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驗人力資源研究思考
時間:2022-10-27 11:32:00
導語:英國經驗人力資源研究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特點,來自人才方面的壓力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顯得更為緊迫,這必然引起人才競爭的產業化和國際化,進而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本文以英國產業結構升級情況的經驗為借鑒。針對河北省人才結構現狀,分析目前實施人才戰略的優勢和劣勢,并提出實施人才戰略方面的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河北,產業升級,人才戰略,政策建議
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加速了各國對人才,特別是高科技人才的需求。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必然帶動人才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河北省作為沿海地區的經濟大省,從本世紀90年代初至今近二十年來,經濟結構調整初顯成效,宏觀環境得到改善。但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高新技術和信息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三產業的迅速崛起,使得河北目前支柱產業由于缺乏核心競爭力,面臨產業升級的極大壓力。而人才尤其高級人才的匱乏,卻是目前產業升級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礙。面對國內國際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形勢,如何開發、引進、培養、配置人才,發揮自主人才資源優勢,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增強競爭力,成為河北當前制定人才戰略的核心問題。一些發達國家或地區也有著類似的發展過程,借鑒其成功經驗,對于準確把握我國產業調整的方向和力度,實施人才戰略將十分有益。
一、英國三次產業結構調整中重視人才的經驗
1.產業結構調整政策。英國作為全球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其產業結構調整始于六十年代,興于七十年代,至今仍在進行。到目前為止,在主體上已經基本完成了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以高新技術、金融服務為主的產業結構。與此同時,也對傳統工業進行了必要的改造,保留了部分傳統產業。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傳統產業在就業機會的提供、所占GDP的比重,都有所下降。更重要的是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勞動力的文化結構得到了相應的改變,勞動者的文化素養、綜合素質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產業結構調整中重視人才的做法。英國的產業結構調整除了重視城市規劃和基礎建設外,創造人才環境的經驗很有借鑒意義。
(1)人才培養。產業結構的調整,首先是解決人的素質問題。無論是倫敦、曼切斯特,還是格拉斯哥、愛丁堡以及巴黎新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首當其沖是人才培養。為了進行大規模、有效的勞動力隊伍的培養和培訓,各級政府都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制造大量適應市場需要的新的就業機會,而制造新的就業機會的主要途徑是培育大量的中小企業,特別是從事高新技術的中小企業,這類企業的成長必須依賴于大量的高素質的人才,這就必須有一個高質量的終身教育培養體系予以保障,在人才培養實施過程中也推動了信息化進程。
(2)環境營造。一是提供信息;二是轉變觀念;三是生活環境。盡管歐洲的生活環境總體上看質量都很高,即使如此,為了吸引人才,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各地千方百計優化環境,特別重視環境保護,以形成舒適便利、具有特色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許多著名城市城市,除了具有良好基礎設施和各種精美的寫字樓外,他們根據高新技術人群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文化娛樂都與其它產業的人群有較大差異,在住房、娛樂、文化設施等各個方面按照市場導向,做了大量投入,在城市的舒適化、便捷化、多樣化方面成為從事高科技的年輕人的首選之地。
3.河北人力資源現狀分析。
(1)河北人力資源和產業結構現狀。人力資源現狀:河北人口6699萬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6歲以上人口的比重為3.07%,文盲比重為7.62%,人口總體素質逐漸提高。但比較發達地區如北京兩個數據分別17.55%和4.23%,全省16歲⒍~59歲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64.79%,其中在業人口占85.82%,即勞動人口為4340.37萬人,還有615.46萬人的潛在勞動力潛力。
產業結構現狀:河北省是中國北方一個沿海省份,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增長速度十分迅猛,連續十年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總量在全國大陸省份中居第六位,2001年河北GDP完成5578億元,2005年全省生產總值突破一萬億元,達10116.6億元,增長13.4%,是中部地區經濟發展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省份之一。自然資源豐富,有耕地650萬公頃,是全國糧棉油集中產區之一。海岸帶總面積100萬公頃,海洋生物資源200多種,是北方重要的水產品基地。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產116種,儲量居全國大陸省份前10位的有45種。具有建設大型鋼鐵、建材、化工等綜合工業基地和發展煤化工、鹽化工、油化工的有利條件和良好基礎。市場容量潛力巨大,與北京、天津構成的京津冀經濟區內擁有1.2億消費者,市場容量占全國大陸總量的10%以上。
(2)產業結構和人力資源存在的問題。①產業結構方面。目前支撐河北省經濟運行的支柱產業均為傳統產業,新興產業、高科技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比重較小。工業經濟素質低,市場前景狹小,競爭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難以支撐河北省經濟在新世紀快速發展。河北省的優勢產業大都是依礦依農的資源型產業,且多是原材料型產業,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而深加工、精加工的制造業不僅比重小,而且處于萎縮狀態。大多數工業行業技術裝備陳舊,生產工藝落后,產品質量難以提高,制約著產品升級換代。增長速度明顯放慢,經濟效益低下,財政收入和人均收入水平增速下滑,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需求不足,經濟發展缺乏后勁,在市場需求地彌合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不少產業日益萎縮,企業抗風險能力脆弱。工業結構、產品結構、產業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的調整進展緩慢,不適應WTO要求,形勢比較嚴峻。
