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文化創新對策
時間:2022-11-24 03:44:00
導語:新農村建設文化創新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現代化是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全面進步,其中文化發展是重要內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以文化內在張力為基礎,外拓農村文化的承載力,以形成可持續的農村文化動力,并逐步形成先進文化與支流文化相融合的“一體多元”文化體系。我國農村文化長久積淀,其封閉和滯后等特性致使創新動力不足,社會第三種力量應運而生,并為農村文化發展創新價值理念與運行機制,以促進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的價值實踐。
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豐富內涵,其中農村文化建設正日漸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動力。目前,我國農村建設與新農村的要求差距較大,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和矛盾已成為社會轉型過程中最顯著的矛盾之一。解決這一矛盾,需要調動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長效機制的建立,社會第三種力量激發政府與市場的合力,進行農村文化創新。第三部門從文化沖突中尋求創新動力,實行文化寬容,進行文化整合,以求在實踐中貢獻文化的價值。既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優秀文化,又吸納西方先進文化,加強城鄉之間、國內外之間的交流、融合與創新,從而促進我國農村先進文化的形成。
一、文化沖突與外發:第三種力量解構農村文化的文化動力
泰勒認為,文化是各種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以及其他人類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種種能力、習性在內的一種復合整體。文化作為綜合概念,是社會傳統的沉積,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基礎,主要有內含于社會生活之中的隱性文化和外化于社會之中的顯性文化,文化通過各種方式對社會的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文化力”概念最早見諸于日本,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已在日本得到驗證。農村文化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條件下,以農民行為為基礎逐漸形成的文化,具有明顯的封閉性、邊緣性和落后性,因此我國農村文化動力具有區別于城市的自身特點。社會是矛盾的統一體,不斷向前發展和進步,不斷從一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從一個矛盾走向另一個矛盾,在這沖突和矛盾中產生社會進步的力量,從而促進社會發展。我國廣大農村積淀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古典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社會,社會形態代代相傳,歷久不變,這種“閉固性的風格”在社會高速發展中產生了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矛盾沖突。因此,我們需以內涵和外延的綜合視角,解構農村文化動力,從文化沖突中尋求發展之道。
文化是復合性、綜合性的概念,文化動力是一個系統性的有機整體,因此在解構文化動力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文化動力的內涵予以明確,特別要對可持續文化動力加以理解。可持續文化動力是一個可循環的有機整體,除內含文化動力的基本內涵外,還包括文化內在張力、文化承載力、文化發展力。首先,內在張力和承載力是文化發展的內涵基礎。文化的內在張力和承載力屬于兩個不同層級,內在張力在文化發展起基礎作用,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積極的體現文化的寬容度和吸納能力。承載力則是靜態的概念,具有相對確定性和被動性。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具有去粗取精、自我發展的優秀傳統,是一個能夠保持和發揚自身特色而廣泛吸收、融容其他民族文化的開放系統,具有寬闊的胸襟,能充分吸納先進文化并不斷促進社會的發展。同時,我們應明確文化張力和承載力需要依賴于一定外部環境,但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以及落后的經濟條件,從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傳統文化張力的發揮,從而產生了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矛盾沖突與短裂。其次是文化動力。文化,產生于社會生活,同時也反哺予社會生活。從深層次考究,文化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生存方式、社會發展進路、社會規則的制定等。文化動力有推動社會發展的正動力和抑制社會發展的負動力之分。我們應發揚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使正動力外發成新農村建設的助推器,使文化負動力轉化為協調力,從而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間接動力,使之成為有機的整體。同時從文化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考究,應在此基礎上形成可持續文化動力。現代化的發展,基本上是中國傳統的新陳代謝,是中國傳統的合理的保持下的更新,是體現了傳統文化動力的可持續發展。從文化角度考慮,中國現代化決不能建立在虛無之上,而必須建立在一個對傳統繼承和發展之上,現代與傳統之間沒有一個楚河漢界,傳統與現代實是一“連續體”,因此我們不應、也不能完全鏟除傳統。最后是文化發展力。從文化動力到文化發展力,既需要文化動力的內在優化,又需要外部環境的推動。我國正努力進行先進文化建設,以先進文化為引導力,促進社會發展,就體現了文化發展力。可持續文化動力的四個層級,是一個不斷循環發展的有機整體,文化承載力和文化張力明確了文化的融容度和吸納能力,從而加速文化正動力的形成,促進文化發展力的生成。而文化發展力又能拓展文化的承載力,外發文化的內在張力,逐步形成文化可持續動力體系。
