色彩勾勒出背景和意境氛圍,使人物能夠完美的和背景融合,體現了我國古代融情于景的藝術表達方式,追求的是人物色彩的和諧之美。
(二)繪畫中色彩藝術性對人像攝影的借鑒
首先,色彩能夠給人帶來直觀地感受,利用色彩,可以讓人物情緒的表達更為豐富。現代攝影師對色彩的應用已經不滿足于傳統的應用,逐漸拓展出新的使用手段,在借助人物服飾、妝容等色彩的搭配和背景環境色彩的搭配上,逐漸有了人物繪畫中對色彩運用的體現即突出色彩和環境的融合,表現出人物繪畫中追求的和諧之美。另一方面,在追求色彩和諧的同時,也會運用強烈的反差對比來突出人物的性格和攝影的主體,通過夸張顏色的服飾和發色的對比,甚至用鮮艷色彩的人像和黑白背景的對比來突出某些人像的特點,這些也是色彩在人像攝影中的應用,突破了傳統攝影講究對色彩的和諧應用,這也是一種風格鮮明的藝術特征。一些寫實風格的人像攝影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反而沒那么有吸引力,因為在中國傳統藝術風格中,從不把寫實當作美,這與西方的強調寫實藝術相悖。在人像攝影中攝影師可以將色彩進行合理的搭配使畫面協調,甚至可以利用色彩賦予畫面新的感覺,從而創造出富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增加視覺效果和美感。
二、色彩在人像攝影中的重要性
(一)色彩可以提升畫面效果
豐富的色彩搭配,不僅包括背景的主色調,還包括周圍一切襯托物件的顏色、人物服裝色彩、裝飾顏色、妝容的搭配和人物表情、動作的結合等。比如在對模特的拍攝中可以搭配亮色眼影配合模特夸張的表情來增加藝術表現力,提升視覺觀賞性,達到攝影師想要的畫面效果。比如可以用互補色、對比色等來布置背景環境,營造一種氛圍,比如暗黑鬼魅、深邃典雅、清新明媚等。
(二)色彩可以塑造人物性格
合理運用色彩的明暗冷暖搭配可以塑造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比如當人物需要表達高貴時可以運用金色打底,并配合柔光襯托出人物高貴的特征。又比如需要表達女孩子陽光可愛、青春活潑的性格,可以選用粉色、黃色等明麗青春的顏色作為人物的衣著色彩,將綠色等有活力的顏色作為背景的色調,通過合理的搭配使用,可以將女孩的性格特征完美的塑造出來。
(三)色彩可以凸顯拍攝主題
通過人像攝影中色彩的合理搭配凸顯出拍攝的主題是每一個攝影師必須掌握的技能。人們對于色彩的運用,在生活中也有許多例子,比如用大紅色來表達節日的喜慶,當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運用不同造型的窗花服飾,搭配大紅的色彩,可以很好的表達節日的喜慶和人們的幸福感。而攝影師也可以根據色彩的運用來突出攝影的主題風格。結合拍攝對象的客觀條件和性格特征,根據藝術價值的體現選用不同的顏色,并不一定要還原人物本來的色彩搭配,可以根據需要表達的藝術特征選用不一樣的顏色,反而能夠增加人像攝影的藝術美感,而不僅僅是所見即所得的寫實風格。
三、色彩的修養
大部分情況下,色彩的變化能夠更加直接的影像到作品的情緒表達。如何運用色彩將人像攝影變得更有藝術性,而不純粹是還原原本狀態的寫實作品呢?一方面,攝影師可以利用白平衡設置或者后期軟件增強冷暖對比。每種不同顏色可以使觀賞者產生不同的感覺,對于攝影師來說就是需要傳達的藝術意識,通過增加不同色彩的對比來增加作品的視覺表現力。冷暖對比是最為普遍的一種運用手法,通過對冷色調和暖色調的對比,將人像在對比反差中突出來,吸引觀賞者的眼光。另一方面,還可以改變色彩的飽和度、明度、色相。色彩明暗對比可以顯示出作品的層次感。攝影師在人像拍攝中常用一種顏色的漸變,或者采用多種顏色的亮度搭配來滿足需求。色彩高調的明暗對比可以突出愉快的感覺,使觀賞者心情放松,而采用低調的顏色對比則讓人感覺沉穩,通過對不同色彩的搭配使用來體現藝術性。
結語
色彩的合理應用不僅在人像繪畫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人像攝影也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色彩的良好應用是人像攝影作品藝術性體現的基礎。將繪畫中的色彩運用手法借鑒到人像攝影中,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藝術表現力。當攝影師合理地運用色彩而不是僅僅只是還原人像本身的顏色時,就體現了攝影師對藝術的進一步追求。攝影的學習者應該掌握色彩搭配原理,利用色彩創作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從而達到更高的藝術造詣。
篇6
關鍵詞:室環境藝術;色彩;應用
1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審美觀也在不斷的提高,對于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整體效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室內環境設計是一個講究整體美的藝術,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把空間、色彩、意境創造以及形體等多個因素完美地協調起來,在這些設計因素中,色彩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有效地應用色彩這一要素,可以使室內設計更好地表現出其要傳達的情感和文化內涵。
2色彩的性格
色彩作為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它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必須依賴于形體、肌理等元素,所以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色彩研究時,一定要結合光學原理、建立在視覺基礎上的生理學以及基于人們不同的思想認識的心理學和美學理論,因此說對色彩的研究是涉及到多種學科的綜合性研究。
2.1色彩的物理性
