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04:38: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經濟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經濟論文

企業化農業經濟論文

一、農業經濟組織走企業化發展道路的原因及意義

1.農業經濟組織走企業化發展道路的原因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中央提出了支持農民土地承包經營的問題,發展現代農業就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隨后,黨中央又提出了“以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經營理念引領農業”的發展理念,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現代化就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又一有效途徑。本著以企業經營模式經營農村、以企業文化精神引領農民的理念,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管理機制應運而生。其實,我國農業經濟組織在改革開放之前也有過短暫的企業化發展歷史,但是那時的經濟組織走的是傳統農業組織合作的老路,在傳統的農業經濟組織管理中,農民不但要承擔部分經濟后果,政府也會對組織生產行為直接干預和指導。現下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是以經濟效益提升為目標,以資源配置優化、農業技術和現代企業理念為手段,堅持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規范化、市場化,從根本上顛覆了傳統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又因其經濟效益顯著而受到企業和農民的歡迎。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就成為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水平的必然選擇。

2.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的意義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以實現農田建設標準化、農業操作機械化、農業生產專業化、農業管理科學化為目的,意味著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率。農業濟組織企業化的意義,一是緩解了農業經濟組織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在企業化模式下,農業經濟組織立足于農業合作組織,開展生產資料大規模采購和對外業務,形成生產合力和規模經營,增加了與金融機構談判的籌碼。有了制度化的組織、規范化的經營管理,加上農業經濟組織的牽頭引線,金融機構為農業經濟組織提供擔保顯然更有信心。二是推動了組織人才隊伍建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農業企業管理人才匱乏始終是制約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我國農業企業多是民營企業,多實行家族式管理,人才理念淡薄。在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管理模式中,選拔企業中有才能、有闖勁的負責人到高等院校系統培訓,就成為農業經濟組織關注的重點。除此之外,許多農業經濟組織還與企業聯手舉辦大型人才招聘會,聘請專業人才來,建立農業企業專業化管理團隊,徹底扭轉了農業企業管理人才匱乏的局面。三是增強了農業企業的科技競爭力。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應用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農業經濟組織顯然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他們在新產品開發、新技術培訓、產品質檢、品牌打造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許多農業經濟組織還與地方高校、科研機構聯手開展技術合作,爭取為產品中注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四是促進了農民利益均衡體系的構建。農業經濟組織在農業經濟活動中通常采用的是農產品培育、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農產品加工、運營、銷售領域產生的增值利潤能通過合作制度、剩余分享制度很快回流給農民,產品外部利潤的內化程度也因此提高,外部利潤的差別則相對淡化,農業群眾利益均衡體系也隨之構建起來,農業效率和利潤公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實現。

二、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發展思路分析

1.政府扶持,構建成熟的企業化政策環境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最早出現在西方發達國家,多國政府都給予農業經濟組織的企業化發展以大力支持,法國就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專門制訂了一系列涵蓋農業經濟組織的稅收優惠、補助金發放、貸款優惠在內的規定;意大利也做出了給予農協經營性經濟組織財政補貼的規定。盡快構建成熟的外在制度環境是我國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發展的必要前提。鑒于此,我國政府應加大對農業經濟組織的政策指導與扶持力度,加大農業經濟組織管理制度建設。首先,應完善農業經濟組織的稅收優惠政策,確保農業經濟組織能夠享受到其它農業服務組織、農業經濟龍頭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其次,政府要為農業經濟組織提供適度的資金支持,做好農業經濟組織的管理和建設補貼。同時,政府要通過立法的形式,明確農業經濟組織的性質、權利和義務,規定其經營活動范圍,并督促相關部門做好農業經濟組織注冊、還貸能力審核工作,督促金融機構為農業經濟組織提供必要擔保。最后,地方政府部門要合理減免農業經濟組織注冊、登記、檢查等費用,簡化相關流程,禁止有關部門對農業經濟組織的工作直接干預。對供銷社、技術公司、勞動協會給農業經濟組織提供的的各項服務應持支持態度;為農業經濟組織提供教育培訓和技術幫助,鼓勵地方高等院校、農業科技單位、農業部門與農業經濟組織攜手共建,設立以農業經濟組織為主體、龍頭企業為骨干、其它社會力量為補充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機制,將農業經濟組織的公益性與農業經營、服務結合起來,實現農業綜合服務與專項服務的協調。