隨著社會發展,傳統文化所影響的農村鄉土自生秩序逐漸受到現代社會秩序的沖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產生了劇烈的碰撞,主要包括:先進隱性文化與傳統隱性文化的沖突;先進隱性文化與傳統顯性文化的沖突;先進顯性文化與傳統隱性文化的沖突;先進顯性文化與傳統顯性文化的沖突。如何引導使之成為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動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目前,在現實中我國農村文化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優秀文化遺產流失,封建落后文化復興,文化交流融合緩慢,農村內部文化組織松散,農民文化自主創新不夠等。傳統政府力量無法在廣大農村設計出文化進步的捷徑,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服務社會時,往往傾向于“中位選民”的偏好,不可能在質和量方面滿足各方面的需求。社會多樣性的發展,人類價值觀和需求的多樣性,傳統第一種力量無法單獨滿足這種多樣性需求。市場能力更是無法完成。薩繆爾遜認為,“市場不是理想的,存在著市場失靈”。市場競爭并不能夠提供市場機能充分運作的法則,因而造成所謂“契約失效”的問題。目前促進社會發展的傳統力量,即第一、二種力量,在農村文化創新中顯得動力不足,無法形成強大合力,需要在文化沖突中形成外發力,需要在農村內生出全新動力,并對各力量進行重新組合。社會第三部門以公益性、民間性、志愿性為特征,注重人們之間的互動和參與,發揮人們互助性和利他性,進一步提升人們的自主創新和合作創新意識。現實社會實踐告訴我們,如果社會主體行為無法發揮最大效益或取得滿意績效時,可以考慮改變其行為方式和組織形式進行戰略組合。農村的松散個體農民無法在農村文化創新中發揮最大作用,可以考慮進行組織合作,農村社會第三部門以農民為主體,改變單個農民行為方式,以增強農村的凝聚力和組織性。為了發揮農村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動力作用,我們需要建設一個以政府引導,市場推動,農民自主創新“一體多元”的中國特色農村先進文化體系。
二、文化寬容與內生:第三種力量創新農村文化的原創性資源
文化創新應具有四個條件:第一是創新的動力。沒有動力的文化創新過程是不可想象的;第二是創新的資源。創新資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第三是創新的機制。促進各種創新元素有效地運作起來,形成資源整合;第四是創新的價值。創新的價值應當具有可感性,并能給社會發展帶來利益。文化沖突并外發創新動力,文化寬容創新農村文化原創性資源,文化寬容為農村文化創新豐富了內涵和價值,促生社會第三種力量,并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反過來,第三種力量又能為文化寬容和外發提供現實條件,從而形成了內生與外發的完美結合。
中國文化是一種以道德精神為本源的人性“本善”文化,故而可以通過教化內在地達致“天人合一”的境界。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論述到“家族生活、集團生活同為最早人群所固有;但后來中國人家族生活偏勝,西方人集團生活偏勝,各走一路,西方之路基督教實開之;中國之路則打從周孔教化來的,宗教問題實中西文化的分水嶺”。文化是在人類互動中產生的,而互動會導致人們修正自己的行為,就必然包含著為別人著想的意識,包含著從互動中實現雙贏的意識。當前社會是一個沖突不斷、日新月益的社會,是一個文化多樣性的社會,具有多元不足、整合不夠的特點,這種特點在廣大農村地區表現尤為突出。進行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的建設應對農村內生資源進行原創性創新,以建立長效的促進機制,包括內涵的豐富、價值理念的升華、作用力量的內生和作用機制的創新。
第一,文化內涵的豐富。人性是一個古老的話題,現代市場建構的基礎是對各種市場主體的“經濟人”假設。隨著社會發展,“經濟人”僅僅是經濟學研究中的一個假設、一個對人類道德“零值”的預設,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得到驗證。現實要求人類逐漸從傳統的“經濟人”上升為“道德人”“社會人”“公益人”。這種人性升華的過程中具有層次性,“道德人”屬于人的基本本性,隨著社會化的發展“社會人”成為人的本性假設,而社會發展到一定高度,需要實現一種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公益人”便浮于現實中,并呈現出愈漸壯大之勢。同時,人的利他性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在人和其他生命物種進化中得到表現,并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即奉獻精神,從而在現實生活不斷豐富了文化內涵。第二,價值理念的升華。現代市場經濟文化價值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追求效率和功利的經濟價值觀;二是認同崇尚自由競爭的行為價值觀;三是尊重個人獨立和追求多元價值的權利價值觀;四是形成普遍認同的公正價值觀念,即在個人權益和社會性道德義務要求之間達致某種平衡。這四個方面具有實現層級性,個人權益與社會性道德義務要求達致平衡是社會最高層次,使社會人利他性最大發揮。第三,作用力量的內生。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多樣性需求,促進文化繁榮的重要方式是讓更多人參與文化與學術的研究和競爭,需要一個文化發展的載體,為文化創新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支持,社會第三部門發展將成為這種需求的全新載體。