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農業發展面臨的困境及途徑

時間:2022-01-07 11:17:55

導語:試議農業發展面臨的困境及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農業發展面臨的困境及途徑

一、山西現代生物農業發展面臨困境

山西省是我國的內陸省份,位于黃土高原,地形復雜,干旱少雨,人多地少。近代以來傳統粗放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和以環境為代價的煤炭等礦產資源開發嚴重破壞了脆弱的生態壞境,使得自然災害頻繁,水資源緊缺,壞境污染加劇,對農業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嚴重制約了生物農業的發展農業生產與自然條件的關系尤為密切,山西面臨十年九旱、水土流失嚴重、鹽堿地和中低產田所占比重較大的省情,農業基礎比較薄弱。一方面,農業水利設施建設缺口大加之老化失修使得農業灌溉用水緊缺,而現代節水農業投入大,各級政府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專項投入明顯不足;另一方面,在金融性投資上,由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多是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的公益項目,沒有政府部門的牽頭融資較為困難。由此導致農業產出不足,而生物農業是一個對原料依存度比較高的行業,農業原料的供應不足、質量不高制約了生物農業的發展。

2產業結構不合理,對農業領域缺乏足夠重視山西的經濟屬于資源型經濟,長期以來山西把開發優勢煤炭資源作為山西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和支柱產業,而這種取之于煤,用之于煤,投入于煤的非均衡發展模式形成了畸形的經濟結構。目前,山西以煤炭工業為主的發展之路帶來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水資源緊缺、資金投向太過傾斜等問題正在顯現。山西省2013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而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是生物農業。但是,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和受傳統農業觀念的束縛以及對農業發展缺乏整體的長遠的規劃導致農業發展長期不能有所實質性的突破。

3涉農企業成長度不夠,缺少集團化的農業龍頭企業山西是農業小省,但涉農企業很多,這些農業企業以小微企業占絕大比重。截止2011年底,我國進行了五批次考察共選出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288家,其中山西共有33家企業入選,占全國5個百分點。由此看出,山西的農業企業面臨著局面混亂、多而不強、研發能力弱、帶動能力有限等弱勢,尤其缺少集團化的農業龍頭企業做支撐,這種局面造成山西農業企業成長度較低、技術的延伸和深化困難、技術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創造經濟效益的能力較弱,使得山西生物農業發展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尷尬境地。

4農業軟課題研究投入少,科技研發能力后勁不足農業投入的增加是農業系統產出增加的基本動力,這些投入不僅包括種子化肥、農機農具、資本等有形投入,而且涵蓋勞動者素質、科技水平等無形投入,而發展現代生物農業關鍵是要靠生物技術做支撐和農業科研人員做智力支持。多年來山西對農業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投入不能滿足農業生物技術發展實際所需,在優勢的轉基因育種發面,基礎研究工作薄弱,有效的人才和信息交流機制不健全,良種的繁育、引進、推廣力度不大,缺乏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基因。由于資金投入少、專業人才培養不足,科研水平得不到提升,對山西生物農業的后續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5生物農業技術創新滯后,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對農業科研的投入以政府投資為主,山西農業的科技研究主要集中于山西農業科學院和山西農業大學,農業企業的資金投向更側重于生產和銷售領域。目前,雖然山西農業生物技術的前沿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農業科研單位、農業企業、農業生產實踐相脫離,農業生物技術研發資金嚴重短缺以及在科技研發、產業管理、審批上程序繁瑣,使得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科技成果商品化進程緩慢。加之其在專利、市場、營銷、服務和資本上的劣勢,都嚴重制約了山西農業生物技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山西現代生物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山西要想實現戰略轉型,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解決對煤炭工業的嚴重依賴,這就需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對未來的發展模式要有明確的定位。生物農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技術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等特點,這正是山西轉型后的發展模式,由此發展生物農業對山西的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也顯得尤為迫切。

1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山西發展農業應著眼省情,立足“三農”,各級政府應充分認識到農村基礎設施是農業和農村經濟賴以發展的先行資本。山西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以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大力推廣節水農業和旱作農業。在緩解水資源短缺矛盾的同時還要加大農業資源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繼續實施汾河流域治理、京津風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整治、退耕還林成果鞏固等項目。還要設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保證資金投入的穩增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同時鼓勵資源型企業投資發展農業,努力建設成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提升山西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2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生物農業強勢崛起山西要實現生物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突破傳統農業的束縛,拓寬農業發展思路。為此,不僅要做好生物農業的發展規劃,還要把物流業和服務業等其他配套產業進行整體規劃,實現產業鏈的銜接貫通。在轉型時期,山西應逐步調整單純依靠煤炭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把生物農業作為戰略性產業給予足夠的重視,政府方面要加大產業整治力度,扭轉農業產業混亂的現狀,引導社會資源向生物農業產業流入,逐漸優化產業結構,最終實現以生物農業為重點的第一產業內部有效整合和三大產業間協調可持續發展。

3培育農業龍頭企業集群,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農業企業在推動生物農業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面對農業企業混亂的現狀,山西應在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同時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實現對農業企業抓大放小、扶強淘弱,最終形成以大企業集團為核心、專業化中小企業為支撐相對合理的企業格局。政府要為生物農業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制定優惠政策,解決企業資金難題,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鼓勵企業開展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商業化和推廣應用,保障產業發展。此外,還需加強各類高新技術產業化載體、產業化基地、開發園區等建設,促進產業集聚,形成規模發展優勢,增強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完善從技術創新到產業化的全鏈條發展體系。

4加大對生物農業的科研投入力度,增強科研能力實現生物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山西要在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上加大投入力度。根據山西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把握生物農業的發展趨勢,制定農業生物技術總體戰略規劃。各科研單位要加強農業生物技術基礎理論研究,重點扶持產業化關鍵環節和核心技術,注重研究成果的先進性和實用性。政府要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形成以優勢項目為紐帶的農業生物技術產業集群,逐步形成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的社會化農業生物技術研發與生產格局。在人才培養上,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優化研發環境、加大科研經費等一系列創新機制,培養和吸引一批國內外高素質的才到山西發展,促進山西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健康、快速發展。

5加強生物農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科技成果向生產應用轉化是科學技術到經濟發展的重要環節,山西要通過升級或新建一批高質量的工程實驗室和研究中心,來提高科研成果的工程化與系統集成能力。政府應設立專項資金扶持農業生物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和研發條件改善,積極引導企業和社會資金向農業生物技術領域集聚。鼓勵產學研聯盟,密切農業生物技術上下游的結合,建立由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參與的合作機制,提高生物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整體效率,加速具有商業發展前景的技術實現商品化和產業化,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相脫離的問題。

作者:孟弼勝李茜單位:山西農業大學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