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經濟形勢分析范文

時間:2023-07-20 16:39: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當前經濟形勢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當前經濟形勢分析

篇1

宏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預計,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4.7億元,同比增長32.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億元,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18.9億元,增長41.1%;第三產業增加值4.5億元,增長9.5%。水電工業成拉動經濟增長強大動力。預計上半年水電工業拉動經濟增長29.9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92.9%。

農林牧漁業生產穩步發展。種植業喜獲豐收。預計,上半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達10211公頃,產量883噸。其中:玉米產量51噸,同比增長13.3%;油菜籽產量675噸,增長0.2%;豆類產量達439噸,增長8.4%;蔬菜播面560公頃,增長7.1%;全縣水果產量達12669噸,增長87.9%,其中:桃子5648噸,增長36.1%,李子6722噸,增長194.8%,其他水果162噸,下降3.6%,果用瓜中的西瓜產量2763噸,增長125.5%。畜牧業生產呈“二增五降”發展態勢。預計,上半年全縣肉類總產量5856噸,與上年發展持平,羊出欄1.17萬頭,增長3.5%;禽肉產量518噸,增長2.37%;生豬出欄6.06萬頭,下降0.8%;豬肉產量4563噸,下降0.04%;牛出欄0.54萬頭,下降3.6%;牛肉產量480噸,下降3.8%;家禽出欄30.76萬只,下降3.9%。漁業生產穩步增長。初步統計,上半年水產品產量1359噸,增長3.4%。

工業生產高速增長。預計,上半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23.1億元,同比增長81.3%。其中:規上工業總產值22.3億元,同比增長86.4%;規下工業總產值0.8億元,增長2.0%。全部工業總產值中:水電工產值21.9億元,同比增長88.0%。水電工業高速增長是拉動全縣工業經濟乃至拉動全縣宏觀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上半年,全縣水力發電量84.1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增加39.3億千瓦時,增長87.6%。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增長。今年以來,加強項目建設,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增長。預計,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8億元,同比增長32.5%,其中,項目投資(城鎮+農村非農投資)完成7.3億元,同比增長37.2%。全部固定資產投資中,非農投資完成1.7億元,基本建設完成4.8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71.6%和21.9%;分別拉動投資增長14.2個百分點和16.1個百分點,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貢獻率分別為43.6%、35.8%。

消費市場保持穩定。上半年,在各種節慶活動拉動下,消費市場保持穩定,預計,上半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5億元,同比增長11.5%。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5.6%;住宿業、餐飲業營業額增長分別增長11.0%、10.3%。但限額以上餐飲業仍然處于負增長狀態,營業額同比下降3.7%。

城鄉居民收入平穩增長。上半年,縣委縣政府積極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全方位提供就業服務,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城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預計,上半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1元,同比增長8.4%;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554元,同比增長13.0%。

財政收入快速增長。上半年,全縣財政總收入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6%,其中,一般財政預算收入0.9億元,增長77.8%。上半年全縣財政收入主要依靠__電站所繳的增值稅及其相關稅賦,主要稅收來源是__電站繳納的增值稅及隨稅征收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費收入。此外,通過深入推進生態特色農業、生態工業經濟、生態養生旅游及重大項目建設等多渠道培植財源,促進財政收入持續健康增長。

金融保持穩定。6月未,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0%;各項貸款余額40.7億元,增長0.7%。金融保持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總體看,上半年全縣經濟形勢良好,但經濟運行中各種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剔除水電因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據預計,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24.8億元中:縣本級約10.2億元左右,約占41.2%,同比下降約0.2%;水電約14.6億元左右,約占58.8%,同比約增長54%。剔除水電因素,全縣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二是農民持續增收壓力加大。受種植業成本持續增加、養殖業動物疫情威脅、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多等因素影響,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持續增長難度增大。

三是規上工業企業培育難度加大。因基礎差,今年1月份新入庫的5家規上工業企業僅維持2個月,就因主營業務收入達不到2千萬元,被國家統計局工業司清退出庫。目前,縣本級僅有2家小規模規上工業企業,即水利電業公司和細木工板廠。

四是項目建設任務依然艱巨。從項目情況看,新

開工項目雖然數量增多,但中小項目偏多,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僅1個,上半年僅完成投資1310萬元,對完成投資貢獻不大。從目前投資情況看,我縣固定資產投資受往年基數大、本年項目小、投資后勁不足、增長空間小等因素影響,在缺乏億元項目支撐的情況下,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困難重重。五是內需增長動力仍然偏弱。一是網絡購物沖擊較大,網上購物日趨普及,造成大量消費和資金外流,對我縣實體店零售業務影響較大。二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居民購買力減弱。

上半年,全縣宏觀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為完成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全年經濟運行走勢判斷如下:

水電工業是全縣經濟的主體,其增加值占GDP比重過高,水電工業對全縣經濟運行影響極大。預計,上半年水電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高達55.4%,因此,它的生產狀況決定了全縣經濟運行走勢。2014年全縣GDP逆勢回升,呈高位運行態勢,2014年冬季,__庫區出現了自從電站投產以來少見的高水位。當前,__電站正常運行,上半年,水電工業生產不斷攀升,下半年如無特殊因素影響,水電工業正常運行,在上年高基數的影響下,從第三季度開始,宏觀經濟運行開始逐漸回落,第四季度將回落到合理區間,全年全縣經濟增長7%預期目標可望實現。

一是必須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確保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堅持穩中求進、提質發展總基調,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既要堅持底線思維,不讓經濟發展失速,又要堅持戰略思維,確保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

二是抓住國家實施重大發展戰略機遇,加快縣域經濟提質發展。一是抓住國家重點實施“四大板塊”和“三大支撐帶”區域發展戰略機遇加快發展。二是抓住國務院對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即將出臺,__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進入實施年,西南水運出海中線通道__河____系統、__至__二級公路__段開工建設機遇,加快__經濟發展。

三是深入推進生態特色農業,加快農民增收步伐。堅持發展特色農業不動搖,繼續培育生態農業產業和鞏固生態農業示范工程,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化、基地化、品牌化。積極推廣超級水稻良種良法,確保糧食安全;發展特色養殖業,確保畜牧生產發展。

篇2

一、經濟增長持續回升,經濟主體信心日益加強

初步統計,2009年GDP增長8.7%。從同比增速看,一、二、三、四季度GDP分別增長6.2%、7.9%、9.1%和10.7%,經濟增速在逐季加快。從季節調整后環比數據看,2008年四季度GDP環比折年率為4.3%,是2003年三季度以來的最低點,2009年一季度開始明顯回升,折年率為9.5%,而同比GDP增速則在去年二季度開始反彈。2009年二至四季度GDP環比折年率分別達11.4%、11.0%和11.3%,平穩較快增長。

人民銀行5000戶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去年四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80.7%,比上季度上升5.3個百分點,自前年四季度探底到近十年來的最低值(60.9%)后,已累計提升19.8個百分點,達到了2007年3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去年四季度企業景氣指數為60.7%,比上季上升2.6個百分點,連續3個季度出現上升。企業家對宏觀經濟信心顯著增強。

二、工業生產增長強勁,企業利潤狀況不斷改善

200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0%,增幅較上年低1.9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5%,增幅比上年同月高12.8個百分點;季節調整后12月份工業月環比為1.15%,增幅比上月低0.54個百分點。

重工業生產加快,輕重工業增速差擴大。去年12月份,重工業增加值增長21.4%,輕工業增加值增長12.1%,重工業生產增速比輕工業生產增速快9.3個百分點,創1998年以來歷史次高水平,預示經濟增長速度將進一步提升。

企業存貨余額持續增加,增勢放緩,存貨指數連續四個季度回升。人民銀行5000戶企業調查顯示,2009年12月末,5000戶工業企業存貨余額較上月上升56%。

5000戶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指數變化趨勢億元,延續了7月份以來的上升趨勢,但環比升幅有所下降,企業存貨增加幅度減緩。2009年4季度,5000戶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指數較上季上升0.4至49.6,連續第四個季度回升,并連續兩個季度超過48.9的歷史平均水平,同樣顯示增加產成品存貨的企業比例持續上升。

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大幅度回升。200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在連續下降10個月后,在11月份實現正增長。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實現利潤25890.8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較上年同期高2.91個百分點,較前5和前8個月的增速分別提高30.65和18.41個百分點。人民銀行調查的5000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在2009年12月份也呈現大幅回升。

三、國內需求穩定增長,國外需求有所改善

投資快速增長帶動GDP企穩回升。在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的帶動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快速回升,2009年1~4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30.5%,為2006年8月以來投資增速首次超過30%,此后,去年5~12月投資累計增速均在30%以上。全年累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4139億元,同比增長30.5%,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35.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2009年城鎮新開工項目344769個,比上年增加87694個。

2009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67.2%,增幅比2008年提高61.8個百分點。盡管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累計增速在下半年出現回落,但全年增速仍處于199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實際消費和居民消費意愿平穩增長。2009年全年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同比增長15.5%,實際同比增長16.9%,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季調后月環比增長基本穩定。居民消費意愿平穩回升。人民銀行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去年四季度有38.0%的居民認為本季消費支出較上季增加,已連續3個季度平穩增長;有39.3%的居民預期下季消費支出增加,比上季提升7.9個百分點。

