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推薦意見范文

時間:2023-04-03 01:17: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院推薦意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院推薦意見

篇1

甲方:

乙方:

為積極促進乙方就業,乙方自愿報名參加甲方組織的定向就業(實習)崗位培訓班學習。 乙方在甲方處交納全部培訓費用并參加規定課時的學習,甲方在乙方達到本協議規定的條件下向乙方提供就業(實習)推薦服務,并承擔本協議所規定的責任和義務,雙方就與此相關事宜達成如下協議:

一、乙方推薦起始日應滿足的基本要求:

1 、年齡 18—30 周歲,大專及以上學歷,或高校應屆畢業生(含實習生)。同時乙方承諾對其真實性負責。

2 、按規定交清定向就業(實習)崗位培訓班的全部費用。

3 、在甲方處參加定向就業(實習)崗位培訓班全部課程的學習,出勤率不低于 90% 。

4 、在甲方處完成定向就業(實習)崗位培訓班的全部學習內容并通過項目實訓考核。 在課程結課后三個月內取得中國就業促進會AEP認證。

二、就業推薦時限和薪金的約定:

1、推薦的起始日為: 甲方組織的定向就業(實習)崗位培訓班結束后的 第一個工作日。

2、推薦的時限為:乙方取得AEP認證證書后的六個月內。

3、學員收入與該定向就業(實習)崗位培訓班開班崗位報酬信息相一致。

4、推薦地以深圳,上海,杭州、蘇州為主。

三、就業規定及要求:

1、乙方必須參加甲方提供的完整就業培訓,對提交的簡歷的真實性負責,服從甲方的就業(實習)推薦流程,甲方才能開始推薦工作。

2、學員簡歷提交的方式:

(1) 登陸泰州大學生就業促進工程網 ,注冊成為本站個人會員;進委托招聘頻道注冊填寫《委托求職推薦登記表》。

(2)現場報名 填寫《委托求職推薦登記表》。

3、乙方必須準時、衣冠整齊的參加由甲方安排的面試。

4、若乙方出現以下情況,則視為乙方自動棄權,甲方將取消對乙方就業(實習)推薦承諾:

(1)被企業錄用后,但拒絕入職的,視為自動放棄;

(2)在未通知中心就業部經理情況下,不參加事先確定的面試;

(3)面試遲到;

(4)無正當理由不服從甲方就業負責人的安排,經溝通協調后仍無改進者。

5、試用期內,乙方因個人能力問題被企業辭退,甲方承諾在后續的三個月內繼續為乙方進行就業推薦;因其它方面原因被企業辭退,或乙方自愿離職,則甲方不再承擔本協議規定的責任與義務。

推薦時限內,乙方應保持與甲方的及時聯系。乙方應在甲方處留有準確的移動電話、固定電話和郵政通信地址,乙方承諾聯系方式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若甲方連續三周無法聯系到乙方,則視為自動放棄就業推薦。

四、甲方應承擔的責任:

若乙方符合本協議第一、第三條款所規定內容,甲方承諾按第二條款約定負責乙方就業推薦,否則甲方應向乙方提供全部課程的免費重修機會,如乙方不愿重修,則甲方全額退還乙方所交納的培訓費,即人民幣

元整(¥

)。

六、其它未盡事宜,雙方協商解決。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自雙方蓋章簽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簽字:

代表人:

聯系電話:

聯系電話:

篇2

[摘 要]要鞏固“20以內的退位減法”,只有通過練習才能實現,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但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還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20以內的退位減法 練習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2-078

【教學內容】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練習。

【教學重點】進一步鞏固20以內的退位減法計算,提高口算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深化練習,發現規律,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復習主題

師:你們喜歡喜羊羊嗎?今天我們就和喜羊羊到數學王國去玩,但必須通過這道智慧門才能進入,你們能打開它嗎? (口算)看誰算得又快又對!(用算式卡片開火車)11-9;16-8;12-5;11-6;18-9;14-6;13-9;12-8。

師:誰能說一說“11-9=2”是怎么想的。

生1:把11分成10和1,10-9=1,1+1=2,所以11-9=2。

師:你用的是破十法,說得真好!(板書:破十法)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2:我是用想加算減的方法,因為9+2=11,所以11-9=2。(板書:想加算減)

師:剛才算的都是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今天我們就在數學王國里進行“20以內的退位減法(單元練習)”。(板書課題)

二、練習鞏固,發現規律

1.動腦筋、填一填(答對的摘取2顆智慧星)

師:同學們真厲害,很快就打開智慧門了,小精靈送你們一顆智慧星,接下來還會有很多的智慧星等著大家去摘取,看最后誰拿的智慧星最多!喜羊羊打開大門以后,看到兩組有趣的算式,你能填一填嗎?(1)4+8;12-4;12-8;(2)8+( )=17;( )-8=9;17-( )=8。

在學生做完第(1)組后,問是怎么想“12-4=8”的,鞏固想加算減的方法。學生做完第(2)組后,問:你發現什么了嗎?

出示“6+7=13”的算式卡片,讓學生在練習紙上寫出兩道減法算式。

2.計算、找規律(說得好的可摘取3顆智慧星)

師:今天正好是喜羊羊的生日,數學王國特意為它準備了生日會。聽,喜羊羊正在說:“小動物們,謝謝你們來參加我的生日會,不過如果你們能夠排著整齊的隊伍進來那就更好了。”你們會幫他們排隊嗎?先把小動物下面的算式計算出來,再給他們排排隊!小兔子:12-7;小狗:11-7;小貓:13-7。

師(在學生解答后):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減數不變時(都是7),被減數增加1,差也要增加1。

師:你能不能用這個規律接著編題目?

3.計算,自己發現規律(可摘取4顆智慧星)

師:朋友們都來齊了,準備點蠟燭啦!大家來幫喜羊羊點生日蠟燭(算對了蠟燭才亮),注意觀察算式的規律。13-9;13-8;13-7;13-6;13-5;13-4。

師(在學生回答“13-6”時,提問):你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觀察前3個算式的規律,引出發現的規律:被減數不變,減數減少1,差反而增加1。

出示“13-5,13-4”,讓學生快速說出答案并說理由。

三、聯系生活,解決問題

1.小灰兔吃了9個蘿卜,籃子里還剩下5個蘿卜,原來一共有多少個蘿卜呢?

2.小灰兔想拿蘿卜吃,原來有14個蘿卜,吃了一些,還剩5個,那吃了多少個?(可摘取2顆智慧星)

師:要知道拿走了幾個,得先知道什么?

生:要先知道總共的蘿卜,還有剩下的那一部分。

師:總數知道了嗎?是多少?(生:14個。課件演示線段圖——14個)剩下的一部分是多少?(生:還剩6個。課件演示線段圖的其中一部分——6個)要求拿走的這一部分一共有幾個,有什么方法呢?請你在練習本上寫下來。

3.喜羊羊過了一個快樂的生日,準備回家了。看,小兔子和小松鼠來送它了。課件出示6只兔子和7只松鼠的畫面。(可摘取2顆智慧星)

問:你能根據這幅圖提出一些你能解決的數學問題嗎?請你在小組中互相提問并列算式解答(請組長負責記錄),我們比比看哪個小組提的問題最多。

4.17個小朋友排成一隊,亮亮的前面有8個人,你知道亮亮的后面有多少個人嗎?