具有顏色的物體都是和某種環境聯系在一起的,這些物體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物體反射出來的顏色和四周環境中的其它顏色相結合,可能會產生或協調、或排斥等不同的效果,從而使物體的外形以及大小在顏色結合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效果作用下,反映到人們的視覺中可能會有所變化,這種變化可以用物理單位來表示,所以稱之為色彩的物理性,它主要有人們對于色彩表現出來的溫度感、重量感、體積感以及距離感,在環境藝術的設計過程中,科學地應用色彩的物理性,可以達到不同的設計效果和環境氛圍,可以通過這一特性來降低一些家具等裝飾用品的不足之處,在設計過程中有效地應用色彩的溫度作用,可以用來彌補不良朝向所產生的缺陷,科學地運用色彩給人們帶來的重量感,可以用來不同裝飾物之間的平衡和穩定,比如,在進行室內環境設計時采用上輕下重的色彩構造方法,就會給人以平衡、穩定的感覺,在設計時應該靈活應用色彩,比如室內墻體面積較大時,可以恰當地運用收縮色從而使這種空曠的感覺有所降低,同理如果室內墻體面積過小時,應該恰當地運用膨脹色而使這間的緊湊感得到弱化,此外優秀的室內環境設計師們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是,通過色彩所表現出來的距離感來調整空間環境的形態和比例等,效果都非常好。
2.2色彩的標識性
色彩還具有標識性,這在很多場合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其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主要有:①安全標識;②管道標識;③空間向導標識;④空間識別。在進行室內環境藝術設計應用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預防災害并建立完善的應急措施時可以利用安全標識,安全標識主要分為九大類:防火標志、禁止標志、危險標志、注意標志、救護標志、小心標志、放射標志方向標志和指導標志,同時,將色彩應用到管道和不同設備的識別中,對于管理和這些設備在使用以及維修管理過程中都提供了便利,色彩的應用還可以起到導向的作用,在一些室內大廳、走廊以及樓梯間等場所通過色彩鮮艷的地毯或者某種標識設計,可以使交通線路更加的清晰明了,從而可以比較直觀地體現出不同空間的關系,同時,色彩還可以應用于空間識別方面,在一些室內環境設計過程中,通過采用不同的色彩裝飾不同的空間,可以使其更具空間性,在一些高層建筑中通常運用不同的色彩設計使人們對于建筑層數使于識別。
2.3色彩的吸熱性
人們在穿衣服的時候有一種習慣,冬天通常黑色的衣服,夏天通常穿白色的衣服,這正是應用了色彩的吸熱性原理,室內環境設計過程中也可以應用這種原理,根據不同的色彩吸收和反射能力的不同,設計室內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應用不同的顏色,在達到美觀效果的同時還可以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
2.4色彩的生理特性
色彩的生理特性就是指色彩對于人們視覺器觀產生的影響,是通過不同的顏色刺激而產生的不同的視覺效果,很多學者研究色彩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科學、合理地運用色彩對人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同一色彩應用到不同的空間就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效果,比如一種色彩應用到室內棚頂設計時表現出非常好的效果,但這種色彩可能完全不適合應用于地面。
3色彩的美學特征
色彩的美是一種形式的美感,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科學、恰當地運用色彩,可以使整個環境設計更具藝術性,為人們提供一個更舒適的環境空間,針對不同的居住空間、不同的居住群體、不同的氣候條件,通過應用不同的色系和色調搭配可以設計出完全不同的效果,比如對于寒冷的北方,在環境設計過程中多采用暖色系的顏色為主色,而如果是在南方由于氣候條件本身比較炎熱,人們更多地希望有一個清爽的感覺,所以多采用綠色和藍色等冷色系為主。
4結束語
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色彩的完美運用能夠充分體現出該設計所要表達出來的個性,好的環境色彩運用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能使人們心情愉悅,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效率,在設計應用過程中,應該做到完整而不單一、體現出強烈的對性但是又和諧統一,所以在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要完美地應用色彩這一設計元素,從而展現出環境的時代性和文化性,使其更具時代的創新理念,使室內色彩設計更具有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張綺曼.室內設計的7個新趨勢[J].建筑裝飾材料世界,2012(140):69.
篇7
(1)藝術設計的功能美。在本質上產品實用功能和自身功能美并沒必然聯系。但是從主體上,實用功能對其審美評價具有重要影響。功能美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對其審美的評價,其中表現的東西是具有美感的。功能設計對18世紀以來只注重外在形式而忽視內在功能的錯誤思想進行了糾正。同時成立了一種簡潔,現代的新風格,可對功能結構美進行深入挖掘。
(2)藝術設計的材料美。目前,在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材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是現代文明重要支柱,對社會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影響。對于新型的科學技術能夠轉化為生產力,材料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現代工業上藝術設計也離不開材料,要深入處理在產品結構及環境設計中,產品在形態,顏色,質感以及肌理方面處理,這樣能夠顯示出新型材料重要特點。在運用較為適當有效的方式去處理材料,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滿足人類的需求,達到一種美的共享。對于不同材料而言,工藝手段也大不相同。正如常說的材美工巧,對于不同的材料要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對產品的功能性和美感具有直接影響。對于手工產品而言,需要制造者真正去觸摸材料,深入了解材料自身的性能,整點,質感等。最大限度的發揮材料本身的質地優勢。例如在我國典型古代家具中,明式家具是展示出最好質地美的家具之一。對于不同器材,在一些選材,制作方式以及加工技術方面都具有獨特的特征。要深入了解材料自身的特點,最終達到能夠傳遞更多美的信息,在產品與人類中間讓生產和藝術達到高度統一。
