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瀕危劇種保護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2 10:32:00

導語:地方瀕危劇種保護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方瀕危劇種保護研究論文

內容摘要:河南是戲劇大省,但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劇種瀕臨滅絕。文章以四平調為例,從劇種創新、培養聽眾、高校傳承等方面對河南瀕危劇種的保護與發展作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瀕危劇種四平調保護發展

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文化發展歷程中,孕育了輝煌的傳統文化。藝壇上獨領風騷近千年的中國傳統戲曲(劇)藝術,在這里也有其深厚的積淀和文化淵源。歷史上曾有幾十個劇種在這里產生流行過,但隨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加之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影響,有很多劇種現在已經瀕臨滅絕。主要有清代康熙、乾隆年間興起的“羅戲”“卷戲”“大弦戲”“懷梆”“懷調”“宛梆”;道光咸豐年間的“北調子”“二夾弦”“落腔”“道情”“花鼓戲”“咳子戲”;同治、光緒年間的“四股弦”“羊羔戲”;20世紀40年代形成的“四平調”等。這些劇種在河南都有過興盛的歷史,代表著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因此,研究這些劇種的保護與發展就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下面以“四平調”為例談一下河南瀕危劇種的保護與發展。

一、四平調劇種發展概況

四平調是流行于豫、魯、蘇、皖四省廣大接壤地區的一個地方劇種,由蘇北花鼓演變而成,形成于20世紀40年代。建國后,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指引下,四平調獲得了很好的發展。1956年商丘市四平調劇團排演的《陳三兩爬堂》在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中獲表演一等獎,極大地增加了該劇種在豫、魯、蘇、皖的影響,短時期內四平調從一個劇團,發展成立了三十多個專業和業余的四平調劇團,該劇種的發展達到一個高潮。“”時期四平調的發展落入低谷。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四平調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商丘四平調劇團也被恢復,該劇團所演的《小包公》一劇,唱響了全國各地。1980年12月,由商丘市文化局倡導,在商丘市召開了首次“四平調唱腔音樂座談會”。這個年輕的劇種的發展達到高潮。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流行音樂和電視劇成為人們娛樂的新寵。包括四平調在內的很多戲曲劇種由于諸多原因而越來越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為瀕危劇種

二、四平調的保護與發展策略

四平調之所以成為了瀕危劇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原來觀眾群的流失。在四平調輝煌的年代,其流傳地區的百姓文化生活可選擇性較小,沒有電視、網絡等現代娛樂工具,沒有歌廳、迪廳等娛樂場所,有的就是農閑時節村頭的大戲,聽戲就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們的文化生活有了多種選擇的今天,要想使瀕危的四平調劇種得到好的保護與發展,首要的就是培養聽眾群,這比任何保護都有意義,因為保護僅僅是使它不消失,而一旦培養起了持續的聽眾,四平調就有了廣闊的前景。筆者認為,培養聽眾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由四平調主要流傳地的商丘地方政府牽頭,協調文化、宣傳等部門,組織四平調劇團的演員排練優秀經典劇目,對全市人民進行義務演出,并到商丘所轄的各地包括每個鄉鎮進行巡回義演。充分利用商丘本地的媒體資源,對四平調進行全方位的報道,在商丘全地區造就一個四平調戲曲的熱潮。在此基礎上,對四平調的經典劇目進行錄制,并在商丘電視臺、河南電視臺播放,爭取把一些原來的戲曲聽眾吸引到戲曲節目上來。其次,商丘四平調劇團還應組織創作班底加強新劇目的創作。因為原來的聽眾多為中老年聽眾,對老劇目較為熟悉,用經典的老劇目就可能把他們吸引回來,但對于中青年聽眾,尤其是1980年后出生的聽眾,他們對戲曲普遍不感興趣,要把他們吸引到戲曲上來需要下大力氣。比較有可能的就是四平調劇團創作人員要大膽創新,搞出一批有時代氣息的、適合年輕人口味的新劇目,把他們從網絡、電影、電視劇中拉到戲劇舞臺前。再次,培養聽眾群要從娃娃抓起,在商丘的幼兒園、小學掀起聽、唱四平調戲曲的熱潮。可以把四平調的經典劇目的故事做成卡通影片,讓小朋友從小就熟悉家鄉的劇目。在小學的音樂課上加進以四平調為主的鄉土音樂教學,讓同學們了解和掌握四平調的知識,進而喜愛四平調戲曲。這樣,才能使四平調的聽眾群越來越多。

保護和發展四平調,除了培養聽眾以外還必須加強四平調的改革創新。就像沒有改革就沒有中國現在的現代化一樣,很多的劇種就是在外部環境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之下,其自身改革跟不上時代步伐而瀕臨滅絕。四平調主要流傳地的豫、魯、蘇、皖四省接壤處,在改革開放以后發生了很大改變。以商丘市為例,商丘原來只是個以農業為主的縣級市,現在商丘市發展成轄兩區的以工業為主的新型地級市。城市面貌、生活方式和80年代有了根本性改變,而四平調的改革和創新卻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加大四平調的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在劇目創新上,可以選擇一些有時代氣息的,反映現代商丘城市、農村生活的體裁進行創作。在唱法、唱腔創新上可以像當年創立四平調一樣,更多地吸收其他劇種、其他唱法的經驗,甚至可以借鑒一下美聲唱法的氣息和發聲方法。

保護和發展作為傳統文化的戲曲藝術,不能忽視高校的作用。因為高校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傳承文化。作為傳統音樂文化一部分的四平調的發展同樣應該重視高校的作用。在這方面商丘師范學院應該承擔起傳承四平調的重任,商丘師范學院是商丘地區唯一一所有音樂本科專業的高校,而且商丘師范學院培養的師范類學生主要滿足商丘地區的中小學師資需求。可以在商丘師范學院音樂系成立四平調戲曲專業,同時對所有音樂教育專業的音樂系學生進行四平調戲曲的教學,讓四平調戲曲課成為其必修課。這樣,會使商丘師范學院的鄉土音樂教學更加完善,同時使四平調有了更好的高校傳承。

結語

河南瀕危劇種雖有不完全相同的瀕危原因,但保護和發展的措施很多是可以相互借鑒的。民族工業沒有自主創新就沒有未來,傳統戲劇沒有創新和發展可能也沒有未來。因此,加大瀕危劇種的改革創新,培養戲劇聽眾,讓瀕危劇種進入高校,這些方式或許能使瀕危劇種有一個更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牛冬陽:《四平調平板唱腔音樂初探》,《戲劇》2006年第1期.

[2]吳金寶:《河南瀕滅劇種現狀調查報告》,《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