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精準扶貧模式研究
時間:2022-05-25 03:09:20
導語:自治區精準扶貧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內蒙古自治區處于中國的北部,地域范圍較廣,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和資源稟賦狀況,基礎設施落后,經濟發展緩慢,貧困程度較大,普惠金融助力精準扶貧理念的提出為改善當地扶貧現狀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政府和金融機構應因地制宜,具體分析當地的貧困原因和特征,制定和開發適應于當地發展的政策及服務,助力我國實現全面脫貧。
關鍵詞:普惠金融;精準扶貧;政府;金融機構
1扶貧現狀
1.1我國金融精準扶貧現狀。自建國以來,我國就走上了扶貧的道路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5年針對當時國家和地區的貧困現狀和特征,我國出現了精準扶貧的觀念。在黨的中又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的目標。近兩年來,普惠金融正逐漸走向規范化,普惠金融助力精準扶貧的提出有利于加快這一目標的實現。經過了一個階段扶貧攻堅戰之后,精準扶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普惠金融助力精準扶貧的起步較晚、起點較低,地區貧困特征差異較大,想要在短時內將這種扶貧方式發展到成熟階段很難實現。1.2內蒙古自治區普惠金融下的精準扶貧現狀。內蒙古自治區受到地理位置、生態環境和資源稟賦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發展緩慢,脫貧攻堅任務重困難大。近年來,內蒙古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當地的扶貧壓力,但大范圍的貧困以及貧困的程度差異仍舊是難以克服的問題。在普惠金融助力精準扶貧的理念提出之后,當地政府以精準扶貧為方針,以普惠金融為手段制定了新的扶貧戰略,同時當地政府指導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服務水平,設立示范地區及機構,引導并大力推動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除此之外,內蒙古銀監局還確定了新的的工作思路,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在貧困地區鋪設新的金融服務體系,豐富金融產品種類,提升金融服務水平,以此來增強貧困地區居民的自我發展能力,激活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據統計,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全年脫貧總人口達到24萬人,貧困發生率與2015年相比降低了1.7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2貧困特征及原因
2.1參與主體。2.1.1貧困戶。大多數貧困地區教育資源落后,尤其在少數民族居住區,貧困戶金融知識匱乏,對精準扶貧的普惠金融政策不了解,無法抓住脫貧機會。同時,部分貧困戶對于扶貧措施的了解不深,把金融資源當做免費午餐或過分依賴于政府的各項補貼,不能從根本上改善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不僅導致全面脫貧難以實現,甚至會出現許多“返貧”現象。此外,誠信體制不健全也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有些貧困戶為了獲取補貼上報虛假信息,騙取信貸資金,嚴重打擊了政府及金融機構助力精準扶貧的積極性。2.1.2政府。政府是扶貧的引導者和支持者,但其獲得的信息不夠全面、充分,與金融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調節機制,導致政策不清晰,合作不協調,定位不精準,分配不合理,從而導致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較低,扶貧效果差強人意。同時,政府對于民族區域的針對性金融政策較少,扶貧機制不完善,金融精準扶貧方向不明確,動力不足。2.1.3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主要利用各類金融工具將金融扶貧政策真正落到實處,是金融精準扶貧的主要實施者。但當前的金融機構在扶貧工作中定位不準確,金融產品單一,金融服務水品不高,沒有針對民族區域的金融產品。再加上與政府和貧困戶的合作不協調,延緩了扶貧政策的落實,大大降低了精準扶貧的效果。2.2生態環境。內蒙古自治區地處中國北方,橫向跨度較大,生態環境比較惡劣,主要分布在草原和干旱地帶。獨特的生態環境以及匱乏的自然資源對扶貧有更為精準的要求,不僅脫貧成本高,而且脫貧難度大,需要因地制宜。草原地區多為少數民族的居住地,居住分散,語言溝通不順暢,網絡覆蓋率低,金融基礎設施落后,受到多方客觀條件的制約,金融扶貧項目實施難度大。同時當地生態脆弱,許多依賴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獲得收益的貧困戶和產業,收入經常受到氣候的影響,損失嚴重。此外,政府出于對生態環境的考量而對一些地區資源開發與發展進行限制,導致當地經濟發展落后,扶貧的難度加大。2.3基礎建設。基礎建設是開展精準扶貧的重要依托,而內蒙古自治區多為山地和草原,經濟發展較慢,基礎設施比較落后,這種現象在貧困區域更為突出。貧困地區的教育資源比較落后,教學質量低,居民難以提升自身發展力,醫療衛生與其他地區相比差異極大,居民日常就醫都很困難。此外,交通工具、道路建設以及勞動技術和配套設施的落后都對貧困地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2.4產業發展。內蒙古地區有豐富的草原資源,因此畜牧業一直是當地傳統而主要的經濟產業。但畜牧業對自然環境的依賴程度高,產業經濟脆弱難以持續,且大量放牧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毀滅性的傷害,嚴重影響全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一直在大力開發旅游業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受季節環境,地區建設等影響,旅游業一直處于一種剛好維持自身發展的狀態,對推進扶貧工作的影響不大。此外,內蒙古自治區的的產業結構比較單一,外部資金引入率不高,產業經濟助力精準扶貧的效果不明顯,很難從根本上帶動經濟發展。