五、課堂總結,暢談收獲

今天我們練習了什么?你一共摘取了幾顆智慧星?你有什么收獲呢?

六、思考題

篇3

一、活動主題:

兄弟院系大聯盟,等你來挑戰,娛樂無極限。

二、活動目的:

全運會及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都將陸續臨近,學習部通過以“第二屆兄弟院系聯誼會”的舉辦,在加強設計學院與其他院系的溝通交流之外,還可以不斷凸顯全院學生關注全運,關注科技文化藝術節,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努力營造積極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打造和諧校園,展現大學生的青春風采和精神風貌,激發廣大同學熱愛藝術、勤奮學習、努力成才的熱情與動力,培養審美能力,發掘個性特長,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

三、活動流程:

此次活動共二十人組成分為四組,每組五人分別為紅隊、黃隊、藍隊、綠隊。每隊是由設計學院和藝文學院各出十人平均分配。

該活動分為三個流程: 1、心有靈犀一點通

2、“指手畫腳”現默契 策吧網

3、歌詞記憶大比拼

第一環節:心有靈犀一點通

針對于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全運會兩個主題挑選不同詞語以供本次活動使用(事先準備六組題目如:運動項目柔道、游泳等,科技項目鍵盤、火箭發射等)。每隊抽簽決定題目。每隊派兩名選手,進行答題。每組有十道題目,限時為四分鐘,每組答對一題為一分。得分最多的團對為本輪的獲勝對。

第二環節:“指手畫腳”現默契

每隊五名選手,由工作人員出示需要演示的詞語,第一名選手看題目的時候其余四名選手背對看題人,第一名選手看完題目后叫第二名選手,然后將題目的意思用肢體語言進行描述,第二名選手看完第一個選手的肢體表演后,將意思表達給第三名選手看,依此類推,最后由最后一名選手將自己所猜到的答案公布。答題過程中切忌偷看、說話、傳遞信息,如違反上述規則者判答題無效。由紅、黃、藍、綠隊依次抽簽答題。每對有兩個詞語,每答對一個詞語加十分。接近答案也可以視情況加分。得分最多的團隊為本輪的獲勝隊。

第三環節:歌詞記憶大比拼

此環節由工作人員播放歌曲,歌曲播放過程中會有歌詞提示,當工作人員停止播放歌曲時,比賽選手接唱,接唱過程中要求歌詞、曲調都要準確無誤。每對有十首歌曲,每隊唱對一曲加五分,得分最高者為本環節獲勝隊。

四、評分標準:

三個環節分數相加,得分最高的團隊為最佳團隊。

五、評委代表:

次活動的評委由各學院學生會代表組成。策吧網

六、活動對象:

藝文學院和設計學院全體學生。

七、報名要求:

肢體表演要靈活,會唱歌,且擁有足夠歌詞的記憶量。

八、報名時間: 25日中午餐廳門口

九、活動時間: 六月初(待定)

十、活動地點: 設計樓2317教室

十一、獎項設置

此次活動會評選出一個最佳團隊,最佳團隊選手加學分,以及贈送禮品,另外凡是參與到比賽中的其余選手均會加相應的學分。

十二、活動宣傳:

1、設計學院學習部會將海報分別張貼于設計學院宣傳欄、餐廳門口以及藝文學院宣傳欄。

2、設計學院學習部定于特定時間對報名人員進行選拔。

十三、活動組織者 :設計學院學生會學習部

藝術文化學院學生會學習部

十四、報名方式: 張曉敏 15154133363 (設計學院)策吧網

徐大為 15165063408 (設計學院)

傅美君 15154133354 (藝文學院)

(注:報名人員需注明學院、年級、手機號,以便及時取得聯系進行海選)

篇4

【關鍵詞】思辨文化;獨立學院;行動研究

思辨源于古希臘的哲學思潮,在希臘文明中發展和傳承了兩千年。思辨從純哲學的思考以衍生到社會生活中人們對同一問題正反兩面的辯證分析,能極大地鍛煉人們對問題分析、推理、判斷、歸納、總結和反駁能力。孔子在《論語》中的“一日三省”即使強調反思,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評價。而墨子在《小取》中也強調“明是非之分,明同異之處”,在社會中辯證地看待事物。思辨能力能提高大學生課外的活動的層次,以辨促思提高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并且在思辨中提高自己判斷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思辨能力的培養和思辨文化在大學生能力中不可或缺。

我院2005年9月,學院成立了辯論協會并于同年10月舉行了首屆“新生杯辯論賽”開始,陸續取得了一些成績:2006年12月榮獲陜西省大學生辯論邀請賽冠軍,得到了省內兄弟高校和媒體的普遍關注;2007年7月受邀赴臺灣參加第三屆亞太華語辯論公開賽,首戰就遇到華語辯壇強隊——澳門大學辯論隊,經激烈角逐勝出,最終取得8強;近幾年學院辯論隊也曾參加兩屆世界華語大專辯論賽、兩屆IDEA-SUFE中國公開辯論賽、首屆獨立學院辯論公開賽等等。實踐證明,獨立學院辯論隊和辯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與國內、國際高校進行同臺競爭的潛力。然而,思辨文化卻沒有持續得到的發展和推廣,各獨立學院的思辨文化卻不甚活躍。本文將對思辨文化的蕭條進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一、管理模式落后是校園思辨文化活動處在低位主要原因

筆者在帶學生在省級和國家級的比賽中,對同級院校的辯論活動進行了了解和調查。獨立學院的校園思辨文化活動不能得以發展和推廣,主要存在如下原因:

第一,學生自身方面:獨立學院的學生雖然個性突出,但自制不足。學生整體暴露出知識面狹窄的不足,不能夠滿足涉及面廣的辯題的需求;對時政問題的分析和思考過于形式化、表面化,缺乏個人見解;部分學生個人主義和本位主義思想嚴重,帶有功利思想,大局意識不強。由于獨立學院的學生個人主義意識較強,也導致了團隊打比賽中集體意識薄弱,不利于協調和統一。

第二,社團運作方面:專業的辯論隊和大學生辯論社團沒有區分,導致辯論的精英化專業訓練被降格為大眾化的娛樂活動。辯論隊隊員現大都是辯協成員,辯協過于繁重行政事務和組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并拖累著辯手對辯論的熱情追求、能力提升和精神投入,辯協與辯論隊的“合二為一”發展模式成為大學校園辯論近年來一直處在低位發展的重要原因。另外,辯論隊員人員不固定、更替過于頻繁,辯論隊管理較為松散,造成思辨文化和辯論技能傳承的斷層現象十分嚴重。社團管理的單一模式使團隊不穩定,使思辨文化不能得到有效傳承。