進出口持續回升,貿易順差收窄。從2008年10月份以后,進出口形勢急轉直下,出現負增長。2009年一季度形勢最為嚴峻,5月份以后,進出口降幅開始減緩,12月份出口增速由負轉正,同比增長17.7%,出口規模相比危機前的最高水平,已經恢復了96%,外需進一步回暖;進口同比增長幅度連續下降12個月后,11月份增長26.7%,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12月份快速攀升至55.9%,國內需求增長強勁。

從季節調整后的環比增速看,進口在去年2月份就表現出復蘇跡象,之后一直保持正增長,并且在9月份以后環比增速逐漸走高;出口在下半年也表現出穩定的復蘇跡象,12月份進出口月環比均達到歷史高位。

2009年全年累計,出口同比下降16%,進口同比下降11.2%,貿易順差為1960.6億美元,比上年減少1020.7億美元。去年四季度5000戶企業景氣調查中的進出口企業訂單指數為54.1%,比2009年一季度的最低值高24.8個百分點,預期下季訂單指數為52.9%,仍處于擴張區間。進出口企業銷售情況和總體經營狀況在逐季好轉。

四、就業形勢趨于好轉

2009年下半年以來,在國內經濟快速回升和國際經濟步入復蘇過程中,沿海省份許多企業訂單回升,并接近金融危機前水平,勞動用工出現了短缺現象。

2009年4季度,人民銀行城鎮儲戶調查問卷顯示,居民未來就業景氣指數從去年1季度的42.2%,逐步上升到4季度的53.1%,連續2個季度高出50%景氣值。12月份PMl分類指數中的從業人員指數為52.2%,其中制造業從業人員指數自6月份以來一直位于景氣區間,顯示制造業的就業情況好轉。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統計顯示,2009年城鎮新增就業較2008年減少102萬人,達到1102萬人,遠超過全年新增就業900萬人的目標。

五、物價全面企穩回升,房價快速上漲

CPI、PPI等主要物價指數,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從高位持續回落并出現負增長。從季節調整后數據看,CPl月環比在2009年2月份進入正增長區域,PPI月環比在6月份進入正增長區域。2009年下半年,主要物價指標先后觸底回升。CPI同比在連續下降9個月后,11月份首次轉為上漲變化,12月份上漲1.9%,較11月份高1.3個百分點。全年累計下降0.7‰PPI同比在連續12個月下降后,12月份首次轉為上漲變化,上漲

1.7%,全年累計下降5,4%。人民銀行監測的企業商品價格(CGPI),其同比在連續12個月下降后,11月份轉為正增長,12月份同比上漲3.4%,全年累計下降5%。CGPl月環比提升,下半年月均上漲0.7%,12月份上漲了1.4%。

從結構上看,去年12月份CGPI中的投資品價格同比上漲3.5%,環比上漲1.4%;CGPI中的農產品價格同比上漲7.7%,環比上漲2.7%;CGPI中的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3%,環比上漲1.5%。

2009年3月份以來,房屋銷售價格環比已經連續10個月正增長,同比房價自去年6月份轉正后加速上漲,1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7.8%,漲幅比11月份擴大2.1個百分點;環比上漲1.5%,漲幅比11月份擴大0.3個百分點。

200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比上一輪房地產價格高漲時期的2007年高20.8%,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比2007年同期高7.4%。目前,一線城市房價已超過2007年下半年的高點,部分二、三線城市房價也接近或超過2007年的高點。

六、貨幣供應量快速增長,信貸投放總體寬松

貨幣供應量增速加快。2009年12月末,M1同比增長32.4%,比上年同期提高23.3個百分點;M2同比增長27.7%,比上年同期提高9.95個百分點。M1和M2已經分別連續6個月和10個月在25%增速以上運行。12月末貨幣流動性(M1/M2)為36.3%,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為2008年2月份以來最高水平,貨幣流動性明顯增強。消除季節因素后,12月份M1季調后環比折年率為14.4%,比上月末下降4.7個百分點,M2季調后環比折年率為5.2%,比上月末下降14.9個百分點,增速均呈高位趨緩態勢。

12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9.97萬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31.7%,比上年末加快13個百分點。全年累計新增人民幣貸款9.59萬億元,同比多增4.69萬億元,其中12月當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798.3億元。從結構上看,2009年新增人民幣中長期貸款6.7萬億元,同比多增4.18萬億元;新增人民幣短期貸款2.15萬億元,同比多增5241億元;新增人民幣票據融資4563億元,同比少增1898億元。

七、中國經濟運行趨勢展望

從總體來看,2010年中國經濟繼續向好的趨勢有望不斷得到鞏固。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充裕,著力優化信貸結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防范金融風險,提高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

(一)經濟增長趨勢

依據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測算的經濟景氣指數,目前工業增加值的一致合成指數、先行合成指數都已經顯著回升,顯示出未來經濟將延續企穩回升的趨勢(參見圖18)。

在投資方面,在國家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政策推動下,企業投資意愿繼續上升。人民銀行5000戶企業家問卷調查顯示,企業投資意愿也逐步恢復,去年4季度企業固定資產、設備和土建投資指數分別為51.2%、50.5%和48.1%,比上季回升0.8、0.7和0.4個百分點。

在消費方面,去年四季度人民銀行儲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消費意愿小幅回升,居民投資意愿略有增長,儲蓄意愿有所回落。城鎮居民判斷收人增加的占比從2009年2季度的12.6%,回升到4季度的17%,并預期2010年1季度上升至22.1%。同時,銀行家問卷調查顯示,居民消費貸款需求景氣指數從2008年4季度的51.8%(2004年以來最低點),逐步回升至2009年去年4季度的66.5%,達到2007年以來較高水平,居民貸款消費意愿已回升至較高水平。

在外貿方面,2010年世界經濟緩慢復蘇,我國對外貿易將出現恢復性增長,但也應看到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的基礎尚不穩固,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頻發,我國貿易條件重新惡化,我國對外貿易形勢仍比較嚴峻。

(二)物價變動趨勢

依據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測算的物價景氣指數,2009年四季度CPI-致合成指數已經觸底回升,與先行合成指數在2009年上半年的觸底回升形成呼應。目前,CPI先行合成指數繼續上揚(參見圖19)。

人民銀行監測的5000戶工業企業產品銷售價格景氣指數,從2009年三季度的48.8%上升至四季度的51%,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上升。人民銀行儲戶問卷調查顯示,2009年四季度對未來物價預期指數達73.4%,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上升。

從影響物價變動的因素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內貨幣信貸存量較高、國內需求繼續回升和資源性基礎產品價格調整等因素,對2010年最終物價水平產生上漲壓力。同時,近6年來糧食連續增產,對穩定食品價格漲幅起到積極作用,部分行業產能相對過剩、消費市場供給充裕也將對物價上漲產生一定抑制作用。

篇3

關鍵詞:經濟形勢 政策及措施 深化改革

一、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分析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報告》2015年10月所的預計來看,全球經濟增長今年和明年分別為3.1%和3.6%,分別是低于的該報告在4月和7月所預計的數據,根據數據推測,世界經濟增長趨勢呈現下行。

要分析國際和國內的經濟形勢,主要就是分析儀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中國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在此,就主要是分析美國的經濟形勢與我國國內的經濟發展趨勢,以此為我國的后期發展提高理論和指導。

(一)美國的經濟形勢呈現下行趨勢

根據國際貨幣經濟組織的調查數據:美國在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比例為1.8%,根據2015年4月的預測為3.1%,2015年9月預測2015年9月為2.6%,而2016年則為2.8%,相對于的全球和其他經濟發達體,可見美國經濟在2015年為下行形勢,美國經濟對于經濟全球化的意義和作用都是舉足輕重的,在貿易、金融以及在貨幣政策方面對全球的影響都是十分巨大的。然而根據數據可知,美國依然還在金融危機中,多多少少仍然在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而且美國的經濟走向高增長在目前也是困難重重的,美國經濟處于重要階段,但是以中國為首的新興經濟體的發展速度和趨勢也是不可阻擋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對美國經濟發展一集經濟高增長產生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與美國在市場份額上進行競爭,影響美國的經濟發展。就比如在技術方面,中國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全球各國對中國設備需求量的增加就必然會對美國產生影響。

(二)中國的經濟形勢分析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占全球化的比重已經達到13.5%。在貿易方面:貿易規模已經成為全球第一。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就不斷發展,尤其是近幾年國家對創新的重視和國家政策的相應調節,中國的實體經濟尤其是傳統制造業的發展已經到達頂峰階段,產能和供給已經趨向絕對的過剩。根據近幾年數據顯示,已經有在很多產業和行業已經出現了絕對的過剩情況。2014年中國鐵礦石的產量近15億噸,進口9.33億噸,在全球進口中所占比重很大,已接近70%左右,因此,中國的需求對于全球的產品銷售貢獻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中國市場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很多國家經濟發展趨勢和經濟政策的制定。如果中國的需求下降,則全球的經濟勢必會受到影響,在目前,中國對于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不會減退的,并且就目前這一趨勢也是不會改變的。

二、經濟政策及措施分析

(一)制度性經濟政策

第一,改革激罨制是保證人民建設積極性的根本舉措

首先,激勵國有企業的創新;國有企業的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具有主導地位,然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我國傳統思想的影響,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始終突不破體制的限制、思想的限制等。

其次,激勵科研創新;激勵科研,保護產權。積極提高人們的創作積極性,激勵獎勵制度的創新;