②人才結構方面。與產業不匹配。大量人力資源仍集聚在第一產業,二、三產比例小,尤其第二產業比例偏低,這與河北二產突出發展的要求不適應,與GDP占比極不協調。產業與經濟發展急需的冶金、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專門人才匱乏。文、教、衛等服務人才占比過大,創造價值和為主導產業服務能力低。2002年,教育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占了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83.9%,而農業、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僅分別占2.5%、3.14%和5.98%。③分布不合理。首先是地區分布失衡,人才實際分布與產業規劃布局不一致。其次是企業分布失衡,不同所有制企業人才相向發展。外資企業以其相對優越的條件吸引聚集更多、更優秀的人才,而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負擔重,缺乏資本和技術優勢,人才凝聚力較弱。據統計,近10年來全省國有企業人才流失嚴重,約13萬人。再次是結構分布失衡,高層次人才缺口較大。目前我省每萬人專業技術人員數僅為134人,其中高層次人才不足0.2%。④流動不均衡。二產人才流動頻繁,一、三產人才相對穩定;25歲左右的青年人才流動頻繁,中年以上人才相對穩定;民營企業人才流動頻繁,外資企業人才相對穩定;熱門人才流動頻繁,一般性人才相對穩定。產生如此不均衡結果的原因有三,一是收入的多寡,二是對企業和自己發展預期不同,三是企業人文關懷的差異。據統計,近年來流出的高層次人才有上升的趨勢,主要集中在電子、機械、電氣、化工、土建、財會、管理、中青年教學人員等專業,且流動方向單一,有一半是流向東部沿海和北京。
二、結論及政策性建議
1.經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1)河北目前產業結構發展基本符合三次產業演變規律,可以按照產業發展規律進行有效的戰略定位。
(2)河北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但對人才吸引力的因素較少。目前產業結構在各項指標數據顯示,存在著人才和智力不足,實施與產業政策相配合的人才戰略是當務之急。
(3)人才結構的不合理相對產業結構不合理更為嚴重,成為制約經濟進一步深化和升級的嚴重障礙。
2.政策性建議。面對新的形勢,本文認為河北省人才戰略應從以下方面調整:
(1)率先”接軌“、快速“搶灘”戰略。市場經濟中的”先發效應“和”馬太效應“非常明顯。哪個地方發展快,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就向那里集聚;哪個地方發展慢,生產要素不僅難以引進,而且還可能倒流。對于河北而言,人才管理體制、運作機制要率先與國際慣例接軌。一是加快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才管理體制改革與創新。建立企業經營者選拔、配置、約束的市場機制。加快國有事業單位體制改革進程。二是推進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分配制度創新,制定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操作規范,實現知識向資本的轉化。三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人才服務機制率先與國際接軌。政府要用市場方式培育人才中介行業,形成市場的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價格機制。四是要打開民營經濟人才發展空間,將其納入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的軌道。
(2)實行人才與經濟、科技、教育“一體化”戰略。在經濟全球化潮流中,人才開發的內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人才、經濟、科技、教育一體化對人才資源優化配置的主導作用日益顯著。實現“一體化”戰略,關鍵在于:一是人才發展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隨著河北經濟社會邁入國際化、市場化、信息化、城市化發展的關鍵時期,人才發展應選擇國際化、市場化、集約化的發展途徑。二是要為人才”柔性流動“提供多方面的服務。優化引進國外智力和人才的政策環境,要充分利用政府和民間的多種渠道,三是支持企業成為人才、經濟、科技、教育一體化的”龍頭“。大力培養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培養管理和技術復合型人才,支持一流人才向企業集聚。
3.人才發展“集約化”戰略。實現人才發展集約化,涉及人才培養水準提升、人才投資增長、人才利用率提高、人才結構優化、人才總量調控等。構筑人才高地要突出重點,優化人才結構最為緊迫。在人才行業、產業布局上,要突出抓好教育、醫藥衛生、電子信息、機械、化工、建筑和農業等河北優勢產業”人才主峰”的建設;在人才區域布局上,要與城市化發展緊密結合,與構筑環渤海、環京津的大體系相融合;在人才專業結構上,要以信息化人才為重點,以中心城市優勢產業需要為目標,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高新技術產業人才隊伍。要發揮政府調控人才發展的重要作用,通過有效的組織形式,做好全省人才總量平衡、供需平衡、結構調整等工作。
4.實施人才“本土化”戰略。面對經、津大都市、國際跨國公司及外資企業的人才競爭壓力,河北應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采取”人才本土化”對策。一是著重培養開發河北優勢產業方面的人才,增強企業對人才的有效需求,以優勢產業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二是著力優化人才環境。河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依傍京津是經濟和人才發展可資利用的獨特優勢。特別要以事業、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三是重視和發揮民營企業、創業型科技企業的用人機制活,人才決策效率高,人才價值體現充分的優勢。四是充分發揮河北教育、科研的現有優勢,以骨干企業為中樞,以人才為紐帶,與國內外的高校和科研機構結成利益共同體,拓寬人才、智力、信息通道。五是要充分利用河北籍的海外人才資源,在海外設立聯絡點或必要的工作機構,建立河北籍海外人才信息網,吸引他們回河北工作或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利群崔會東王國貞:加速河北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經濟論壇,2004.10
[2]史俊仙:河北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策略.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4
[3]王伯魯:對產業技術進步與產業結構升級探析.攀登,2000.6
[4]肖翔張維林左都凱:論21世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新趨勢.湖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2
[5]張文賢:論高科技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科技學報,2001.10
[6]陳明輝:略論知識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問題,現代經濟探討,2000.9
- 上一篇:應用型IC設計人才需求分析
- 下一篇:企業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