(3)技術和功能在本質上是不可分開的,而且兩者還具有一定的內涵。在審美價值的本質和形態結構上,形態美能夠做出明顯界定,相對于功能美能夠在審美價值的表現方面做出相應界定。通常來講,美學中技術美在思辨方面更具有操作和應用的性能。隨著物質生產和產品文化中對美學的應用。技術美學,文藝美學和審美教育三者,共同作為美學中應用學科。在生產方式及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技術美學在社會和技術存在科學內相互滲透,融合,達到技術和藝術真正統一。美學原理中,技術美學真正達到了物質生產和生活中具體化,又能夠在美學上對設計觀念進行哲學的總括。技術美學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綜合體現了在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方面的問題,其中還包括在文化和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
(4)藝術設計的科學美。藝術設計中科學美是一種較為獨立審美狀態,體現了一種理智問題。在形態的角度上對科學美進行思考,其中包括科學倫理美以及科學產品美。在創作學中進行思考,又包括理論創造美和科學實驗美。科學方面的美感并不是積極體現在研究成果上的,而最注重還是科學創造的過程。科學美必須經過理智所能夠深入體會。這樣也表明了科學的獨特之美。科學美并不是自然所存在的,更體現了一種對現實生活的領悟和感知。在此種美感中,最主要的體現了自然的和諧。無論是在外在還是在內在,均能夠享有一種美感,領會更為全面美。科技美也能夠作為美感中一種高級形式,在總結出美的規律后,進行創造。在人類的審美意識和心理中達到了較高發展階段。在客觀上的,在人類創造的科學發明中,是通過不斷發展的,總結出自然規律中的創造的形式與成果。在低碳環保的大形勢下,應遵循內外空間條件和自然條件一體化的理念。真正實現設計的科學,專業化。例如北戴河美術館建筑就深入遵循了這一理念。具體為:
(5)藝術設計的裝飾美。藝術源于以裝飾成為的標志。在藝術史中,裝飾藝術一直在不斷前進。在手工創作時代中,一般主要是通過對自然形態對產品的外形做出形狀上裝飾。在工業革命時期,大多數藝術運動都是圍繞著裝飾及被裝飾物之間的關系進行處理的。在觀念上視覺和功能美學上都存在一定的更新。在人類發展歷史中,裝飾藝術是焦躁的藝術形態。因此在藝術設計中裝飾藝術占有重要位置。
二、藝術設計美學的特點
在藝術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常會存在這樣的看法:主觀上,設計只是一種心理活動,再通過創新使得形成的要求對象及對其進行調整,對觀念進行轉變成為一種外在的形象和產品。與此同時會需要物質手段和技術,以真正實現審美教育的創造形式。進行藝術設計的核心是源于創造的,在創造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的,并不是單純進行欣賞,區別于純藝術形式。藝術設計是通過一種為人造物實現的,出發點也是“人”。這樣的在設計中要盡量滿足于人類基本審美的習性,達到藝術和技術,實用和審美的統一。設計的審美價值和使用價值是相輔相成的。對于藝術本身的設計特殊性和復雜性的,設計美學的出現是非常自然的。藝術集中反映了對現實的審美,并增強了人類自身的審美觀。在藝術美學的特征下,將人與自然,現實以及社會進行充分的掌握。美學也是以藝術為中心的,通過藝術對現實和意識的審美進行研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其他學科的不斷深入,這種藝術美學形態也不斷深入,豐富起來。
篇8
一、立體主義的形式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
立體主義是現代藝術中最重要的運動。這個運動起源于法國印象派大師保羅·塞尚。他在1900年前后,開始探索繪畫的“真理”。他創作了大量的風景繪畫,采用小方格的筆觸來描繪山脈、森林,他認為用這種方法,才可真正捕捉到山林的本質,而不至于僅僅浮在事物的表面。追求找到描繪對象的實質表達對象的精神,達到神似,而不是簡單的表面寫實主義再現的形似,這成為塞尚創作的核心。他的作品,也深深影響了青年一代的藝術家特別是來自西班牙的青年巴布羅·畢加索和法國青年藝術家喬治·布拉克。他們在1907到1908年之間開始以小方格的筆觸描繪人物和風景,他們不斷交流,互相影響,而他們的創作,遭到當時法國主流藝術界的抵制,但是他們依然堅持不懈,創作豐富。而在具體的創作上,他們的風格日益抽象,并且開始把印刷文字、廢報紙剪貼等加入畫面,把以前依稀可辨的對象發展成為基本抽象的幾何圖形構成,色彩上也越來越單純,筆者認為這在一定的基礎上具備了平面設計的意味,把當時的平面設計從具體的文字、繪畫表現手段中逐漸解放了出來。因為這個運動的中心形式是由對對象的理性解析和綜合構成。因此,它的發展具有某種程度的理性化特點。對于當時正處在探索20世紀新形式的平面設計來說,立體主義提供了借鑒的基礎。立體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成為影響各個歐美國家的國際運動。它包含了對于具體對象的分析、重新構造和綜合處理的特征,這個特征在某些國家得到更加理性的進一步發展,這種發展造成對平面設計結構的分析和組合,并且把這種組合規律化、體系化,強調縱橫的結合規律和理性規律在表現“真實”中的關鍵作用。這種探索,特別是在德國的世界最早和現代的設計教育中心——包豪斯設計學院中得到發揚光大,并體現在平面設計中。因此,筆者可以說,立體主義提供了現代平面設計的形式基礎。
二、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未來主義的版面編排