再次,激勵舉報,保護舉報者。對于經濟發展中的經濟違法行為,政府要從獎勵制度創新方面出發,積極激勵大家的監督與舉報。

第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為促進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首先,保護個人的合法收入,增加地方稅。個人稅可以實行全國聯網,這樣有利于消除個人收入的巨大差距;其次就是取締非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尤其注重打擊非法收入,加強法律制定,人民監督。

第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為經濟建設解決后顧之憂

尤其是人們退休后的經濟收入保障制度;解決退休員工的收入保障,保證人們工作積極性,以及全身心投入到經濟建設過程中,因此,這對于我國經濟建設有十分重要作用。

面的目前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為促進我國經濟的又好又快的發展,采取向相相應的措施來應對經濟形勢。

(二)非制度性的經濟措施

第一,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互聯網、大數據等基礎設施建設。當前的社會發展已經在朝向的科技社會、知識社會。因此就要加強互聯網等的建設。提高服務業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此推動技術創新,組織創新以及管理創新。加大互聯網與大數據的聯系與融合。

第二,政府加強經濟監督;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市場調節為主,國家宏觀調控為輔,但這并不意味著國家在經濟發展方面就要退出這個領域了,而是要把各種手段綜合運用,充分發揮政府這只“無形的手”的作用。首先,加強相關法律的制定與運行的監督,確保政策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促進經濟良性發展;其次,在國家關鍵領域的發展中,政府在放權中要注重度和分寸的把握。但并不是全盤不管,也不是全盤監管,要根據時展特點充分的運用各種手段,充分發揮在經濟背后的作用;然后,就是加大懲罰力度,對經濟欺詐,及商業犯罪要加大懲罰力度。讓經濟犯罪,經濟欺詐毫無生存余地;最后,加強對全體公民的意識教育,加強權利意識教育、法律意識教育等,充分發揮公民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加強欠發達地區經濟建設,尤其是西部經濟建設。首先,加大資金投入,為西部經濟發展提供充分的資本;其次,加強欠發達地區的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為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后續力;然后,加強交通設施建設,尤其注重網絡交通的建立,加強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發達地區甚至是與國際社會的聯系。

如今的經濟形勢變化只在一瞬間,面對極速變化的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我們要對經濟形勢有一個正確的判斷,在正確判斷之后又要根據經濟形勢的制定出相應的經濟政策,以促進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宇輝,毛瑩.當前國內國際經濟經融形勢下中國貨幣政策的分析[J].宏觀經濟,2015.

篇4

關鍵詞:戶型設計建筑風格 精細設計

1戶型設計

當前的房型趨勢與整個房地產形勢是息息相關的,全國各地的情況會稍有差異,但面積趨小是一致的。房型的大小最終由市場來選擇,單套住宅建筑面積減少的現象在2009年開始甚至以后都將持續。與現在的市場供給相比,房型面積呈現兩極分化:大面積的豪宅還是有其固有的市場需求,特別在城市中心區域或者景觀、區位特別優越的地段,量價都日趨穩定,作為較為成熟的供需關系,伴隨整體經濟總量提升,還會稍有增長;中間面積戶型(指100~120m2)的市場將持續萎縮:而小面積戶型(指70~90m2 )的市場占有率愈發占據絕對位置。整個分布就像一個寶葫蘆――中間小兩頭大,就絕對數字而言,小戶型比豪宅的發展潛力要大得多。在小戶型設計中,應在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注意:

以“節能省地”為大前提,著力探討節約型居住區的規劃方法,如增加中高層樓棟的比例,以北向退臺的樓棟形式節省日照間距,設計通風良好的一梯多戶的單元住宅等等。

① 在容積率壓力大、中小戶型比例大的項目中,板塔結合式(見圖 l)住宅可以較好的解決各種資源的占用與分配問題,如下圖:

② 利用單體的斜邊單元斜邊單元在日照上較有優勢,由于傾斜擺放使前后單元間距可適當減小:斜邊單元輪廓線舒展從而面積增大,且爭取了更大的采光面,所以斜邊單元的戶型往往采光通風較好;斜邊單元視線開闊,結合景觀資源可提升其價值,且立面、體型設計也易達到好的效果,有利于小區形象的提升(見圖2)。

③ 利用單體的盡端單元

盡端單元是指位于單體端部的單元,因其外墻面較中間單元多,戶型的日照、通風條件好,應充分利用其有利條件。但同時也要注意解決好開窗時與近處單體之間的對視問題。常見的戶型處理手法有改變戶型和增加戶數兩種。

④ 為滿足節能省地的要求,每單元多戶型成為設計趨勢一梯兩戶、南北通透的板樓能最大限度的滿足居住者對采光和通風的要求,但對于那些高層帶電梯的住宅,難免會帶來較大的公攤面積。對于90m2以下戶型,這個問題更加突出。同時為了緊縮戶型面積,往往需要壓減住宅進深以減掉戶型中部多余的面積。這就造成板樓的厚度有所降低,由此導致的容積率下降又無法滿足節能省地的需要。因此,一旦90m2及以下面積的戶型成為主流,一梯兩戶的樓層格局很可能將被一梯多戶所取代,板樓在住宅建筑中的主導地位也將讓位于塔樓、板塔結合、連廊式住宅等其它的建筑樣式,這樣才能解決住房率和節能省地兩方面的需要。

提倡住宅的精細化設計,追求戶型結構的合理配置,功能空間的靈活可變、廚衛空間的人性化設計,以及利用壓縮戶內多余交通面積等手段在節地的同時保證居住空間的舒適性。

板式中高層住宅交通空間面積設計一般要求經濟節約,除了滿足基本的交通功能外,還應滿足設備管線的有效排列、安全維修、底層入口空間結構對齊、方便進入、防止電梯運行噪聲等基本要求。建筑設計人員需要在有限的空間、有限的墻面上布置管井、入戶門、采光窗、垃圾暫存間等等,使其位置相對集中,占用空間合理緊湊。如: ① 管井的布置。布置管井時應考慮其位置對樓梯間和室內空間的影響,此外應考慮管井的面積、長度、檢修口和操作空間的大小、水平管入戶是否順暢等問題。管井的布置大致分 3 種模式:

a 設在樓梯休息平臺處;

b 設在入戶平臺的橫墻上;

c 設在入戶平臺的縱墻上。

② 底層交通空間的設計。設計板式中高層交通空間時,首先要滿足標準層的要求,同時兼顧底層空間的特殊需要。般住宅的單元出入口應設一定大小的門廳、信報箱或布置停留和管理空間,如室內外有高差時還應考慮輪椅坡道和旋轉空間等無障礙設計。因此常需要在底層擴大面積形成入口空間,底層擴大空間有以下幾種方式:

a一層變一跑樓梯,向外延伸擴大空間;

b把鄰近戶型的一部分改為入口,注意應盡量減少戶型功能的損失:c如須南側入口,可把一層南側一小間(如書房)打通,在標準層設計時,應考慮好一層門廳所需的空間,注意結構、管線對應在及一層戶型的變動等問題。

功能空間的靈活可變性是指,住戶能夠根據家庭生命循環周期的進展以及生活習慣的不同需求“參與設計”,在己經確定的住宅框架中根據個人需求和喜好,對空間加以內部裝修和改造。常見手法有:大空間結構體系、靈活分隔墻設置、模糊空間設置、復合式廚房設計和可變式衛生間設計。

推廣精裝修住宅,以工收化、標準化的產品,精細成熟的施工技術和環保的建材降低建筑成本,保證住宅產品的質量,減少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浪費。目前盛行的毛坯住宅土建設計沒有考慮室內空間的模數化和標準化,造成空間的浪費和布局的不合理,管線位置沒有結合室內家具和設備的布置,也造成更多的浪費。長遠看來,深化設計,發展住宅精裝修住宅是勢在必行的。長期以來,我國住宅產品產業發展滯后,建筑模數、分模數系列始終未得到長足發展,致使應用水平落后于國外20年。

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就是充分應用模數協調的原則方法,指導住宅產品的開發,生產和安裝。模數網格設計的目的,不但能保證結構組合(或現澆混凝土模板)的模數化系列尺寸,最主要的是為結構主體所包容空間(或稱可容空間)提供了一個模數化空間,為建筑部品提供了模數化可能。這就為各種部品或是組合件提供了標準定型化、模數系列化和組合裝配化的前提條件,才能使住宅產品及其配件生產和安裝納入工業化、集約化和組裝化的道路。除此之外,尚應圍繞模數協調工作,開展相關技術攻關的研究。

2 建筑風格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設計一界的各個領域內中國元素開始抬頭,規劃、建筑、室內和景觀設計師們都開始了嘗試及發展,有原封不動照搬祖宗做法的、有企圖中西合璧的、有部分體現現代因素的、有以現代因素為主體現中式文化內容的,等等。

當前的居住產品的風格將更趨向于理性化、人性化、技術化、精細化、生態化和品質化。風格離不開結構的穩定和安全:生態環境惡化教會我們風格離不開體型系數的合理:經濟危機教會我們風格離不開各項指標的經濟合理性;房地產發展節奏的放緩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教會我們風格離不開建筑師們的精心設計和職業素養;越來越富裕的生活狀態教會我們風格離不開消費者們展示個性的需要:精密制造和工藝的飛躍更教會我們風格離不開技術的精湛、規模化生產的可能和材料構造等的合理細致。

