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現代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6-30 07:16:00

導語:水資源現代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資源現代化管理論文

我國受自然條件、經濟發展及水資源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影響,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與水環境惡化等問題日益突出。而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法制在許多方面與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不相適應,使在解決這些問題當中存在較大難度。因此,結合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對中國水資源需求管理問題進行研究和探索,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將對水資源管理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水資源需求管理,是現代水利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現代水利的關鍵所在。

一、水資源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水資源管理現狀

1949年以來,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開發利用水資源,治理水旱災害。這一時期,中國水資源管理體制的特點是采用分級、分部門的管理模式。按照行政區劃在各級政府設立了水利部門,負責水利建設和水資源的管理,并且在各級政府的水利、電力、農業、建設、礦產、環保、交通等部門之間劃分水資源管理職能。例如,水利部門負責農村水利和防洪,建設部門負責城市供水,礦產部門負責地下水勘察,交通部門負責航運、航道建設和管理等。在這種管理體制下,往往只重視本地區或本部門的利益而忽視水資源的整體性和多功能性,忽視水資源的綜合效益,并且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影響了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20世紀的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以及出現了連續干旱,我國北方和許多沿海城市水資源嚴重不足,水污染日趨嚴重,有些城市和地區出現了地下水過量開采、造成水源枯竭、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問題,地區之間、部門之間的水事糾紛時有發生。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不足且時空分布不均,增加了水資源開發利用的難度;另一方面,水資源管理體制存在缺陷,導致水資源的無序開發,用水效率低下,不重視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198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水法》,提出要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即“國家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制度”。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的核心問題是理順不同部門和不同層次(中央、流域、省、地方)之間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職責。但從10多年的實施情況來看,水資源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尚未真正解決。

1998年以后,中央政府實行了機構改革。在水資源的管理方面,水利部和建設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地質礦產部之間進行了職能的調整,本著一事一部的原則,基本上把水資源的統管職責劃歸水利部門。但由于種種原因,水資源分級、分部門管理的基本格局尚未真正改觀。

2.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造成水資源問題除了自然因素外,人為因素特別是水資源需求管理上的不足也是影響水資源問題主要原因,它們包括:

(1)水資源管理政策法律法規尚不健全,未能形成良好的法規體系和政策監督機制;

(2)水資源行政管理體制關系不順,水資源統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并未形成,也難以形成;

(3)水資源權屬管理滯后,水權制度尚未形成,影響水市場運作和發展;

(4)取水許可制度的實施與貫徹不完善,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尚未全面實施;

(5)用水方式落后,用水效率低下,水資源短缺與水浪費和污染并存;

(6)水資源管理仍處于粗放、落后狀況,缺少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

因此,進行水資源需求管理是抑制不合理的水資源需求、緩解水供需矛盾、防止生態環境系統持續惡化的有效途徑。

二、水資源需求管理概述

1.水資源需求管理的基本概念

水資源需求管理是近年來國際上正逐漸興起的一種先進的水資源管理理念和模式。由于正處在不斷發展之中,尚未有統一的解釋。從水資源綜合管理的概念進行引申,水資源需求管理一般來說可以理解為:為了抑制由于水資源需求增長所造成的用水矛盾加劇、生態系統破壞和水環境容量衰減,促進水資源的公平合理配置與高效可持續利用,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科技、宣傳等一系列手段,而進行的涉及水行政管理者、用水戶及水經營者三大群體的綜合系統性行為。

其中“水行政管理者”是指政府決策者、政策制訂和執行者、代表政府行使職能的規劃和管理者;“用水戶”是指水的終端用戶以及對問題關注的公眾,包括具有經濟效益的經濟各行業用水部門、具有社會效益的生活及公共用水者、具有生態環境效益的生態環境用水要求;“水經營者”是指水服務提供者,包括水利工程開發者、各級躉供(售)水經營管理者(非終端用戶)、廢污水處理經營管理者等。因此,所有受水資源開發利用有利或不利影響的群體,即所謂利益相關者,都是水資源需求管理行為的主體。

水資源需求管理涵蓋了水資源綜合管理與需水管理,即在水資源綜合管理的基礎上將重點加強需水管理,強調從整個流域的觀點出發,從源頭到終端用戶全過程對需水進行管理,達到可持續的供需平衡。

2.水資源需求管理的可持續性原則

水資源需求管理模式中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意味資源利用不僅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也要維護子孫后代對其利用的權利??沙掷m性的內容應包括以下方面:經濟、財務的可持續性、技術可持續性、運行可持續性、體制可持續性、資源基礎與健全環境的可持續性。

水資源需求管理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由之路。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是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所以,水資源需求管理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必要條件,而人們又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進行水資源需求管理的基本指導思想。

3.水資源需求管理的主要內容及活動

水資源需求管理的主要內容涉及水資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規、管理機構體制、經濟效益與調節手段、社會需求與利益相關、機構能力建設以及有關的科學技術手段等。這些內容特別需要圍繞水權、取水許可制度、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三個方面的主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實踐。