未來主義運動是意大利在20世紀初期出現于繪畫、雕塑和建筑設計的一場影響深刻的現代主義藝術運動。對于平面設計來說,筆者認為未來主義體現在它的眾多的未來主義詩歌和宣傳品的設計上。費里波·馬里利蒂為了進行未來主義宣傳和樹立未來主義精神,在運動一開始就撰寫了大量的詩歌,這些詩歌的創作和文學作品根本無法通讀。在這種前提下,版面的無政府主義式、反常規的編排就成為提倡這個運動精神的方式。他們認為目前的語言,包括文法、句法等等,都是陳舊的象征,沒有存在和發展的意義,新時代的語言應該是不受這些規律限制的自由組合。在版面編排上,未來主義主張所有的傳統編排方法,以完全自由的方式取代:編排自由,縱橫交錯,雜亂無章,字體各種各樣,大小不一,在版面上形成一個完全混亂的、無政府主義的形式。因此從這里開始,意大利未來主義形成了自己的平面設計風格,稱為“自由文字”——版面和版面的內容應該是無拘無束的、自由自在的。這種主張,在未來主義藝術家設計的海報、書籍和雜志設計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文字不再是表達內容的工具,文字在未來主義藝術家手中,成為視覺的因素,成為類似繪畫圖形一樣的結構材料,可以自由安排、自由布局,不受任何固有的原則限制。筆者在這里想表達的是未來主義在平面設計上提供了高度自由的編排借鑒,當現代主義平面設計風格形成后,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在西方確立,成為了國際平面設計風格,這種趨向反理性和規律性的風格就基本被主流設計界接受了。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未來主義風格在西方的平面設計界中取得了重視,電腦在設計上的廣泛應用,使類似未來主義風格的設計變得非常容易,因此成為時髦和風尚。對現代平面設計的版面編排形成了獨到、經典的應用效果。
三、現代平面設計中的超現實主義思想觀念
超現實主義是歐洲出現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現代主義藝術運動,在文學、戲劇和藝術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顧名
思義,“超現實”是指凌駕于“現實主義”之上的一種反美學的流派。
超現實主義在藝術上取得非常豐碩的成功。這個運動應該說是從1917年阿波里奈爾提出“超現實主義”這個名詞的時候就開始了的。契里科的作品最具有典型意義,他的繪畫反映了他對意大利都靈的印象,反映的不是真實的都靈,而是夢中的這個文藝復興加上工業化的都市——冷漠、嚴峻、人的失落、荒涼和非人情的隔膜,是知識分子在這個時候的惶恐心理狀態的描繪。他的作品揭示了一個人類存在的,但是從來秘而不宣的精神世界,震動了藝術界和文化界。這些神秘而不為人知的精神世界正是超現實主義對于現代平面設計在意識形態和精神方面的影響。它揭示了人類的潛在意識方面,并且通過藝術創作表達這種思想,對于日后現代平面設計在觀念上、創造性等方面的啟迪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促使現代平面設計走向意識形態化的創作,使現代平面設計的表現更具備意念性和理性化。
當現代藝術走上人類藝術舞臺時,受其影響現代平面設計的一些流派在不斷地形成與發展,它們有的是世界性的,也有的只限于某些特定的地區,而這些在現在,我們很難評估它們在設計史上的價值和地位,也難推斷其將來發展的可能性。但是筆者仍試圖從幾個方面概述受現代藝術影響的現代平面設計的一些發展趨向。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這種概述肯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為只有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才能逐步地正確認識現在正在發生的這部分“歷史”。當然,在最后,藝術也罷,設計也罷,它們雖然在分離中各有所求,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便是通過視覺的魅力與精神顯現,共同滿足了人類的多樣需求和與之相對應的對理想生活方式的期望。
參考文獻:
[1]世界平面設計史王受之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
[2]現代招貼藝術史朱國勤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篇9
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是特殊的意識形態。而藝術作品是藝術家運用藝術語言和物質媒介,將審美意象物態化的成果。藝術作品是“藝術”的現實存在,也是藝術家藝術創造的結果。它包含“內容”和“形式”兩個主要的構成要素。而一件藝術作品的內容由題材和主題兩個因素構成。來源于/
1.攝影作品的題材
題材,就是藝術家按照一定的創作意圖對社會生活進行取舍、提煉、創造而在藝術作品中所表達的部分。攝影題材來自于客觀存在,這是攝影的紀實性所決定的。它決定了攝影作品的藝術形象以及攝影作品反映的內容必然是客觀實體。
而對于攝影藝術,紀實性是攝影不可更改的本質,所以在創造過程中攝影主體性和紀實性的統一是必要的。也就是,攝影的藝術形象以及反映的內容與它的原型在一定意義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攝影的題材與其創作的原型有著密切的關系。換言之攝影的題材與其被拍攝的主體關系密切。不同題材的攝影也會有不同的藝術創作過程,所以攝影的類型也與題材有關。攝影的題材、類型分為:新聞攝影、人文攝影、風光攝影、人像攝影、體育攝影、商業廣告攝影等。
2.攝影作品的主題
藝術作品的主題是藝術家對社會生活反映的認知與改造,是對題材的認識與評價。它主要是通過藝術形象表達出的思想、觀念乃至情感。
前面提到過,由于攝影的紀實性導致其藝術創作中的藝術形象與客觀原型的同一性。這種紀實性在攝影一書中占據了最重要的地位,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攝影隨時都可以從中反映出來。當然,單純記錄現實的攝影不一定稱之為“藝術”,他們只是實際存在的簡單物化,并不具備藝術素質。而真正的攝影藝術作品在于攝影藝術家主體性的有效發揮,往往具有鮮明的主題或者充沛的情感。