第三部門以公益性和志愿性為特征,以奉獻為活動價值取向,在此氛圍下,第三部門的活動促進了社會捐贈、義務勞動等社會志愿活動的展開,促進了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從而實現社會和諧。近代社會以來,人類社會需求的滿足主要通過四種途徑:法定途徑、商業途徑、非正式途徑、志愿途徑,志愿途徑主要依靠介于政府和私人企業之間的第三部門提供特定服務來實現。志愿途徑的積聚滿足了人類的時代需求。第三部門可以有效溝通城市與鄉村,既可以積聚農村內部的松散資源,又可以創新和拓寬外部捐贈等公益性資金的輸入途徑。第四,作用機制的創新。馬克思指出,當一種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時,它會對生產力的發展產生巨大促進作用,而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性質與狀況時,則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作用機制的創新包括多方面:市場機制的完善、第三部門內部管理制度的創新、相關法律制度的健全、文化動力與人文生態環境的協調創新等,農村文化創新力量的發揮依賴于相關機制的有效運行。
當然,文化寬容對農村內生資源進行創新,建設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并不是主次不分,而是按照“雙百”方針,以主流文化為主導性文化動力與支流文化輔助性文化動力形成的“一體多元”有機整體,從而形成以農村先進文化為導向的可持續文化動力體系格局。總之,第三部門既是文化寬容的重要載體,又的能夠創新農村內生資源,改善外部環境,促進農村文化和諧發展的重要載體。
三、文化整合與創新:第三種力量創新農村文化的運行機制
廣大農村發展相對落后,農村文化處于相對邊緣、落后和封閉的狀態,吸納先進文化的能力不強,多元共存、分化不足、整合不夠是當前我國農村文化主要特征。促進農村文化創新,尋求在農村社會中促使個人權益和社會性道德義務要求達致平衡,必須整合各方資源,包括文化動力、環境力和制度力的協調整合問題,從而創新農村文化運行機制,實現農村文化的理念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
第一,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建設理念的創新。以馬克思主義和黨的領導為原則,以先進文化為引導方向,堅持以民為本的創新理念。我國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這就決定了我國的文化必然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文化。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正確揭示了自然、社會和人的思維發展規律的科學理論體系,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在農村,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落后、愚昧、盲從思想在他們的頭腦中難以徹底消除,必須經過長期的思想教育和農民自身的實踐進行文化創新。同時,我們應明確創新的服務宗旨,根本性問題是農村文化建設與發展是為什么人服務的。農村文化創新是為了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在我國實踐中,農民是農村文化創新的生力軍。因此,我們必須以民為本,以廣大農民為出發點和歸宿。先進文化需要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人民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我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使得人治思想已經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改變目前落后的狀況必須以尊重和實現人民的基本權利為前提,實行依法治國,使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從而促進我國先進法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第二,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建設組織的創新。改革政府文化管理體制,逐步形成以“民辦官助公督”為基礎,以“國投官辦民參”的先進文化為主導的文化建設思路。近日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動員社會力量支持農村文化建設,創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體制和機制,包括:加快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逐步推動經營性國有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大力發展農村民辦文化等。”這為政府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指導。農民是農村文化創新的主力軍,要形成農民自己的特色文化,應創新文化價值觀,豐富文化內涵,體現科學性,增強社會認同感。科學性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特征,以科學性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科學文化以成為先進文化的先導。科學文化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思想方法和科學精神幾個方面,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了先進文化的基礎框架,科學的創新理念和價值取向代表了先進文化的活躍前沿,科學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社會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由于政府行為的有限性和人們需求的逐漸多元化之間產生了對抗式矛盾,政府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多樣性需要,這就要求政府必須回饋或讓渡部分權益給社會,讓社會有能力自己承擔起社會發展的主體責任,形成政府、市場和社會的有序運行。在農村文化創新中,政府作為傳統力量應逐步從具體管理中退出,發揮其應有的引導和宏觀調控作用,讓農村內部形成創新環境,以城市帶動鄉村,促進城市和鄉村的文化資源整合,從而建構和諧新農村的全新組織載體。
