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自然觀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時間:2022-04-25 10:05:59

導語:生態自然觀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自然觀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摘要: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問題是生態環境的根本問題,人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人與自然界既對立又統一,人們改造與利用自然界必須遵循客觀發展規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恩格斯的生態自然觀對實現我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建設美麗生態中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要以恩格斯生態自然觀為指導,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樹立環保意識;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模式,推動綠色發展。

關鍵詞:恩格斯;生態自然觀;生態文明建設;路徑選擇

21世紀以來,科技不斷進步,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這不僅創造了更多的物質財富,而且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但由于片面追求經濟發展,不斷地對生態環境進行破壞,引發了環境污染、氣候惡劣、生物多樣性匱乏等一系列生態問題。恩格斯的生態自然觀論證了人與自然內在統一的辯證關系,強調以辯證的思維方式去把握人與自然的關系,去分析和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維護生態環境的自然平衡,使人與自然協調統一發展。恩格斯的生態自然觀對我們建設生態文明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恩格斯的生態自然觀為指導,提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建議。

一、恩格斯的生態自然觀

(一)人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

人從一開始就屬于自然界,自始至終都被認為是這個自然界的存在物,人是由自然界演化而來的,沒有了自然界就不會有人類的孕育和發展。人類具有自然屬性,不僅人的肉體和自然界有著緊密的聯系,而且人的精神也和自然界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因此人類在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的同時,必然會受到自然界的影響與制約。人類在對自然界改造的過程中,從自然界中索取資源,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還必須遵循自然的客觀發展規律,不能破壞自然動態平衡。人類從自然界中索取資源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必須要敬畏自然,保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持續發展。人類不僅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動物也進行生產,但是它們的生產對周圍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給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記”[2]。人類自從自然界演變以來,就是有思維的、有意識的,人類在進行社會勞動時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意識的作用,運用智慧來改造自然,以此來滿足自身生產與生活需求,因此人類不等同于自然界中其他的存在物。人類為了自身的生產和生活,為了不斷營造自身良好的生活環境或工作環境,人與人之間必定會進行分工與協作,人類在進行社會勞動時會形成一定的社會關系,具有社會的屬性。

(二)人與自然界既對立又統一

人本身屬于自然界,受到自然界的制約,自然是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源頭。恩格斯就人類的演化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3]。不僅人的本身是屬于自然界的,人們的思維、意識也來源于自然界。恩格斯認為,人與自然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是不可分離的統一體。人們只有依靠自然界給予的生產和生活物質條件,才能生存與發展,并一步步地進化。根據恩格斯的觀點,在當今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要的情況下,要積極解決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需要遵循自然界的發展規律,妥善處理好人與自然界的關系,盡可能讓人與自然界之間形成一種良性關系。人在得到自然界物質條件的基礎上,要保護自然界,不斷改造自身來適應自然界的發展,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動態平衡。人類與自然界兩者之間不僅緊密聯系,也存在著對立的一面。當今,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自身。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不斷向自然界尋求資源,而這種尋求是不遵循客觀發展規律的,是消極的,是盲目的。后果是必將受到自然界的懲罰。之后,人們才會意識到不能消極、盲目、違背客觀發展規律地去破壞生態平衡,人與自然應該和諧共生。在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矛盾的無限循環中,人只有以正確的方式尋求資源,并回報自然給予我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兩者之間才能最終演變為和諧的動態平衡關系。人類社會才能在人與自然界的對立和統一中不斷進步。

二、恩格斯生態自然觀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一)人們改造與利用自然界必須遵循客觀發展規律

恩格斯指出“人靠自然生活,自然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交往的、人的身體”[4]。人類是一步步進化而來的,其源頭正是自然界,從最初的低級動物演化為高一階段的動物,從猿演變為人類,自然界為人類從猿演變為人奠定了基礎。人類社會達到更高階段所需的自然資源也是自然界提供給我們的。自然界是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礎,而人類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不斷地向前發展。恩格斯指出“我們統治自然界,決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決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樣,———相反地,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5]。自然規律是一切客觀事物所固有的、本質的聯系,是不依賴于人們的思維而存在的。人們可以了解并利用自然規律,不能不遵循自然規律。實踐證明,人類只有遵循客觀發展規律,才能不斷地進步與發展;不遵循自然界的規律,盲目地改變自然,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造成生態失衡,限制人類的發展與進步。

(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需要制度保障

在人類社會面臨各種矛盾和問題中,恩格斯指出“人與自然的和解”是生態環境方面的一個重要問題。“和解”主要的含義是指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其中人與人的和諧關系是首要的,只有在人與人和諧關系的背景下,人類尊重自然界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發展,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繼續向前發展。恩格斯指出要從社會體制去分析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就要考慮到人對自然界造成的長遠后果,協調好兩者之間的物質變換,對當今的生產生活方式進行制度變革。要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生,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節約型社會,在生態法治建設方面,措施如下:一是要加強生態立法、生態執法,完善生態文明法律法規,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懲罰。二是要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綠色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三是要積極改善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的相關行為。另外還要堅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努力改變資本主義權力分配關系,保障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利、環境權利等,努力改善不同國家和地區在生態方面的矛盾與問題。

三、基于恩格斯生態自然觀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路徑

恩格斯所論述的生態自然觀蘊含了豐富的生態文明觀點,對于分析當今全球生態環境問題,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動態平衡,建設生態文明社會,具有豐富的當代價值。因此,要以恩格斯的生態自然觀為理論武器,在思想上樹立生態文明觀念,積極地實現我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建設美麗的生態中國。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在新時代,必須要根據我國國情,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之路,措施如下。

(一)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樹立環保意識

恩格斯的生態自然觀的生態觀念重點強調,自然界中的資源和環境承載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人類必須對其節約利用、有償使用。人類的觀點深深地影響著人類對自然的生產實踐活動。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共生,首先必須大力加強環境教育,樹立敬畏自然的生態觀念,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觀,建立良好的人與自然間的動態平衡關系。一是要通過各種途徑普及生態環境知識,改變落后的生態觀念,增強環保意識,不斷提升公民改善環境的自覺性。二是要開展生態環境現狀警戒教育,讓人們認識到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造成的威脅,增強社會責任感。三是要提高公民的法治和道德修養,讓公民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的習慣,實現人與自然的動態平衡。四是要將理論付諸于實踐,積極組織公民參與保護生態環境的實踐活動。

(二)構建綠色消費模式,推動綠色發展

消費與自然資源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近代以來,盲目消費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為了改善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我們應該積極改變消費觀念,逐漸養成綠色消費習慣,構建綠色消費模式。一是要通過網絡、廣告、雜志等媒體,以各種形式宣傳綠色消費觀念,改變人們的消費意識,幫助人們養成適度、理性消費的綠色消費觀念。二是要運用法律手段和稅收等經濟手段,推進文明消費,避免鋪張浪費、盲目消費。

[參考文獻]

[1]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宋玉坤 姚孟春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