可以看出攝影作品的主題是攝影家對攝影紀實性的充分利用,借現實主體來表達的思想、觀念和情感。在主題塑造的過程中,攝影家不是被動的攝取眼前的現實,而是對現實深入觀察體驗和認識,并精心摘取具有典型性的畫面、形態借以揭示出思想觀念或宣泄某種情感。所以攝影是現實的藝術,他無法脫離客觀對象去完成創作。
二、攝影作品的表現形式
1.攝影作品的表現形式
藝術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內容的組織結構和表現手段。攝影造型藝術同繪畫相同之處,是將藝術形象訴之于視覺,在一個平面空間內展示出來。在攝影作品的表現形式中,攝影家也是通過構圖的方式將其主題鮮明的表達出來。
構圖是對攝影作品中內容的組織結構,其主要作用是更有效的突出藝術作品內容。攝影師利用美學規律主動的對客觀現實進行截取,簡潔且直觀的表達藝術形象、表現作品內容是攝影作品構圖的要務。來源于/
2.攝影作品的表現手段
攝影的藝術表達手段也可以稱之為攝影的藝術語言,與攝影技術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自攝影術誕生那天起,攝影的局限性就對攝影作品的藝術語言表達就有著不同程度的限制。
攝影的發展與科學技術息息相關。科學技術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從而也導致了攝影技術的局限。攝影設備從巨型銀版相機到小巧的數字相機的更迭歷史,也是攝影技術從復雜且高端的工藝到便捷大眾化的技術的演變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攝影作品的表現手段也在不斷的演變。從黑白到色彩,從膠片到數字,從模糊到清晰等等這些特點都如實的反映在攝影作品上面,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攝影藝術語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攝影技術的發達,致使攝影作品的藝術語言也趨于多樣化。
三、攝影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1.內容決定形式
在攝影作品中內容決定形式的產生。攝影作品的產生首先是由攝影師雇主的某種需求或者是攝影藝術家受社會生活的事物的某種激發,而產生了創作欲望,確定作品內容,然后根據內容需要去尋找恰當的表現形式。
比如新聞攝影師是出于反映和報道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為根本出發點,其內容要求攝影作品確切、直觀、形象的反映事件,所以其表現形式就要用最直觀、形象、清晰明確的語言表達事件。再比如商業廣告攝影,他的創作目的是推銷商品,其內容需要突出產品的特點,強化產品的形象使之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從而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那么這就要求這類攝影作品的藝術語言要具有很高的清晰度,并且能夠突出和強化甚至夸張的表現商品的特點。
由此看來,一幅攝影作品的內容對其表現形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樣,在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中形式常常也起到積極地、能動地作用。
2.形式反作用于內容
當形式與內容相適合時,就能深刻的、充分的表現作品內容;而當形式不適合內容時就會造成攝影藝術作品的平庸乃至失敗。比方說我們要表現花的艷麗,就不能用黑白的表達語言。藝術作品的形式表現內容,有的形式把內容表現的充分、感人,有的則不然。往往也會出現同表現一內容的多幅作品有的極具沖擊力、震人心魄,有的卻表現平庸;也往往會產生同一內容甚至同一現實主題,由不同攝影家去表現其作品也各不同,原因就出在形式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是源自攝影師的自身修養不同、風格不同和對事物的觀察、理解的角度不同。
篇10
盡管每一部影片所展現的文化形態、內涵各有不同,但其中包蘊的文化闡釋價值有些則又是共通的。如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均表露出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創新意識,在選材、敘事、結構、語言等方面標新立異。作品的主觀性、象征性、寓意性都比較強,注重人物內心表現,探索民族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從電影本體出發,努力建構獨具民族內蘊和民族形態的文化模本等等。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例子表明,不論是什么電影,也不管是哪位導演的作品,在文化闡釋價值的構成中,必然有一些共通之處。概括說來,電影作品的文化闡釋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民俗學價值
最常見的文化闡釋價值是通過觀賞一部影片,闡釋其中所反映的某個時代、地區、民族的民風和民俗。人類的精神生活中有兩個傾向,一是眷戀故鄉,對本土文化有特別的親近感;一是向往遠方,對異域文化有特別的新鮮感。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具有鮮明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片往往容易得到各方的青睞,這也是中國影片屢獲國際大獎的重要原因。而人們喜愛觀賞影片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就是能經常地、直觀地接觸豐富多彩的異域文化,了解世界各個民族的不同風情。
