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新型城市工業化道路芻議論文
時間:2022-01-08 10:05:00
導語:特色新型城市工業化道路芻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市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這是總結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長期實踐得出的重要結論,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會,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和緊迫的現實意義。本文擬以矛盾論和系統論為指導,從歷史實踐層面和理論層面進行探討和闡述。
從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看中國城市工業化。
什么是城市工業化?什么是城市現代化?現在說法很多,歸納起來,有兩種不同含義:一種是狹義的,主要是指一個國家的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狀況的變化。城市工業化就是從手工勞動為主、農業經濟為主,向大機器生產為主、工業經濟為主的轉變過程。至于城市現代化,則指達到當今發達國家的水平,即開始以信息化為主、以知識經濟為主。另一種是廣義的,還包括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在內。本文只從狹義的角度來探討。
社會復雜系統的發展,主要是由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兩對基本矛盾所推動的。所以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去探討一個國家的城市工業化,而應聯系社會的基本矛盾、聯系各個發展階段的主要矛盾、聯系所處的環境、包括國際環境和自然環境來研究。中國的城市工業化,和其他國家的城市工業化比較起來,既有一般規律的共性,又有自己的個性。既不同于十八世紀英國以紡織機和蒸汽機為代表的產業革命,也不同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和德國的重工業革命;既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城市工業化,又不同于日本二戰后的高度城市工業化,更不同于四小龍以外向型戰略為主的城市工業化。
我國是如何從傳統城市工業化的道路轉到中國特色新型城市工業化道路的呢?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經濟曾長期居于世界前列,1820年的gdp曾占世界總量的33%;鴉片戰爭以后,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飽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凌。實現獨立解放,實現城市工業化,趕超發達國家,實現偉大復興,曾經是歷代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夢寐以求的夙愿。一直到1949年全國解放,才獲得全面實行城市工業化的條件。
中國的城市工業化,在起步時,有以下特點:第一,人口多,人均資源少。人口一直位居世界第一,這既是巨大的人力資源,又是沉重的包袱。以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養活占世界22%左右的人口,就是一個極大的難題。原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就曾說過,“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一個中國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個問題,一直到現在沒有一個政府使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钡诙?,底子薄。1949年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總產值僅占30%,鋼產量僅15。8萬噸,居世界的26位,文盲占80%以上,平均期望壽命僅35歲,是一個積貧積弱的農業國。第三,時間緊,任務重。城市工業化起步比英國遲了兩百多年。當時西方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實現了城市工業化,對中國幾乎都在政治上敵視、經濟上封鎖。落后就要挨打,這使我國必須加快城市工業化的進程,迅速實施趕超戰略。
這幾個特點,一直貫串和影響到整個城市工業化的全過程。
從1953年到現在,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953年至1956年,是開始城市工業化的階段。主要是學習蘇聯經驗,優先發展重工業,實行計劃經濟,形成了工業自主持續發展的能力。1953-1956年,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遞增19。6%,農業總產值平均年遞增4。8%,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特別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城市工業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也是我國城市工業化的最大優勢所在,能夠極大地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
1957年至1978年,是艱難探索中國城市工業化道路的二十一年,是遭遇重大挫折但又取得巨大成就的二十一年。
1956年發表《論十大關系》的文章,要求“以蘇為戒”,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黨的八大確定,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起了變化,要求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大力發展生產力上來。但后來“左”的錯誤思潮改變了這一決定,否認主要矛盾的變化,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先后發生了的嚴重挫折和的巨大災難,錯過了國際上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但是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了錯誤,取得了新的成就。1978年鋼產量達到3178萬噸。6特別是兩彈一星的成功發射,有力地保證了經濟和國防的安全,預示了高科技的燦爛前景。
1979-,這是改革開放,高速崛起的二十三年,也是探索中國特色新型城市工業化道路的二十三年。
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下,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變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變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轉變到全方位開放。在二十多年的長時間里,gdp以年平10%左右的速度遞增,人民生活由溫飽不足上升到總體小康,鋼產量達到1。7億噸,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六位,成為迅速崛起的新興大國,這是世界城市工業化史上的新奇跡。這段時期大量引進外資和技術,掀起以制造業為中心的城市工業化高潮。八十年代消費品工業大發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重點發展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九十年代中后期,高新技術企業逐步興起。同時大量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品和玩具等,成為舉世聞名的“中國制造”。這段時期的主要問題是粗放型的增長方式沒有根本性的轉變,經濟結構有待優化,物質資源消耗過多,污染嚴重。以來,開始進入中國特色新型城市工業化的新階段。