我國早期的水利管理主要強調工程管理,到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考慮全面的水資源管理,重視對過度需水采取控制措施。我國現代的需水管理大約始于1982年。當時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矛盾開始顯現并不斷加劇,山西省尤為突出,因此率先開始對水資源的需求采取控制措施,通過了《山西省水資源管理條例》。中央政府也逐漸加強對需水的管理,進行宏觀調控,嘗試改革水利管理體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包括1985年國務院94號文件《水利工程水費核訂、計收和管理辦法》,1988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以及后續的《水利產業政策》,加強水資源的宏觀調配,建立取水許可制度,逐步加快了需水管理的進程。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目前正在積極開展水資源需求管理的各項活動。這些活動包括: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以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建立、健全各項法律、規章、制度,修改國務院(1993年)第119號令《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在競爭用水激烈的地區進行水資源的合理配置,調整水價,全面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建立鼓勵用水戶參與管理用水者協會組織,建立經濟自立灌區,變革水管理體制,進行各方面的能力建設等。從2002年開始,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工作正式啟動,其中特別強調了對水資源的需求管理和對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我國積極參加國際社會水行業的各項活動,配合制訂水行業的各種行動計劃和行動綱領,開展水資源需求管理領域中的工作,引進國際上先進的管理方法與技術,并認真履行對國際社會做出的承諾。例如,參與水行業的國際協作網絡組織——全球水伙伴,成立中國地區技術咨詢委員會,多次舉辦有廣泛代表性的研討會,推進各部門、單位、團體、社群的協作、溝通,加快水資源需求管理的步伐。

4.水資源需求管理與現代水利的關系

“現代水利”或“資源水利”,是以水資源需求管理為基礎對水資源進行統一管理,達到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艾F代水利”和水資源“需求管理”分別與“傳統水利”和水資源“供給管理”相對應。過去,為了解決缺水問題,人們一般傾向于開發新水源、擴大供水,盡最大可能滿足用戶要求,總的來說需求不受約束,即所謂的“供給管理”。但隨著人口的繼續增長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方法日益顯露出其不可持續性,具體表現為:資源漸趨枯竭,環境日益惡化。例如,在黃淮海平原地下水資源過度開采、黃河斷流、水土流失嚴重,一些北方城市水資源嚴重短缺、水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惡化、荒漠化面積擴大、沙塵暴危害加劇等等。人們開始認識到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容量是有限的,不能無節制地開發利用,否則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于是開始把目光轉向水資源的需求方面,即所謂的“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對水資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要求有廣大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和公眾介入,有足夠透明度的決策和管理,科學的水行業戰略規劃,以及強調水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公正性與有效性等。供給管理強調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反映了人類從畏懼、崇拜自然的遠古洪荒時代進入文明社會后,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益發達及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強烈要求主宰自己命運的思想;而需求管理則側重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傾向于抑制人類過多地向自然界索取,盡量約束人類本身過度膨脹、只顧眼前利益、損害環境與生態系統的種種不適當需求。

在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的過程中,做好水資源需求管理是關鍵。只有約束人類對水資源無限制的需求,對有限水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科學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當前面臨的主要水問題,真正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三、實行水資源需求管理的措施建議

1.水資源需求管理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進入21世紀,水問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國在推行水資源需求管理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

(1)如何改善水資源與環境的管理;

(2)如何緩解水資源短缺、用水競爭激烈、水污染嚴重、水環境惡化的矛盾;

(3)如何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

(4)如何防止浪費和污染水資源,普及推廣節水減污高效的用水方式;

(5)促進國際合作,協調參與者之間的關系。

目前我國政府正在積極推行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的水管理體制,對洪澇災害、干旱缺水、水環境惡化等問題進行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做到除害興利結合,防洪抗旱并舉,開源節流并重,強化流域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建立權威、高效、協調的水資源管理機構,提高水資源管理的整體水平,使水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合理開發、高效利用、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綜合治理。在國際上,面臨日趨嚴重的水問題,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頻繁舉行水問題方面的國際會議,實施各種水管理項目,采取行動,幫助各國政府解決水與貧困問題。因此,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勢都為中國推行水資源需求管理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2.實現水資源需求管理的措施建議

針對當前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采取下列措施逐步加強水資源需求管理:

(1)健全水資源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規,形成完善的法規體系和政策監督機制。立法規劃既要體現新的治水思路,也要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中心,分清輕重緩急,統籌安排。加強水資源需求管理,應該修訂水法規體系,突出重視水資源合理配置、節約保護、高效使用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等方面的內容,以及有關水權、水市場的法律法規內容,用法規推動水管理體制的改革。

(2)理順水資源行政管理體制。理順不同部門和不同層次(中央、流域、省、地方)之間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職責,劃清水資源管理與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界限。加強流域統一管理和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真正形成“一龍管水,多龍治水”的格局。在水管理體制改革中還應當重視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認真總結以往在部門之間進行協調方面的經驗教訓,并對如何建立這種機制進行深層次的探討。

(3)加強取水許可制度改革。理順取水許可制度管理體制,由水行政主管部門代表國家行使水資源權屬管理,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發放取水許可證、統一征收水資源費、統一管理水量水質;完善取水許可監督管理制度,強化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取水許可申請報告的審批制度;建立水資源使用權轉讓制度;維護生態水權和環境水權等自然水權。

(4)加快建立健全水資源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指標體系與合理的水價體系,有效抑制低效用水和水污染嚴重的用水需求,建立起鼓勵節水減污、高效用水的激勵機制。

(5)采用先進科學技術手段管理水資源。采用諸如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實時監控系統、水資源定額管理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綜合運用運籌學、計算機科學和管理學等各學科知識來為水資源管理服務。

(6)提高公眾參與程度。通過用水者協會、節水志愿者組織等方式,提高人們對水資源的重視程度和對水資源管理的參與意識,保障貧困人口的用水需求。

當前,我國水行業正處于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和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進程之中,此為契機,通過對水資源需求管理模式的研究,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水資源需求管理的理論框架、體制模式和方法措施,從管理領域為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