2.通過農業經濟組織管理機制的構建,促進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健康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經驗告訴我們,規范化經營才是事物長久發展的根本。為了避免走彎路,農業經濟組織應積極借助科學、規范的制度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農業經濟組織機制建設的重點為:首先,企業產權制度。農業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決定了其產權制度必須涵蓋產權性質、組織發行的財產權地位、公共產權的完整性維護等方面的內容。當然,在組織產權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過程中,農業經濟組織要本著民主管理、同股同利、兼顧效率和公平的原則明確產權邊界,維護產權個體的合法權益。在產權制度施行過程中,為了確保這一分配制度的公平公正,組織還要設立風險基金,處理好農業經濟組織與組織成員的利益。同時,農業經濟組織還要在按勞分紅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施行按照交易額、股份進行分配的形式,爭取讓基層農民享受到真正的服務與實惠,促進農業經濟組織規模的不斷發展。其次,監督職業制度。監督是最利于組織發展的約束機制。農業經濟組織監督由內部監督、系統監督和社會監督組成,這三者必須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監督的合力作用。最后,完善組織內部管理機制。與農業經濟組織發展密切相關的組織機制非會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管理制度莫屬。在“三會”中,會員大會是組織權力機構,肩負著組織發展、決策的重任,理事會和監事會都由其選舉產生;理事會是組織決策執行機構,外部業務開展、內部事務管理是其主要職責;監事會是組織監督機構,負責理事會各項決策的執行和監督。“三會”只有明確自身職責、權限與義務,才能確保農業經濟組織企業化發展不偏離正常軌道。

查看全文

高職院校農業經濟論文

一、優化校內外資源配置發揮資源整合優勢

資源配置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外部資源配置,二是內部資源配置。高職院校作為產學研的整合體,在資源配置上具有較強的整合優勢。為發揮高職院校在資源配置上的整合優勢,農經學院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出服務“三農”多方合作的長效機制,建立“三環”聯動服務機制。積極探索構建現代職教體系,學院作為教育廳確立的6所中高職貫通培養試點院校之一,組織開發了2個貫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12所中職學校開展了貫通培養試點,2013年聯合招生282人。免費接收集團成員院校學生實訓1184人次、692學時,培訓師資60人次,指導6個職教中心涉農專業和基地建設;為牡丹江師范學院開出公選課19門;主持完成省食用菌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的換屆選舉。

二、發揮在科教成果上的高產優勢

2013年完成50項省級課題的結題工作,其中教學改革項目38項,人文社會科學類課題4項,自然科學類課題8項;成功立項新課題29項;組織教研科研成果參加上級部門評獎,共獲獎37項,其中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黑龍江省農委科技獎5項,牡丹江市科技獎2項,省級以上各類學會教學成果獎28項。總結完善“教師承擔項目、項目對接課程、學生參與管理、生產實訓同步”的校內基地運行管理模式,調動師生參與項目管理和技能訓練的積極性和持續性。近三年,農經學院教師自主培育“農經苦瓜1號”和“農經木耳1號”農作物新品種2個;主持完成“樂斯本防治水稻潛葉蠅應用技術的研究”等應用技術研究課題20項,其中“黑龍江山藥深耕、壟作優質栽培技術”等3個農業新技術獲牡丹江市科學技術獎。為周邊農戶提供種蛋31萬枚、種苗20萬株。同時科技叢書、服務手冊編寫,講座光盤制作全面展開,農經學院編寫的農家書屋“服務三農科技致富”系列農業科普叢書33部已正式出版;編寫服務“三農”科技致富系列手冊10種。