3 建筑師需有建筑策劃意識

建筑策劃應作為不同于設計方的第三方存在,其與業主之間的關系為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實現為主價值最人化是其工作。滿足業主要求用專業語言幫業主表達出工程項目的想法,用符合業主要求的詳盡的設計任務書傳達給設計方。建筑策劃不能由設計方進行,業主有可能不專業,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業主與設計方信息不對稱。而業主的要求越來越多越具體,進行設計的障礙就越大。設計方肯定不會主動爭取自己設計障礙,因此設計方不能完全站在業主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在業主不專業的情況下,就會產生業主與設計方信息不對稱,設計方不會以實現業主價值最大化為目標。

篇5

(一)2010年全年工業經濟走勢判斷

從前三季度的發展勢頭來看,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不出大意外的話,預計2010年全年將保持恢復性快速增長的格局,增速將超過去年水平。但由于受近期宏觀調控政策和發展環境變化的影響,第四季度增速很有可能較前三季度有所回落,工業增速可能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預計我國工業增加值2010年下半年增長10%左右,全年增速將達到15%以上。

1、“促內需、保增長”的基本政策沒有改變,出口恢復性增長趨勢明顯,工業發展整體向好的趨勢仍然存在

2010年的宏觀調控仍以“促內需、保增長”為主要基調,采取“結構從緊、總量從寬”的政策思路,內需增長是保持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主要推動力。自2009年以來,國家以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拉動了內需的較快增長,彌補了金融危機以來外需不足的影響。1―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26.5%。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長11.5%,國內貸款增長22.6%,自籌資金增長30.5%,利用外資增長3.9%。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492億元,同比增長18.2%。當前消費者預期指數仍處在上升階段,雖然7月份呈現小幅回落態勢,但總體趨勢而言,向上攀升的勢頭依然明顯,說明消費增長能力仍有一定保證。進入2010年,全球經濟和世界貿易顯現復蘇跡象,我國出口快速回升并創下新高。統計數據表明,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有繼續走強的趨勢,鞋類、塑料制品和玩具的出口增速大于整體的增速,服裝出口也在加速的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目前還未大幅損害勞動力密集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2、投資的超高速增長勢頭正在減弱,消費增長在短時期內很難替資增長

一是隨著四萬億投資計劃的逐步完成,短期刺激政策效應趨于減弱。2011年是此輪應對金融危機刺激政策和10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期的最后一年,各項資金投資將陸續完成,各項短期刺激政策陸續到期,投資對工業發展的直接推動作用趨于減弱。二是為防止通脹和抑制流動性,緊縮政策出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8月份,CPI同比上漲3.5%,漲幅比7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年內CPI月度同比漲幅回落到3%以下難度很大。三是房地產市場調控組合政策的實施顯示了國家打壓房地產泡沫的決心,后續可能還會有一系列政策跟進。在這些政策的影響下,基本建設和房地產的投資增速將放緩,這將直接影響到以鋼鐵、水泥等原材料為主的重化工業和其他關聯行業的增長。預計第四季度工業經濟增速回落的可能性較大。另外,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清理、對過剩產能的抑制等一系列措施的推進,也將對短期內的工業增速產生影響。

3、世界經濟復蘇形勢不明朗,人民幣匯率升值和結構調整加快,工業出口需求的增長存在一定的變數

受全球債務危機及各國財政壓力、美國內生經濟增長動力乏力、全球不均衡復蘇及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2010年二季度全球經濟增速較一季度有所放緩,顯示復蘇勢頭在減弱,除了國際因素以外,在國內則主要體現在人民幣匯率升值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兩個方面。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開始呈現震蕩向上的態勢。從短期走勢看,這種擴大波幅的升值模式將加大出口企業在匯率方面面臨的不確定性,也會對本身議價能力較低的出口企業利潤產生壓縮。而今年國家加強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對于改善優化我國產業結構,特別是優化出口產品產業結構的政策也表明,中國對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取消出口退稅將是長期性的,它反映了節能減排、結構調整的迫切需要。未來一段時間,中國還將進一步取消或降低其他“兩高”產品的出口退稅。出口加工類產業受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大,進而影響到工業經濟的整體運行。

(二)2011年工業經濟形勢預測與展望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和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經濟結構戰略調整成為“十二五”時期的中心工作已成定局,“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促進節能減排”將是“十二五”時期工業發展的重要任務。通過對國際國內發展環境的變化和宏觀調控政策的預期分析,相對于2010年的高速增長而言,2011年的工業經濟整體將保持平穩趨緩的增長,增速將很有可能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以結構調整為中心的增長模式將使工業行業發展出現分化格局。

在發展方式轉變的大背景下,我國工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任務日益迫切,工業發展將加快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不同行業的發展也將發生結構性變化。一是在投資減弱和節能減排措施的影響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發展將受到更加嚴格的限制,以能源、原材料為代表的重化工業增速或將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落,產業波動風險加大。二是在持續的政策支持和需求帶動下,裝備制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技術密集型和高加工度的產業有望獲得較快增長,對工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將有所增強,對我國工業結構改善的積極作用也會逐步顯現。三是在外需再次面臨壓力的條件下,紡織服裝、電子信息制造等部分外向型產業在恢復中有望再次面臨調整,尤其是受到原料、勞動力等成本上升的雙重影響,部分處于低端產品制造環節的企業生存壓力將再次凸顯,產業轉型升級和區域轉移的步伐將會加快。四是以內需為導向的輕工、家電、食品等消費品工業將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部分產品可能出現較快的增長,但受制于居民消費傾向的慣性作用,消費品工業整體增速出現大幅變化的難度較大。在宏觀經濟短期復蘇與經濟結構長期轉型的雙重作用下,未來我國工業企業經營狀況也會呈現加快分化的趨勢,部分粗放經營、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將面臨經營困難,被加快淘汰的困局,而具有核心競爭實力和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經營狀況將會繼續改善,并面臨兼并重組做大作強的戰略機遇。

二、政策建議

(一)立足擴大內需,引導工業經濟穩定增長

1、繼續優化投資結構,擴大投資需求

以“十二五”規劃為基礎,在保障房建設、落實西部大開發政策、對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的投入,民生、科技創新、節能環保等薄弱領域,積極增加新的項目儲備,財政預算預留必要的支出空間,一旦社會投資增速出現大幅度回調勢頭,適度加大政府投資力度。同時,繼續加快帶動和啟動民間投資,提升民間投資的信心和意愿,推動民營企業投資逐步接過國企投資的“接力棒”,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加強國際合作,有針對性地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積極加強國際合作,盡快扭轉利用外資增速下滑的局面。

2、制定完善促進消費和提高居民收入的相關措施,積極培育消費新熱點

繼續實施促進家電、汽車、節能產品的消費政策,積極鼓勵發展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方式。繼續采取財政補貼與稅收減免等措施刺激節能、環保、綠色產品的消費需求,引導消費升級。緊緊抓住3G發展、寬帶建設、三網融合等市場機遇,加快推進軟件服務、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工業設計以及工業金融等生產業的發展,積極開拓新型消費領域。

3、加快推進城鎮化,切實提高居民收入

以城鎮化為依托,調整優化城鄉和區域結構,擴大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通過稅收、轉移支付等手段調整不同階層、區域、城鄉之間的收入分配結構,繼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發展社會公共事業,逐步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傾向。

(二)積極調整外經貿政策,繼續改善出口環境

1、加強國際合作,及時調整外貿政策

針對當前出現的國際經濟和貿易形勢新變化,有針對性地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及時國際市場和貿易政策信息,協調貿易摩擦,根據產品出口形勢,靈活調整出口退稅等相關貿易政策,不斷改善出口環境

2、靈活調整人民幣匯率政策

繼續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協調國內外金融政策,充分考慮匯率平衡的長短期因素,根據形勢適時保持人民幣匯率政策的靈活性,在穩定出口增長的基礎上,積極引導貿易結構乃至產業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升級。

3、積極引導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走出去”效率

及時抓住我國經濟率先走出低谷的良好機遇,積極引導國內有實力的企業加大“走出去”步伐,擴大對外投資領域,提高戰略資源掌控和跨國經營的能力。

(三)加快調整工業結構,盡快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1、加快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和落后產能淘汰

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和技術標準的門檻作用,對不符合要求的落后產能堅決淘汰。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加大對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的利益補償機制,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手段,促進淘汰落后產能企業職工再就業,積極支持企業改造升級。

2、大力推進工業節能減排,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加強行業分類指導,支持和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繼續淘汰技術落后、污染環境、資源利用率較低的工藝、技術和設備,引進節能減排的先進設備;加大資金投入,通過投資、補貼、價格等經濟杠桿,從研發、應用、推廣等各環節加強財政資金引導,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充分調動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考核體系。

3、積極推動大企業集團建設,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加快清理廢止各種不利于企業兼并重組和妨礙公平競爭的規定,制定有利于推動企業進行兼并重組的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整合內部產業資源和生產要素,建立健全有效的生產和管理模式;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繼續抓好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以及公共服務平臺、信用制度建設,實施產業集群示范工程,支持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

(四)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搶占行業制高點

篇6

關鍵詞:結構調整、城市化、資本形成、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盡管受到非典沖擊,但GDP 高速增長的趨勢依然沒有改變,今年將一舉突破七上八下的格局,預示著整個經濟進入了新一輪增長的景氣周期。

1998年以來,國家通過積極財政政策及相配套的銀行貸款大規模投入到基礎設施,使經濟增長穩定在七上八下格局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一枝獨秀。5年來的發展,中國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調整,基礎設施的投入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礎,工業化在消費和出口的拉動下在逐步升級。2003年,人均GDP 達到1000美元,中國經濟進入了世界上比較公認的一個“增長加速”[2]的時期。增長的加速器表現在兩大引擎上,即工業化和城市化,同時配合著資金流程和資本形成的改變,經濟增長加速,經濟結構和資金配置結構調整的累積效應產生了明顯的效果。