闡釋民風、民俗主要通過影片特有的環境、道具、布景以及不同民族演員的服飾、歌舞、語言等展開。如美國影片中燈紅酒綠的現代都市、英國影片中荒涼寂寥的莊園城堡、拉美影片中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阿拉伯影片中廣闊無垠的瀚海沙漠等等,這些都讓觀眾一下子就進入了特定地域民族的特有文化氛圍之中。再如日本人的和服、美國人的牛仔服、歐洲人的燕尾服、中國人的長袍馬褂等等幾乎都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符號。還有印度和日本影片中的歌舞表演,中國影片中的腰鼓、“顛轎”和信天游,美國影片中的“淘金”浪潮,歐洲影片中的“決斗”情結,無不傳遞出各具時代風情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當然,電影作品的民俗學價值還只是文化闡釋價值中的表層價值。
二、社會學價值
電影作品中所包蘊的社會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內涵,也是影片中常見的文化闡釋價值。這些文化價值作為內在層面的文化形態特征,往往存在于影片的內部結構中。如歷史事件、政治風暴、社會習俗、民間傳說等等,常常成為一些影片的整體構架,從中可以闡釋出極為豐富的文化價值。《拯救大兵瑞恩》、《羅生門》、《》、《茶館》、《泰坦尼克》、《無頭騎士》等等都是生動的例證。拍攝于20世紀40年代初的《公民凱恩》更堪稱這方面的典范。影片是根據美國實有其人的億萬富翁、新聞大王威廉·倫道夫·哈斯托的生平事跡創作的。它陳述了新聞巨子凱恩作為“大國民”精神風貌,并且由這個人物撲朔迷離的命運概括了人類前史時代的深刻命題:資本與人性的沖突以及人性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普遍性異化。是資本這個怪物打破了幼年凱恩的平衡,資本的教育代替了母親的撫愛;是資本這個怪物在養成了凱恩作為社會人的才干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對資本的貪婪。他的巨大財富的累積,是以犧牲人的良知和人的情感為代價的;也是資本這個怪物使凱恩承受著現代聲色犬馬生活的輝煌,同時也徹底地撕毀了他在人的生活中的全部溫情。凱恩擁有資本和現代生活提供的宏傳版圖,但他卻失掉了人最美好的東西和最基本的享受。他沒有愛人,也失去了朋友,他是孤獨的,生前如此,彌留之際也不能免,他的那句般的“玫瑰花蕾”,顯示了他的心靈上的疲憊,同時也是心靈的自覺。它發生在凱恩相對遠離現代生活的時刻,并且聯系著他尚未涉足現代生活的孩提時代,因而帶有特別的催人沉思的力量。凱恩的形象呈現著一種全新的沉思的濃度,幾乎也是他生存的那個國家巨大歷史矛盾的回響,從中觀眾幾乎可以完整地了解到“凱恩時代”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簡析電影作品的文化闡釋價值
三、生命學價值
電影作品中所蘊含的生命價值(特別是人生價值)是電影文化價值中較為深層,也較為重要的闡釋價值。草長鶯飛,虎嘯猿啼,生命的蹤跡無處不在。“生命之樹常青”,而體驗生命、思索生命、張揚生命,也是電影藝術魅力的源泉。生命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充盈于每一個個體的存在中。如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執導的動物影片《熊》,由一只小熊擔任主角,以一只大棕熊為最佳配角,再加上兩名獵人,組成了全部演員陣容。影片用擬人手法,始終以小熊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為主線,通過小熊那些頗有“傳奇”色彩的經歷,把觀眾帶入大自然中。攝影機展示的完全是熊的視野和范圍,觀眾在欣賞到一幅幅平時不易接觸到的自然景象的同時,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和豐盈,進而領會到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合諧是多么美麗又是多么重要。但電影由人創造,并因人而存在,其中心必然是人的生命形式和命運。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人才是美的,只有充滿生命的人才是美的”。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細審視,都有屬于自己的秘密與夢想。電影藝術只有與人的生活、命運緊緊聯接在一起,才能叩響出生命的感覺,探尋到生活的意義。
透視生命,首先要展現人的生存方式。好萊塢影片精心描述了一種高度現代化和“理想化”的北美生活方式:文明、舒適、溫情、浪漫……男主角正直幽默,女主角能干漂亮,由此構成了對亞洲廣大青年觀眾的強大吸引力。與此類似,我國《黃土地》、《老井》和《愛情麻辣湯》、《沒事偷著樂》等影片分別展示了傳統的中國農村生存方式和現代的都市生活方式,因而引起中外觀眾的強烈興趣和深刻關注。生命體驗更多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人像克萊默夫婦、貧嘴張大民一般地“活著”,活在窘迫困頓中,活在雞零狗碎中,活在嘈雜擁塞中。高明的電影敘事和觀賞正在于濾去浮動的煙塵,聆聽生命真實輕微的音色。有時生命體驗也存在于罕見的突發事件中,特別是在面對巨大生存挑戰的災難時,人的生命意義會在短時間內爆發,在一瞬間閃現出劇烈而灼人的人性光輝。如《地震》、《龍卷風》、《活火熔城》、《天地大沖撞》等展現人類在自然災難面前的無能為力和堅強不屈;《泰坦尼克》、《緊急迫降》、《恐怖地帶》等則充分展示了人在技術社會里對不被自己了解或控制的技術災難的恐懼無助和劫后余生的生命體驗;《現代啟示錄》、《獵鹿人》、《細紅線》、《辛德勒名單》、《發條桔子》等則向觀眾展示了人的生命在人為的災難(如戰爭、暴力犯罪)面前既是無比脆弱,不值一錢,又是彌足珍貴,至高無上。人類的生命價值正是在生存形式的變幻中不斷得到實現和充實,人活著不管是享受生命,還是含辛茹苦,都是生命之光的閃耀。
論文簡析電影作品的文化闡釋價值來自