十六大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新型城市工業化的任務和基本要求。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提出科學發展觀這一創新理論,并先后相應地提出一系列重要戰略思想,新型城市工業化的路子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落實。五年來gdp年均增長10%以上,經濟總量己躍居世界第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節能減排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十七大報告要求,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基本完成城市工業化。據測算預計,屆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為5000美元,第三產業在生產中的比重將提高到50%左右,城鎮化率接近60%。到二十一世紀中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將得到解決,我國將基本實現城市現代化,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城市現代化國家。
“新”在那里?中國特色新型城市工業化道路究竟新在那里?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實現城市工業化仍然是我國城市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城市工業化和城市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城市工業化,以城市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城市工業化路子?!笨茖W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為此,我國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與發達國家的城市工業化比較,與改革開放以前的情況比較,與改革開放前段探索過程的情況比較,中國特色新型城市工業化之所以新,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是與信息化相互融合的城市工業化。
二十世紀中葉,計算機、原子彈和人造衛星先后問世,開辟了新科技革命時期。八十年代個人電腦大普及,九十年代信息網絡大發展,世界開始進入信息化的新時代。這是社會生產力的質變。機械化用機械代替手工勞動,是人的體力勞動的延伸和代替,信息化則是以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代替大機器生產,是人的腦力勞動的延伸與代替。機械化對應于工業經濟,信息化則對應于知識經濟,即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生產力和經濟的飛躍發展,不能不對政治、文化、軍事以及社會的各個領域,對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發生深刻的影響。比如金融信息化使東南亞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頃刻之間,影響遍及全球。又比如美國用信息化手段對伊拉克的兩次戰爭,都在幾個月內就打敗了用機械化武裝起來的人數近一百萬的伊拉克軍隊。社會信息化推動了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它們反過來又推動了信息化。整個世界開始變成了“地球村”,國家與國家、企業與企業之間,交往越來越頻繁,合作和競爭的領域越來越寬廣,相互作用越來越強烈,世界進入大變革大調整的新階段。
對于尚未完成城市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信息化既是巨大的挑戰,又是巨大的機遇。可以跳過一些不必要的步驟,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但由于全面實現信息化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條件尚不完備,離開城市工業化單純追求信息化也只是一種空想。正確的選擇就是我國正在做的,把信息化和城市工業化融合起來,以信息化帶動城市工業化,以城市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國際上愛爾蘭、芬蘭和印度等國在這方面的經驗,很值得借鑒。
第二,是自主創新型的城市工業化,也是具有很高經濟效益很強市場競爭力的城市工業化。
我國解放初期從前蘇聯引進重工業技術。改革開放以來,引進了大批當代技術,但多數屬于中低檔??鐕静粫押诵募夹g轉讓給我們,他們以此作為獲得高額利潤的最佳手段?,F在我國產品向外國專利持有者所交的專利費,每部手機為售價的20%,計算機為30%,數控機床為20%-40%。可喜的是,近年來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良好。產業技術對外依存度已從1995年75。8%下降到的38。9%,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已躍居世界第三位。10特別是兩彈一星、神舟飛船和嫦娥奔月的成功經驗,為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提供了樣板和經驗。堅持這條道路,必然會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
創新不限于科技,還包括管理創新和市場創新,因而自主創新能力很強的企業和產業,必然會在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中,創造出質量好、效益高和競爭力強的名牌產品。
第三,是與城鎮化緊密結合,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城市工業化。
城市工業化說到底,就是變大量農民為城市市民,變鄉村為城鎮的過程。發達國家的城市工業化,是千百萬小農破產,大資本城市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歷史。他們在完成城市工業化任務時,城鎮化率一般在70%左右。我國解放以前,城市人口僅占總人口的。城鄉關系對立,城市剝削壓迫農村。解放以后,形成城鄉互助,農民支援城市工業化的關系。由于計劃經濟體制和城鄉二元體制的束縛,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城市工業化,1978年僅上升至17。9%。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加快發展,但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往返于城鄉之間的農民工已超過兩億。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差距,改革初期有所縮小,其后逐步有所擴大?,F在我國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國特色城市現代化農業,已成為農民致富的金光大道。而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和人口聚居格局,以城市圈、城市帶帶動區域發展;以特大城市為依托,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必將形成城鄉、工農、體力勞動者與腦力勞動者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城市化與城市工業化比翼齊飛的嶄新局面。
第四,是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工業化,是人類社會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城市工業化。
發達國家的城市工業化,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后,開始注意了環境保護,但往往局限于本國,而且不少國家向第三世界轉嫁了環境污染,以至溫室氣體大量排放,氣候變暖,災害頻發,成為影響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據聯合國有關專家委員會的報告,發達國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3%,卻排放了50%的二氧化碳;有的專家估計,如果發展中國家每一個人擁有美國的人均碳排放量,需要有9個地球才能吸收這些污染!
