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冬小麥苗期生理性畸形苗發生因素及防控
時間:2022-02-25 03:20:00
導語:透析冬小麥苗期生理性畸形苗發生因素及防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冬小麥苗期易出現立針苗、疙瘩苗、缺苗斷壟、死苗、黃苗、凍苗等生理性畸形苗,針對這些畸形苗的發生原因,提出防治技術,以為冬小麥苗期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冬小麥;苗期;生理性畸形苗;發生原因;防治技術
冬小麥苗期是指從小麥播種出苗到小麥起身拔節期,該期氣候寒冷,如果管理不好,往往造成一系列生理性畸形苗的發生,對小麥苗期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最終降低小麥產量[1]。為此,現將冬小麥苗期生理性畸形苗的發生與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立針苗(一根針)
1.1發生原因
立針苗的長相特點:似一根針立在土壤中,分蘗少,葉片少,麥苗長的細,長相差。播種質量不好、播種量過大、播種過深或播前整地不好、播種后地塊壓苗嚴重都易形成立針苗。有時為防止麥苗受凍,施用土雜肥蓋麥苗,蓋的厚,到春季起身時,容易形成立針苗[2]。
1.2防治技術
提高播種質量,掌握合適的播種深度,一般以3~5cm為宜,不能過深過淺。掌握適宜的播種量,應根據地力、品種、產量而定。要做好麥種的發芽測定,發芽率在95%~98%的麥種,可掌握0.5kg種子能出1萬棵苗,如果整地好,一般單產7.5t/hm2的地塊,需播種105~120kg/hm2。對于播種過密形成的疙瘩苗,應用中耕技術及早把多余的苗除掉。播前要精細整地,要求達到地面平整,無明顯坷垃,土壤細碎。不論哪種原因形成的立針苗都要去掉多余的麥苗,并及早追施偏肥澆偏水,使立針苗盡快轉壯。施肥宜澆2%~5%的尿素或磷酸二銨溶液。
2疙瘩苗
2.1發生原因
播量過大,播種技術不精,造成播種后的麥苗成疙瘩苗;耕地技術不好,土塊不碎,明暗大坷垃多;播種時因行走不均,造成疙瘩苗[2]。
2.2防治技術
掌握科學合理的播量,一定要依地力定產量,依產量定穗數,依穗數定冬前分蘗總數,依冬前分蘗總數定基本苗數,最后依基本苗定播量,注意冬前總蘗數為要求穗數的120%左右。播前要做好種子發芽率的測定。精細整地,使整后的土地平整、坷垃細碎、均勻。
3缺苗斷壟
3.1發生原因
由地力墑情不好,或地面不平,澆水不勻;小麥發芽率不高,摻拌不勻;土地坷垃大及地下害蟲危害造成。一般麥壟無苗15cm以下是缺苗,麥壟達到15cm以上無苗是斷壟。
3.2防治技術
精細整地,足墑播種,如果播種時土地欠墑,要提前1周澆水,待水分適宜時再播種。播前做好小麥種的發芽試驗,發芽率低于95%的不要用作麥種,播前拌種要勻。適時防治地下害蟲。
4死苗(枯葉、死心、死蘗)
4.1發生原因
整地不好,特別是整地質量不細,造成大坷垃多;小麥澆水過多或過少;土壤板結,發生龜裂,致使麥苗斷根;冬季灌水量過大,造成地面積水而結冰,使根系窒息,分蘗死亡;人工追肥不勻;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且施用不勻;播種過早,麥苗長勢過旺;冬季突遇低溫;病蟲危害。在春季起身拔節前,部分麥田出現葉片死亡,心葉枯死、干枯,分蘗死亡、枯葉等屬于死苗。
4.2防治技術
