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影響廢紙進口貿易因子計量
時間:2022-03-22 02:36:00
導語:小議影響廢紙進口貿易因子計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廢紙,又稱二次纖維,是廢紙漿的主要原料,在造紙工業中是一種低消耗、低污染的再生資源。與傳統木材纖維及非木材纖維原料相比,用廢紙作為原料制漿造紙,一般不需要進行化學蒸煮和煮后洗滌等工序,因此,這就極大降低了水、電等的消耗,同時,由于廢紙制漿過程中化學藥劑的使用量較小,使得生產過程中幾乎無廢氣排放,產生的廢水也較易處理,對環境的污染負荷較小。所以,采用廢紙為原料來造紙可以有效緩解造紙工業水資源短缺、耗能較大、污水排放嚴重三大問題。1996年以來,中國造紙工業得到快速發展,到2009年紙和紙板產量已達到8640萬t。由于國內木材纖維供應不足,非木材纖維中大部分原料對環境的污染嚴重,因此,對廢紙的利用成為中國造紙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為此,2007年,由國家發改委制定的《造紙產業發展政策》要求逐步形成以木材纖維和廢紙為主、非木材纖維為輔的造紙原料結構。但是,國內廢紙所含木材纖維較低,僅能夠滿足低檔紙產品的生產,再加之目前回收分類簡單、回收的相對質量偏低、回收的質量較差,造紙企業幾乎難以利用國內廢紙進行紙產品的加工生產;相比之下,進口的廢紙含有大量木材纖維,價格便宜,質量好,生產中高檔紙產品的利用價值高,使得中國許多造紙企業采用進口廢紙制紙,與之相對應,近年來,中國的廢紙進口量也不斷激增,從1996年的137萬t增長至2009年的2750萬t(具體見圖1),折合廢紙漿2200萬t,占當年紙漿總消耗的27.57%,這表明中國造紙原料對進口廢紙依賴嚴重。而過分依賴進口廢紙作為造紙原料,從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中國造紙工業的未來發展,景華(2006)指出,廢紙已經成為中國造紙工業最重要的造紙原料,然而,未來作為國際貿易的廢紙總量會有一定增加,但增幅不會太大,這勢必會影響中國造紙業對原料的需求,進而影響整個造紙業的未來發展。
王磊等(2010)也認為,中國造紙原料已嚴重依賴進口廢紙,對中國造紙企業造成了巨大影響。一旦世界各大廢紙出口國趁機炒作廢紙出口價格,勢必將對我國造紙行業產生巨大沖擊,造成我國造紙生產成本較高,削減我國造紙企業國際競爭力。若國內對進口廢紙的需求量繼續大幅上升,一旦世界廢紙價格暴漲到企業難以承受或世界發生突發事件從而影響廢紙的正常運輸時,對中國造紙工業所產生的后果將十分嚴重,大量依賴進口廢紙,成為中國造紙工業未來發展的瓶頸。為此,本文通過搜集年鑒資料中的有關數據,以定量分析中的回歸分析法,探究相關因素對中國廢紙進口量產生的影響,量化因確定因素的變動而引起的廢紙進口增減量,以衡量這些因素對廢紙進口量的影響程度,并以此為依據,提出相應的對策,以緩解中國造紙原料對進口廢紙的依賴。
2影響中國廢紙進口量的因素分析及理論假設
2.1因素分析
對于影響中國廢紙進口量激增的因素,國內一些學者結合中國造紙行業的背景,通過對年鑒資料的分析,給出了個人的觀點。胡孟春(2010)、侯慶喜等(2008)認為,我國面臨著對進口廢紙資源依賴程度高的問題,而廢紙進口量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來源于紙和紙板消費量的快速增長。顧民達(2005)針對該問題也指出,中國進口廢紙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歸結于造紙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木材纖維,但國內木材供應不足,非木材資源也存在問題,因此,進口廢紙作為造紙原料,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詹懷宇(2010)則認為,近年來廢紙進口量持續增長與非木材纖維制漿造紙的減少密切相關。非木材纖維仍是我國不可或缺的造紙原料,特別是在我國木材資源匱乏的國情下,只要科學合理地利用,非木材纖維制漿造紙仍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并提出未來造紙原料必須走多元化、多渠道之路才能擺脫對進口廢紙的原料依賴。與此同時,國外學者BillMoore(2007)也提出中國廢紙需求的增長還源于傳統的主要纖維原料非木材纖維用量的減少。結合目前中國造紙纖維原料的實際使用情況,以上學者的部分觀點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圖2給出了2000~2009年中國國產木漿供需差額情況,木材纖維產出的木漿缺口的不斷增大充分印證了該種類造紙原料在國內市場上的嚴重短缺,再加之中國森林資源相對匱乏,可用于增產木漿的木材原料相對有限,國內的木漿供應增長速度已遠跟不上造紙業對木漿的需求增長速度,而這一部分差額成為推動中國加速進口國外廢紙原料的重要原因。