三、發揮在科技推廣上的平臺優勢

1.搭建農業信息推廣平臺。

查看全文

農技創新與農業經濟論文

1概念界定與理論模型

1.1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與傳統農業技術創新比較

農業技術創新體系是以現有工業技術為基礎,其本質是農業科研成果研制、開發并在農業中應用的全過程,即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全過程。毫無疑問,傳統農業技術創新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然而,多年來我國傳統的農業技術創新追求單一的經濟效益,將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造成的資源耗竭、環境損失等問題作為一個被忽略的因素,雖然促進了農業發展和經濟增長,但也促使傳統農業技術創新沿著不斷加重環境惡化和資源枯竭的路徑發展。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是在遵循傳統農業技術創新的效率、效益和適用性創新原則基礎上,以環境、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為目標,強調環境和資源變量在技術創新中的重要性,通過農業技術研發、推廣、轉化、應用來配置創新資源以實現價值增值和獲取農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的過程。實質上,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與傳統農業技術創新的構成主體、創新過程、服務體系等方面是相同的,最重要的區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1兩者創新的驅動因素不同

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在追求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采用創新的農業生產技術(化肥、農藥、機械等),并通過生產資料的規模投入來實現農業規模化、機械化和集約化。因此,一般創新理論認為,市場需求的拉動力量是農業技術創新的主要驅動因素。然而,在這種因素的驅動下,農業生產經營是以對生態環境和環境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為主要方式,強調經濟利益而忽略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的自然持續力。新技術的市場需求顯然也是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的出發點之一,但由于環境問題存在負外部性特征,與其他創新活動相比,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的市場驅動性相對較弱,這使得環境規制也成為了環境創新最主要的驅動因素之一。基于環境保護的農業產業政策、法律環境、金融支持和稅收政策等方面的環境規制,通過外界刺激迫使農業經營主體意識到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是經濟利好的,從而推動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的產生和采納。與傳統的農業技術創新相比,由于正的溢出效應和負的環境效應的內部化,環境規制會引致農業經營主體的創新活動,并導致“雙贏”的結果,在減少環境污染的同時給各參與主體(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組織、農戶等)帶來經濟利益。因此,環境規制是環境友好農業技術創新的另一個主要驅動因素。

1.1.2兩者知識的供給源不同

查看全文

主成分回歸分析農業經濟論文

1指標選取與模型方法

通過研究相關研究文獻,本人總結出農業經濟增長與農業生產自然制約條件、農業人力資本投入、農業生產資本投入、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經濟的市場作用、農業生產條件制約因素等密切相關。本文選取了與農業總產值(TVAO)相關性較強且能反映農業經濟增長的10個指標,所選指標包括農業機械總動力(TPAM)、農作物總播種面積(TSA)、受災面積(DA)、農業就業人數(AE)、國家財政農業支出(NFAE)、化肥施用量(AQCF)、有效灌溉面積(EIA)種植業占農林牧漁業的比重(PIR)、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APPI)以及農村中學師生比(SFR)。

在上述所選指標中,農作物播種面積、受災面積反映了農業生產的自然制約條件;國家財政農業支出反映了農業生產的資本投入;農業從業人數屬于農業人力資本范疇;因為農村中學師生比的變動可間接反映農業科技進步與生產效率的變化,我們將其劃為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是農業經濟的市場作用;而機械總動力、化肥施用量、灌溉面積屬于農業生產條件制約因素。

數據源自1985至2012年的《中國統計年鑒》與《中國農村統計年鑒》。在本文的研究中涉及大量的變量,為避免變量間可能具有的多重共線性對參數估計與分析結果的影響,通過主成分分析方法選取適當的相互獨立的能夠較好的反映原變量指標的綜合信息的主成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主成分回歸,解決多元回歸分析中的多重共線性問題。然而,主成分回歸方法不能夠解決異常值的問題,并且也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時間序列的數據的變化特征與趨勢。為彌補這個弊端與增加模型的估計精度,本文將主成分回歸這一長期靜態模型的誤差項作為均衡誤差,建立主成分回歸的短期動態的誤差修正模型,以此來修正主成分回歸模型,據此來研究影響我國農業長期經濟增長與短期經濟增長的因素。。