對每個具體的生命過程而言,淺的是人生的表象,而深的是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始終是電影創造的核心,對生命感覺的捕捉,經常表現為對情感的凝聚與剖析。電影敘事以人們的情感和心理方式為主脈,兩點之間直線最短,而將心比心,以情動情,是溝通創作者和觀眾心靈的最有效的途徑。“如果充分意識到情感意味著意識到它的全部獨特性,那么充分表現情感就意味著表現它的全部獨特性。”(科林伍德《藝術原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頁)當人的內心隱藏著旋轉運動的情感潛流時,當情感在相反的兩極——歡樂與悲傷、希望與絕望、真誠與虛偽之間持續擺動時,電影讓觀眾看到了人類靈魂的最深處。《雨人》中的兄弟情深,《城南舊事》中的淡淡鄉愁,《廣島之戀》中的復雜戀情……或甜蜜或苦澀的種種情感,雖然是一時一地的故事,卻似一只弓拉動千萬人的心弦,喚起了縈回于每個人心頭的思緒。無論是“大江東去”,還是“楊柳岸曉風殘月”,只要表達的是永恒的情緒或意志傾向,即便是微山淺水,也能于細微處見出廣博,化瞬間成為永恒。因為“在這一瞬間,我們不再是個體,而是整個族類,全人類的聲音一齊在我們心中回響”(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下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375~376頁)。
電影中的生命意蘊、人生價值是電影文化闡釋價值中最易與觀眾產生交流和共鳴的部分,觀眾觀賞電影,通過經歷影片中人物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品嘗影片中人物的酸甜苦辣,體味生活的歡愉和艱辛,以達到認識自身、珍惜生命、善待生活、完善人生的理想境界。一部《泰坦尼克》,讓多少人為之感傷,為之感動,為之莫名的惆悵和振奮。既有愛的甜蜜,又有恨的痛苦;既有生的歡愉,又有死的偉大。大難來臨時的人生百態讓觀眾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愈是美好的事物,當被破壞的時候,就愈具有悲劇的力量。電影中上演的一幕幕“悲劇”把觀眾,甚至把人類的整體生命價值推向一個個新的高峰。
四、哲學價值
電影作品文化闡釋價值中,最為重要也最為深刻的是其中所蘊含的哲學價值。電影能喚醒個體生命的感覺,更可以使藝術成為超越生命的有限而獲得無限的中介。追求永恒、普遍與無限,追求藝術創造的哲理化,是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的共同特征,也是現代影視藝術的總體趨向。
簡析電影作品的文化闡釋價值
哲學和藝術都是升華現象,藝術在追求升華的進程中往往就獲得了哲學品格。同樣是對戰爭的反思,《廣島之戀》和《現代啟示錄》就超越了一般的侵略與反抗、失敗與勝利、怯懦與英勇的簡單對照,而深觸到戰爭背后人性的永恒主題。一部絕好的驚險片素材,卻引起了黑澤明對人的思考,引出了發人深省的《羅生門》。安東尼奧尼曾表示:“我的影片源自我的情感,同時對應我的生活階段。”(S·查特曼《安東尼奧尼在1980年》,載《世界電影》1999年第1期,第236頁)然而他的作品卻讓東西方觀眾在個體中看到整個人類、整個世界的面影。只有關注整個人類的共同問題,才有可能引起普遍的共鳴;也只有穿透生活的表層,努力揭示出人類生存狀態的本質,才能使作品走向永恒。人,是藝術的宗旨,也是哲學的根本,而哲學意識賦予作品穿透時空的無窮魅力,也因此成為品評作品優劣的一個重要話語。
電影作品的哲學品格主要表現在對人類及其生存處境的理性思考。聰明的俄底浦斯解開了“斯芬克斯之謎”,作為謎底的“人”,卻成為人類更難回答的問題。“人是什么?”“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我又是誰?”從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直到今天,這些形而上的命題被反復追問。電影藝術無法回避也不應回避對人、人存在的本性、人的內在與外在困境的探討。電影史上那些深刻與永恒的杰作都是創作者們以深邃的目光關注人及人生存的這個世界的結果。美國當代著名電影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在他為數不多的作品中,總是將探討人、人性、人類未來的命運等哲理化命題放到創作的首位。其中《奇愛博士》《二一年太空漫游》這兩部描寫未來的影片,更可以看作庫布里克關于人類未來的哲理化思考的升華。英年早逝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被譽為歐洲“最有獨創性、最有才華而又最無顧忌的導演”之一。盡管人們試圖從政治、宗教等各個層面上解讀他的電影,然而他那自省的目光始終超越政治、宗教和社會學層面,深情地注視著現代社會中破損的個體命運。如在他的堪稱“天鵝之歌”的杰作《三色:藍、白、紅》中,他拋開政治、社會、宗教乃至藝術的層面,深入探討“自由、公平、博愛”這些人類的生存原則在個人生命層面上的巨大意義。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來,真正的愛情是廣博無私的,能使人高尚的,但錯誤的愛情足以讓人遺憾一生。人世之愛好比一個個切成兩半的蘋果,只有找到切下的那一半,才能相合無間,用別的半個蘋果來代替是不可能完美的。但沒有遇到真正的對象的人也不必因此封閉人生。基耶斯洛夫斯基是運用電影進行人生哲學思考的為數不多的當代導演之一。同樣出于對人的思考,對人存在的可能性的探討,中國有了深沉凝重的《黃土地》,有了自由奔放的《紅高粱》,有了氣勢磅礴的《霸王別姬》……有了與世界對話的可能。但應當承認,在我國每年為數眾多的電影創作中,真正能跳出政治、道德等框架,讓觀眾通過銀幕眺望人生萬象,在短時間內感悟直接的生存哲學的力作,可謂鳳毛麟角。注重使命感的中國電影在追求哲理化方面還有許多路要走。
五、宗教價值
電影作品中所蘊含的宗教價值也是值得關注的較為重要的文化闡釋價值。人類藝術文化的發展歷史表明,藝術和宗教一直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同構統一性。兩者以其對人類生活的晦暗性的洞燭、突破與超越,激情滿盈地傳達了一種普遍性的東西,從而改變了圍繞它的人們,把人們納入一種秩序之中,進入一種神圣的意義領域。人類通過藝術和宗教不斷提供的全新意義模式共同展現被創造的知覺和意義構架,解釋其經驗并規范其生活。宗教不僅成為藝術孕生的母體與土壤,而且直接與藝術創作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成為藝術發展的無可爭辯的因素。電影作為一門依靠現代科學技術的各項成果迅速發展起來的最年輕、最現代化的藝術樣式,同樣也深受宗教文化的影響。