而圖3按造紙所用原料的不同種類,顯示了各生產用原料的比例變化,其中,起初與廢紙漿同為主要原料的非木漿比例大幅下降,廢紙漿比例逐年增加,而木漿比例則基本持平。說明進口的大量廢紙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因非木材纖維使用減少導致的生產性原料的短缺部分,驗證了學者認為中國廢紙進口量激增與非木材纖維原料的使用減少密切相關的觀點。為此,筆者在綜合考究以上國內外學者的文獻資料后,結合宏觀、微觀與國際經濟學中的相關理論,認為應從社會發展進步、生產制造現狀以及國際貿易變化三個角度探究影響中國造紙工業大量進口廢紙的原因,并進一步細化以上三個層面,選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紙板消費量兩項指標反映社會發展與廢紙進口量的關系,以造紙原料漿所含廢紙漿及非木漿的比例變化代表生產工藝對廢紙進口量的影響,以國內生產紙漿供需差額、木片進口量、廢紙進口價格、紙及紙板進口價格來衡量國際貿易因素對廢紙進口量起到的抑制或促進作用。
2.2理論假設
有關指標選擇的理論基礎及預期假設如下:
(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與人均紙板消費量。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講,宏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為社會化大生產的實踐提供了有利的證明。從中可以得知,以收入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勞動者報酬+企業稅前利潤+企業轉移支付及企業間接稅+資本折舊)等于國民總收入,將國內生產總值與該國的人口相比進行計算,就得到該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或人均國民總收入。同時凱恩斯亦認為,家戶收入是影響消費的決定性因素,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會增加,因此,有理由可以推斷人均國民總收入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對于紙質品的消費將起到推動作用,進而刺激造紙原料的需求,而在原料供給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將導致原料進口量的增加。同理于人均紙板消費量的變化對原料進口量的影響。因此,兩項指標將與廢紙進口量保持同向變化。
(2)廢紙漿比例與非木漿比例。在原料方面,造紙用漿比例的調整對廢紙進口量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這點可以從《造紙產業發展政策》對造紙工業原料結構的總要求中可以得到驗證:國內相當一部分企業從國外引進具有國際水平的廢紙處理設備,并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用于造紙的廢紙利用率,并縮小利用其他纖維造紙的規模,因此,廢紙進口量應與廢紙漿比例保持同向增減,與非木漿比例呈反向變化。
(3)國內生產紙漿供需差額。從國際貿易角度來看,生產技術差異是導致國際貿易出現的一個重要起因,具體反映在不同國家供給方面的差異。目前,美國及歐洲的廢紙回收水平較國內發達,主要表現在回收企業數量多,回收系統更完善,因此,回收的廢紙無論在總量還是質量上,都遠遠高于中國,所以,在國內廢紙回收質量無法滿足造紙企業需求的前提下,進口國外廢紙則成為中國進行再生紙生產的主要原料,而供需缺口越大,廢紙進口量增速則越迅猛。
(4)木片進口量。木片是提煉木材纖維制漿造紙的原料之一,在我國木材資源相對匱乏的國情下,進口木片彌補木材原料不足的缺口,可以有效替代部分進口的廢紙原料,因此,木片進口量的增加將使廢紙進口量減小。
(5)廢紙進口價格與紙及紙板進口價格。根據微觀經濟學對需求數量的闡述,一種商品的需求數量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一般來說,影響該商品數量的因素有其價格、原料、其他商品的價格等。因而從理論上推斷,用于造紙的進口廢紙價格越高,廢紙進口量越小;此外諸如其他產品的價格,如紙質成品的進口價格也會影響廢紙進口數量的大小,當紙質成品的進口價格越高,國內將減少紙質成品的進口,而采用本土企業制造來滿足市場需求,相應的原料需求就會增大,廢紙的進口量也將同向增加。鑒于多種變量可以作為廢紙進口量的影響要素這一層面,為確定這些要素的影響程度,本文選擇計量經濟學中的多元回歸模型對其加以分析,并將各影響因素代入模型中,通過對模型的分析,量化各因素對廢紙進口量的影響程度。
3影響廢紙進口量因素的計量模型分析
3.1變量選擇和分析
