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漁業經濟轉型升級路徑
時間:2022-06-10 09:42:45
導語:海洋漁業經濟轉型升級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營口是一所海濱城市,海洋經濟是營口市經濟發展的一項重點內容,近年來海洋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海洋漁業自然資源逐漸衰退,加之創新驅動力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和產業專業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了營口市相關漁業產業的發展,海洋漁業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對發展海洋漁業經濟的優勢進行了說明,對轉型升級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最后提出了實現海洋漁業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
關鍵詞:營口;海洋漁業經濟;發展;轉型升級
由于地理原因,營口市具有豐富的海洋產業資源,海洋漁業作為營口市海洋經濟的基礎性產業,深入研究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是提升營口市海洋經濟發展的關鍵點,對促進營口市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營口發展海洋漁業經濟的基礎條件
(一)海洋自然資源豐富
海洋空間(主要包括海域、近岸灘涂和海島)是海洋漁業的主要生產基地,也是發展海洋漁業的基礎,海洋自然資源豐富,營口市位于遼河入海口,咸淡水匯集,天然地適合海洋漁業的繁衍,擁有122公里海岸線,管轄海域面積1185平方公里,海洋漁業自然資源豐富,近海有魚、蝦、貝類等經濟生物400多種,毛蝦、海蜇是營口市地方性漁業資源。因此,營口市具有發展海洋漁業的條件得天獨厚。
(二)海洋漁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海洋經濟是營口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政府希望優化相關產業結構,以擺脫原有粗放的海洋漁業模式,實現漁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持續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海洋產值占地區產值比例有所提升,2017年,全市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580億元,年均增長10%。第一產業結構由2010年的65%下降到60%,二三產業結構比例上升,由2010年的23%和12%上升到2015年的24%和16%。營口市還注重漁業產品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打造“兩蝦一蜇”海洋捕撈和養殖水產品對外宣傳名片,多種產品成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比如:“營口海蜇”、“營口對蝦”、“營口大閘蟹”等,其中,“營口海蜇”更是被中國漁業協會授予了“中國海蜇之鄉”的美譽,是遼寧省“十大漁業品牌”之一。多舉措并舉為加快建設營口市現代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全面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漁業資源養護
一是近海域、岸線破壞嚴重影響海洋漁業健康持續發展,為此,營口市對重點領域進行了整治修復,以沙灘修復為重點,現已完成營口團山國家海洋公園沙灘等4個重點海域的修復,整理修復受損岸線長度約4.3公里。同時,開展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機制,系統制定環境監測標準,提升管理能力。重點開展海的水土著品種和淡水魚增殖放流效果顯著。二是加強漁業資源增殖養護,通過放流淡水鰱、鳙、草、魴魚等魚苗以及貝類,恢復漁業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海洋漁業資源得到了恢復。
(四)高科技設備作用日漸增強
通過建設科技人才隊伍、增加推廣經費投入、創新管理體系等措施,通過“專家+產業技術人員+高科技設備+科技示范戶+普通產業戶”技術服務模式,積極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科研成果轉化初見成效。
二、營口發展海洋漁業經濟轉型升級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海洋資源開發利用不夠科學合理
海洋漁業產業資源依賴性強,資源枯竭和承載力下降,造成了海洋漁業資源衰退。由于海洋漁業資源具有非排他性,難以避免造成“公地悲劇”,加之一些漁民為追求眼前的利益,使用漁獲物網眼小、破壞性大,使得有限的海洋資源不足以支撐嚴重過剩的捕撈,幼魚蝦資源得不到有效保護,遭到了嚴重破壞,影響了資源的自然繁衍與生長,使其難以恢復,導致傳統漁業的優質資源斷崖式下跌,難以形成漁汛。例如,營口市的傳統的捕撈品種如大小黃魚、鲅魚(藍點馬鮫)、中國對蝦等如今難以形成漁汛,已經不能進行批量捕撈,營口市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危機。
(二)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海域空間資源的數量和優劣是發展海洋漁業經濟的重要基礎。然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加之陸源污染物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物擠壓了傳統養殖生產區域,造成了海洋資源局部利用過度,水域富營養化程度加重,海洋生態系統日漸退化,入海污染總量超過渤海自凈能力,生態環境難以自然恢復,致使災害性赤潮頻發,敵害生物增多,海洋漁業產量下降,對海洋漁業持續穩定發展產生了不可預估的嚴重后果。
(三)海洋漁業經濟增長方式粗放
營口市的海洋經濟產業在傳統海洋捕撈業、濱海旅游業、海上交通運輸等為主,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的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尚未形成。雖然近年來營口市海洋漁業產業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但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賴第一產業,大部分海洋產業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資本的發展,粗放的發展模式沒有得到轉變。二三產業發展相對落后,結構層次低、發展速度緩慢,產業結構不合理,制約營口市海洋漁業經濟持續的發展。