2實證分析

本文對變量進行了自然對數化處理以降低序列短期波動,更準確把握其長期變化趨勢,并在此基礎上對數據標準化以消除量綱對數據結構的影響。本文所采用的計量方法均使用軟件R進行分析。對因變量進行主成分分析并設置貢獻度閾值為0.8,得到第一主成分F1、第二主成分F2的特征值分別為6.803、2.131,方差的貢獻度分別為0.680、0.213,二者貢獻度之和為0.893,由此前兩個主成分適用于主成分分析,制約因素彈性對值和為0.376。綜合長、短期影響農業經濟增長因素分析的結果,影響農業總產值的第一綜合因素為農業生產條件,且其彈性貢獻度明顯大幅高于其他因素,農業生產條件中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村用電量、有效灌溉面積效用均低于化肥施用量及農藥使用量的效用,說明在現有自然制約條件下我國農業增產長期過度依賴于化肥施用量與農藥使用量。數據顯示1980-2012年33年間我國化肥使用量由1269.4萬噸上升至5838.8萬噸,年均增長13.9%,此造成的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不利于我國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農業機械總動力由14745.7千萬W增長至102559千萬W,年均增長21.1%,但現今農機、農業用能投入與發達國家比仍相對不足,具有較大上升空間。

查看全文

西北地區農業經濟論文

1前言

關于西北農業的發展過程,史料記載卻較為模糊,有學者認為是大地灣時期向仰韶文化半坡期晚段過渡期間氣候變化促使中國北方采集經濟向農業經濟的轉變[2]。而漢代是西北農業區拓展的重要時期,經兩漢以戍軍屯田和移民實邊為主要方式的經濟開發,使西北大片地區從游牧區變為農耕區[3]。西北地區近代農業經濟發展研究是西北近代經濟史研究的一個分支,農業是西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4],改革開放以來,西北地區耕地產量有了大幅提升,但隨著氣候環境變化的影響和西北地區地下水含量的逐漸降低,農耕灌溉面積及農耕產量可能會受到影響[5]。所以,調整西北地區農業產業結構,創新西北地區農業發展思路顯得極為迫切。

2西北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2.1生產力水平低下

西北地區雖然在農業資源的數量上具有相對的優勢,但是由于西北地區大部分耕地和牧區大都處于生態環境脆弱的綠洲和黃土高原,加之農業投入相對較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業生產方式落后、農業科技化指標值低。大部分地區陷入了一種由落后生產方式所形成的游牧遷徙、廣種薄收、單一經營、粗放管理、靠天吃飯等相對原始的農業狀態。這種以簡單的農耕技術和經驗、人口數量的增加和體力勞動的支出為代價,并借助一定的畜力與自然界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生產方式,必然造就與之相適應的落后的生產力水平,主要體現在有效灌溉率較低、單位耕地面積糧食產量較少、每公頃耕地農機總動力較小、農業生產平均用電量較少等幾個方面[6]。