中國2003年強勁增長的第一動力仍是“投資推動”,這是中國經濟增長加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但理論上的解釋和提出的政策卻是差異很大的。從理論上看:(1)中國經濟增長“不具備持續的動態改進的力量”(張軍2002《經濟研究》6期),以TFP 衡量的持續改進在1992年后就不顯著了,中國存在著通過投入推動的“過度工業化”,這與克魯格曼對東南亞經濟發展的評價“東亞無奇跡”即主要是靠投入支撐是相一致的。(2)以經濟所宏觀課題組的系列文章為代表的觀點認為,高增長依然是合理的,但由于制度障礙導致了兩大問題:一是制度性的投資饑渴使“經濟過熱”導致波動;二是更多地集中討論了轉軌時期的體制對經濟發展政策執行的障礙,如體系性緊縮就是對貨幣政策和傳導機制的一種總結;(3)中國高速經濟增長中存在著巨大的結構性變革和技術改進,代表作就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強調了“高儲蓄和高投資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同時指出了結構配置優化,“資本形成效率的提高對增長有重要貢獻”,分析了資本形成和形成效率對增長的貢獻(王小魯、樊綱2000),《大調整:一個共同的主題和必然的選擇》(經濟所宏觀課題組1998)、《中國經濟走勢分析》(劉樹成等)、世界銀行《2020年中國經濟》,也都強調了結構變革的貢獻和結構變革的方向。從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淵源來看,資本形成一直是經濟增長核心,發展經濟學早期中的“大推動”、“低水平陷阱”、“非均衡增長”、“結構化變革”等,也包括金融深化等的研究的都是通過一切手段提高資本形成推動經濟發展。

傳統發展經濟學強調了資本對經濟發展的啟動作用,而后的發展經濟理論強調了公平、社會進步、市場機制和制度等。現代經濟增長理論針對發達國家提出了內生增長的“持續”理論,缺少對中國這樣一個已經啟動起來、要繼續前行的大國發展的理論表述。從全球發展的歷程看,結構變革,特別是伴隨著非農就業增加的變革始終是發展的主線,資本形成是引擎,資本的配置效率是關鍵。

中國經濟在高資本形成的推動下不斷增長,其能持續的原因是經濟結構的變革和市場化的推進,提高了資本形成的效率。本課題從結構調整的累積效果入手,分析資本形成的持續性和效率性,特別分析其形成方式和配置方式中的制度障礙,試圖再探討中國經濟的結構變革、可持續增長與宏觀政策的選擇基準。

一、結構調整的累積效應:低價工業化和高價城市化雙引擎

自1998年以來,政府大規模投資對經濟結構調整產生了累積效應,最明顯的標志是由工業化這一經濟增長的單引擎發展到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雙引擎。2003年中國經濟出現了自主增長。

1.低價工業化

工業化始終是中國經濟現代化的一條主線。隨著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國鄉鎮企業的崛起,開創了一條全新的農村工業化道路。上億農民以低成本的方式進入工業部門,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相關研究表明,農村勞動力向工業部門的轉移導致勞動力配置對GDP 增長的貢獻平均在1.5個百分點,這還不包括其對產業結構調整效益的貢獻(林青松2000、王小魯2000、世界銀行2000)。中國的工業化道路,如果說80年代基本靠“老農”(即鄉鎮企業的發展以及大量農村勞動力的轉移),那么90年代基本靠“老外”(即大量外國直接投資企業的發展以及沿海地區外向型產業模式的基本形成)。

低成本是工業化的核心競爭力,這包括勞動力成本低、土地價格低以及實際稅收低。“離土不離鄉”政策大大推動了低價工業化。農民工成本僅僅按“剩余勞動力”定價,并且不需要住房、社會保障等所有城市居民所需要的工資外成本,農民工的這一切都可以在鄉村土地上得到解決。鄉鎮土地征用是“無償”或低價的。沒有了城市社會保障、城市土地與基建開發、基礎設施的營運,與城市相匹配的高稅收在地方上很多是減免的。在這里通過農村的“廉價”土地和剩余勞動力把工業化的成本給節約下來,不僅在早期的“離土不離鄉”的鄉鎮工業上造就了低成本,而后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則使中國產業繼續保持了這一低成本優勢,吸引全球的產業轉移和采購,中國正逐步成為世界的“大工廠”。

工業化進程產生了兩個結果:其一是推動了非農就業,把農村勞動力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先是“離土不離鄉”的鄉鎮工業,而后是勞動力流動,到發達的地區去就業。其二是長期工業化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的產能和資金。在人們收入水平提高、消費結構升級的情況下,因工業結構本身的調整尚未完成而出現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工業增長速度放慢就是必然的了。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城市化可以說正是上述工業化發展和累積的一個結果。

2.高價城市化

中國1992年進行了土地要素和資金要素的體制改革,特別是土地要素從無價變為有價,開啟了城市化進程。由于“要素價格雙軌制”(即土地和資金利率價格雙軌制)以及微觀主體的“軟預算約束”,剛開啟的城市化導致了“房地產熱”、“開發區熱”等經濟泡沫,形成巨額不良資產,國家開始調控、軟著路。同時土地要素的價格改革得以初步完成,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國家通過積極財政政策,發行國債,投資于基礎設施啟動內需,城市化進程因此有了基本架構。1998年以來,國家一方面大規模地投資于基礎設施以推動城市化進程,另一方面啟動住房消費信貸,將消費者與城市化進程對接,作為城市化最重要標志的房地產業成為支撐經濟的重要因素。

2001年,中國人均GDP 約為1000美元,城市人均估計在2000美元以上;城市化率為37%,也就是說,有近5億人口處在人均2000美元的城市化高速起飛點上。城市居民的消費結構升級和城市化引致的投資,特別是住房、汽車、電子類耐用消費品、娛樂、金融、交通通訊等服務的升級將決定未來中國的發展。從2002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一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階段。2003年城市化的主導將逐步從中央積極財政的推動轉向地方政府推動。中央政府積極推進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形成了城市化的基本構架。隨著中央財政赤字的加大和財政支出逐步轉向再分配,城市化的基礎設施將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動。地方四級政府,省、地市、縣、鎮全面在政府履新年里積極“土地批租”融資,實施基礎設施政府擔保貸款等,加大城市化的投資活動,城市化引致的投資仍然是今年投資啟動的重要部分。

與工業化相比,城市化是高成本的,這包括:(1)基礎設施的高投入。如水電、燃氣、公路和綠地都是高投入,需要政府的推動;(2)社會保障的高投入。一旦農民變為市民,社會保障就是必需的。大量的公共支出如教育、環保和城市運營等都需要政府財政支持,因此城市化的另一個特征就是為公共支出而征稅??-較高稅收不可避免。高價的城市化直接表現在:高的土地價格、高的勞動力成本(增加社會保障)和高的稅收。城市化的第一階段是基礎設施投資;第二階段,隨著城市化過程,大量的農民變市民,核心支出就是社會保障。目前中國總體上的城市化處在第一階段,但也開始遇到第二階段的問題了。社會保障現在支出比較低,農民土地征用費用也較低,城市化的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非常低。但從國際經驗看,社會保障支出是城市化后的最大支出。

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得益于自90年代中后期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的累積效應,政府推動的城市化和出口導向的工業化是經濟發展的兩大主推動力。雙引擎的含義不僅是投資配置,更重要的是非農就業的雙重配置,即工業化過程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市化過程中的服務就業。當前的非農就業中服務業就業比重遠要高于工業就業,因此,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雙重非農就業是邁向現代化的關鍵。

二、資金流程變化與資本形成

結構調整的成功源于資源配置的變革。與上述“從工業化到城市化”的結構變化相對應,中國的資源配置(主要是資金流程以及資本形成)方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1、銀行資金流程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銀行(此前主要是財政)。1990年代后,隨著產品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開始破產,銀行壞賬問題凸現出來;加上1992、93年形成的房地產泡沫,銀行壞賬問題非常嚴重。1997年后國家四大商業銀行開始了嚴格的貸款管理,出現“惜貸”現象。資金向國家集中,商業銀行把存款放到央行和購買國債,貨幣政策盡管通過連降利率來擴張,但實質上是緊縮的,即政策上擴張和體制上收縮(宏觀課題組,1999),貨幣放不出去。

1998年國家加大了對經濟的刺激,銀行放款有了新的渠道。而這些新渠道都與城市化進程密切相關。一方面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央發行國債,銀行則提供國債配套資金投向基礎設施領域;另一方面是與城市化消費相關的個人消費信貸的發展。這樣調整的結果是,銀行中長期貸款逐步從工商企業轉向與城市化相關的個人消費信貸與基礎設施貸款。