中國前一段時期的城市工業化,走的也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污染問題和能源問題日益突出。近年來在節能減排上逐步加大了力度,但遇到的困難和阻力不小,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不降反升,太湖之濱的一個工業城市的居民竟有幾天無水可喝。中央及時采取斷然措施,把節能減排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性任務,并實行任務分解,突出重點行業重點地區,加強統計監督,建立健全責任制,加強資金和技術投入等綜合措施。到底,形勢出現了“拐點”,上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雙雙下降。這就說明高速增長和節能減排是可以并存的,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第五,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的城市工業化,努力實現共建共享和諧社會的城市工業化。發達國家的城市工業化,是在資本對勞動者實行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的剝奪中實現的。三十年代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資本主義各國的失業率分別高達30%到50%,失業工人多達3000多萬,幾百萬小農破產。二戰以后,由于新科技革命和民權運動的開展,發達國家勞動者的生活水平有了相當的提高,但貧困問題和兩極分化現象仍十分突出。美國是世界首富,有3700萬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12。6%。有466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占總人口的15。9%。城市工業化和城市現代化的成果并沒有惠及全體人民。
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依靠人民和不斷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一貫奉行的政策??茖W發展觀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改革開放以來,有幾億人民脫貧,受到全世界的稱贊。近幾年來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和諧社會建設,成為最突出的亮點。農村全部取消了農業稅,牧業稅,特產稅,“種田不交稅”,是幾千年以來中國歷史上的創舉。我國正在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高科技企業用人少,增長與就業矛盾大,是世界城市工業化中遇到的一大難題,對勞動力資源豐富的中國來說,矛盾更加突出。我國采取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與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并舉,就業與創業結合等方針,取得較好效果。
新型城市工業化五大特點,是科學發展觀偉大理論的具體體現,是我國改革開放中多年探索的成果,也將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模式。
實現新型城市工業化的關鍵是什么?
改革開放以來探索新型城市工業化的歷程告訴我們,從傳統城市工業化轉變到新型城市工業化,是極其復雜艱巨的過程,關鍵在于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于實行“三個轉變”。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經濟系統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子系統。生產力系統包括三種物質性要素,即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還包括科學技術、管理經營和勞動者素質這三種非物質性要素。這些要素在企業和產業中相互結合,經過市場營銷,生產出各種商品和服務,形成社會財富。從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來看,經濟發展方式是指經濟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經濟需求結構的變化,它包括消費,投資,出口三大市場,是解決為誰生產的問題,是拉動經濟科技不斷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尤其是消費,是改善民生,發揮國內巨大市場潛在優勢,推動城市現代化的根本。二是產業結構的變化,也即經濟供給結構,是誰來生產的問題。包括第一產業(主要是農業)、第二產業(主要是制造業)和第三產業(主要是服務業)。產業結構的空間表現則是城鄉結構和區域結構。第三是增長因素結構的變化。即怎樣生產的問題,經濟增長依靠生產力的那些要素,是主要依靠勞動力和物質資源的增加,還是主要依靠科技進步。
城市工業化的實質就是一場由經濟需求拉動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也就是經濟發展方式變化所引起的革命。不同的發展方式決定了城市工業化不同的途徑和特點。上述新型城市工業化的五個特征,正反映了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基礎薄弱,技術落后,產品缺乏,平均主義嚴重,亟需轉型。當時抓住了改革開放這個突出環節,抓住了經濟全球化、發達國家低端產業大轉移的機遇,發揮了我國勞動力低廉和供應充足的優勢。在需求結構方面,著重于出口和投資。一方面擴大投資,加強基礎建設和基本建設,推進城市工業化,另一方面大量出口低端加工產品,以擴大市場,賺取外匯,引進技術,積累資金。在產業結構方面,突出第二產業。在增長因素方面,則主要依靠引進技術,依靠勞動力和物質資源的大量消耗。通過改革,打破平均主義,使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幾個方面構成了良性循環,由此推動了全國經濟高速發展。沒有這樣的高速發展,不會有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也不會有人民生活像現在這樣的普遍改善,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是事物總是具有兩重性,在大發展的背后,經濟發展出現了三個不足,三個過高:一是投資和出口過高,國內消費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不能隨著生產增長而同步提高。二是第二產業發展速度過高,第一、第三產業發展不足,城鎮化落后于城市工業化,二元結構長期存在。三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長期靠物質資源的過高消耗和對國外技術的依賴。這些缺陷固然有其歷史條件和客觀情況的制約,但主要是由于對城市工業化與信息化發展規律認識不足,對一些因素發展必須掌握的“度”認識不足,對一些主要方面必須協調發展認識不足,對傳統城市工業化的嚴重影響認識不足。而某些領導干部片面追求gdp增長的“政績”觀和某些企業家單純追求“利潤”的欲望,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雖然很早就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要求,但一直未能從根本上扭轉。