通過建立計量模型對中國廢紙進口量的影響因素進行定量分析,首先要確定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基于前述預期假設,本文主要以廢紙進口量(Y)作為被解釋變量,并從社會發展、生產制造和國際貿易三個領域選擇了可量化、可獲得的指標作為解釋變量,具體為:選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紙板消費量代表社會發展,用廢紙漿比例和非木漿比例來反映生產過程中用漿比例的變化,以國內生產紙漿供需差額、木片進口量、廢紙進口價格和紙及紙板進口價格表示國際貿易領域因素,一共八個解釋變量(其含義見表1)。
3.2數據來源
本文的樣本數據主要來源于歷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造紙年鑒》、《中國造紙工業年度報告》,采集期為1996年至2009年,其中,一部分解釋變量是直接獲得的,另一部分是以相關數據為基礎計算得到的,共有14組數據(略)。3.3模型建立與檢驗
3.3.1模型的建立
經過上述理論分析可知,中國廢紙進口量(被解釋變量Y)的變化可能會受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X2)、人均紙板消費量(X3)、廢紙漿比例(X4)、非木漿比例(X5)、國內生產紙漿供需差額(X6)、木片進口量(X7)、廢紙進口價格(X8)和紙及紙板進口價格(X9)的影響。在現實問題的研究中,當被解釋變量的變化受到多個重要因素的影響時,多元回歸模型較為合適,而數據的預處理又顯示,模型的擬合線接近一條直線(見圖4),這就要求多元回歸模型要采用線性形式,其基本函數表達式如(1)式所示,EViews的最小二乘估計結果見表2。Y=β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ui(1)根據表2的回歸結果,可初步設定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為:Y=3444.81+0.02X2+48.24X3-26.61X4-68.46X5-1.79X6+0.03X7-0.02X8-0.01X9(2)同時,由表2還可以看出,該模型該模型R2=0.998370,R軍2=0.995762,可決系數很高,F檢驗值382.7791明顯顯著。但是當顯著水平α=0.05時,t∞2(n-k)=t0.025(5)=2.571,不僅X2、X4、X7、X8、X9的系數t檢驗不顯著,而且X4、X6的符號與預期相反,這表明解釋變量之間很可能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所以需要剔除部分解釋變量,重新設定模型。為此,利用SPSS中的逐步回歸,剔除引起多重共線性的解釋變量X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X4(廢紙漿比例)、X6(國內生產紙漿供需差額)、X7(木片進口量)和X8(廢紙進口價格),保留了X3(人均紙板消費量)、X5(非木漿比例)和X9(紙及紙板進口價格)。所以,用保留的三個自變量對因變量Y(廢紙進口量)進行回歸分析。EViews的最小二乘計算結果見表3。
3.3.2模型的檢驗
(1)經濟意義檢驗。從回歸的結果可以看出,X3與X9的系數為正值,X5的系數為負值,即人均紙板消費量、紙及紙板進口價格提高,廢紙進口量增加,非木漿比例提高,廢紙進口量減少,變化方向與預期假設一致,且符合一般經濟學理論,所以,該模型可以反映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影響。
(2)統計推斷檢驗。從回歸的結果得知,可決系數R2=0.994337,認為模型的擬合度可以接受;系數顯著性檢驗:給定α=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為n-4=10時得臨界值2.228,由于各解釋變量系數的t值均大于臨界值,所以人均紙板消費量、非木漿比例和紙及紙板進口價格對廢紙進口量有顯著的影響。
(3)計量經濟學檢驗。給定顯著水平α=0.05,查DW分布表得臨界值dL為0.767和dU為1.779。由表3的回歸結果可得,該模型的DW值為1.8164314,dU<DW<4-dU,說明模型不存在自相關問題。再根據表3的結果,對模型做White檢驗并勾選交叉乘積項得nR2=10.41030,查χ20.05(9)=16.9190,nR2<χ20.05(9),即在該樣本條件下原假設成立,構建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不存在異方差問題。根據上述分析的結果建立最終模型為:Y=49.74061+29.79946X3-25.41456X5+0.121830X9(307.4246)(8.614784)(4.885553)(0.047306)t=(0.161798)(3.459107)(-5.201983)(2.575388)R2=0.994337R軍2=0.992638F=585.2527df=14
3.4模型計量結果的分析
