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作業耕地土壤壓實問題與途徑
時間:2022-02-21 12:02:53
導語:農機作業耕地土壤壓實問題與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結合土壤壓實給農業耕地造成的危害,針對如何解決土壤壓實問題而采取的有效策略展開論述。
耕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如果耕地土壤壓實,就會影響農作物產量以及質量,給廣大農民帶來經濟損失。尤其在近年來,農機作業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導作業模式,在給農業生產提供便利條件的同時,土壤壓實已成為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如何有效解決土壤壓實問題、提高土壤活性、將由土壤壓實導致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點,是目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首要任務。
1土壤壓實對農業耕地產生的危害
1.1養分流失嚴重,水分吸收緩慢。土壤的基本成分主要包括空氣、水、有機物以及各種礦物質,其中礦物質含量占基本成分的45%、水分占38%、空氣占12%、有機質占5%,如果出現土壤壓實情況,土壤內部的基本成分比例將嚴重失調,當土壤顆粒被壓縮到一定程度后,土壤顆粒間的空隙將大幅縮減,原本為礦物質、水分、有機質提供的空間被土壤顆粒占用,使其土壤中的氧氣含量下降,而營養成分也會大量流失。此外,當土壤密實度增加后,土壤顆粒吸附水分的能力大幅降低,外部降水以及地表水無法滲入到有機質的土層當中,造成土壤內部嚴重缺失水分,而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所需水分以及營養物質的供應鏈斷裂,造成農作物生長緩慢,嚴重時還會導致農作物死亡。1.2影響作物生長高度,根系深處生長受限。土壤壓實后,土壤顆粒間的密實度增加,如果使用的農業機具本身的荷載量較大,加之頻繁地進行碾壓,使土壤密實度達到峰值,就會嚴重影響水分與營養物質的吸收。而農作物的正常生長必須具有充足的水分與營養物質的供應,否則,農作物的根系、莖葉、果穗就會出現營養失衡現象,表現出生長緩慢的病態。另外,一般利用農業機具進行生產作業時,往往耕地的表層土壤出現壓實情況,而底部土壤的蓬松度變化區間較小,這就導致農作物根系在表層壓實土壤中逐漸變粗,而縱向扎入土壤的根系則較為細小纖弱,使整個植株吸收營養成分不均衡,抑制了作物的生長高度,同時,果穗的飽滿度也受了不同程度的影響。1.3微生物菌群失衡,寄居物環境惡化。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大量的寄居生物需要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氧氣以及有機質才能存活,但是,當土壤壓實后,土層間的空隙減少,像蚯蚓等寄居生物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如果長時間處于密實度峰值,將會造成寄居生物死亡,而土壤的活性物質以及有益微生物菌群將失去天然的生存空間,嚴重影響農作物的健康生長。
2解決土壤壓實問題的有效策略
2.1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減少農機進地次數。目前,最為直接有效的解決土壤壓實問題的方法是利用機械設備對耕地的表層土壤進行淺松作業,這種作業方式主要是利用圓盤耙等整地工具對土壤表層進行淺翻淺松,不但能夠改變當前表層土壤性狀,而且起到平整耕地、減少耕種范圍內雜草的目的。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機械化深松作業,這種作業方式能夠解決底層土壤密實度高的問題,進而使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得到有效緩解。但是,淺松與深松都需要大型作業機械的介入,如果頻繁作業,耕地土壤就極易產生二次壓實問題,因此,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農民在疏松土壤過程中,盡量減少作業機械的進地次數,嚴格控制好機械疏松頻率。2.2使用新型農機,創新作業模式。目前,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多數地區仍采用前驅農業機械開展作業活動,這就造成了70%的荷載量完全集中在機械后輪,作業機械將始終處于重量失衡狀態,進而增加了土壤壓實度。針對這種情況,廣大農民在選擇農業機械時,盡量以四驅農機為主,這樣荷載量由前后輪均衡分攤,對土壤施加的壓力也會呈現出均勻分布態勢,土壤壓實度也會大幅降低。此外,為了減少單一類型農業機械的進地次數,緩解土壤的壓力,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可以采取多功能聯合農機作業的方式,其能夠均勻傳遞農業機械對土壤的荷載量,同時,能夠充分發揮一機多用的實效性,出現一種聯合農機取代多種農機同時作業的局面。比如較為常見的聯合農業機械包括聯合整地機、免耕播種機、聯合收獲機等,這些多功能農業機械的大面積推廣使用,將有效減少農業機械進地次數,從源頭解決了土壤壓實問題。2.3調整耕種模式,優化作業流程。由于農業機械化作業將對耕地土壤頻繁造成擾動,這就使得土壤中的團粒結構比例嚴重下降,無形當中破壞了土壤的保水性與透氣性,造成土壤內部水分大量流失,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造成負面影響。為了有效避免情況發生,在耕種過程中,應當盡量采取少耕的作業模式,減少農業機械的進地次數,使土壤中的團粒結構免遭破壞。而且,地表殘留的農作物殘茬也會對團粒結構產生防護作用,既增加了土壤的蓄水與保水能力,同時也避免了土壤營養成分的流失。另外,在耕種作業時,種植戶應當準確判斷土壤的含水率,當土壤含水率過高時,采用農業機械作業,會加劇土壤壓實度的升高。因此,應在土壤含水率較低情況下進行耕種作業。如果受到節氣的影響必須進行耕種作業時,種植戶可以通過增大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的方法,以分散農業機械對土壤的荷載量,可以有效緩解耕地土壤的壓力。
總之,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已日漸純熟,各種新型農機的全面推廣使用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與硬件保障。基于此,廣大農民應當合理選用農業機械,以減少土壤壓實度為著眼點,在發揮農業機械作業優勢的同時,優化耕種作業方式,提升農機操作技能,有效解決土壤壓實問題,實現增產增收的美好愿景。
作者:趙耀 孫秀珍 單位:鄄城縣古泉街道辦事處
- 上一篇:海洋環境現狀及保護途徑探究
- 下一篇:農業機械在山區半山區的推廣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