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黨支部的調研與思考

時間:2022-02-22 02:55:00

導語:山村黨支部的調研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山村黨支部的調研與思考

山村黨支部調研思考

最近,我帶著黨辦和政策研究室的同志,到全州實施“云嶺先鋒”工程的20個試點村黨支部進行調研,重點走訪了試點村黨支部之一的武定縣獅山村黨支部,深切感受到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對實施“云嶺先鋒”工程的巨大熱情和創新精神。獅山村黨支部的做法,為我州全面實施“云嶺先鋒”工程提供了鮮活的經驗。

一、值得總結推廣的經驗和做法

獅山村委會位于風景秀麗的“西南第一山”武定獅子山南側,距離縣城7公里,幅員面積9.31平方公里。全村9個村民小組,共268戶1111人。耕地面積1300畝,山林面積12787畝,占獅山風景區的三分之二。幾年來,村黨支部帶領全村群眾,依托獅山豐富的森林、水和旅游資源,發展非公經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增強了村黨支部凝聚力,鞏固了農村基層政權,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被州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連續幾年被縣、鄉黨委評為“先進黨支部”,成為武定縣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面旗幟。他們的經驗和做法是:

(一)用新機制,筑牢堅強堡壘

農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村級其他組織的領導核心。村“兩委”換屆時,近城鎮黨委把選準、配強支部班子放在工作首位,建立選人用人新機制,采取“公開報名、組織審查、演講答辯、公開選舉”的辦法,把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選進村級領導班子。首先是選準配強黨支部書記。通過“兩推一選”,把具有高中文化,當了多年建筑“老板”,又熱心公益事業的農村黨員邵建春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在他的帶領下,獅山村利用資源優勢,發展非公經濟,農民收入大幅增長,集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03年全村實現人均有糧35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649元,村級集體收入每年20多萬元,達歷史最高水平;其次是建設高素質的黨員隊伍。“村改”前,這個支部連續8年沒有發展過一名黨員,14個黨員平均年齡58歲,是遠近“聞名”的落后支部。村改后,村黨支部按照黨員發展的“十六字”方針,把12名年輕有為的致富能手培養成為黨員,同時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把一名個體私營企業主吸收入黨,把三家大的私營企業主納入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改變了獅山村黨支部黨員隊伍年紀老化、素質不高、致富能力不強的問題。目前支委成員和黨小組中三分之二的黨員都是致富能手,新發展的黨員都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村黨支部真正成為了全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堅強堡壘。

(二)以新思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有了“發展思路清、說話有份量、協調方法多、帶動能力強”的村黨支部,獅山村的發展思路更加清晰了,農村經濟的步入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調整所有制結構,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黨支部經過反復討論,廣泛征求黨員和群眾意見,充分發揮獅山村資源豐富,靠近縣城和獅山風景名勝區等優勢,放膽放手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調整所有制結構。一是利用優質水資源,建成4個礦泉水加工廠;二是依托靠近縣城優勢,辦了3個“農家樂”;三是在獅山風景區建旅游景點。到2003年,全村發展個體工商戶35戶,創辦民營企業8家,企業從業人員250多人,年營業收入1593萬元,年實現利潤147萬元,年繳納稅金45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20多萬元,解決了村黨支部“有錢辦事”的問題。

——調整種植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蔬菜是獅山村的傳統產業,但品種單一,僅有白菜一個主打品種,而且農業科技措施落后。村黨支部認真分析市場,確定了“以蔬菜為主,依靠科技調整種植業結構”的農業發展思路。2003年全村商品蔬菜種植面積已發展到250多畝,品種有白菜、苦菜、蓮花白、山藥、青花、蔥等10多個品種,每畝產值1500元,年產值達37.5萬元,全村農民人均蔬菜收入300多元。獅山村的蔬菜,除了滿足武定縣城市場需求外,還銷售到附近的祿勸縣城市場。2004年,蔬菜種植面積擴大到400多畝,年產值將達60萬元以上,預計全村農民人均蔬菜收入可達600多元。

——擴大勞務輸出,增加非農收入。幾年來,通過各種渠道向縣內外和各行業輸出勞動力近1000人次,既拓寬了非農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又減輕了農村土地的承載壓力。2003年,全村靠勞務輸出人均增收50元。

(三)為民謀利,支部凝聚力在增強

憑借著土地和資源入股參與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獅山村委會每年的集體收入就有20多萬元。有了辦事的錢,村黨支部一班人就著手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三年來,先后投資15萬元修筑進村公路1300M,改變進村公路睛通雨阻的狀況;投資8萬元新挖田間公路4000M,變人背馬馱為機械運輸,降低農民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投資2萬元維修村間道路,改善村容村貌;投資18萬元進行農網電路改造,減低電價,減輕農民負擔;投資2萬元進行自來水管道改造,緩解群眾生活用水緊張狀況;投資5萬元為250畝菜地實施小水池配水工程,減輕菜農勞動強度;投資2萬元為村完小維修教室和運動場地,改善辦學條件。2004年,黨支部又把減輕農民負擔和扶貧幫困納入工作重點,全村每年的2.5萬元農業稅由村委會用集體收代繳,農民人均減負22元;70歲以上的老黨員年人均定補100元;全村7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年人均定補生活費50元;對因災、因病導致經濟困難的家庭實行扶貧濟困。一樁樁一件件“民心工程”的實施,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使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村黨支部真正成為了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強堡壘。