第三,學院指導方面:獨立學院成立較晚,文化積累比較薄弱,依附于母校的管理模式使院校對思辨文化的關注薄弱,造成對辯論活動重視不夠、理解不深、活動單一、脫離常規管理規范等問題。另外,團委人員隊伍的不穩定,對辯論的理解和認識差異較大,造成對辯論的重視和組織常會出現忽冷忽熱,制度執行斷斷續續,缺乏長效的運行機制。

總之,學生辯論隊管理松散,思辨社團建設缺乏文化傳承,學院的指導和關注較少,是導致校園思辨文化活動處于低位的綜合原因。因此如何有效地打破惡性循環,積極建設思辨文化,并在校內外進行推廣,需要在學生隊伍管理,社團機制管理和學院導向管理上的整體配合。

二、“多點開花,分層促進,重點配置”的思辨文化發展思路

為了加強思辨文化的推廣,激發學生的自主管理和批判性分析能力,提高思辨團隊的競爭和協作精神,配合建設創新活力的校園文化,筆者基于思辨文化的特點,對兄弟院校的調查和建設學院辯論社團和取得佳績的經驗,提出如下“多點開花,分層促進,重點配置”的思辨文化發展思路。

(一)辯論隊去行政化

近幾年,辯協學生負責人和辯手多次反映學院思辨文化建設的相關問題,辯論隊的指導老師也覺得有些被動運作。學生反映,學院辯論隊有被“忽略或異化”的感覺,很多時間被一些與辯論無關的事情所干擾,隊員激情減退。將辯手從繁雜的行政事務和組織工作解脫出來,使辯論隊和辯協錯位發展,這是非常重要的。真正將辯論隊建成一個“博學、多聞、慎思、明辯”學術型、交流型和競技型學生團隊,讓辯手在一種開放、自由、活潑和激情的氛圍中,擴展知識層次,交流辯論技巧,提升思辨素養,堅決避免有辯論潛質和熱情的辯手因不喜歡繁雜的行政事務和社團內部的“官僚”作風過早地離開辯論隊,造成辯手結構和層次上的斷層現象。辯論隊應該形成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比如學生對學校的嚴格管理方式有抵觸,我們提出“大學嚴格管理與寬松管理哪個更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這樣的辯題,讓學生在正反思辨后更客觀地認識社會現象,而不只隨波逐流簡單抱怨。

(二)區分辯論隊與思辨社團的職能

辯論隊的主要職能:引領學院的思辨文化發展方向;普及辯協會員的思辨知識和技能;指導、擔當學院 “新生杯”辯論賽和辯論群英會的技術指導和評審;代表學院與校外辯論團體進行學習與交流,參加各類辯論比賽;完成學院在思辨文化建設方面的其他事宜。思辨社團的主要職責:聚集有辯論愛好的學生;“新生杯”辯論賽和辯論群英會兩大賽事組織工作;給學院辯論隊培育和輸送有辯論潛質的新鮮血液。辯論隊和辯協的關系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合作與共贏的關系,互相制約、互為促進的關系。辯論隊伍的成立需要提高層次,并加大本院與兄弟院校的參賽、交流和學習,以提高認知水平,拓展交流視野。

(三)積極構建“以賽促建”的長效機制

目前,在校外競賽機會較少的情況下,盡最大可能開辟校內競賽平臺。基本模式:第一學期的新生杯辯論賽以發掘具有辯論潛質的新生力量;第二學期:的辯論群英會以鍛煉新生代,充實辯論隊,完善辯手結構。再從長遠的角度分析,逐步成立系級學生辯論隊,不定期組織系級辯論隊學習與交流,拓寬我院學生在思辨文化的繼承和延伸,營造良性競爭氛圍,不斷提升全院學生的口才技能和思辨素養,真正起到文化育人的功效。在院內選拔完畢后,推薦學生參加國家級的各類辯論賽,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

(四)開設《演講與口才》公共實踐類選修課

演講與口才是一門藝術,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文明的發展,演講與口才已經成為現代人適應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其作用越來越大。演講是傳授知識的重要手段;是社會交際的重要技能;是求職成功的橋梁;是樹立自我形象的渠道。該課程主要介紹演講與口才的實用知識,各種演講詞的寫作方法;介紹演講、辯論、求職等通用口才的技巧和職業口才的技能。強調基本知識理論與實際訓練相結合,突出人文性、交互性、參與性、操作性。利用公選課這一平臺,普及廣大學生的寫作、思維、演講、辯論等方面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思辨文化品牌建設的深度與廣度,實現文化育人和實踐育人的終極目標。

總之,“一言之辯,重于九鼑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思辯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對一所學校來講,可以有效地將辯論與青年學生思想引領相結合,與青年學生的思政教育相結合,引導廣大學生學生以博大的胸懷和兼容并包的態度,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的個體來講,也是一個提升個人素質、鍛煉個人能力的有效載體。學校層面可以適度加以組織與引導,讓思辨文化在大學校園里起到活躍第二課堂,輔助第一課堂,強化批判性思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Roy Wood.Strategic Debate\[M\].Illinois USA: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95.

\[2\]孔子.論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3\]鄭曉燕.論校園辯論活動的優化\[J\].江西教育科研,2006.

\[4\]陸楚真.開展辯論活動,提高學生自我發展能力\[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4.

\[5\]錢激揚.不同辯論模式引發的文化思考\[J\].東南大學學報,2004.

\[6\]韓獻芬.談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J\].內江科技,2009.

篇5

【關鍵詞】 大學生 習慣養成 實踐論 實踐教學

“原理”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而實踐教學是“原理”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以構建大學生的學習參與機制,形成“實踐體驗”與“內化踐行”的學以致用能力為目標的。實踐教學的重要原則是理論聯系實踐,在實踐中體會理論。目前,各高校對“原理”課實踐教學做了一些有意義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許多寶貴經驗,但還存在許多問題,“原理”課實踐教學實效性有待改進。筆者根據幾年的教學經驗,以學生養成好習慣的實踐教學形式推進“原理”課實踐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原理”課加強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必要性

國務院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進行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基本素質教育。素質是以個人的獲得性遺傳為基礎,以社會的文化傳遞為外部條件,以主體的個人意愿(主動)和個人經歷(被動)為內部條件,經由一定的養成途徑,逐步形成的以價值觀為核心的個人素養和品質。因此,養成教育無疑是塑造大學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養成教育是指好習慣養成的教育。習慣一旦形成,就成為一個人內在的、本能的、穩定的需要,“習慣成自然”,將對個人產生重大影響。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了這樣一句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愛因斯坦有句名言:“個人取得的成績往往取決于性格上的偉大。”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他還指出“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學方面的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養成教育就其本質來說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好習慣養成是當今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效切入點。在新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進人到大眾化階段,就業形勢復雜而嚴峻,當代大學生已經成為思想價值取向多元、素質層次交錯的復雜社會群體,部分大學生呈現出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學習目的不明確、對理論學習不感興趣、知行難統一、執行能力差、缺乏自信心、易產生畏難情緒等不良習慣和現象。因此,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的核心課程的“原理”課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必須進行深刻的養成教育和學習生活習慣的引導,以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二、在實踐教學中搭建理論和任務平臺,促進好習慣養成