(四)創新驅動能力弱
一是科技創新投入成本高、產出效率低,加之營口市涉海企業規模小,科研基礎力量薄弱,進而增加了創新的難度,使得海洋漁業產業缺乏創新技術。目前全市僅有3家海洋科研機構,難以形成海洋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提質增效的有力支撐,海洋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二是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缺乏統一規劃,海產品加工企業數量多,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企業經營者缺乏自主維護資源的集體行動意識,行業間的惡性競爭加劇了海洋資源的浪費和過度開發。沒有系統的品牌戰略引導企業打造品牌,缺少領頭羊企業,難以發揮帶動作用。三是海洋產業人才供給不足,存在結構性失衡,特別是缺少掌握核心技術人才、高新技術領軍人才。
三、營口海洋漁業經濟轉型升級面臨的路徑思考
(一)加強海洋生態保護力度
漁業資源是海洋漁業產業鏈的源頭和基礎,需要進一步完善現代海洋漁業資源開發及保護制度。一是嚴格控制近海捕撈強度,實行海洋漁船“雙控”管理制度,制定船、網等工具的標準,明確捕撈時所用漁具的準用目錄和各類漁具最小的網目尺寸,以及經濟魚類最小可捕標準、幼魚標準,嚴格實行休漁期制度。為更好地恢復海洋漁業資源,應加大近海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力度,科學制定放流品種和規模,遵守增殖放流科學技術規范,為海洋生物營造適宜生長的環境。同時,創新海水養殖模式,加快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建設和標準化健康養殖池塘改造。二是制定生態保護紅線,明確海洋資源保護區和水生生物的自然保護區,嚴格落實處罰制度,加大破壞海洋資源的企和個人的處罰力度。還應加強與社會團體、漁業集團的合作,共同執行監管工作。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公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構建現代化海洋漁業轉型升級體系
營口市海洋漁業規模小、生產方式粗放,市場競爭力差,難以形成規模經濟,必須改變當前的生產經營方式。首先,加快漁船標準化升級,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快完成漁船更新改造,淘汰劣質漁船,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產品,打造一批技術領先、節能減排的現代化漁船。其次,打造水產品深加工產業基地,提升漁業產品質量,提高海洋漁業工業化與服務化水平,加大對低附加值水產品和加工副產物的高值化開發利用,同時,延伸產業鏈條,建立和完善漁、工、貿、研一體化的產業體系,推動海洋漁業主導產業向高附加值產業轉移,提升產品競爭力。通過大數據、互聯網+區塊鏈等先進的技術,依靠科學方法整合漁業產品,優化市場流通體系,實現相關資源的優化配置。再次,注重漁業產品的專業化、品牌化發展,培育一批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是帶動海洋產業提質增效升級的中堅力量,應給予企業資金及政策支持,全力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能夠帶動營口市海洋產業升級的龍頭企業。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海洋漁業的內涵逐漸豐富,休閑漁業成為解決漁業資源衰退和漁業結構調整問題的重要手段,營口市應大力發展海洋文化旅游等海洋服務業,加強蓋州、鲅魚圈、老邊等沿海地區建設,合理開發市內旅游資源,推進海濱旅游業的發展,統一合理規劃布局,避免惡性競爭,進而形成良好的客源吸引力,努力使休閑漁業成為營口市海洋漁業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三)強化海洋科技創新體系與人才隊伍建設
營口市海洋漁業經濟發展以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以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目標,著力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加大研發投入,政府主導設立長期創新激勵機制,全面提升企業自主開發意識,激發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參與開發,共同來搭建科技研發平臺。其中政府可以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式,促進企業研發創新投入,從而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延長價值鏈、提升競爭力,可直接將研究成果能轉化為有效的生產力,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使企業是創新成果的最終受益者。同時,企業可以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和監管準則,避免漁業企業在生產建設中的短期行為。還可以通過深化“放管服”體制機制改革,為企業營造更為寬松包容的環境,給予高校和科研人員更多的自主權和決定權。制定高技能人才激勵政策,引導、鼓勵大學生創業,營造創業創新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張博.我國海洋漁業轉型的運行機制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1.
[2]孫才志,王會.遼寧省海洋產業結構分析及優化升級對策[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7(04):7-11
[3]王晶,韓增林.環渤海地區海洋產業結構優化分析[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12):1093-1097
作者:周英楠 單位:遼寧營口市委黨校
- 上一篇:農產品生物營養強化研究
- 下一篇:生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