五年來的實踐證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確實是實現新型城市工業化的關鍵。第一,進一步指明了新階段實現新型城市工業化的根本途徑。進入新世紀,我國正處在由總體小康邁向全面小康的新階段,一方面發展水平要求更高,比如要努力發展中高檔產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服務業,要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的發展差距;另一方面,發展條件起了很大變化,比如經濟總量增大,需要的資源能源更多,如果再繼續前段的發展方式,根本不可能持續;因此要實現新型城市工業化,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雖然只是一詞兩字之差,但反映出發展觀的重大創新。增長方式固然重要,畢竟只是發展方式的一個側面,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抓住經濟結構這條主線和它的三個主要方面,才能從深層次上從整體上系統全面協調地解決問題。第二,可以改進前段工作中的缺陷與不足,補缺補短。特別是逐步解決三大難題:國內消費需求不足,資源環境代價過大,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將為可持續發展掃清道路。第三,可以更好地抓住新的機遇,應對新的挑戰。當前信息化、全球化、多極化三大潮流進入新的階段,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不斷涌現。實行三個轉變,可以使我國更好地應對。比如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就可以更好地應對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的新形勢。又如國內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可以為保證我國經濟社會穩定持續增長,為應對國際上政治經濟的動蕩與危機創造最基本的條件。第四,綜合以上三個方面,必將繼承與發揚前段高速發展的成功經驗,達到新的更高水平的良性循環,推進城市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實現又好又快,全面走上中國特色新型城市工業化的康莊大道。由于我國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人才資源與勞動力優勢雄厚,居民儲蓄率高;由于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由于我們已經有了五年來的理論創新和三個轉變的初步實踐;轉變發展方式是完全有可能的。
為此,要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續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積極改善民生。同時適度控制投資規模,優化投資效益,合理降低投資率;調整進出口結構,促進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平衡,從而形成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協調拉動經濟發展的局面。
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推進產業革命。鞏固第一產業,做大第二產業,提升第三產業。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強社會主義城市現代化農業建設,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優化第二產業,大力發展高新產業,特別是信息產業,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使制造業由大變強;大力發展服務業尤其是先進服務業。實行城鄉和區域發展統籌,加快城市化進程。逐步實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揮區域間的特色互補和互動機制,逐步緩解區域發展差距。
努力推進技術革命,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中心環節。要堅持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全面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城市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中去。認真落實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真正做到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軍民結合。大力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不斷創造出國際知名品牌,提高國際競爭力。
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一場艱苦復雜的攻堅戰和持久戰。當務之急,一是深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讓高舉旗幟,科學發展的要求真正在人們的思想上扎根,在行動上落實。二是在改善民生、節能減排、城鄉統籌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建立起最基本的長效機制。實現三個轉變,必將在更高水平上大大發展生產力,而生產力的發展又將對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破除陳舊的體制機制,建立新的長效機制和體制。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開放程度的提高,我國對世界經濟政治的影響力大大加強,也賦予我國以更大的國際責任和更廣闊的回旋余地,許多經濟技術方面的問題,需要國際上的合作與支援。所以需要在新的歷史條件、新的起點上不斷推進改革開放這一偉大事業。
- 上一篇: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淺議論文
- 下一篇:小學音樂教學自主探索淺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