在“原理”課實踐教學過程中,搭建理論平臺和任務平臺,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好習慣養成,并在實踐中體悟實踐論。理論平臺就是教師結合“原理”課實踐論的講授和養成教育的介紹,為學生好習慣養成提供實踐論動力和理論基礎;任務平臺就是教師布置作業,下達任務,要求學生結合實踐理論親歷并養成好習慣。好習慣養成與實踐論實踐教學相得益彰共同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學程序和步驟。

1、加強大學生實踐論學習,搭建理論平臺

為養成好習慣,除了需要了解與習慣相關的知識外,實踐觀的學習也為學生提供了重要理論準備。實踐性是哲學最本質、最重要的特征,是哲學對一切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的超越和根本的區別。“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人的一切認識都是從直接經驗發源的,而直接經驗則是人們親身實踐的產物。從根本上說,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要想站起來,僅僅在思想中站起來,而現實的、感性的、用任何觀點都不能解脫的那種枷鎖依然套在現實、感性的頭上,那是不行的”。“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么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如果離開了社會實踐,人與自然的關系就變成了動物與自然的關系,只有通過勞動實踐才可能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它們的和諧統一。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實踐論的學習為學生養成好習慣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和認識動力。

2、布置養成好習慣作業,搭建任務平臺

在實踐論和養成教育相關知識學習基礎上,教師在課堂上布置作業,下達養成好習慣任務,給學生以強制性要求,形成學生實踐的外在壓力。根據研究統計,一個習慣的養成一般需要21天。因此,要求學生在一個月時間期限內養成至少一個好習慣。學生可以依據個人情況自由選擇好習慣的養成,如早起早睡、上圖書館閱讀、運動鍛煉、樂于助人等,或者改掉壞習慣即是養成好習慣。一般而言,行為習慣的養成比思維意識習慣養成相對容易些。好習慣養成要把握低起點、嚴要求的原則。意識對實踐具有能動性,因此學生實踐之前可以上網了解更多習慣養成的相關知識。教師在學生習慣養成過程中要注意課堂內外的跟蹤監督。養成好習慣后,要求每個學生上交一份完成情況的書面報告并在課堂上交流,將書面報告內容、課堂交流和平時交流情況作為學習成績的主要考核依據。書面報告要求主要體現兩大方面的內容:一是習慣養成的完成時間、進展、過程及結果;二是實踐過程的心得體會,包括實踐的作用、意識的能動性及應樹立怎樣的實踐觀等。

三、“原理”課實施好習慣養成實踐教學的效果

養成好習慣的實踐教學要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理論武裝與實踐育人相結合的原則,將理論知識內化為學生的人生體驗,進一步升華為內心信念并貫徹落實到行動中去,最終實現“知、信、行”的統一。

1、大學生養成好習慣的內容介紹

從養成習慣對象看,根據自身不同情況,學生們養成的好習慣各式各樣,如早睡早起晨讀,運動鍛煉,不拖拉、不遲到、英語閱讀理解訓練、書籍閱讀、定期與父母通電話等,包括改掉不良習慣如抽煙,玩游戲等。其中比較多的同學選擇了早睡早起晨讀、運動鍛煉、不遲到、閱讀等好習慣的養成。從習慣養成過程看,同學們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頭1-7天左右,這個階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第二個階段是7-21天左右,這一階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但是一不留意,還會回復到從前,因此還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第三階段是21-90天左右,這個階段的特征是“不經意,自然”,其實這就是習慣,這一階段被稱為“習慣性的穩定期”。一旦跨入這個階段,就已經完成了自我改造,這個習慣已成為生命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從習慣養成與否的結果來看,絕大部分同學都能克服各種困難,想方設法堅持養成了預想的習慣。

2、體認到了實踐的重要性,樹立了科學的實踐觀

在養成好習慣過程中,學生們深刻領會到了馬克思實踐論的科學性和豐富內涵,樹立了科學的實踐觀。學生們深刻體會、意識到如果只停留在思維層面而沒有付諸于實踐,不能使主客體發生變化。如沒有實踐,想養成早睡早起等好習慣是無法實現的,沒有實踐,想充實大學生活和學有所成也是空想。實踐水平決定了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的內容和質量水平。我們實踐的內容、程度、范圍、方法、過程、結果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內容及人生價值。實踐是聯系、和諧人與世界關系的基礎。

3、體會到了意識的能動作用

認為意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在好習慣養成之前,同學們除了要學習課堂相關理論外,還要上網查詢了解習慣養成的相關知識。因此,該實踐是有計劃,有意識的,體現了意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和能動性作用。在養成好習慣過程中,他們有意識地借助各種工具和輔助手段,如使用鬧鐘定時,通過同學相互監督,給自己獎勵或懲罰等,為順利養成好習慣提供了重要條件。學生們親身體會到了意識對實踐的目的性、計劃性、創造性、控制性和指導性作用,增強了理論學習效果。

4、體悟到了好習慣的重要性

在養成好習慣的實踐過程中,學生們感受到了好習慣對于自身學習、生活以及人生的重要性。正如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養成好習慣后,他們學習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精神狀態極大改善,身心愉悅,學習生活信心十足。由于養成了好的習慣,他們很自然、很舒服地去做他們想做的事。在實踐心得交流會上,同學們為彼此養成的好習慣而自豪、感動,得到師生的高度肯定和評價。同學們立志要繼續保持并養成更多的好習慣。正如法國學者培根所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追求好習慣。”

【參考文獻】

[1] 劉國炳、程素玉:高職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之探索[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2] 王蘭蘭、陳良勇:加強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必要性及對策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8).

[3] 劉正富:好的習慣 成就好的人生[EB/OL].db.jm.省略/e21

web/content_zp.php?id=5612.

[4] 揚:對大學生養成教育的探討[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3).