我國商業銀行開辦個人住房貸款業務始于1980年代中期,但當時消費信貸發展緩慢,到1997年底,全國消費信貸規模僅為172億元。1998年以來,消費信貸步入了快速增長軌道,特別是個人住房信貸成為消費信貸發展的重點,個人住房貸款占個人消費貸款的比重高達80-97%.1998-2001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分別為426.16億元、1357.71億元、3376.92億元、5597.95億元。2001年與1997年相比,增加了5425.95億元,增長了32.55倍(見表1)。2002年,住房信貸增加的同時,汽車貸款增加迅速,新增超過了住房,個人消費信貸隨著居民消費的升級,還會有一個較大的增長。對比1992年的房地產熱,這次是居民真實的消費需求帶動的,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市化水平非常高(鄧宇鵬1999)。更為中性和科學的分析認為,按照國際經驗分類,中國城市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當。工業化和城市化呈現明顯的兩階段,第一階段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第二階段,工業化穩定或下降,城市化率的提高完全是由經濟服務化導致非農就業的比重上升所帶動,未來發展的關鍵仍然是非農就業(郭克莎,2003及表3)。

行業務完成了第一次轉型,從生產型貸款逐步轉向個人貸款、基礎設施貸款和企業貸款,但過于集中在個人和基礎設施貸款,導致風險集中,需要銀行業務的再次轉型,積極開展中間業務,形成新的收入來源,再次降低壞賬比例。但這一轉型取決于證券市場的發展。特別是在國家逐步淡出積極財政政策的時候,留下來的融資缺口需要新的融資彌補。加大企業的直接融資安排,提高結構效率十分重要,但從當前證券市場的發展狀況看實現這一目標有很大挑戰。

從中國居民儲蓄增長、金融資產分配和意愿上看,基本的事實是:(1)高速增長的儲蓄總量,2003年第一季度儲蓄為10.86億,每年增長20%;(2)金融資產分配有極大差異,2001年最高的20%的城市居民家庭占金融資產的66.4%,而最低的20%則只占1.3%,,富裕家庭對資產選擇多樣化的要求非常強烈(國家統計局2002年9月);(3)居民金融資產希望獲得中長期的保障和收益。在中國產能過剩,大量資金從產業部門析出,同時資金供應多,并逐步開放外國資金渠道條件下,如果不能更廣泛地開拓資金運用渠道,在“限制下供應的金融資產”的價格必然夠快增長(這既包括股票價格的上漲也包括房地產價格的上漲),這就是日本的教訓(見劉霞輝2002)。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大量資金搞建設,拓寬資源配置渠道和居民選擇渠道才能合理分流現有的銀行儲蓄。

中國資金受到渠道配給限制,不能按資源-利潤最大化的角度去配置,導致了資本-價值創造能力的下降,資金價格不能真實地反映需求,特別是政府過度參與配置資源,扭曲了資源的需求和價格,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挑戰。

四、保證持續增長的政策選擇

城市化的推進以及與之相應的資源配置方式的變化將中國經濟帶入了新一輪的景氣周期,但高價城市化以及資本形成過程中政府過度參與所導致的種種問題(價格扭曲、結構、效率等問題)也給經濟的持續增長帶來挑戰。此外,從增長必須伴隨結構調整、而貫穿結構調整的主旨是“非農就業”看,如何有效地擴大“非農就業”將是未來的更大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即高價城市化、資本形成及非農就業的挑戰,它們之間實際上是相互關聯的),保證經濟的持續增長,中長期的政策選擇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國土規劃和地方政府改革,尋求降低城市化高成本的道路。

當前城市化高成本的最直接原因是多層次的政府體制,導致土地、基礎設施和福利制度的不規模運營。尋求降低成本的城市化政策已經時不我待,重要的一條就是土地規劃和地方政府改革,配合實現的手段就是集中,撤并鄉鎮,進而消減鄉鎮一級地方政府,形成中央、省和市三級,不但對于城市化有利,對地方、農村的財政改革也都具有戰略意義。

地方政府改革,特別是縣以下地方政府的全面改革將是城市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傳統體制下設立的公社,和后來形成的鄉鎮一級政府,主要是與統購統銷聯系在一起的,現在職能基本上已經消失,隨著市場經濟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鄉鎮政府的歷史功能應該結束,這樣有利于節約土地和創造有規模經濟的城市;另一方面也能解決好農民負擔問題、基層人滿為患和財政破產問題。事實上,不撤銷鄉鎮一級政府,農民問題、土地較大范圍規劃問題和基層財政破產問題是難于解決的。中國正面臨著城市化發展的期,解決好與城市化相適應的政府體制是十分重要的。

(2)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擴大非農就業。

中國現代化的過程就是農村人口向城市不斷轉移的過程。這一過程伴隨著非農就業是良性的,否則會出現“人口漂移”,即人口從農村漂移到城市,形成城市中的農村和“貧民窟”。非農就業不僅要依靠工業化的發展,更要依靠城市化進程中服務業的發展。國際經驗表明,城市發展的規律是獨立于工業發展的,城市發展的道路是服務,只有通過深化服務才能提高城市的整體競爭力,否則隨著地價上升,企業的營運本上升,產業轉移是必然的。中國當前很多發達的中心城市仍然拼命地通過補貼發展“工業園區”,對提升服務業品質投入不足,這是需要扭轉的偏向。

國家這幾年放松了第三產業的管制,大量非公企業的投資熱潮,極大促進了服務業的發展,這是非常正確的。服務業要向高附加值的深化發展與人力資本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服務業深化發展的關鍵。城市發展應加大城市發展規律的探索,而不應重復“同構的工業化”。

(3)完善金融體系,通過間接杠桿調整貨幣政策。

配合中國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金融體系需要進一步改革和發展,因為正如前述分析,金融體系是提高資本形成規模和效率的關鍵元素。

金融體系的完善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發展資本市場,將其居于企業和地方政府投融資的最主要渠道,這包括股權和債券融資以及資金配置。在證券市場中,債券市場是發展的重要部分,特別是企業和地方政府債是發展的核心。二是體制改革,推進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所有權多元化的改革,將壞賬逐步剝離后上市,改變銀行體制,同時加大利率市場化的改革;而股票市場的問題是“國有股”的體制改革,增量改革是比較可取的方法。三是建立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不僅僅是銀行體制,證券市場也應該建立起多層次的服務體系。只有金融體制的改革和結構的調整才能提高資本形成的效率,資金的價格才能合理地反映出其稀缺程度,否則要素價格的扭曲,會導致資源的誤配置(misallocation )。

在貨幣操作上注意運用間接手段,目前運用間接杠桿的條件基本成熟。1998年后中長期貸款均開始抵押,如個人抵押貸款、房地產開發的抵押貸款和基礎設施的收費權抵押貸款,這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非常成功的方面,形成了貸款抵押比例調節的手段,其調整是非常迅速和有效的。另一個就是利率市場化的改革和公開市場操作的改革。通過這些市場方式調控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將比較平穩。

(4)實行稅制改革,促進資本形成與產業升級。

出口退稅制一直是中國刺激出口、擴大外需的一個成功手段。不過,出口退稅也帶來一定的財政負擔。今年出口退稅的欠款已達到2500億左右,負擔過重。去年以來美元貶值,提高了中國出口競爭力,應該是逐步減少出口退稅的好時機。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增長進入以城市化為帶動的景氣周期,給以消費帶動的產業升級提供了機會,特別是機械裝備工業的升級。從現階段發展看,重振中國內需,特別是裝備工業產業升級需要稅收上的激勵;另外,現階段出口主要是制成品的出口,加工工業的升級也需要增值稅的改革。

因此,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應逐步從“出口退稅”激勵,轉向“生產型增值稅改為消費型增值稅”的減稅方案。當前的生產型增值稅,投資品不能抵稅,而采用消費型增值稅,就只對增值部分征稅,所有購進價值(包括投資品)都可以抵稅。這種由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化,將直接刺激國內企業的更新改造,擴大投資,從而促進資本形成,帶動工業產業的全面發展(經濟所宏觀課題組,2000)。從財政改革看,由于所得稅的不斷提高,創造了流轉稅的改革時機。從生產型增值稅轉到消費型增值稅盡管每年會減少國家稅收500-600億,但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從長遠看,這樣的稅制改革,可以促進資本形成與產業結構升級,從而為結構變革與長期增長提供了可能。

當前中國經濟增長處在一個增長周期中,城市化和工業化是其發展的兩大引擎,資金流程的變化是有利于增長的,通過進一步政府、金融體系和財稅改革必將繼續推動中國經濟和非農就業的增長。

參考文獻

Barro ,Robert J.Xavier Sala-I-Martin,1995,Economic Growth,McGraw-hill,inc.

郭克莎,2003,《工業化與城市化關系的分析》,發表于《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選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國家統計局,2002,“首次中國城市居民家庭財產調查報告”

Hersh ,Adam and Christian Weller,2003,Does Manufacturing Matter?Challenge,March-April.

