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貿易理論發展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03 03:36:00

導語:主流貿易理論發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主流貿易理論發展研究論文

隨著國際經貿的發展,國際貿易理論研究非常活躍,主流貿易理論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本文就此作些介紹。

一、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相互關系在國際貿易理論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歷來被經濟學家所關注。亞當·斯密最早提出的“剩余產品出口”(VentforSurplus)模型體現了他對貿易帶動經濟增長的認識。李嘉圖在其比較成本理論中同樣闡述了國際貿易帶動經濟增長的思想。約翰·穆勒關于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的論述啟發了人們從新的視角認識貿易的作用。D.H.羅伯特森在30年代提出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EngineforGrowth)的命題,50年代R·納克斯豐富和發展了這一學說。納克斯認為中心國家經濟迅速增長引起的對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大量需求引發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并指出了具體傳遞途徑。馬克斯·科登則提出了貿易的收入效應、資本積累效應、替代效應、收入分配的效應及要素加權效應理論,并認為這些效應都具有累積性,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隨經濟的發展逐漸強化。哈勃勒(Haberler)完善了貿易促進經濟增長的理論,他把貿易的促進作用概括為:(1)貿易促使欠發達國家資源得到充分利用;(2)通過市場的擴大促使勞動力流動及規模經濟獲得;(3)國際貿易傳輸新觀念、新技術、先進的管理及其他技巧;(4)貿易刺激資本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的流動;(5)新設備的進口刺激國內需求;(6)國際貿易同時又是最好的反壟斷的武器。80年代中期以后,以羅默(Romer)、盧卡斯(Lucas)等人為代表的新增長理論把創新作為推動生產率增長的核心因素,同時認為貿易促進了創新活動,創新活動推動經濟增長。

二、作為外生變量、內生變量的技術與貿易

傳統貿易理論中早已注意到技術進步的作用,但是直到80年代后期國際貿易理論才把技術變動、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和經濟增長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這方面的研究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按著李嘉圖的模型,仍然把技術作為一種外生變量,從動態角度分析技術變動對貿易模式和各國福利水平的影響,另一類則把技術作為一種內生變量,不僅研究技術變動怎樣影響貿易和經濟增長,同時把技術發展作為科學研究投資和經濟增長的一種結果,研究技術變動、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互動關系。

——技術作為外生變量的貿易理論

馬庫森和斯文森(MakusenandSvenson,1985)用技術作為外生變量的差異說明發達國家之間和同類產品之間的貿易,他們研究證明在兩國資源配置比例和需求偏好相同、產品生產需兩種以上生產要素投入及不具有規模經濟的條件下,技術的某種差別就會導致勞動生產率的差異,在兩國貿易中,各國都將出口其要素生產率相對高的產品。

戴維斯(Davis)以兩個國家兩種產業研究了技術的變動的影響。他假定第一種產業只生產一種產品,而第二種產業生產兩種不可完全替代的產品,其中一國在第二種產業的生產中與國外技術上略有不同,在其中一種產品的生產技術比另一國略勝一籌。在自由貿易條件下,要素價格的相等將導致該國生產和出口這種產品,而另一國則會生產出口另一種產品。

馬庫森、斯文森及戴維斯的研究說明,即使在規模報酬不變和完全競爭的市場上,技術上的差異亦可引起同行業產品間(Intra-Industry)的貿易。

克魯格曼則研究了技術進步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福利的影響。他證明了如果技術進步發生在發達國家,其結果是中性的。對發達國家來說,技術進步使其產品更加先進,不會受到別的國家的威脅,也不威脅別國;對落后國家也沒有壞處,技術差距拉大使后進國家有更大的空間發展和趕超。因此技術進步對兩類國家都有利。如果技術進步發生在后進國家,它將縮小兩類國家間的差距,對原來先進國家是一種競爭,對他們不利,后進國家會因自己有能力生產這類產品而減少進口,從而導致該類產品價格下降,對先進國家不利。如果這種產品需要密集使用后進國家本來就稀缺的資源,則對后進國家也不利。

——內生變量的技術與貿易

把技術作為內生變量進行分析是當代國際貿易理論一大熱點,主要研究技術變動的原因以及技術進步作為生產和貿易的結果對貿易模式與社會福利的影響。技術變動有兩種情況:第一,從經濟行為中學習而獲得的(Learningbydoing),第二,技術革新,通過研究和發展(R&D)而獲得的,前者是被動行為,后者是自己創造的、主動行為。