[5]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本書編寫組:基本原理概論(2009年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篇6

論文摘要: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各級各類學校現代化建設的核心。職業學校在信息化環境基本建成的前提下,應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利用。建設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并要注意突出重點,投入資金,循序漸進,有效激勵,從而促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信息化建設亦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得到高度重視,并以此推動了辦學理念的變革。

教育部在2006年發表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優質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受益面。這給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學校在完成信息環境的基本建設基礎上,要高度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和利用,解決“有路無車,有車無貨”的問題。

教學資源是用于教育和教學過程的各種信息資源,它的開發、建設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隨著現代教育技術越來越廣泛地運用于學校教育教學之中,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應成為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刻不容緩的目標,擺上議事日程。

1 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內容

專業教學資源庫中的資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

1.1 媒體素材: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

1.2 題庫/試卷庫

1.3 課件

1.4 精品課程:包含培養方案、參考文獻、教案、學習指南、習題庫、課件、實驗、教學錄像等。

1.5 常見問題解答:針對某一具體領域最常出現的問題給出的解答。

1.6 網絡課程: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某專業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境。

等等。

個人以為以上這些內容都是可以而且必須建設的教學資源。有了資源庫,教師備課時就有了豐富的參考資料和素材,同課程老師不需人人都去分別查找與教學有關的相同資料,可以節省大量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資深的、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的教案、備課筆記等優質資源共享出來,一方面可將這些老師的智慧結晶永久保留下來,成為學校不可多得的獨有的寶貴資源,這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另一方面也為新教師的學習成長提供最佳途徑和平臺,且不必受空間和時間的制約;豐富的資源,更可以為學生自主學習、復習、鞏固所學專業知識提供良好平臺。

2 教學資源庫建設途徑

2.1 購買優質資源庫 采取購買部分適用于專業教學的優質資源供師生選用。

2.2 自建教學資源庫

一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篩選、收集相關專業學科的免費資源(形式多樣);二是激勵老師將長期積累的大量寶貴資源共享出來三是通過平臺將購買的教學軟件、DVD、隨書光盤等進行轉換和網絡。

3 教學資源庫建設需注意的的問題

3.1 突出重點,保質保量

對于學校而言,需建資源庫內容很多,我們不能盲目求全求多,要因需制宜,立足教育教學實際,根據專業需求和學科發展優勢,認真研究、論證,擇重擇要有序的開展教學資源建設,做實做好,做優做精,避免泛泛而建,建而無效。對于某一個類型資源庫能收集到的信息素材更是海量,在對這些信息素材收集后,要進行甄別、篩選、整理、組合,精選符合學科教學實際需要的、內容科學與準確的信息,進行充分、有效、合理的整合,摒除“拿來主義”,避免只重量而忽視質,最終導致“資源庫是個雜物筐,什么都往里裝”的現象。

3.2 發揮優勢,分工協作

資源庫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按照學科教學過程和教學要求進行信息資源的收集和組織,這確定立了教研室、教師在資源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廣大教師既是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者,又是教學資源庫的利用者,要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參與建設的積極性,這是建設資源庫的重要保證。信息技術中心應當做好資源庫平臺建設、資源庫的管理和技術指導與服務工作。成立資源庫建設專家組,負責資源庫建設的項目論證、評價。成立課程資源庫建設項目組,負責某課程資源庫的建設。各環節參與成員職責明確,分工負責,互相協作,確保每個環節不掉鏈子,共同搞好資源庫建設。

3.3 加大投入,推動建設

必要的投入是資源庫建設的保證。資源庫建設將更進一步促進信息化環境的完善。一要進一步完善網絡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存儲系統、數據庫備份、容災系統,搭建安全、快速的網絡平臺,建設先進的管理系統,確保資源庫數據安全,支持資源庫的大容量存儲和大規模應用;二是建立課件制作環境,建設同時可供5人以上同時進行課件開發的開發中心,配置高性能的多媒體計算機,網絡課件制作工具,攝、錄設備,音、視頻處理工具等,為資源庫建設提供較好的環境和平臺;三是建設網絡多媒體教室,為教師利用互聯網資源、教學資源庫開展課堂輔助教學提供環境和保障。

3.4 統籌規劃,循序漸進

教學資源庫建設是一個周期長且規模龐大的工程,費時費力費神,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作為教學資源建設的主力軍,一方面要承擔學校大量的教育教學工作任務,精力有限,時間有限;另一方面獲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各有差異以及參與的熱情高低不同。而作為資源庫建設的重要技術保障力量的專業型信息技術人員缺乏。都將影響資源庫建設質量和進程。因此有必要對資源庫建設進行統籌規劃,循序漸進地進行。依據學科教師教學的實際需要分時、分段進行,并逐漸完善。

3.5 有效激勵,促進建設

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目的是要實現教師方便用、學生樂于學,優質資源共享,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教學資源庫建設的進展和成敗的關鍵在于能否真正調動廣大老師參與建設積極性。學校應制定切實有效的、完善的激勵機制,對積極參與學科資源庫建設項目申報和建設實施的項目組,給予經費上的支持;對于建設成果經專家評審合格,應將成果納入參與者業績評估或工作考核中,并給予物質獎勵;對積極參加知識共享的教師在精神和物質上給予足夠的獎勵(智慧結晶,具有知識產權)。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評價機制,促進學科教師參與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積極性和熱情,促進學校教師的知識共享,提高教學資源建設的質量。

4 資源庫建設的原則

教學資源庫作為各種教學資源的匯集,絕不是教學素材、資料的簡單堆積。它直接以服務教學為宗旨,以實現網上資源共享,教師方便用,學生易于自主學習為目的。因此資源庫建設應遵循一定的原則。

4.1 科學化:內容的科學與準確是資源庫的根本。要建立嚴格的資源審查評價機制,確保資源的高質量;

4.2 標準化:遵循標準是保障資源庫廣泛共享的基礎。建設科學的資源規范體系,符合國家制定的標準和規范,確保數據庫著錄的標準化、檢索的規范化、檢索途徑便捷化。

4.3 結構化:合理的結構可以確保資源庫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擴展性。

4.4 動態化:長期穩定的不斷更新與維護是資源庫具有生命力的保障。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的不斷增加,資源庫的功能和內容應該不斷的完善和更新,以適應發展的要求。

就學校當前條件而言,建設資源庫尚存在某些瓶頸,但不能因此而遲疑。資源庫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應切實將其列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領導小組、專家組、項目組,充分論證,認真規劃,扎實實施,制度激勵,切切實實將資源庫建設好,以此推動辦學理念的變革,促進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教科研創新、合作交流等的持續發展,為提高創新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創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最好的信息環境,并最終建成數字化、現代化校園。

參考文獻

篇7

只有弄清創建學習型醫院與以人為本的關系,認清以人為本理念與推動醫院協調發展的關系,才能更深入的認清創建學習型醫院的意義,才能實現創建學習型醫院的目標。

以人為本與創建學習型醫院的關系。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對于軍隊醫院,以人為本的"人",是指醫院廣大的基層醫護人員,是為醫院建設服務的各行各業工作人員。所謂"本",是指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以基層科室醫護人員發展的利益為本。而創建學習型醫院是醫院科學發展的基礎,不創建學習型醫院,醫院發展就沒有真正出路。因此,以人為本是核心,創建學習型醫院是基礎,以人為本決定創建學習型醫院的質量。

要在認識上樹立"三種觀念"。

(1)樹立"姓軍為兵、行醫為民"的人本思想,才能在創建學習型醫院實踐活動中,體現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服務宗旨。思想決定行動,信念引領方向。每個同志要始終做到權為兵所用,情為兵所系,利為兵所謀。尤其是機關領導干部要時刻牽掛基層科室醫護人員學習面臨的實際困難;解開思想上不好學、學不好的認識問題;解決業務上學的上,學不透的問題;解決工作實踐上學的通、用不上的問題;解決學習成果上中看不中用的問題。要主動在送政策、送措施上下功夫,切實發揮好黨委機關的服務指導作用。對基層科室反映學習中存在的說不好、不好說的共性問題,要主動深入科室了解詳情,科學分析拿出對策,處處為基層科室解學習難題,時時為基層科室鼓學習干勁。