3普惠金融視角下對精準扶貧的建議
3.1健全貧困認定機制,構建信用擔保體系。政府與金融機構應當合力構建完善的貧困戶認定機制,明確精準扶貧對象的指向,做到“普”和“精”,因人因地施策,明確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貧困原因與程度,制定合理的幫扶措施,切實提高扶貧實效,如對生態保護區的貧困戶提供生態保護補償。此外政府應當構建信用擔保體系并引導扶持一批擔保機構,為金融機構和貧困戶開展信貸扶貧提供信用擔保,激發金融機構的扶貧熱情。3.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自治區應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基礎教育的投入,改變貧困地區人口主體意識,提升當地居民的自身創造力,推動生產力脫貧。同時金融機構應聯合政府開展對貧困地區的金融知識宣傳和培訓,增強居民的金融思維,改變其傳統金融觀念。此外,政府應通過減免稅等政策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并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對貧困戶進行技術培訓,在提高貧困戶金融服務可獲得性的同時實現對貧困人群的精準脫貧。3.3健全精準扶貧機制,加大扶貧資金投入目前,內蒙古自治區的扶貧機制仍舊存在許多漏洞,多數幫扶措施仍以一種大水漫灌式存在。貧困地區多屬于偏遠地區,政府應該結合地區發展與扶貧難度,擴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范圍,開展少數民族特色扶貧項目,給予大量資金支持。同時政府應增加對貧困地區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改善金融投資環境,給予金融機構優惠和激勵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在貧困地區設立網點。此外,政府應吸引外部投資,并結合民族地區實際情況優化扶貧機制。3.4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強金融產品創新。普惠金融助力精準扶貧的理念提出的時間較短,金融機構提供的普惠金融服務水平較低且產品種類不夠豐富。所以金融機構應加強對貧困地區精準扶貧的普惠金融產品和業務的創新,并大力開展互聯網金融,為普惠金融助力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持。此外,經融機構應根據不同地區的特征開發符合當地特點和模式的貸款專項產品和服務模式等,如對草原地區的生態保護產業提供生態保護專項貸款等,滿足多樣化的金融需求。3.5創新產業結構模式,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發展帶動經濟發展,能夠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效改善內蒙古自治區的貧困現狀,降低脫貧難度。當地政府和金融機構應該根據民族資源和地區資源,提供相關的產業政策和金融服務,鼓勵并引導傳統產業模式的創新,扭轉產業單一的不利現狀,如利用少數民族資源和草原資源開發的旅游業。同時當地產業和居民也應增強產業經濟意識,大力開展政府支持的特色產業,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創業,帶動經濟發展,降低精準扶貧的難度。
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脫貧難度較大的地區之一,貧困區域范圍廣,貧困的程度深。當地的居民文化程度較低,生態環境脆弱,基礎建設落后,產業機構單一,扶貧機制不完善,延緩了脫貧的進程。因此,要精準落實貧困戶,構建健全的認定體系;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貧困人口的文化程度,增強內源發展力;推進普惠金融政策及服務,提升居民的金融意識;豐富普惠金融產品種類并提升服務水平,因地制宜開發產品;鼓勵并引導當地產業創新及居民創業,推動經濟發展,切實轉換傳統輸血式的扶貧戰略,幫助貧困地區居民實現脫真貧,真脫貧。
參考文獻:
[1]陳華,李景騰.我國普惠金融助力精準扶貧:困境與路徑優化[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7,17(03):53-57.
[2]王君.普惠金融與金融精準扶貧的關系研究———基于湖南湘西州的實踐[J].武漢金融,2017(03):84-87.
[3]李麗紅.河北省農村金融發展與精準扶貧有效結合研究[J].新絲路(下旬),2016(07):14.
[4]王帥,馮曉光.吉林省農村金融精準扶貧模式及對策研究[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4):17-21.
[5]巨麗麗.普惠金融助推精準扶貧調查———以青海省為例[J].青海金融,2015(12):41-45.
作者:申歡歡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 上一篇:自媒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 下一篇:農村土地承包流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