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教學管理工作
時間:2022-03-17 08:15:00
導語:學院教學管理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學院進行大類招生的優越性
(1)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填報專業志愿的盲目性,填報志愿可供選擇的范圍更寬。以往填報志愿時,若干個專業之間學生往往很難取舍,入學后調專業的現象也很多。按大類招生以后,幾個專業“合并”到一個大類里,學生可以先進擇大類,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在校學習了解后。能夠選擇自己最終的學習專業。
(2)按大類招生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專業選擇空間,學生選擇專業更加理智,專業的選擇也能夠更加適合社會需求。由于學生對所選擇專業具有更加強烈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成才,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優越性也就更大。
(3)有利于從學校到學院的招生錄取工作。按大類招生,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冷門專業招生時的困難。高校按大類招生后,很多專業都歸類到一起招生。這就有效地避免了以往填報專業時比例失衡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協調了各學院之間的招生工作,為下一步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2學院在大類招生中必須堅持的原則
學院進行大類招生培養模式改革時要冷靜思考,不能不顧自身實際一哄而上,必須要堅持逐步推進、循序漸進的原則。
(1)要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在大類招生培養模式改革中,必須要從自身實際出發,量力而行。要避免盲目擴大招生口徑,否則,將會出現學科、知識體系相互割裂的現象,最終影響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2)要堅持大類跟專業相區分的原則。學院在分類招生上必須要做到大類跟專業分別招生,而不是將所有專業都劃分人大類。對于一些特殊類專業。如藝術、傳播、編導類等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專業,由于該類專業對學生的特殊要求,就不適合大類招生,否則會影響學生入學后的專業培養。
(3)要堅持整體優化的原則。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目的是有效地利用學校內部多學科優勢,實現多專業的組合。在組合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整體優化原則。實施大類招生培養模式,基礎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整體出發,加以優化整合,建立更為合理的課程結構體系。
3大類招生模式下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必須關注的問題
大類招生下,改變的不僅是招生模式,還包括整個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模式、教學運行等涉及各個環節的改變。因此,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必須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1)科學構建專業框架。合理設置招生口徑。專業框架的構建及招生口徑的設置是大類招生培養模式的關鍵環節。學院應在明確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定位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專業布局、合理調整專業結構、科學地構建專業框架。在分析自身的專業優勢與特色、結合學校教學資源和教學工作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切合實際地設置招生口徑。招生口徑的設置直接決定著人才培養方案、課程結構體系的設計。應盡量避免相關相近學科專業分屬在不同院系。
(2)加快推進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與修訂。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方案是推進大類招生培養模式的中心環節,必須要適應按大類招生的需要,從厚基礎、寬口徑的培養要求出發,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提高,真正做到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切實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進一步完善學院教學管理運行機制。教學管理運行機制是順利實施大類招生培養模式的重要保障。大類招生培養模式要求學院必須改變以往剛性制度下的教學管理方式。代之以靈活、彈性的教學管理方式。積極推行以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為核心的學分制,逐步實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導師制,修訂以彈性學制為主要內容的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制定學生課程選修制等,從而建立一套與大類招生培養模式相適應的教學管理運行機制。
4為適應大類招生模式學院在教學管理工作中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
(1)要制定比較完善的大類招生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大類招生是高等教育的趨勢,但是它要求學校要有相對齊全的學科和高質量的基礎課和通識課程。因此,我們要高度重視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課程體系改革以適應大類招生的需要。
(2)要加強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專業負責人制度和導師制。師資隊伍建設與學科專業建設密切相關。學科專業建設的長足發展,必須要有一支年齡結構、知識結構都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每個專業都應配備專業負責人,選拔專業素質高、能力強的專業人才,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修訂和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每個班級應配備導師,在學生進行專業分流中對學生進行及時指導,為學生答疑解惑。
總之,按大類招生這一高校招生新模式的出臺。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當今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的發展需求。這一招生模式正處在發展和積累經驗時期。還沒有建立相對完善、成熟的體系,它的發展推行受到多方面條件的制約。因此,在學院的教學管理工作中,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試行按大類招生,循序漸進。積累經驗,不能操之過急。無論何種招生模式,隨之而來的教學管理的最終目的都是培養具有創造能力、應變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發揮其聰明才智,貢獻力量。
- 上一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通報
- 下一篇:秘書與同事關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