華民,2003,“長江邊的中國(綱要)”,《參閱文稿》2003年2月21日;賈康、白景明,2002,《縣鄉財政解困與財政體制創新》,《經濟研究》2002年2期;經濟所宏觀課題組:1)《大調整:一個共同的主題和必然的選擇》,《經濟研究》1998年9期;2)《投資、周期波動與制度性緊縮效應》,《經濟研究》1999年3期;3)《尋求更有效的財政政策》,《經濟研究》2000年3期;劉樹成等,2002:《中國經濟走勢分析(1998-2002)》,《經濟研究》2002年4期;劉霞輝,2002:《資產價格波動與宏觀經濟穩定》,《經濟研究》2002年4期;李治國、唐國興,2003,《資本形成路徑與資本存量調整模型—給予中國轉型時期的分析》,《經濟研究》2003年3期;錢納里等,1986:《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1989年出版;世界銀行:《2002年的中國》,財政出版社。

王小魯、樊綱主編,2002,《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跨世紀的回顧與展望》,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王小魯、夏小林,2002,載于王小魯、樊綱主編《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跨世紀的回顧與展望》,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張軍,2002,《資本形成、工業化與經濟增長:中國轉軌的特征》,《經濟研究》2002年6期。

張平,2003,《增長與分享:居民收入分配理論和實證》,社科文獻出版社2003年。

張平、張曉晶等著,2003,《直面符號經濟》,社科文獻出版社2003年。

支德勤,2003,《武漢信貸投入劇增:凸現中心城市金融集聚力》,《金融參考》,2003年2期。

中國人民銀行,2002,《2002年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注釋:

篇7

關鍵詞: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宏觀調控。

一、我國宏觀經濟概括。

從宏觀環境來看,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實現平穩增長的關鍵時期。由于中國經濟面臨的通脹壓力較大,并且調整經濟結構的難度日益增加,因此中國將穩增長、抑通脹和調結構確定為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與之相適應,中國需要在維護宏觀經濟穩定的基礎上對宏觀調控政策進行積極的改革,促進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具有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在2010年逐步消除全球經濟危機的不利影響,并實現了較為顯著的經濟發展,具體表現為:首先,中國的宏觀經濟由低谷轉入回升階段,并駛入穩定發展的軌道。其次,內生性的增長機制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其三,2010年中國出口的增長勢頭有所恢復。這些經濟發展成果的取得,是促進今后中國經濟發展有利的基礎條件。二是中國經濟處于“十二五”這些都是我國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當前及以后我國經濟發展具有的基礎及優勢。其次,我國的經濟發展當前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那就是“十二五”開局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為我國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創造了諸多有利條件。具體來說在“十二五”規劃中有以下幾個方面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條件:一是“十二五”規劃中的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可以進一步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二是“十二五”規劃中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布局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實現快速增長創造了條件;三是逐步拓寬了民間投資領域逐,對投資環境進行了不斷優化;四是收入分配改革為居民收入增長加快提供了體制性保障;五是就業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為我國經濟發展繼續保持繁榮穩定提供了保障。

(二)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與矛盾。

中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了顯著的發展不平衡、發展不協調及發展不可持續的矛盾。首先就是我國的通脹預期還存在,通脹壓力甚至有增強的趨勢。雖然說當前的總體物價基本平穩,但是我們要看到在多種影響因素綜合作用下,諸多抑制和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在2011年的中國經濟發展中仍然還是存在。其次,令世人矚目的房地產市場調控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雖然在去年2011年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相繼推出后,市場上的商品房銷售價格有走向平穩的趨勢,但是隨后的房地產市場又有了繼續反彈上漲的態勢。出現這樣的情況的一方面是因為房地產市場發展長效調控機制缺失,另外一方面最主要的還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對房地產的過分依賴,這就導致了房地產調控目前來看還主要依靠的是短期的行政措施,所以調控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最后,信貸高增長的同時,貸款難問題也同時存在。當前的貨幣信貸增長可以說還是非常迅猛,一直都運行在高位。但是我們又看到很多的中小企業發展又遇到了資金短缺的問題,這樣就出現了一方面信貸寬松,另外一方面貸款又難同時存在的問題。所以當前的貨幣政策宏觀調控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難。

二、當前我國宏觀經濟調控路徑的選擇。

為了保持我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當前必須在保持中國宏觀經濟運轉相對穩定的同時大力推行更多的合理科學的宏觀調控政策,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一)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的調控首要任務就是要繼續加強通脹預期管理。

首先,當前必須要大力扶持農業生產,確保糧食供應充足,要對農業產品市場運行機制和市場規則加以大力監管,以便防止炒作投機,同時避免以農產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快速上漲,確保價格穩定,另外還要對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及農產品等價格變動高度關注,以便能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緩解輸入型通脹帶來的壓力。其次就是要適度提高存款利率,要對信貸規模進行合理控制,進一步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步伐,要采取有效措施來促進合理均衡匯率的形成。最后就是要通過采取法律及必要的強制行政手段來積極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對市場過度投機行為加大打擊和監管力度。

(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我國經濟穩定增長。

為了確保我國的經濟發展平穩,對財政支出結構進行優化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通過優化財政支出可以保障投資規模合理快速的增長。具體來說首先就是要對投資項目進行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對于可能出現的國際金融危機要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其次要通過努力優化投資結構來嚴格限制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同時對于代表了高科技的新能源及新材料要給予大力資金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培育出新的經濟增長亮點。除此之外,政府還要逐步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對落后地區的經濟發展要加大投資傾斜力度。

(三)加快改革步伐,積極推行市場化改革和制度創新,以便能有效解決影響我國經濟增長的深層次問題。

具體來說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除了要調控好農產品的市場價格,還要加快對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的調整步伐。積極構建包括煤、電價、天然氣及成品油等在內的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價,徹底來改變資源要素價格長期不合理的情況。二是要不斷加快壟斷行業及部分國有企業的改革步伐,可以通過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來在國有企業內部推行公司治理制度,還可以積極引導民間資本能夠進入到部分壟斷行業的領域中來。三是在我國經濟內在增長動力不夠強大和世界經濟復蘇不到位的大形勢下,國家為了刺激經濟發展采取的積極的財政政策不要過早停止,相反還要繼續采取更多的必要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當前的經濟發展,以確保我國的經濟能保持持續回升的發展態勢,同時能有效緩解經濟發展的壓力。

參考文獻

[1]楊曉光。2011年我國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中國科學院院刊,2011-01.

[2]耿慶峰。當前我國經濟形勢及宏觀調控對策研究。現代金融,2008-05.

[3]王月。對2011年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的觀點綜述。銀行家,2011-02.

[4]王延南。2011年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前瞻。中國貨幣市場,2011-01.

[5]王小廣。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及2011年展望。企業管理,2011-01.

[6]劉偉。當前中國的經濟增長與宏觀調控。企業經濟,2010-03.

[7]王多宏。當前經濟形勢下宏觀調控方面的思考。生產力研究,2010-05.

篇8

他認為,干散貨、油輪、國內沿海運輸三個方面均將受制于運力過剩。而集裝箱運價則由于類似馬士基等企業擁有較大話語權,變數較大。對于國內航運企業,張頁認為依然面臨挑戰。如干散貨總量及品種的增長率都在下降,并且未來依然保持下滑趨勢;油輪運輸可能是重災區,從而影響國內油運企業的業績。

就A股航運板塊而言,雖然從2月7日BDI指數創出新低之后至28日,航運業指數漲幅為10%左右,但在行業整體不樂觀的背景之下,未來走勢仍將承壓。而目前中金、國泰君安等券商均認為航運業中期態勢仍不樂觀,不宜追高。

據了解,2012年伊始,各大航運運價指數持續爆跌,多方認定的全球經濟“晴雨表”―BDI指數從年初的1624點一路跳水至2月3日的最低點 647點,跌幅高達60%,并創下了1986年以來的新低。然而,代表集裝箱運價未來方向的SSEFC集裝箱運價衍生品EU1204即上海歐洲航線2012年4 月交易合約從2012年1月19日起就開始旗幟鮮明的上漲行情,仿佛提前告訴世人全球經濟的未來趨向走好。1月31日更是以漲停報收,此后連續7個漲停,充分展示了其價格發現功能,并引領BDI指數從2月4日起觸底反彈。上海歐洲航線遠期運價突破1000美元/TEU后,市場的多空雙方出現了分歧,略做徘徊,2月22日才實現向上突破。

篇9

經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今天召開全縣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議精神,讓大家認清當前我縣經濟發展態勢,正視存在的差距,進一步統一思想,自我加壓,強化舉措,扎實推進,確保今年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剛才,陳書記、張林縣長分別通過了城區建設、園區建設上半年工作情況,對下半年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都講得很好,我完全贊同,等下,縣委韓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先講幾點意見,供同志們參與。

一、肯定成績但不可高估,更重要的是必須凝神聚力,加快發展

今年以來,我們緊扣市委提出的“兩區互動,強工興城,加快發展,奮起趕超”的戰略部署,按照縣委確定的“兩區一村”的發展思路,圍繞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攻堅克難,加壓奮進,工業園區、中心城區建設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良好。1-6月份,預計全縣GDP可實現26.53億元,同比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5.58億元,同比增長28.6%;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92億元,同比增長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13億元,同比增長20.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481元,同比增長12.5%。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財政收入順利過半。

二是工業發展勢頭強勁。

1、工業三大指標穩步增長;

2、工業運行態勢良好;

3、園區經濟快速發展。

三是項目建設成效明顯。

1、招商引資有突破。

2、爭資爭項有實效。

3、重大項目有亮點。

四是重點工程加快推進。

在園區,12項重點工程加快推進;

在城區,20項重點工程加快推進。

五是三農工作扎實開展。(張華)

六是民生工程落實有力。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委定目標、把大局、建機制、抓重點、攻難點的結果,是幾套班子共識共為、各條戰線分口主攻的結果。可以說,同志們做了大量工作,吃了苦,流了汗。同時,也充分說明了縣委的決策是科學的、正確的,是切合**的需求,契合發展的要求、符合群眾的盼求的,找準了加快發展的方向,抓住了趕超進位的關鍵,只要我們按照既定的正確思路走下去,趕超、進位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充分說明了在核心黨委的統攬下,幾套班子合心合力、共為善為,合力是強大的,營造了一個風清氣正、心齊勁足的良好發展氛圍,為我們事業和發展提供了堅強后盾和保障;充分說明了全縣廣大干部執行縣委決策的態度是堅決的,操作是有力的。在湖東新區綜合性學校建設過程中,面對周邊村民無理阻工情況,分管領導與一線的同志直面困難,化解矛盾,保障了四個標段同時開工建設。沿河路拓寬改造工程責任領導、包片單位不畏任務之重、壓力之大、矛盾之多,深入一線,迎難而上,依法拆遷,有情安置,僅用2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拆遷164戶、征地50余畝,遷墳657座。艾恒公路園區段改造工程責任領導多次親臨一線,多次現場調度,既化解了征地過程中的矛盾隱患,又確保了工程順利推進。