一方面,在長期的藝術發展歷程中,藝術宗教化非常突出,廣義地看,甚至可以說,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偉大的藝術作品是無宗教的,而電影作為借鑒并容括人類藝術文化各種經驗的綜合性藝術,無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留下宗教文化的痕跡。另一方面,電影藝術的思維模式(包括創作思維模式和觀賞思維模式)和宗教的思維模式有共通之處。電影是影像的藝術,面對影像的電影創作者(包括電影觀賞者)對影像的偶然性、可能性、開放性以及紛至沓來轉變流動不可遏止的一切,收視反叫,耽思傍訊,在體味和知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韻外之韻的同時,也會生出“終不許一語道破”的模糊感受與“無言之美”。這種創作和觀賞中的模糊性、神秘性,散發著深沉的宗教感。電影藝術家和觀眾就有可能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里,通過獨特的“影像”話語,獨力闡釋自己的經驗,得出與宗教相似的有關世界的結論,特別是對生命與神秘之物的沉思、頓悟、揭示,是與宗教(至少是亞宗教)感情和宗教經驗的理解相聯系的。以至于有人將到電影院觀賞一部電影也比作是舉行一次宗教儀式。
觀眾通過觀賞電影,特別是觀看宗教題材或與宗教相關的影片,可以看見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已經覺察的東西(否則他們便不會知道他們需要它),發現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已經構想的東西(否則他們便不會知道它已經喪失了,或者當它被發現時,也不能夠認出它來);而且還可以進一步看見他們至今不能看見的東西,甚至發現他們還沒有構想的東西。例如美國環球公司1988出品的影片《基督最后的誘惑》,這是一部探討耶穌在成神過程中的內心世界的影片。影片從耶穌當木匠為羅馬人制造用來處死猶太人的十字架開始,后來,耶穌的靈魂得到凈化,開始直接與上帝對話,又在沙漠中修煉40日,得到了驚人的神力;最后他得到神的昭示,應以犧牲自己來換取神對世人的拯救;他為了成為一個救贖的英雄,讓猶大出賣自己。但是就在他被羅馬人釘在十字架上即將成神的時候,發生了幻覺。他在幻覺中得救,結婚生子,過上了平常“人”的生活,直至垂垂老矣。在他行將就木時,猶大前來指責他的背叛行徑,此時他才幡然醒悟,并且發現他仍在十字架上作著最后的成神努力。通過觀賞該部影片,觀眾看到了神對人類的重要性,人類需要神的拯救;也發現了神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人自身修煉而成,神就是人;不盡于此,影片還進一步揭示出,神雖然是一個神,但他并不想成為一個神,人就是人,人也不想成為一個神。神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需要有一個神,需要有別人來做他們的神。神不是本身性的,神不過是一種消費性的和權謀性、策略性的存在。神不是由于本身而偉大,神只是由于人的需要才偉大。當人有一天不需要神的時候,神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這一點是對以往的關于神的觀點的一次顛覆,揭開了“神圣”不可侵犯的面紗,為人類自身的自我反省和發展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和積極的貢獻。
簡析電影作品的文化闡釋價值
但是正如藝術與宗教具有“無言之美”,觀眾對電影文化中宗教價值的闡釋也是很難的。大多數影片蘊含的宗教價值往往與生命價值、人性價值、哲學價值交織在一起。即使是宗教題材的影片,也往往借宗教的外衣傳遞更為豐富的內在的人文價值和哲學價值。如韓國電影巨匠林權澤拍攝于1981年的影片《曼陀羅》,雖然以佛教為背景,但究其實,它在本質上體現的仍然是人本主義思想。在拍攝《曼陀羅》時,導演林權澤明確表示,不是要拍什么宗教電影,因為他對佛教并不關心,也不相信宗教,他只是讀了《曼陀羅》的原作后,覺得這是一個最適合將其感受附于畫面中的故事,那種為了實現理想而獨立奮斗直至殞身不恤的執著過程竟是那樣美麗,他相信能打動他的必能打動觀眾。《曼陀羅》以守戒苦修的法云和放蕩不羈的知山進行對比,兩個修行方式不同的人都朝著同一個方向——大徹大悟而去。影片中知山走的似乎是大乘佛教的路,他不是閉門苦參“瓶中之鳥”如何解脫,而是投身世俗救度眾生。在被政府封鎖的小島上幫病人洗澡,替窮人要飯,為逝者念經超度。在他的身上隱約透露出“有一眾生不得度者,我誓不成佛”的崇高信念。但知山似乎又是一個徘徊于欲望和虛無之間的凡人,直面的勇氣常常被無盡的欲望吞沒。影片通過熟原僧人之口轉述他的救度行為,都通過閃回將他的愛情故事(也即他對欲望和虛無的斗爭)以影像完整地表現出來,這樣安排顯然是導演有意削弱他身上的宗教性而突出人性的掙扎。知山像推著滾石的西緒弗斯一樣永遠無法達到解脫的山頂。知山酒醉后坐化在冬日的山路上,未完成的佛像和他額上深刻的歲月之痕,隱隱透出的遺憾之情,在暗示他未能真正得道。而法云由于母愛缺失造成的心理創傷十幾年來始終不能釋懷,“瓶中之鳥”即是法云受困的心。他期望通過不斷壓抑自己的欲望來得道,而事實上無論是逃避還是肉體上的酷刑都不能對其有所幫助。只有當這兩個看似對立,實則相反相成的人物思想最終融合時,通往解脫的門才會轟然洞開。法云在焚燒知山遺體時體會到知山的勇氣,終于下山尋母,與母親見面后安詳離去。影片定格在一條無止境的道路上,與片頭近兩分鐘的道路的長鏡頭遙相呼應,起到了喻示主題作用,求道之路漫漫其修遠兮,法云依然會堅定地走下去。觀眾在影片中體會更深的是知山、法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文精神,佛門戒規、禪門公案都只是對這一精神的點綴。《曼陀羅》確切地說是一部“人”的電影,而不是“佛”的電影。(參見吳丹《宗教外衣人本內核》,載《當代電影》1999年第2期,第116頁)
一般來講,文化價值是包括認識屬性、審美屬性在內的總體化的價值屬性,因而,電影作品的文化闡釋價值除了上面提到的民俗學價值、社會歷史學價值、生命學價值以及哲學價值、宗教價值之外,還有認知價值、審美價值等,電影文化自身的豐富性也為觀眾闡釋電影文化價值提供了豐富性。正因為電影作品具有豐富的可供闡釋的文化價值,方才形成了文化發展的當代奇觀:在電影誕生剛過百年的短短時間內,觀賞電影已經成為人們最普遍、也最平常的生活經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