2.2農業經營規模狹小

查看全文

水利投資下農業經濟論文

1投入要素

農業產出的統計指標通常是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包括了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農林牧副漁業5個方面。吳玉鳴和吳麗萍等在對中國農業經濟的相關研究中均采用大農業口徑的農、林、牧、副、漁總產值表示農業總產出。陜西省農業生產主要以種植業為主,2004年之前漁業產值很小,副業沒有,水利建設投資除了防洪、發電、水保及生態建設等公共服務外,其余主要用于農業灌溉。因此,本研究借鑒Lin經典的中國農業經濟增長研究,用農業總產值表示農業產出水平。對于農業勞動投入的衡量,應采用從事于農業生產的勞動者實際的工作時間,但是,農業勞動力的實際勞動時間沒有準確數據,只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也沒有詳細的統計。為便于計算,本研究用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人數乘以農業總產值占第一產業總產值比重之后得到的勞動力人數代替農業勞動投入。對于土地要素投入通常采用播種面積和耕地面積2個指標衡量,常用耕地指經常進行耕種并能正常收獲的土地,不包括坡度在25°以上的陡坡地和臨時開發的零星土地;而農作物播種面積指實際播種或移植有農作物的面積,不僅包括種植在耕地上的,還包括種植在非耕地上的播種面積。張元紅和石慧等在其有關中國農業經濟增長的研究中使用農作物播種面積衡量土地要素投入。然而,農業上的水利建設投資主要用于常用耕地灌溉,選用年末常用耕地面積衡量土地要素投入更為合適。農業固定資本用農用機械總動力衡量。另外,由于客觀上數據缺失問題,本研究沒有加入畜力和農用化肥使用量等固定資本。水利建設投資數據完整且易得,并且在水利投資中占據主導地位,因此用水利建設投資完成額來替代水利投資。

2水利投資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檢驗

陜西省農業總產值與水利建設投資大體上呈現相同的變化趨勢。對于時間序列樣本數據,直接使用OLS進行估計容易產生虛假回歸現象,因此,“偽回歸”問題不得不考慮。通過對時間序列數據分析,可以看出,陜西省水利建設投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農業經濟增長,但具體影響程度和水利投資的實際作用還需要運用實證模型進一步量化研究。

3結論

本研究建立了含有勞動、土地、固定資本和水利資本及其滯后期變量的多項式分布滯后模型,對陜西省1982—2011年連續29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和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結論:

查看全文

轉型期農業經濟論文

1轉型期的農業經濟發展的特點

1.1工農的性質改變

通過對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的了解,對其工業化的過程分析,了解到在這個過程的早期發展中,是以農業發展為主體。在農業生產中投放了大量的社會勞動力,再把農業發展產生的資源投放到工業發展中。在工業化過程的中后期,隨著農業和工業的發展,2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工業漸漸取代農業在經濟中的地位。我國的工業會發展到現在的這個地步,工業發展和城市的建設取得如此大顯著的成果,離不開農業資源的提供、農業經濟的大力支持、農民的偉大奉獻。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積累的能力在逐步提高,我國政府也隨之改變了相關的政策,為了保證工農產業的平衡發展,縮短工業與工業之間的差距,改變城市和農業發展的不平衡,規定用城市的發展帶動農村的發展,用工業發展來促進農業發展,增強農業經濟發展的調控能力,全力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1.2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就是農業開始使用現代的工業、現代的科學技術和現代的經濟管理方法,使農業生產力由落后的傳統的農業逐步改變為現代化的農業。它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手段。現階段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任務就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在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農業生產,建設現代化的農村,不僅會提高我國農業經濟的生產力,創新農業經濟的生產技術,還會為創建社會主義下的農村,實現現代化和城鎮化,提供一定的物質支持。建設現代化的農業經濟也可以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增強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村的競爭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增強資源的利用率,可以增強農業產品的國際和市場上的競爭力。所以,加快執行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現代化的農業,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建設事業有著很大的意義。

1.3城鄉一體化

查看全文

低碳農業經濟論文

1低碳農業的必要性

1.1低碳農業是低碳經濟的重要內容

首先,低碳農業是實現固碳的最好方式。氣候變暖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是由過度的工業化生產造成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過多造成的。固碳的目的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還人類一個健康的自然環境。無數實踐表明,生物固碳是最好方式。發展低碳農業,通過選種、育種等科學技術,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增強儲碳能力。其次,低碳農業是低碳經濟的重要實現形式。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耕地正以每年1.93萬hm2的速度縮減,在世界上排名第四,而聯合國的一項調查顯示,低碳農業可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1.2低碳農業是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方向