(四)措施有力,“先鋒”工程見成效

今年,獅山村黨支部被州委列為20個“云嶺先鋒”試點黨支部之一。村黨支部以此為契機,結合實際對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作出了全面規則,并采取有力措施,整體推進“云嶺先鋒”工程實施。一是抓隊伍,強素質。通過推行發展黨員全程推薦制、發展黨員公示制、票決制和共青團“推優”工作,認真抓好發展黨員工作,把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認真落實“黨員素質教育工程”規劃,充分利用黨員電化教育、農業技術培訓等手段,增強黨員的致富能力,把黨員培養成為致富能手;組織全體黨員開展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省七屆五次全會、州六屆五次全會精神,學習新《黨章》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增強黨員的黨員意識、責任意識和紀律意識,把黨員中的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為村民小組長。初步形成了黨員“帶頭學習講政治、帶頭干事謀發展、帶頭創新建佳績、帶頭服務比奉獻、帶動自律樹形象”的良好局面。二是抓制度,建機制。建全完善黨支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實行重大事項黨員“首議”制度和村委會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健全完善了“”制度,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目標管理制度,干部講黨課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和村干部制度,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村級“兩委”班子工作協調制度,黨員民主議事制度;積極探索無職務黨員設崗定責管理制度,村干部民情懇談和聯戶制度;建立健全了干部受教育、農民得實惠、組織有加強、經濟大發展、社會有進步的長效機制,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三是抓經費投入,保活動正常。為使黨組織活動正常開展,獅山村黨支部在全縣率先實行黨員和村民小組長開會(活動)誤工補助制,村民小組長和黨員到村委會開會,由村委會每天每人發給15元的誤工補貼;村黨支部每年給每個黨小組1000元活動經費,每個黨小組長一年300元誤工補貼。四是把實施“云嶺先鋒”工程與促進農民增收有機結合起來。認真制定和落實農民增收各項措施,積極探索“支部帶協會,農民得實惠”的路子,建立蔬菜種植銷售協會和“農家樂”旅游協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預計今年農民將人均增收270元,達到1929元。目前村黨支部正抓緊“云嶺先鋒”工程各項具體工程的落實,他們要通過3-5年的努力,把獅山村建設成為集特色旅游、特色蔬菜為一體的具有“濃郁民族文化風情”的現代生態村和各項工作全州一流的村委會。

二、對我州農村實施“云嶺先鋒”工程的幾點思考

這次走訪調查,不僅被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對實施“云嶺先鋒”工程的巨大熱情和創新精神所鼓舞,也引發了我對下步全州實施“云嶺先鋒”工程,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思考。

(一)抓住一個重點。即班子建設。“農村要致富,關鍵在支部”。而要建設一個群眾滿意的黨支部,就要堅持高標準選拔領頭人。因此,支部書記的選拔觀念要由“政治型”向“經濟型”轉變,由“守家型”向“創業型”轉變,一定要把“發展思路清、說話有份量、協調方法多、帶動能力強”的優秀分子選為黨支部書記,擔負起富民強村的重任。要從農村能人和致富大戶中,特別注意從外出務工經商的能人中選拔培養村干部,充分發揮他們眼界廣、觀念新、點子多、信息靈、素質高、致富能力強的優勢,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要努力提高農村黨支部駕馭全局的能力,增強做好新時期新形勢下農村工作的水平。使村黨支部從過去依賴于上級決策、服從上級指令向結合村情自我科學決策過渡,從本村實際出發,預測市場需求,決策農業產業化發展方向,以黨的方針政策為依據,系統地籌劃全村工作;用新興的科學知識武裝頭腦,捕捉各種信息;發揚民主,傾聽干部、群眾意見,在集中正確意見的基礎上,果敢地作出正確決策。

(二)突破兩大難點。一是農村黨員隊伍的素質不高的問題。到2003年底,全州共有農民黨員71315名,其中:35歲以下的占27.04%,36歲至55歲的占41.4%,55歲以上占31.2%,最高年齡96歲;文盲6424人,占9.0%,小學文化31304人,占43.9%,初中及其以上文化33587人,占47.1%。在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中,要按照“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優秀的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村干部”的要求,不斷優化農村黨員結構,提高黨員帶頭致富的能力。二是“有錢辦事”的問題。目前,我州1092個村(居)委會中,80%以上的村集體經濟“空殼”。由于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黨支部缺少提供服務的實力和手段,無錢辦事,無力辦事,影響力、號召力減弱。