播前整好地,加深耕作層,有利于小麥根系向縱深發展。整地應做到“齊、平、松、碎、凈、墑”[3]。小麥地澆水造墑時,一定要澆勻、澆透。土壤質地差的要防止水分過濕,使苗窒息。施用有機肥作底肥時,一定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且要撒施均勻,勿留糞底。適期晚播,以免麥苗長勢過旺,防治好秋播期間的病蟲害。
5黃苗
5.1發生原因
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底肥;種肥施用過多,使幼苗或種子接觸肥料、燒傷或死亡;施用防治地下害蟲的藥量過多,根突然受傷膨大,致使葉片或葉尖發黃;墑情不好,播種過深,使小麥苗瘦弱,葉片細長而黃;整地不好,明暗坷垃多,土壤暄松,根系扎得不好,麥苗縮心、黃葉;播種過早,麥苗過旺,地力差的麥田未施底肥或追肥不及時,麥苗由于無機營養缺乏而黃苗;土壤黏重,水分過多,通氣不良,根系發育不好,鐵銹色,麥苗瘦弱,葉突發白發黃;土壤嚴重缺氮、磷,尤其是嚴重缺磷肥,葉黃苗小;地下害蟲、根腐病的危害形成黃苗。從小麥播種到拔節前,只要發現田塊中存在苗弱、苗小、苗瘦、黃葉、黃心、黃蘗、黃苗等,都屬于這種情況。
5.2防治技術
因播種形成的黃苗要澆水補救,澆水后及時劃鋤,松土;因墑情不好或播種過深形成的黃苗,要用竹耙扒去表土,幫助麥苗出土,或進行清理,使分蘗節蓋土變淺,以促進麥苗生長;因土壤過于黏重、通氣不好形成的黃苗,應深耬松土,散墑通氣;因缺乏P、N肥的土壤,要及時補施速效性N、P肥,以使麥苗,應盡快轉壯;因地下害蟲、根腐病造成的黃苗抓緊時間施藥防治;對于已形成的黃苗,可采取中耕、耬劃、澆水等技術促其轉化,若黃苗有繼續發展成死苗的危險,則要抓緊時間改種、補種、移栽等。
6凍苗
6.1發生原因
有些地區有些年份冬季氣溫下降較多,小麥發生凍害,麥苗死亡。生理死亡是在小麥拔節前,在逐漸降溫的正常情況下,在0~20℃低溫范圍內能維持正常發育生長,如溫度再降或突遇低溫等原因造成的小麥凍害[4]。如果某一年份氣溫下降到-20℃以下,或在入冬前,氣溫突降,則可能發生生理死亡;苗弱,土壤水分多,下層結冰,體積膨大,結冰土層把土壤和根一起抬起來,地面龜裂,根被拉斷死亡的,部分沒有死亡的,分蘗節露出地面,不能發生次生根,植株扎根不穩,可能發生凌抬、凌截;冬季,平均氣溫不太低時(0℃左右),大雪埋沒麥田,被雪埋的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內養料入不敷出虧死;早春表土融化,下層仍結冰,葉片開始蒸騰,而根系吸不上養分和水分;嚴重干枯,植株死亡;澆冬水過晚,或封凍澆水,地下已結冰,水不能滲下,在地表形成浮冰蓋住麥苗,小麥窒息死亡。
6.2防治技術
要注意選擇抗凍品種。要適期晚播,適當淺播,一般播深3cm,澆足底墑水,以培育壯苗。越冬前要及時鎮壓、劃鋤,防止龜裂,使地面細碎、平整,防止透風。要壅土、蓋糞、積雪,以改善分蘗所處的溫度環境。切勿過早澆返青水。黏性土壤水分多、苗弱的不要冬灌,苗未分蘗的,也不宜冬灌。如果苗被抬起,分蘗節露出地面,尚未被凍死,應立即設法培土,使分蘗節入土,促進次生根的形成,這樣,可有效地防止凌截。澆冬水不要太晚,更不要封凍后澆水,以防植株窒息死亡。
7參考文獻
[1]史永森,張志凱,任廣華,等.小麥生理性病害害診斷及補救措施[J].河南農業,2005(2):40.
[2]劉秋芳,吳崢嶸.小麥冬季管理技術[J].種業導刊,2008(1):44.
[3]武世信,任雅琴,孫均倉,等.關中西部小麥冬季管理技術[J].農業科技通迅,2008(3):76-77.
[4]焦敬霞,姚彩云,張慕華,等.小麥冬季管理技術[J].現代農業,2008(4):38.
- 上一篇:探索人力資本出資的立法趨向性
- 下一篇:剖析我國環境立法健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