二、正視挑戰但不可低估,更重要的是必須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雖然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可喜、勢頭良好,但要看到,這些成績,還是過程中的、階段性的、暫時性的、充滿變數的,甚至是脆弱的、經不起沖擊的。7月13、14日,我們參加了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通過聽取**區、共青城、**開發區、**縣的情況通報,參觀**開發區、市本級的項目建設現場,我們發現這幾個地方重大項目之多,建設速度之快,發展勢頭之猛,令人震憾,可以說是有場面、有看點、有規模,紅紅火火,熱火**。看完、聽完之后,感覺壓力很大,心情可以用坐立不安來形容。

一是財政增收的壓力前所未有。

二是財政支出的壓力前所未有。

三是爭先進位的壓力前所未有。

1、從國民經濟主要指標來看;

2、從重大項目建設來看,

四是完成目標任務的壓力前所未有。

1、從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來看;

2、從園區12項重點工程建設情況來看;

3、從城區20項重點工程建設情況來看:

三、堅定信心但不能掉以輕心,更重要的是搶抓機遇,奮力趕超

在看到差距的同時,我們更重要的是要看到發展的有利條件,盯緊全年的奮斗目標,抓住機遇,搶抓發展,奮起趕超。

1、有一支作風硬朗的干部隊伍。

2、有歷屆班子打下的良好發展基礎。

3、有趕超發展的空間和機遇。

4、有全縣人民趕超發展的渴望和熱情。

四、統籌兼顧但不能均衡著力,更重要的是突出重點,全面推進

當前時間已經過半,我們沒有退路。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實現進位趕超,不可動搖,必須全力以赴。

一是要牢牢把握縣委確定的發展戰略和思路,不動搖。20xx年縣委確定全縣發展的戰略和思路是:進一步加大強工力度,保持興城勢頭,咬定發展目標,奮力進位趕超。我們要始終以縣委的工作思路為指導,堅定不移,一以貫之,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二是要牢牢把握年初確定的預期發展目標,不放松。按照年初確定的發展目標,今年我們要力爭實現“三個突破”、“三個增長”、“兩個控制”,即財政總收入突破7個億、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個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40個億;GDP增長15%、達到62.4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0%、達到3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達到5888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單位GDP能耗下降5%,力爭所有經濟指標擺脫后三進入中三,核心指標全部進入前三。

三是要牢牢把握事關全縣發展的工作重點,不懈勁。突出是打好“四場攻堅戰”,強化“兩條保障線”。

1、要千方百計抓收入,打好財稅攻堅戰。財政是總閥門,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要堅持財稅工作“一周一分析,半月一督查,一月一調度”,力求均衡入庫,確保全年實現財政收入7.2億元的奮斗目標。第一,依法治稅強征管。第二,培植財源增后勁。第三,科學理財保運轉。

2、要堅定不移抓項目,打好園區攻堅戰。圍繞今年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決戰140億元的目標,重點實施“三大帶動”。第一,實施平臺帶動。第二,實施項目帶動。第三,實施產業帶動。

3、要搶抓進度建新區,打好城市攻堅戰。第一,開發湖東區。第二,完善湖西區。第三,改造老城區。

4、要不遺余力促增收,打好“三農”攻堅戰。**是農業大縣,農業發展基礎較好,多年來,“三農”工作在全市有位子,在全省有名次,要繼續保持這方面的優勢,不斷加大“三農”工作力度。第一,發展特色農業。第二,做美農村環境。第三,夯實農業基礎。

5、要不折不扣抓落實,強化民生保障線。

篇10

Abstract: From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o economic recovery in 2009, the real estate bubble grows seriously, the real estate market faces adjustmen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Jihua should analyze the situation, tak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the article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history in Jinhua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Jinhua and some strategies the enterprises should tak.

關鍵詞:金華建筑業;經濟形勢;對策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 Jinhua;economic situation;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6-0013-01

0引言

金華建筑業發展非常迅速,從最初的“泥木工倉庫”到“建筑之鄉”,再躍進“建筑大市”, 在短短三十年內,金華建筑業實現了“三級跳”。

1金華建筑業的發展概況

1982年1月,金華地區第一家農村建筑公司――“東陽縣歌山建筑工程公司”成立。此后,一大批農村集體建筑企業相繼成立。目前,近千家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建筑企業和建筑勞務公司基本上形成了工程項目總承包、建筑施工總承包、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這樣的梯次較為合理的隊伍結構。施工區域不斷拓展。改革開放初期,金華市建筑業就確立了“立足浙江,面對全國,走向世界”的市場拓展戰略。目前,國內主要大中城市均飄揚著金華建筑隊伍的戰旗。億元以上施工基地星羅棋布。在東北、環勃海、中西部、長三角、珠三角、西海岸等地區的中心城市都有十億以上施工規模的基地。

建筑業已成為金華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柱產業,2009年,金華市實現建筑業總產值1177億元,比上年增加186億元,增長18.8%。

2當前經濟形勢分析

建筑業對局勢和趨勢的認識極為重要,中國經濟2008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作用顯現,房地產市場景氣回落。2009年,我國的經濟出現微型的復蘇,但是我們的復蘇還沒有達到一個全面復蘇的階段,很多還是依靠政策的支持。由于目前信貸空前寬松,自住性需求與投資需求相結合,房地產市場未經實質性調整就開始再度走高,房價持續上升。導致社會恐慌心理加重,投資需求日盛,供求矛盾凸顯,房地產泡沫日趨嚴重,市場面臨調整。

3當前經濟形勢對金華建筑業的影響

當前經濟形勢對金華建筑業的影響表現在:

3.1 海外業務受到的沖擊, 風險加大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建筑企業海外業務造成了較大的沖擊。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已經蔓延到實體經濟,境外一些工程因資金短缺紛紛緩建、停建或壓縮投資規模,不僅對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造成很大困難,甚至對在建的海外項目也產生了直接影響。

3.2 國內建筑市場,資金愈發緊張政府調整房地產政策、有效抑制泡沫已迫在眉睫,但是,如果調整力度過大,導致房價由升轉降,就會導致房屋土建工程的萎縮。我市建筑業產值的大頭恰恰在房屋土建工程上,這對我市建筑業的發展無疑會造成巨大壓力,對主要從事房屋土建的企業甚至帶來生存危機。

3.3 外幣資產風險加大金融危機引發的匯率和利率震蕩,給我市建筑企業外幣資產安全造成了巨大風險。我市建筑企業實施的國際工程承包項目和對外勞務派遣也由于難于把握的國際金融市場而面臨著巨大的匯兌損失風險,這些都給我市建筑企業的整體效益帶來了重大影響。

3.4 管理難度不斷增加隨著國家基本建設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我市一些建筑企業的經營規模持續擴張,管理幅度進一步加大, 由此帶來的企業經營管理難度也不斷增加,企業的安全生產、工程質量、項目管理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的風險也將進一步加大。

4當前經濟形勢下金華建筑企業應對策略

嚴峻的經濟危機既是一個很好的考驗,也是一個機遇。

4.1 準確判斷,冷靜面對,尋求發展準確判斷是積極應對的前提,認真分析并正確把握國際、國內的經濟形勢,特別是中國目前的房地產的宏觀調控形勢。建筑企業首先要正確判斷當前的形勢。冷靜面對危機,尋求發展先機。首先,要堅定不移地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建筑經濟轉型升級。其次,有的放矢地實施應對金融海嘯影響的具體舉措。第三,開闊視野,高瞻遠矚,在當前經濟形勢中尋找下一輪經濟發展的機遇。

4.2 加強風險管理要切實加強投資決策管理,根據目前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審慎決策投融資項目及房地產開發項目,集中力量抓好在建項目,加大監管力度,嚴格控制風險,確保企業的經營安全。

4.3 考慮轉型我市建筑業應繼續加快在全國的對外投資步伐,如研究開發、地產等,同時應回避周期性較強的投資,為了規避風險, 更為了長遠發展,承包商應考慮適時轉型,變危機為機遇。

4.4 注意工程款問題,防止資金鏈斷裂要極端重視工程款問題的解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抓緊清理應收款。作為建筑企業而言,年前是資金最為緊張時期,而且,由于目前房地產形勢的不明朗性,更應該告知建筑企業及時收取應收款。二是由于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大,施工企業原則上不承接帶資、墊資的項目,將資金風險降到最低。三是充分運用合同法286條所賦予的工程款優先受償權這一尚方寶劍,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四是積極投入國家支持項目。五是審查各在建項目,對于沒有按照合同支付工程款的項目,應綜合考慮,必要時采取暫緩施工的措施。總之,金華建筑業要做得更大更強就必須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培養和發掘管理人才,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防范未然。這樣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楊光永.房地產的政治經濟學[J].建筑經濟,2008,(12).

[2]朱中一.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式及發展趨勢[J].城市開發,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