(2)樹立"以兵為本、以民為根"的主體觀念,才能在創建學習型醫院實踐活動中,激發全院官兵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內在動力。我們不少科室領導在開展群眾性的學習實踐活動中,存在學習管理上善于當學生,不會當校長;學習方法上愿意當家長,不愿當老師;學習目標上愿意學現用的,不愿意學后用的;要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實現發展目標與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一致性。要從科室建設的長遠利益出發,從維護醫護人員的切身利益,善于組織大家向書本要知識,在臨床實踐中強素質。要善于從群眾性的學習實踐中摸索群眾性的學習方法,緊緊地同群眾一起攻克醫學難關,勇攀醫學高峰。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尤其在非現役和應聘醫護人員逐漸增多的情況下,科室領導更不能只重資歷,不看潛力;只重學歷,不看能力;只看弱點,不看優點,從而最大程度的發揮科室人員的學習主動性,形成"人人想學習、人人愛學習、人人會學習、人人真學習"的良好氛圍,讓學習競賽的活力競相迸發。要讓學習型專家成為科室建設的骨干,讓學習型科室成為醫院發展的主力。要做到醫院發展靠他們,發展成果惠及他們。要堅持用公平公正的原則,從收入分配、利益調整、權利保障、依法行醫等方面營造公平合理、公平競爭的環境,盡快實現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從而進一步調動群眾學習活動的熱情。

(3)樹立全面發展、科學發展的育人意識,才能在創建學習型醫院實踐活動中,推動醫院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樹立全面發展、科學發展的育人思想,就是要在創建學習型醫院活動中,緊密聯系醫院、人員、臨床的實際,圍繞培養復合型人才目標,在臨床專業交換、科室崗位輪換、機關科室流動、急難任務鍛煉中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圍繞精神需求和價值取向,積極開展符合醫護人員精神需求的高品位文化活動,大力開展以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為主題的愛院敬業系列教育活動,使全體醫護人員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

要在實踐中力求"四個目標"

著眼有效履行我軍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以全面提升對事斗爭衛勤保障能力為目標。"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歷史使命,是胡主席運用科學發展觀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入思考得出的科學結論。這一歷史使命,進一步拓展了我軍的職能任務,也為我們提升反軍事斗爭衛勤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這就需要我們著眼軍隊醫院發展的戰略全局,善于統籌醫院、科室、人員之間的各種關系,使科室建設盡快步入醫院總體建設的科學發展軌道。

著眼后勤部隊醫院人才培養周期長、保留使用難的現實,以實現學習型人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為目標。要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教,走下去探,摸索出適合醫院人才發展的科學機制。通過學習,以寬闊的胸襟,能容下有個性的拔尖人才;以滿腔的熱情,能請進別人請不動的人才;以優厚的待遇,能留下別人拉不走的人才;以超人的膽識,敢用別人不敢用的人才。同時,要進一步發揮崗位輪換機制的作用,在培養"大內通"、"大外通"一專多能的人才上下功夫;要注重結合醫院實際,調整人才培養方向,避免"喜鵲東南飛"的后果;要對非現役文職人員提高政治待遇、物質待遇上下功夫,防止無謂的人員跳槽現象。因此,醫院黨委要圍繞人才建設抓學習,科室黨支部要圍繞保留人才抓學習,醫護人員要圍繞成為人才抓學習。從而,實現人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良好局面。

篇8

關鍵詞: 學風;學生黨員;學風建設

學風是高校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風建設情況不僅是學生思想品質、學習態度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在一定程度上它還反映了高等院校辦學的理念與思想、教學質量與管理的整體水平。高校要建設好的學風,必須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優秀分子,其群體先進性效應對促進學風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研究如何培養學生黨員的先進性效應,來推進學風建設,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高校學風存在的問題

從1996年開始高校大規模擴招,經過近二十年的擴招,在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長。伴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日益靈活,學生的群體特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校的學風也隨之出現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

1、缺乏理想和信念,思想道德素質不高

因缺乏崇高理想和長遠奮斗目標,部分學生入學后喪失了人生追求,在思想上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產生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想法,認為進大學就是入了“保險箱”,于是及時行樂,迷失了方向。導致價值判斷和行為取向出現偏差,貪圖享樂,不愿意努力讀書。理想和信念的缺失,對個人發展和學風建設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2、缺少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態度不端正。

很多學生從小就接受一種觀念:大學生活最輕松。家長、老師、學長都會對苦學的孩子說考上大學就輕松了。不少孩子就憑著對高校這份“輕松”的向往,努力學習,考上大學。上了大學后,對自己的學習只求及格是很普遍的現象。而及格的成績也大多是“抱佛腳”抱來的。這種學習惰性無論在學習好的學生,還是學習差的學生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3、角色轉變不成功,學習方法不適合

在目前應試教育體制下,中學教育普遍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學生大多是在學校、社會、家庭等的壓力下被動地學習。而大學生的學習方式與中學生有很大的差別,大學學習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靈活性和探索性,這就要求學生轉變學習的理念和方式。但部分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惰性大,依賴性強,習慣在老師或家長的嚴格督促與要求,進大學后,一旦無人從嚴監管,就有些茫然無措、無所適從,在越來越高深的學業面前,出現學習困難就成必然。①

4、專業認同度低,專業思想不穩

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所學專業并不了解。有的聽從父母之命或親友師長推薦,有的考慮專業在社會熱門與否,有的憑自己的主觀想象和對專業名稱的顧名思義,有的是被調劑到現在的專業。當進入大學學習一段時間后,發現所學專業并非自己理想中所想、興趣所在,或非自己所長,不能及時調整好心態,也不能理性對待所學專業。因此,對專業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對大學所有學習產生厭惡,導致學業成績差,以致被留級、退學。

5、組織紀律渙散,自我管理能力不高

如今,學生上課遲到、早退、曠課現象屢見不鮮,少數學生在正常的學習時間里不按時完成學習任務,而是上網、聊天、逛街,沉迷網絡游戲等。上課不認真聽講,睡覺、看課外書或發短信、聽音樂;課下抄襲作業,不認真學習;考試時抱有僥幸心理,考試違紀現象時有發生。②

6、部分高校教師示范作用不高,學生上課積極性差

有些教師教學準備不充分,課堂講授內容不準確,學術態度不嚴謹。這些老師雖然是少數,但是由于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熱情和與學生的互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得到激發。有的教師極少與學生進行生活、學習等方面的交流,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實際問題,沒有盡到積極引導學生努力進步的職責,導致上課內容與實際需求嚴重脫節,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高校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分析

學風的形成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原因,要進行學風建設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大學生黨員作為高校學生中的先進分子,在學風建設中如果能發揮他們的先進性特點,必然會成為推動學風建設的重要力量。③