第三,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運行機制的創新。逐步建立以先進文化為導向,以法律為保障是運行機制創新的目標。農村文化通過歷史的因襲而不斷鞏固、完善和發展,成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農村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農村社會的各個方面,應尋求經濟與文化的結合點,尋求社會與文化的結合點,尋求環境與文化的結合點,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人文歷史與經濟建設的結合點,更應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創新點。在實踐中,我們要努力發掘農村的村落文化,樹立農村品牌文化,對外可以擴大影響,對內可以促進凝聚力;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和黨的領導,大力推進特色文化建設,推動農村先進文化的建設,逐步形成“一體多元”的農村文化新格局。農村文化創新實踐還應以法律為保障。首先,農民權利意識的增強。“家”的概念在我國根深蒂固,舍己為家的意識濃厚,個人權利意識淡薄,這也是農民權益屢受侵犯,農民自主創新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其次,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通過建立現代制度,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有序的市場運行。最后,法律制度的不斷健全。其一,文化資源保護法律的健全。目前我國傳統文化資源正不斷遺失,而且創新的知識產權也無法得到有效保護,因此必須不斷完善和創新相關法律制度。其二,第三部門的法律規制。目前,我國對農村各種民間組織立法尚未出臺,需要進一步用法律來規范民間組織的發展,為其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其三,農村文化資金管理法律制度。政府財政對農村文化堅持的支持在逐年加大,但成效不夠明顯。社會力量對農村文化事業的捐助,支持建設農村公眾文化事業,加強這些資金的監管,促進效益最大化。
第四,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的相關資源整合創新。文化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是價值的引導和民族的粘合劑,其作用不僅停留于滿足人們精神上的愉悅,而是已體現于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巨大的實踐價值。為此,我們要對可持續文化動力的相關資源進行整合創新。首先,文化動力與環境力的整合創新。文化發展與環境密切相關,文化主體的文化創作對環境的影響也日漸加強,同時環境對文化發展也發展著重要作用,因此文化與環境形成了一個開放性的整體,即文化生態環境。文化生態環境,是指相互交往的文化群體借以從事文化創造、文化傳播及其他文化活動的背景和條件,是人類主體文化活動得以進行的天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統一體。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環境會對社會發展產生動力,從而形成環境力,做到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環境并舉。”其次,文化動力與市場力的整合創新。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源按市場規律進行配置,文化資源也應以市場為基礎,在市場中體現價值,建設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就必須充分利用市場資源。最后,文化動力與制度力的整合創新。制度是文化發展的重要條件和保障,良好的制度能保證文化動力的有序。社會制度同樣會對社會發展產生動力,從而形成制度力,在和諧理念指導下的新農村文化建設,制度力與文化力、環境力能形成有機整體,能促進文化正動力的發展,抑制文化負動力的負影響。
四、文化貢獻與和諧:第三種力量實踐農村文化的創新價值
文化事業是一項長期的事業,關系到人類自身的發展,農村文化發展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文化包括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隱性文化隱含于社會生活之中,并影響和決定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顯性社會文化,產生文化動力,因此文化價值是無法估量的。我們不僅要創新隱性文化,提升人們的意識、價值觀和道德觀,還要使隱性的文化在現實生活實踐,創設先進的顯性文化。同時,創新農村文化要產生社會價值,具有可感性,并能真正給農村社會發展帶來利益。國辦2005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加強公共文化建設,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規范農村文化市場。介于政府與市場之間的第三部門,對人們意識、習慣的改變,到人性的升華,社會資源的積聚,人文生態環境的改善,文化制度的完善等都將發揮重要作用,已成為實現農村文化現代化的重要組織形式。筆者認為,第三種力量對建設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的貢獻在現實中體現為“五個創新”,即內涵、動力、環境、機制與實踐的創新。
