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環境優化與轉型設計分析

時間:2022-03-09 11:59:38

導語:山村環境優化與轉型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山村環境優化與轉型設計分析

[摘要]伴隨著全面小康,國家富強的腳步,云南貧困山村的脫貧攻堅后面臨鄉村轉型,鄉村空間環境面臨優化重組。永平縣是山區民族縣,發展較為落后,當地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交通不便。交通的阻礙讓永平得不到良好的發展,再加上工業基礎薄弱,致使永平縣的發展一直較為緩慢。國家政策使得這些年的永平縣的村民脫貧摘帽,不愁吃穿,但如何使得像永平縣一樣的山村得到發展,村民的生活居住環境得到優化,成為了繼“衣”“食”之后的重要難題。

[關鍵詞]小康;轉型;改造優化;山村環境設計

1永平縣概況與需求

永平縣是多民族聚居的縣城,當地的文化氛圍也是多民族和諧共處的狀態。地處山地讓永平縣擁有旅游資源,如寶臺山國家森林公園,除此之外,還有被稱為"西南絲綢之路"的博南古道,非常有歷史意義。永平境內居住著漢、彝、回、白、苗、僳僳等22個民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縣。在此背景下,我們嘗試對永平縣的村落中所存在并尚未解決的住房及活動生活環境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解決方案,提升人民幸福感,展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為中國山村發展振興貢獻力量。

2山村環境優化與設計發展方向探索

2.1藝術介入貧困改造。永平縣處于發展階段,從環境藝術設計的專業及人文角度提出基于現有貧困問題的改造方案,做到三位一體,人性化,尊重現有環境與民族風貌,進行優化改善。運用藝術與技術的手段,從文化性和可實現性多維角度實現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藝術是基于古典哲學美的表達,希望通過一些藝術設計手段展示異于城市“美”的不同的表達。2.2可持續更新改造模式。強調山村的可持續發展秩序,保護山村文脈。從公共活動環境,家庭基礎環境等方向入手。強調鄉村有機秩序的修護,將現代的功能,諸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家庭生活空間設施巧妙植入、融合。其目的是恢復鄉村恬淡生活的氛圍,凸顯山村差異優勢,吸引城鎮中產階級消費。遵循傳統聚落的生存智慧,通過修復、保護、再培育等手段,再現以房屋建筑為主體的傳統聚落的機理和格局,能夠有效杜絕流域型鄉村建設扎堆公路兩旁的現象,并解決未來山村持續發展、更新所需場地問題。2.3可持續更新發展模式。在實際改造的基礎上,尊重鄉村文脈環境的發展,提出鄉村文旅等發展模式與方向,介入鄉村貧困的經濟轉型與發展,從環境設計的角度提出未來發展模式與方向,做到鄉村可持續、模式可持續、經濟可持續。2.4城鄉聯動完整聯系網絡。永平縣缺乏對于城鄉的交流,而進行城鄉聯動是鄉村振興戰略核心要點。城鄉之間的聯動鴻溝是全國很多城鄉問題的基本面,要實際解決這個問題不止簡單修路,建立穿破鴻溝的聯系線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等也是有待發掘的財富。選擇有針對性的要素去組合開發利用,增加聯系網絡,搭建起新的聯系不僅增加鄉村收入,也是為解決其他問題的打造地基。2.5建立生態閉環。受教育程度較低、信息滯后和不對稱等因素,衍生出永平縣的各種問題。通過改善單行線創造新的收益點,是解決大部分農村問題:人口流失導致的人口結構不合理、土地荒蕪浪費、不科學的資源開發等問題重要辦法之一。打造生態閉環,首先需要因地制宜調研、探索在地鄉村下環節里所有可能的支點,除了支起這些環節節點以外,還需要建立一套每個節點之間相互聯系的系統,實現實時動態流動循環,從而形成系統性的可持續發展。2.6“精神空心化”痛點解決。當下多數鄉村都存在精神空心化的問題,大量年輕勞動力流失,遺留在村莊的多為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除了滿足改善當地住民的日常生活硬需求之外,還應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其生活質量。增加公共文娛體驗,創造多樣化的公共交流空間,激活空間與空間之間的聯系活力。2.7基礎環境改造方案。首先需要改善山村居民的生活環境和不適合鄉村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習慣問題。對居民的人居環境做出實際性的改善并注入活力。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緊密結合,堅持因地制宜、村民主體、建管并重、有序推進,重點做好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廁所糞污治理、生活污水處理等工作,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縣、示范村建設。2.8立足鄉風文明,提升村民文化修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掘傳統農耕文化,支持鄉村文化建設,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弘揚主旋律,樹立社會正氣。2.9未來空間可持續、拓展探索。一套成熟的方案不僅是解決當下的痛點問題,還需對未來所可能涉足的場景實行描繪,提供出未來可根據不同住戶的需求,自由拓展空間的方案可能。即使時間推移、鄉村結構進化,但只要空間具有可塑性,都很難被時代所拋棄,換言之延長了空間的壽命。

3結束語

山村建設與發展需要以優化提升為主,尊重風土人情,尊重村民的生活方式與環境,去探索基于目前貧困問題的基礎之上,所能達到的解決村民居住生活環境的最優方案。基于國家大戰略之下,對不同樣本,不同家庭,不同問題的調查與研究,以小見大,去探索適合中國國情,適合山區人民環境優化的方案。運用環境設計研究方法,呈現當地環境真實現狀,通過專業手法去探求與改善。

參考文獻

[1].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的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15-10-17(01).

[2]丹尼爾•帕特里克•莫伊尼漢.認識貧困[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3]王芳,劉加平,張群.西部貧困山區鄉村居住環境品質提升的途徑與模式——以怒江流域秋那桶村為例.[J]城市建筑,2017(07):6-8.

作者:卜玉鑫 張鏵允 單位:云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