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俄羅斯公民文化的構建
時間:2022-04-03 08:56:00
導語:小議俄羅斯公民文化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俄羅斯啟動民主化改革以來,其政治發展進程受到了學界的普遍關注。公民文化的構建對于俄羅斯政治制度的完善及傳統政治文化的現代化都將發揮重要作用。但是,俄羅斯目前帶有權威主義色彩的政治現狀,無疑對其構建公民文化提出了挑戰。
關鍵詞:俄羅斯;公民文化;政治
俄羅斯的政治發展自建立“超級總統制”以來一直受困于一些制度設計等結構性難題,導致其政治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權威主義”的轉向。這一轉向盡管在破解俄羅斯目前的改革困局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也使俄羅斯的政治發展陷人了困境。而公民文化在為現有的政治制度提供必要的和良性的民意認同的同時,又天然地包含了一種繼續推進俄羅斯政治體制發展的要求。因此,構建公民文化是俄羅斯走出其政治發展困境的可行之路。
一、公民文化與俄羅斯政治制度的創建和運行
一個國家的政治發展首先體現在政治制度的創建與運行,然而新的政治制度在創建與運行過程中需要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政治文化或者說公民文化的構建。作為政治發展的核心內容,二者是既有區別又相輔相成的。區別在于:政治制度的變遷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剛性的,是政治發展過程中最直接、最具體的判斷因素;而公民文化的變遷是內在的、本質的、柔性的,是政治發展過程中相對隱性的判斷因素,但卻是決定政治發展成功與否的關鍵性要素;民主的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發展過程中最直接的成果,可以為參與型公民文化的構建提供推動力;而參與型公民文化的構建,同樣有利于民主政治制度運行機制的完善,有利于臣民向公民的轉變,對民主成果的鞏固將起到最重要的保障作用。
以俄羅斯的民主化改革為例。首先,摧毀一個政治制度是從政治文化的變遷,即公民對于現有政治制度認知的轉變開始的。蘇聯時期,由于國家秩序一直是處于一種低層次的有序狀態,集權、僵化、低效一直是描述蘇聯體制的修飾語,這一方面導致了俄羅斯人對蘇聯時期的政治制度產生疏離感,甚至相當一部分俄羅斯人認為國內一切危機都是蘇聯制度造成的,盡快打碎這一制度成為俄羅斯人的普遍愿望;另一方面,俄羅斯人非常向往西方的民主制度,普遍認為只要在俄羅斯實行了西方式的民主制度,一切問題便可迎刃而解。這種政治認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及俄羅斯民主化進程的開啟。其次,一個新的政治制度的創建與運行不能逾越其所根植的政治文化土壤。新的政治制度從建立到運行,同樣需要一個過程,至少需要有一個適宜的運行環境。由于俄羅斯人只是把民主當做解決俄羅斯面臨的各種危機的靈丹妙藥,一旦這種渴望落空后,人們對民主的態度就會心灰意冷,其政治發展就會出現向權威主義回歸的跡象。例如在葉利欽執政時期,由于“休克療法”的失敗,俄羅斯人對民主的熱情急轉直下。1994年,詹姆斯·亞歷山大在對俄羅斯兩個城市的調查中發現,盡管大部分被調查者希望議會能夠更加規范化,但是由于對議會的失望,人們已經更加傾向于對強勢領導、總統權威、個人權威的支持,議會中的反對黨也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因此,在目前的俄羅斯還不可能建立像美國那樣的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所以說,“超級總統制”是俄羅斯深厚的傳統政治文化底蘊與西方民主思想融合的時代產兒。
可見,從舊制度的瓦解到民主制度的創建與完善的發展程度是與俄羅斯公民文化的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而在公民文化構建過程中,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發揮的作用不可忽視,尤其在遭遇嚴重的社會危機時,這種傳統政治文化甚至會占據公民思想的主流。因此,要鞏固政治發展的成果,構建民主的政治文化,從而實現傳統政治文化的現代化。
二、公民文化與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的現代化
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的最大特點是專制主義色彩濃厚,與之相對應的是“臣民文化”。由于歷史的慣性作用,在俄羅斯的政治發展進程中,兩種文化必然會發生激烈的碰撞,這對于培養和提高俄羅斯公民的政治參與熱情,樹立服從合法權威、遵守法律的意識,以及培養尊重和容忍不同意見的精神構成了巨大挑戰。考慮到俄羅斯精英政治的特點,構建符合俄羅斯政治文化傳統,兼有時代性和現代性的公民文化,已經成為當代俄羅斯政治發展必須面對和回應的重要課題。
俄羅斯歷經幾百年的專制統治,在民眾中形成了崇尚權威和被動接受專制政治的思維習慣,恰達耶夫說:“俄國人民從來都只將政權視為嚴厲程度不同的家庭權威,任何一個君主,無論他是怎樣的,對于人民來說都是一位父親”。這生動地體現了俄羅斯傳統政治文化的家長制特征,臣民們對“父親”的崇拜與依賴溢于言表。此外,受東正教以及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彌賽亞精神、強大帝國心理在俄民眾中盛行,集體主義、極端主義、平等主義構成了傳統政治文化的重要內涵,表現出典型的依附性。這種依附型的政治文化在俄羅斯人的行為中表現為缺乏對公共事務的積極參與,似乎天生與公民生活相抵觸,社團生活也不成熟。俄羅斯民意基金會于2001年6月對1.5萬名俄羅斯居民所作的民意調查顯示,73%的公民不愿意為任何公共組織工作,只有巧%的人愿意為公共組織工作;80%一90%的俄羅斯人不愿參加任何志愿性組織。俄羅斯人參與公共組織的人數很少,大約僅占人口總數的5%。由此可見,俄羅斯人的自我組織、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公民意識較缺乏。用科爾頓的話來說,“歷史使俄羅斯人先天地傾向于不信任,禁欲主義地接受政府所做的一切而不是信心十足地影響它”。這導致誠信、守法、寬容等公民社會的積極品質難以成為俄傳統政治文化作用下的社會基質。