1、學生黨員思想素質較高,對學風建設起到思想引領作用。

學生黨員注重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思想素質和政治敏銳性較高,為人正派,品行端正,能夠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④另一方面,學生黨員道德修養普遍較高,具有服務廣大同學的先進意識,具有較好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為學生指引正確方向,從思想上引領學風建設。

2、學生黨員學習成績優秀,對學風建設起到示范作用

大學生黨員是學生中的優秀分子,是經過組織嚴格考察、培養起來的學生骨干和核心,他們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周圍的同學。學生黨員普遍具有優良的學習成績和心理素質,能夠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3、學生黨員朋輩輔導,為學風建設營造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

服務同學是每一個學生黨員的宗旨,學生黨員和普通同學生活學習都在一起,能及時發現同學在學習中、生活上的問題,與他們及時溝通,必要時及時對輔導員老師反映情況,為最終妥善解決問題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同時,學生黨員也是老師的助手,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為建設良好學風奠定了基礎。

三、黨員先進性培養在推進學風建設中的實施路徑

(一)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黨員自身修養

學風是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反映,加強學風建設首先要從學生的思想工作上抓起。⑤要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思想教育,提高學生黨員思想認識,使其自覺主動投身于學風建設。

1.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

培養學生黨員的愛國情懷,樹立信仰,形成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可以利用重大節假日的特殊意義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清明節祭掃緬懷先烈、5?4青年志愿者活動等,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和遠大的理想,努力提高其理論水平和思想境界。

2.加強學生黨員的專業思想教育和成才觀教育。

定期邀請專業老師、企業人員及優秀畢業生代表座談,講解就業現狀及專業發展前景,幫助學生黨員及時了解社會、了解企業、了解專業前景,穩固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調整心理預期;提高學生黨員對學習的認識,幫助學生黨員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信心。

3. 要加強對學生黨員的誠信教育和行為規范教育。

目前誠信問題是學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需要加大對學生黨員的誠信教育,提高其誠信意識。針對目前學生中存在的考試作弊現象,可利用民主生活會等形式在考證、考級、考試前用典型案例告誡學生黨員要誠信參考,誠信做人;針對上課遲到、曠課、責任意識淡化等現象,要通過思想教育及系列活動增強學生自律意識,規范其行為。

(二) 加強先進性引導,發揮學生黨員的模范作用

1、通過學習傳幫帶,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1) 針對同學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做好批評、鼓勵和引導,敦促周圍同學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針對部分同學專業思想不穩的問題,可查閱資料、咨詢老師,了解本專業的學習和培養計劃、就業前景、社會需求等,使同學們感受到美好的專業前景,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3)組織學生黨員與部分學習困難的同學結對。開展“一幫一”助學活動為其答疑解惑、傳授學習方法,促進良好學習氛圍的逐步形成。

2、通過引領示范,發揮學生黨員在班級中的帶頭作用

隨著學分制和選課制的全面推行。原有的行政班模式已漸漸被課程班模式代替,班級集體教育的功能受到強大的沖擊。如何加強班級建設,發揮好班集體作為高校學風建設陣地的應有作用,關鍵在于班級黨員的主心骨作用。班級中的黨員應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同學關心國家大事,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帶頭支持各類主題班會,自覺模范地遵守校紀校規及班級規章;時刻注意了解同學的思想動態,及時掌握熱點、難點問題,起好學校、教師、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3、通過榜樣示范,引導整個學校學風建設

學風建設過程中,要注重榜樣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園互聯網、報刊、廣播等媒體宣傳學生黨員中的先進典型。不僅要讓廣大學生看到學生黨員的優良行為,更要讓學生黨員的形象更持久更深入地影響到廣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將學生黨員的行為保持并固化,從而帶動整個學校的學風建設。

(三)健全制度建設,確保學風建設工作的持續性

進行學生黨員先進性培養,推進高校學風建設,要想切實取得成效,必須建章立制,建立健全的選拔―培訓――考核――激勵機制,保證學風建設的持續性。

1、選拔

一方面,應嚴格按照黨員標準發展學生黨員;另一方面應結合高校的特殊情況和大學生的特點,從黨員培養的幾個關鍵環節入手嚴格學生黨員培養制度。在推優、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發展黨員和轉正各個階段都要把學習成績是否優良作為必要條件。

2、培訓

要在入黨前后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培訓,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業務能力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團隊合作素質、心理健康素質。一方面對積極分子和培養對象進行入黨前教育,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黨的歷史教育和黨風廉政教育為重點進行黨的知識的系統教育。另一方面要利用講座、論壇等形式對學生黨員進行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行為能力、自覺意識等方面的培訓與教育,提高學生黨員的學習能力,在學生黨員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

3、考核

學生黨員先進性作用發揮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只有通過具體的量化指標才能反映出作用發揮的好壞,因此要建立健全學生黨員的管理考評體系,明確學生黨員在思想作風、組織生活、理論與業務學習、班級管理、宿舍建設、各種活動參與、遵章守紀等方面的具體標準,利用黨員評議、學生評議、黨員自評與組織評定等多種形式對黨員表現進行考評,把考評結果作為評選表彰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評定獎學金及推薦畢業就業的重要依據,以此來激勵學生黨員爭先進、做表率。

4、激勵

一是目標激勵。在承諾要求中明確提出學生黨員的基本目標,要求學生黨員必須根據自身情況和承諾要求提出自己的奮斗目標。二是表彰激勵。每學年評選一批優秀黨員進行表彰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總之,學風建設是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不僅營造黨員隊伍良好的學風,而且要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促進整個學生群體良好學風的形成,從而促進學生黨建工作和整個高校學風建設。

[注釋]

①唐星星.黨員朋輩輔導在學業困難大學生幫扶中的應用研究.[J].企業導報.2014(08):156.

②楊緒軍.淺議保持學生黨員先進性對學風建設的推動作用.[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65.

③于志杰.當前大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中作用發揮的思考.[J].經濟、黨建研究.2014(6):105.

④陳紅英、李曉.學生黨員帶動高校學風的實踐與探索.黨建思政教育.2014(12):143.

⑤田慧芬.發揮學生黨員先進性,提高學風建設成效.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11):51.

[參考文獻]

[1]唐星星.黨員朋輩輔導在學業困難大學生幫扶中的應用研究.[J].企業導報.2014(08):156.

[2]楊緒軍.淺議保持學生黨員先進性對學風建設的推動作用.[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65.

[3]于志杰.當前大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中作用發揮的思考.[J].經濟、黨建研究.2014(6):105.