技術進步很多情況下表現為對別人先進技術(包括思想、管理)的學習,也可以說它是從事生產或其他經濟行為的副產品。作為先進技術的擁有者并非有意轉讓或傳播其技術而是在貿易、投資或其他經濟行為中自然地輸出了技術,這種技術進步被稱為“技術外溢”。“干中學”式的技術進步,大部分是從技術外溢中獲得的。亞那戈娃(Yanagawa)分析了通過直接或間接的途徑傳播技術及其影響的國際技術外溢,克魯格曼和盧卡斯(Lucas)分別討論了國內技術外溢的問題,而鮑爾均和塞克曼(BodlrinandSheinkman,1998)以及格魯斯曼和赫爾曼(GrossmanandHelpman)則系統研究了行業間和同行業內部技術的外溢及其作用。

技術進步的另外一種形式是技術創新(Innovation),它是投資、開發和研究的結果,是一種新技術,表現為(1)要素生產率的提高,即用有限的資源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或保證產量的情況下,使用更少的資源;(2)產品質量的提高和新產品的開發。這種形式的技術進步需要大量的投資,只有保證投資能夠獲利、企業才會研究新技術。因此,技術進步是有條件的:(1)對知識產權的保護;(2)鼓勵對科研投資。

技術創新與國際貿易存在一種互動關系,貿易不僅通過國際市場的競爭通過各國努力開發新技術新產品,也通過國際技術外溢給各國互相啟發的機會,新技術開發不再是個別國家的行為,而成為各國的共同努力。

三、戰略貿易與國際競爭力

戰略貿易是當今盛行于西方發達國家的一種保護主義貿易理論。戰略性貿易理論認為一國政府在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條件下,可以憑借生產補貼、出口補貼或保護國內市場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國戰略性工業的成長,增強其國際競爭力,謀取規模經濟的額外收益,并借此劫掠他人的市場份額和工業利潤。實施這一貿易政策,可以提高自身經濟福利。

布朗德和斯潘塞(JamesBranderandSpencer)建立了“以補貼促進出口”模型,并證明了政府運用補貼鼓勵出口生產能夠起到改善福利的作用。他認為,本國實施補貼而擴大的產品生產,使本國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的份額,而本國多占的市場份額就是外國廠商喪失的市場份額。因此本國的福利增加是以他國福利減少為代價的。

克魯格曼建立并運用“以進口保護促進出口”模型說明在寡頭壟斷市場和存在規模經濟條件下,對國內市場的保護可以促進出口的擴大。克魯格曼認為,一國政府通過貿易保護,全部或局部封閉本國,賦予本國企業在特定市場上的特權,受到保護的企業的銷售會增加,邊際成本將隨生產的擴大而降低,外國企業因銷售減少、邊際成本隨生產縮小而上升。進口保護措施為本國企業提供了超過其國外競爭對手的規模經濟優勢,這種優勢將轉化為更低的邊際成本和更高的市場份額,結果提高了本國企業的競爭力。在動態規模經濟條件下,當某產業處于研究開發牽引增長或邊干邊學的動態發展過程時,規模經濟表現為生產的邊際成本隨研究開發支出的增加或生產銷售經驗的積累而趨于下降,本國市場的保護有助于實現本國企業邊際成本的降低和外國企業邊際成本的相對增加,從而達到擴大出口目的。

在對戰略貿易理論的探討中,西方學者注意到戰略貿易政策的典型運用領域,技術、知識密集程度最高與國家利益和地位有密切關系的高技術產業,遂又提出外部經濟模型。高技術產業具有突出的外部經濟效應(Extemalities),即一個經濟單位的活動對其他經濟單位產生的有利影響,也就是說,該項經濟活動產生的效益不限于自身,還惠及其他經濟單位,從而產生額外的收益,而該單位并因此從其他單位獲得相應的報酬。高技術產業的這一特點,使其一旦成長為戰略技術性支柱產業,其創造的知識、技術和創新產品將對全社會科學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高技術明顯的外溢效應,有可能產生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私人效益與社會效益發生偏離,并造成價格機制扭曲、市場失靈,高技術投資的原動力和積極性就有可能因此而喪失,這必將對國家的長期發展不利。針對這種情況,產業政策和貿易干預的要旨就在于那些頗具潛在競爭優勢、具有深遠外部影響的高技術產業列為目標產業,進行適當扶持和保護,以便從國家戰略利益出發,在宏觀范圍內追尋和謀求可觀的外部經濟利益。

西方學者也意識到了戰略貿易政策的實施是有嚴格的約束條件的:(1)采用戰略貿易政策的政府必須擁有充分可靠的信息,對實行政府干預措施的預期收益做到心中有數;(2)被保護的目標產業在相對較長時期內具有優勢并處于壟斷地位;(3)市場需求旺盛,規模收益不斷提高;(4)被保護的目標市場不會誘使新廠商加入;(5)其他國家政府不會采取相應的報復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