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過度勞動原因解析
時間:2022-03-20 04:43:41
導語:當前過度勞動原因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個人層面。過度勞動直接表現為勞動者出現亞健康、慢性疲勞綜合癥等身心失諧狀況,極端情況下會出現“過勞死”。更專業的定義指勞動過程中過重的身心負荷、疲勞的不斷累積,造成既有的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等疾病惡化,進而破壞勞工正常的工作和生命節奏,最終導致死亡。(二)用人單位層面。過度勞動使勞動者身心俱疲,工作熱情下降,從而降低企業的生產效率,進而影響企業的產品競爭力。比如,現今醫療事故頻發,與醫生的過度勞動不無關系,醫生的過度勞動相當于疲勞駕駛,不單是影響單位形象,更是會釀成大禍,害別人丟掉性命。此外,高壓環境下,員工忠誠度較低,流動率高,會使企業用工成本增加,進而影響收益。(三)社會環境層面1、對經濟的危害。以我國為例,人力資源專家批評我國經濟在發展中過度消費了勞動力,享用了由勞動生產率快速提高與低勞動力成本、低人力資本投資的強烈反差而構成的勞動力紅利,陷于“低勞動力成本依賴癥”中而難以可持續發展。2、過度勞動導致就業擠出效應。目前,國內有很多企業的勞動力小時工資水平大大低于標準工資水平,過低的小時工資水平迫使勞動者為提高收入水平而延長勞動時間,從而出現過度勞動,而過度勞動導致以日計量的工資收入水平的提高,當日工資達到較高水平時,企業所雇用的勞動者就會減少,從而過度勞動導致就業擠占,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解決過度勞動問題的建議
(一)個人層面1、勞動者應立足長遠,定期檢查。勞動者應該立足長遠,做好成本收益分析,明確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形成正確的愛好,不應只為工作帶來的短期成就感而忽視長久的健康,應該注意保護自己,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2、勞動者要注重自我調節。面對人際、晉升、批評甚至下崗等各種職場壓力和住房、醫療、教育等各種生活壓力,職場人士要改變以往的價值評價標準,注重自我調節。第一,要有良好的健康意識和行為導向。人和汽車一樣,如果不注意保養很容易老化。因此,職場人士應按生物鐘規律作息,絕對不能違反、干擾自身的生理規律;第二,強化三餐營養。足量且平衡的營養是職場人士保持旺盛精力、抵抗疲勞的“秘密武器”。職場人士在安排一日三餐時,一要品種多樣化,二要各品種之間的比例均衡,偏廢不得;第三,堅持合理運動。適量運動也是預防“過勞”的關鍵。運動醫學專家認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經常運動,以增加體能儲存,每周散步4次~5次,每次30分鐘~45分鐘,或一星期進行3次~4次溫和的戶外活動,每次30分鐘,都是必要的;第四,保持心情舒暢。煩悶、焦慮、憂傷是產生疲勞的內在因素,因此要防止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培養堅強、樂觀、開朗、幽默的性格,具有廣泛的愛好和興趣,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3、勞動者應加強防護意識。勞動者遇到用人單位規章制度或實際執行中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應當及時向勞動行政部門反映;在平時工作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單位的規章制度、工作考勤、加班記錄、工作時間的規律性、出差情況等可以證明用人單位違法的證據材料,為日后進行訴訟做必要準備。(二)用人單位層面。用人單位應該建立科學的用工制度,增強社會責任意識,重視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努力維持勞動者一如既往的工作熱情,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進而提高企業的產品競爭力。妥善處理企業與員工的勞動關系,對企業、對員工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它可以使大家集中精力,投入生產,把更好的智慧、更多的精力運用到生產中,進而提高經濟效益。(三)社會環境層面1、改善制度環境(1)完善相關法律,同時加大執法和懲處力度。我國應借鑒日本的經驗,把遏止“過勞”現象寫入法律,將“過勞”列入職業病范圍,規定并嚴格執行最高工作時間、最低休息時間、強制帶薪休假和定時對員工體檢等,使勞動者的休息權通過立法得以明確,防止高強度的勞動對人造成傷害。另外,一旦“過勞死”現象發生,應提高賠償額,讓用人單位即使從利益考慮,也不再以勞動者的生命健康作為代價。讓違法行為需要付出的成本遠遠大于其可能得到的利益。(2)工會回歸本能,完善利益表達機制。工會是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組織應當做到維護勞動者合法權利,真正地表達職工利益。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立法,明確工會維權的具體實施方式、代表維權范圍、工會保障手段等內容,讓工會組織做好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橋梁,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相互尊重、相互理解。(3)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是國家賦予每個勞動者的權利,獲得合理的社會保障是基本人權的必然要求,也是每個勞動者生存與發展的保證。我國應該在著力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社會保障的水平,使每個勞動者得到應有的保障,不用再為了明天的各種保障而犧牲今天的健康。2、改善職場環境。建立供需對應的人才培養機制,緩解供不應求或供過于求的現狀,做好人力資源的合理分流,使每個人可以學有所用,適度勞動。
本文作者:郭玉輝工作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 上一篇:略論企業勞動關系的路徑構建
- 下一篇:發改委工作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