篇9

新課程的實施,是廣大一線教師長期的追求。縱觀我們語文改革的歷程,錢夢龍、魏書生、于漪、張孝純、蔡澄清等老先生們的教改實踐,為中學語文新課程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他們的追求,他們所堅持的教學改革方向與現在倡導的新課程理念是一致的。就我們語文教師的語文教學而言,我們應該沿著他們的追求和他們倡導的教改方向,不斷地走下去。

新課程不是對傳統方法的批判和否定,或者說不是為了批判和否定傳統,而是為了充分地運用優秀的傳統教學方法和理念。不要以為新課程是脫離傳統土壤的天外來客。新課程的新,是繼承了我國優秀的教育傳統,吸納了現代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熔入了我國二十幾年來的教改成果,反映了廣大語文教師的呼聲與要求、理想與愿望。它新就新在對已有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育教學經驗的整合、發展和創新。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我們不要用的觀點來看待我們自己的過去,否定我們所取得的成果。不要妄自菲薄,我們的曾經,我們的擁有,也許正是現在人們的追求。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是對前人的教改成果的繼承和運用,它用自己的教學過程,向人們展示和詮釋了以下教學原則:

(一)面向“全體”。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既是“保底”教學,即保證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達到語文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又是“提優”教學,即保證優生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給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既要給優生“發展性匹配”,即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識和新方法,讓學生感知最新信息,激發其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又要給中差生“適應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斷獲得成功,逐步增強信心,形成學習上的良性循環。切實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備課包括教材內容的加工,課外信息的利用,學生生活經驗的挖掘,啟發性問題和講解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都要統籌考慮。備課給各層次學生確定的教學目標,上課時還要機動靈活地落實。每節課要通過對學生的質疑、答疑、討論或練習等判斷學情,了解每個學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學有的放矢。依據層次目標,設計有梯度的問題或訓練題,要遵循以下三個前提:1、掌握學生已有的經驗或知識,使設計的問題和訓練題與之“銜接”,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能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2、能引起學習興趣,激發各層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3使學生有認識上的困難,值得思考與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證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全面充分地發展,使全體學生真正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爭取大面積地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二)著眼“全面”。一是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本教法十分重視學生讀的訓練。“引讀感知”階段學生需要朗讀、默讀、讀熟;“啟讀生疑”階段,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和感受;“研讀演練”階段,學生要精讀,在運用的過程中讀,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并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通過合作、討論、互助,排除學生對課文理解、領悟的障礙。在討論時讓學生見仁見智,遇到有價值、有話可說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辯論,活躍學生思維,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辯論雙方(或多方)必須要專注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聽出對方的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觀顏察色,辨析語氣語調等;辯論時,學生必然要快速及時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等。“運用遷移”階段的課外語文實踐活動,包括校內閱讀書報,講故事,講演,朗讀詩文,與廣播稿,學書法等。聽故事、寫參觀訪問記、山水游記、寫調查報告,寫所見所聞所感,與人交際談話,為家長寫一些應用文等,可綜合訓練讀寫聽說能力。還可以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把提高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要求,變成語文教學的具體環節和學生的具體實踐。二是提高學生的質疑和思維能力。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學習是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充滿好奇、疑問和探索的,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創造力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其實生疑、質疑、討論、釋疑等是思維過程的具體展示,也是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讀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孔夫子說:“疑慮,思之始,學之始”。在“引讀”、“啟讀”、“研讀”階段應該切實地把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真實而有序地展開。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獨立性和靈活性。使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學習實踐中,逐步提高觀察、發現、判斷、推理、概括、想象和創新能力。“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三)突出“主體”。學習是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對知識意義的建構過程,是個體新舊經驗的相互作用,這個建構過程是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的。皮亞杰認為,對于學生個體學習而言,一切知識起源于認知主體的實踐活動,學生的自主活動是他們認知形成和發展的源泉。實踐性是語文課程的本質屬性,語文教學如果離開學生自已學習實踐活動是不可想象的。我們所說的“異步推進”是在每個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和經驗的基礎上實現的,學生個體只有自主學習,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異步推進”。“動態分層”的依據是每個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所反映的學習效果和所達到的水平,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其表現出來的能力進行評估。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寬松的環境,設置適當的問題情境,制造學生在認知上的沖突,激發其讀寫聽說的主動性和表現欲,讓其充分地展示。在“異步推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讓學生自讀感知,讀而生疑,研讀演練,運用遷移。讓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創設合適學習的情境,科學地引導,靈活地組織,平等地參與和有效地規范學生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學會學習”,“不需要教”,為其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以適應學習化社會的需要。

(四)注重“過程”。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講了兩千多年,“啟發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系。異步推進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立足于過程的“到位”與“優化”。一是引導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地調控。二是落實教學的具體環節,使過程“到位”,每個環節中還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并做到各種方式、方法綜合貫通,做到教學流程合理。三是分層啟動,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和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學習的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四是使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建構的需要,循序展開。五是轉變教學評價指向,即由側重評價教師教的過程和藝術,轉變為側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五)強調“合作”。中學語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是顯而易見的,但學生都在以自己的經驗為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構對事物的理解,從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教學要使學生超越自己的認識,看到別人與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不同的側面,必須通過合作和討論,融合彼此見解,達成共識,從而形成更加豐富、正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因此合作學習在“異步推進教學”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讓每個人的知識構架和經驗得到充分展示,并在與其它同學的思想磨合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逐步獲得真知,發展能力。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有效地減輕學生“單打獨斗”所造成的過重的課業負擔,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六)鼓勵“創新”。“引讀感知”讓學生自主地感觸課文的“靈”與“肉”,形成自己的初步印象和感受;“啟讀生疑”排除閱讀障礙,叩問文本,與文本進行深層次對話,產生疑問,培養創造性思維;“研讀演練”充分地動手動口動腦,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有師生、生生互動,把疑難的問題提出來,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讓有爭議的問題“爭”起來;“運用遷移”讓學生在運用中學習,在遷移中拓展,在拓展中創新。

篇10

為促進學校的共同發展,根據中央電化教育館全國教育技術研究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安排,由《基礎教育信息化區域推進策略研究》總課題組與常州市教育局共同主辦,《信息技術教育》雜志與常州電教館、常州教育技術裝備站共同承辦基于網絡環境的區域教育資源建設與教學應用研討會暨課題開題會。

一、會議主題

均衡共享和諧共進

二、會議專題內容

1.區域網絡資源建設的機制與體制的探索與研究。

2.區域信息資源的應用和開發,資源開發與知識管理。

3.網絡資源庫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

4.跨區域間、校際資源合作建設的新舉措、新方法。

5.以教師教學應用為目標的區域教育資源建設新探索。

6.重點課題開題報告。

三、會議時間及地點

1.會議時間:2007年3月下旬。(具體待定)

2.會議地點:江蘇省常州市。(具體待定)

四、會議代表

1.中央電教館有關領導。

2.課題專家組成員。

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教館、教研室等分管教育技術研究的有關領導。

4.相關地區部分教育部門領導。

5.相關學校主管領導及科研人員。

6.企業界代表。

五、其他

1.會務費:380元/人(含餐費、資料費、會務費)。

2.會議代表的住宿由會務組統一安排,費用自理。會議代表的往返交通費用自理。

3.欲參加會議者請于2007年3月15日前,將填寫好的“參會回執表”通過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至組委會。

六、聯系人

王曉軍(北京)010-87663458-8083,13311596091

E-mail:cxxx@vip.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