通過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結果可以看出,人均紙板消費量、非木漿比例和紙及紙板進口價格對廢紙進口量的影響顯著,同時,三種解釋變量也恰好從社會發展、造紙用漿比例和國際貿易三個角度分析出各自的變化對廢紙進口變化量的影響程度。具體剖析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均紙及紙板消費量每增加1kg,廢紙進口量平均增加29.79946萬t,紙及紙板每t進口成本增加1元,廢紙進口量平均增加0.12183萬t,二者變化方向與被解釋變量變化方向一致;非木漿比例增加1%,廢紙進口量平均減少25.41456萬t,該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則呈反向變化。
根據模型提供的數據進行總體分析后,下面將對每一個解釋變量對廢紙進口量的影響進行詳細分析。
(1)人均紙板消費量對廢紙進口量的影響。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紙及紙板的社會需求量急劇增加,消費結構趨于多元化,從1996年開始截止至2009年,國內供應造紙用纖維原料以人均水平計算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木材纖維13.8%,非木材纖維0.3%,其中,蘆葦4%,竹子20.6%,蔗渣14.3%,禾草-1.2%,廢紙30.2%。數據表明,非木材纖維的平均增長速率遠遠跟不上同期紙及紙板消費年均增長10.2%的發展速度,在此期間,雖然木材纖維的年均增長率略高于紙及紙板消費的增長,但因木材纖維所制木漿占造紙總用漿的年均比例僅維持在22%左右的水平,所以木材纖維造紙的實際增長不過4%,也同樣反映出木材纖維原料的增長率跟不上紙及紙板消費量的大幅增長。而廢紙漿在造紙工業總用漿中的平均比例則維持在48%左右,2009年更是達到62%,其實際增長率在原有基礎上雖有所折扣,為14.5%,但仍超過紙及紙板消費總量的平均增長速率,因此,以增加進口廢紙量來擴大產紙量,是填補紙消費增長量缺口的主要途徑;回顧模型中X3前的系數,人均紙及紙板消費量每增加1kg,廢紙進口量就要增加29.79946萬t,二者同時說明,紙及紙板消費量的增長極大影響了廢紙進口增量。
(2)非木漿比例對廢紙進口量的影響。造紙業是中國輕工業污染的主要產業之一,而發展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低碳經濟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愿望,也是我國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道路,因此,我國對造紙工廠生產的環保標準要求日益嚴格。非木材纖維造紙主要是采用禾草生產的草漿進行加工制紙,該漿種占非木漿總用量比例達56.4%,由于草漿污染治理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大量中小型草漿廠關、停、并、轉。這也是利用禾草造紙出現負增長的主要原因。其他如葦漿、蔗渣漿雖在制漿造紙性能方面優于草漿,但造紙工業對蘆葦、甘蔗基地建設重視不足,產量平平,很難立即成為草漿的替代品。相比之下,以竹子為造紙原料的造紙行業發展迅速,但竹漿占非木材纖維制漿的比例卻在2%附近徘徊,再加之全國每年工業用竹量不足20%,僅占竹林總面積的3%~5%,所以,竹漿造紙產業也很難填補草漿大量減產的空缺。依據實證分析,非木漿比例X6前的系數高達25.41450,反映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非木漿在造紙總用漿比例中每增加1%,廢紙進口量將減少25.41456萬t,說明,以非木材纖維制漿造紙對緩解造紙行業依賴進口廢紙的作用不容小覷。
(3)紙及紙板進口價格對廢紙進口量的影響。當國內對紙制品的消費量超過國內生產的供給量時,或選擇從國外進口紙質成品,或選擇增加國內紙產品的產量。1996年至2009年,進口的紙產品平均價格為5888.74元/t,進口的廢紙平均價格為1080.34元/t,進口紙產品的成本是進口廢紙成本的5倍還多。在如此大的價格差距下,為推動國內造紙行業的發展,增大利潤空間,我國采取以增大進口生產原料———廢紙為主,并進口部分國外紙質成品滿足特定消費群體的策略,來補足紙產品的國內供需差額。此外,從上述構建的模型可知,進口紙產品每t價格增加1元,國內就會擴大廢紙原料進口1218.3t,而2000年至今,國際紙產品價格不斷攀升,年均增幅達11.23%,這就從貿易價格角度給出了一個為什么國內進口廢紙原料量不斷擴大的原因。綜上,筆者分別從總體及單個因素———人均紙板消費量、非木漿比例、紙及紙板進口價格上分析了其對廢紙進口量的影響,在理論上、數據上詳細敘述了影響中國廢紙進口量的因素,從而為政府、企業制定相應的緩解廢紙大量進口的政策建議提供了依據。
- 上一篇:建立農村價格監督網絡工作方案
- 下一篇:建立長效管理工作機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