(三)實現三個創新。一是要創新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形式。要適應農業專業化生產的要求來調整黨組織設置,圍繞農業產業化目標,把黨組織建立在產業鏈上。以黨支部為核心,專業協會為紐帶,優勢產業為依托,廣大農戶為基礎,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大膽探索支部領辦型、支部介入型、支部引導型、支部服務型等支部和協會的有效結合形式。同時,根據農村無職黨員增多的實際,從農村工作需要出發,可以按照黨員的不同特長,設置信息傳遞、政策宣傳、村務監督、科技示范、扶貧幫困、治安調解等黨小組。二是創新工作方法。村黨支部,在工作推動上,要由以運用行政手段為主向提供服務為主轉變,要善于從市場變化中搶抓機遇,更多地運用市場供求信息、價格信息來引導生產。善于用政策支持、提供優惠條件等來鼓勵生產,用組建社會化服務組織來促進生產,用興辦農產品加工企業來銜接生產,用開拓市場來保護生產。在與群眾打交道時,要更加注意采用說服教育、示范引導、典型引路的方法。特別是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中,必須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生產經營自主權,不能強迫農民種這種那,要通過各種專業協會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干;在處理村務上,要由封閉向公開轉變,全面推進以財務公開為重點的村務公開,規范公開的時間、陣地、程序、內容。做到真公開、常公開;在處理矛盾和糾紛時,要更加注意擴大基層民主和運用法律的手段,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三是要在制度建設上創新。在組織實施“云嶺先鋒”工程活動中,要把在“村建”、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中建立的“”制度;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目標管理制度;干部講黨課制度;民主評議黨員、村干部制度;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村黨支部委員會“兩推一選”制度和村“兩委”班子工作協調制度;黨員民主議事制度;鄉村干部民情懇談和聯村聯戶等制度進一步加以健全完善,抓好落實。真正做到“有章理事”、“照章辦事”,用制度管人管事。還要積極探索建全完善黨支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實行重大事項黨員“首議”制度和村委會重大事項報告制度,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

(四)搞好四個結合。一是實施“云嶺先鋒”工程要與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扎扎實實組織實施,使農村經濟年年有發展,農民收入年年有增加,農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設年年有進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年年邁出新步伐。二是實施“云嶺先鋒”工程要同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按照中央關于“三級聯創”活動的原則和目標要求,認真制定創建規劃和量化考核標準,建立激勵機制,明確責任,在“創”上下功夫,在“聯”上抓落實,在“實”上化力氣,以上抓下,以下促上,真正形成縣(市)、鄉(鎮)、村三級聯動、相互銜接、整體提高的工作格局。三是實施“云嶺先鋒”工程要同實施農村黨員、干部“素質教育工程”規劃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質、政策法律水平和帶頭致富能力。四是實施“云嶺先鋒”工程要同“三個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優秀的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中的優秀分子培養成村干部,真正使農村廣大黨員干部成為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帶頭人。

(五)實現五個突破。一是要突破村級集體經濟“空殼”的問題。在實施“云嶺先鋒”工程的黨建活動中,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高度重視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這一重大現實問題,要充分利用和挖掘集體的荒山、荒灘、荒地和水面等資源的潛力及集體的水、電、路、廠房等基礎設施,以自愿、有償、規范的原則,通過租賃、承包、拍賣和股份合作等形式,盤活集體資產,進行綜合開發,集體收取資產占用費,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通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組織為民辦事,凝聚農民群眾的物質基礎。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使60%的村級黨組織做到“有錢辦事;二是要突破黨員“空白村”的問題。到2003年底,全州黨員“空白”村(自然村)還有130個。在實施“云嶺先鋒”工程中,要采取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辦法,逐步“消滅”黨員空白村;三是要突破村干部后繼乏人的問題。要采取切實措施解決好村干部政治上無奔頭,經濟上無盼頭的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要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從農村的實際出發,不斷改善農村基層干部的經濟待遇。要改善工作環境,上級機關和干部對村干部要多指導、少指責,多服務、少干預,多鼓勵、少埋怨。鄉、村兩級黨組織要對本地的鄉土人才、致富能手、高中以上學歷的返鄉畢業生、退伍軍人進行統一登記造冊,強化培訓。把一批政治素質好、發展潛力大、有致富技能、年齡在40歲以下人才選拔到后備人才隊伍中。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助理的方式,為特別優秀的提供提前上崗的機會,條件成熟時,要及時把他們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四是要在良好工作格局的形成上要有新突破。形成以黨支部為核心,村“兩委”班子為主體,共青團、婦代會、治保會等群團組織,齊心協力抓建設的良好工作格局;五是要在“支部帶協會,農民得實惠”工作機制的形成上有突破。要適應農業專業化生產的要求,圍繞農業產業化目標,在行業協會中充分發揮黨管協會的政治優勢,充分發揮黨員在行業協會中的先鋒帶動作用,把支部的政治優勢與協會的經濟優勢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資源事例、優勢互補、有機融合、良性互動,達到支部加強、協會發展、農民受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