第一,創新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的價值實踐,豐富農村文化內涵。由于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文化傳統等各種因素影響的價值觀、社會意識、習慣等不同,文化內含的價值理念也具有多樣性。首先是人性的升華。從起初的“自然人”,再到“經濟人”“道德人”“社會人”“公益人”,實現了層次上的逐漸遞進。其次是社會利他性的發揚。這種人的利他性在社會發展中逐漸形成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即奉獻精神,從而使人性價值得以體現。再次是現代法文化的形成發展。隨著法治進程的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然在法治環境下進行,我國傳統文化中不乏“法治”資源,但由于傳統文化的發展范式無法生成現代法文化,培育農村現代法文化應是農村文化的重要內涵。最后是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和諧創新。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形成背景和涵蓋的內容側重點不同,但相互之間互補形成良性互動,共同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境界。第二,創新農村文化的動力組合,促進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的生成發展。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是一個動態的、開放性的有機體,其生成和發展以農民創作為基礎,而目前松散農民的單個行為無法形成強大合力,政府與市場又無法滿足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建設的需要,第三種力量應運而生,為農民創造提供載體,協調了政府與社會存在的某些對抗關系,激發了政府與市場的內在合力。第三,創新農村人文生態環境,促進文化力與環境力的整合與和諧。文化發展需要在社會中實踐價值,良好的環境是文化實踐的條件。農村文化建設應注重文化力與環境力的發展,既要注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又要加強人文環境建設,以保持良好的農村文化生態環境。第三部門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綠色環保組織在協調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作用、農民合作組織在協調人與社會環境之間的作用等。第四,創新農村文化促進機制,完善農村文化運行體系。體系包括價值理念、主體、行為方式、制度等要素的有機體。第三種力量從豐富農村文化的價值理念,到創新動力的解構,再到主體創作方式以及相關制度的完善都發揮重要作用。筆者認為,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建設應以農民的主動參與為基礎,以農民組織為組織載體,以提高農民的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以制度為保障,最終形成可持續的農村文化運行機制。第五,創新實踐模式,促進農村文化的健康發展。農村文化可持續發展,需要從三個基本方面著手:首先,培養農村文化人才,加強公共文化建設。人是因素是發展的關鍵因素。高素質、復合型的文化人才是發展農村文化的關鍵。目前,農村文化人才匱乏,工作質量低下,無法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第三部門的發展能促進文化活動的組織性,很好的連接城市與鄉村,統籌城鄉文化人才開發,促進文化人才交流,“文化下鄉”和“鄉戲進城”就是很好探索。其次,推動農村文化市場發展,活躍農民文化消費。農村文化產業目前非常薄弱,但隨著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農村文化市場具有極大的市場潛力,文化消費正逐步在農民生活消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規范農村文化市場,對文化經營者和服務者進行管理,并對文化產品價格進行差別管理。創新農村文化產品網絡,改變農村市場供給不足的現狀,以第三部門為紐帶,把農民的消費需求反映出來,把各種農民需要的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及時送到農民身邊。最后,促進農村文化健康發展,維護農村文化安全。文化具有特殊性,不同國家歷史文化傳統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以及意識形態和公共管理文化也不盡相同,因此文化發展的路徑也不一樣。文化具有二重屬性,它在繁榮文化的同時,也難免會帶有逐利性等特點,歪曲先進文化本質的現象,如失之管理有可能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應堅持以農村先進文化為引導,防止其異化,維護農村文化的安全。
結束語:文化是社會的血液和靈魂,鄉風文明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涵。目前,我國農村文化正處于“文化矛盾凸顯期”和“文化發展戰略機遇期”,應整合社會力量,走出農村文化的沖突困境,構建農村可持續文化動力,實現農村文化現代化。第三種力量為農村文化的發展進行資源的原創性變革,包括農村社區文化的建設、城鄉文化交流的拓展等諸多方面,并與其他各力量形成良性互動,從而在新農村建設中,真正實現文化的價值創造與價值貢獻。
參考文獻:
[1]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
[3]李長健.農村文化轉型及其化阻機制[J].河北學刊,2005.11
[4]朱保安.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發展對策[J].河南社會科學,2005.1
[5]范大平.論中國農村文化生態環境建設[J].求索,2005.2
- 上一篇:創新型圖書館文化研究思考
- 下一篇:農村新文化與新農民培養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