現代農業是根據生產力發展而劃分的,工業機器的應用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現代農業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是科學與農業的整合。現代農業對農業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農業科學現代化、節能減排技術、環保技術、清潔能源等,都在現代化農業的范圍之內。通過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提高土地覆蓋率,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進行安全、高效的農業生產是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方向。

2農業經濟結構現存的問題

查看全文

經濟建設農業經濟論文

1加快農業經濟改革措施,推動農業產業化調整步伐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體制,必須將農業經濟建設作為黨中央改革的重點。貫徹實施“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增加農民收人為核心,實現農民致富,加快進行農業經濟的改革,立足于本地發展,立足于發展區域性的特產農業。以市場需求為根本,將本土的農產品做好,精益求精,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以好產品為主旨,進一步擴大國內外農產品市場。推動農業產業化的改革,加快產業化調整步伐。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2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共同致富。農業是發展之根本

隨著中國城鎮化的不斷進行,農民的社會地位也正在逐漸提高。更好地建設農業經濟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建設,黨和中央要貫徹落實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的措施,因為離開了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就無法真正落實到新農業經濟建設中去。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因此,在建設農業經濟過程中,要毫不動搖地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要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意見,以維護廣大農民的利益為根本,不斷發展建設農業經濟,為農民最大限度的謀福利。

3貫徹落實黨中央出臺的各項政策,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建設農業經濟首先要加強對農民文化事業建設的投人,黨中央出臺政策提高農民的文化程度,各地方政府應當加強監管實施力度,貫徹落實黨中央出臺的政策,通過不斷改善教學條件,提高農村的教學質量,加強農村醫療設施建設,實現“人人有保,人人可保”。其次,要加速實現農業經濟多元化,通過對基層的監管,開辟多元化渠道,嚴厲打擊偷稅漏稅等行為,以此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保障農民生活,實現共同富裕,最后要積極開展“家電下鄉”等福利活動,為農民謀福利,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維持農業經濟和城市經濟之間的平衡關系,維持社會整體的穩定。

查看全文

農民合作社制度的農業經濟論文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典型模式分析

(一)種植與產后加工合作社

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種類最多、規模最大的當屬種植和產后加工合作社,此中模式在山東省壽光市最為典型,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國蔬菜基地,截止2013年山東壽光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885家,合作社的范圍主要包括有機蔬菜種植與加工銷售、花卉種植與銷售、育種專業生產、畜牧養殖專業生產等,壽光農民專業合作社僅僅圍繞蔬菜大棚做文章,通過有機蔬菜打造高端產品,通過合作社聚集資金、擴大規模。目前壽光市各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從合作種植、合作生產向合作銷售、合作貿易過度,并注冊了各類商標,進一步增強了壽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規范性。種植合作社能夠將小塊土地進行集中,合作社的農戶按照相同的種植農藝、相同的管理模式、相同的品種和質量管理進行種植,從而保證了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性。農產品加工合作社則改變了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對農業盲目產業化的錯誤觀點,而是由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市場供需關系明確后,按照市場需求和訂單數量進行有計劃性的生產。

(二)農業機械化合作社

農業機械化合作社通過成員集資的方式,購買各種專業化的農機具,包括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耕作機械等,以專業農機服務的模式向各類農戶進行有償生產服務,盡管農戶需要承擔部分服務費用,但是專業化農機作業可以減少勞動力,因此農業機械化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合作社在東北地區發展迅速,東北地區是我國的主要種植區域,并且受制于冬季氣候問題,土地種植時間少,但是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加之東北地區家庭耕地面積大,在種植生產合作社引導下,出現了更多的種植大戶。農業機械化合作社成為我國農業產業化的有力保障,專業化的農機服務團體可以充分利用設備全、設備工作效率高、專業農機手水平高等優點,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大面積農田的種植和收獲。農業機械化合作社更加合理的優化了農村勞動力的配置,解放初了大批勞動力,間接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三)信息與技術專業合作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