因此,俄羅斯要實現政治發展,首先應解決其傳統政治文化的現代化問題,即要完成構建民主的政治文化的任務。而傳統的政治文化的現代化過程,在某種程度上即體現為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轉化。
公民文化,尤其是參與型的公民文化,有利于公民社會的發育與運行,而公民積極的政治參與是推動一個國家政治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因為這種參與有利于公民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權利意識、平等意識和法治意識的培養,這不僅能夠保證公民社會的健康發展,同時,公民只有通過積極地參與國家管理,才能真正發揮個人與國家之間的中介作用,不斷促進國家的政治向前發展。因此,對于俄羅斯這樣一個經歷過高度發達的工業化時代的國家來說,通過構建公民文化來實現傳統政治文化的現代化,進而培植一個發達的公民社會,最終實現政治發展,應該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三、俄羅斯的政治精英集團與公民文化的建構
去除經濟的、文化的以及一些外部力量條件,在發展中國家,精英的互動和領袖的推動通常會成為推進其政治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即“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民主政治是一場由國家和公民社會中的少數精英參與其中的博弈”。例茹,在民主改革的準備階段,主要包括民主思想的啟蒙,一般都要由一個國家中思想最先進的群體—新政治精英來完成,并由他們來主導民主化開啟的進程。在民主改革的第二階段,即決定階段,各種勢力,包括新政治精英與舊政治精英之間圍繞著政治游戲、民主規則的設計與制訂,通過互動、博弈、妥協最終決定政治發展的方向。其中精英們根據利益取向,一般會被劃分為執政派與反對派,保守派與改革派,溫和派與激進派。當民主化進程進人第三階段,即適應階段時,針對重新構建的民主制度等各方勢力已基本形成認同,政治精英之間的互動則多數以妥協為主了。在這一階段,推動國家政治發展的重擔就落到了廣大的公民身上,因此一個健康的公民文化能否形成,將對這一時期的政治發展起著最重要的推動作用。
歷史證明,俄羅斯的政治發展進程從開端到目前的整個過程就是在政治精英引導下的自上而下的轉變過程。“對俄羅斯而言,當社會結構的變遷和政府政策選擇不再為以民主化為中心的政治轉型提供資源的時候,社會精英及其行為便成了政治轉型成敗的關鍵”。從1985-1991年的準備階段或者叫民主啟蒙階段,到1991-1993年的決定階段,即民主政治制度的構建階段,再到1993年至今的權威主義轉向階段,無論是民主理論與改革思想的準備,還是具體過程的操作都是在蘇聯的舊政治精英和獨立后俄羅斯新政治精英的直接領導下展開的。可以說,到目前為止,俄羅斯的民主化改革主要是由俄羅斯政治精英推進的。然而,在精英主導下,如何發展自己的公民社會,將決定俄羅斯未來政治發展的動力與方向。
目前,俄羅斯的公民社會在整個政治轉型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承受的弱勢地位,因此,公民社會要取得發展就不得不取決于政治精英的偏好選擇。如果政治精英對于建設民主國家的意識不強烈、意志不堅決,那么公民社會在俄羅斯的發展至少不會在短期內得到國家的支持,甚至會遭到擠壓而逐漸萎縮。葉利欽執政時期,政治精英關注更多的是任期、政府和立法機構等事關自身權力的問題,對構建有效的公民參與機制以及培育公共性活動組織,乃至于政黨的發展基本上沒有給予關注。普京執政后,認識到公民社會不僅僅是對于民主,而且對于俄羅斯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便采取了一系列發展俄羅斯公民社會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普京對于發展公民社會所做的努力,似乎證明了俄羅斯政治精英已經意識到,現代民主政治是廣大民眾的實踐,而不可能是少數政治精英的一相情愿。因為從一個社會結構變遷到另一個社會結構,必須要經過人的主觀活動才能形成習慣,進而是自覺,并最終形成文化。而構建參與型公民文化正是發展中國家鞏固民主成果,實現其政治發展的關鍵一環。
盡管如此,在傳統政治文化的影響下,在俄羅斯由政治精英主導一切的狀況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這種精英主導下的政治不會給公民參與社會組織提供太多的機會。而沒有國家支持的社會組織通常是非常弱小的,由于國家掌握著大部分資源,單純依靠少數積極分子的熱情來維系,開展組織活動更是無法長期堅持下去。正如俄羅斯政治學家米格拉尼揚認為的那樣,“私有產權、法治、有效立法機構的確立以及正常運轉的市民社會等自由主義的基石必須通過強有力的國家來安排”。這里所說的國家,就是指政治精英主導下的國家,而非一切由選民決定的國家。所以說,在目前的社會條件下,俄要發展自己的公民社會,在努力做好自下而上的思想準備的同時,要把重點放在尋求政治精英支持上,在他們的主導下著手公民文化的構建,進而帶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綜上所述,關注俄羅斯公民文化的動向,也就把握了俄羅斯未來政治發展的方向。作為政治發展核心要素的公民文化的構建,將是俄羅斯未來政治發展所面臨的主要任務之一。
- 上一篇:小議媒介素養教育對外語教學的意義
- 下一篇:小議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