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11:30: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主流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期求商業回報和受眾認可的大潮中,堅持藝術方向,將情感作為藝術表現的核心,是主流電影進一步獲取鮮明追求的鑰匙。
主流電影應當多樣化,但對于現實社會的表現,對于大眾期望電影面對現實問題的心理滿足,是主流電影首先應當注意的問題。
主流電影要積極塑造英雄人物、道德楷模的藝術形象,但需要采納更為貼近大眾的表現手法。
什么是主流電影?我認為主流電影概念包含了廣義和狹義的差異理解。就廣義而言,泛稱我們時代潮流中具備主導因素的電影,對其包容何樣類別創作也會有不同的定性理解,還需要認真討論。但對于狹義的“主流電影”,我們其實有約定俗成相對明晰的認識,即以主旋律為中心的創作。即便對主旋律創作已經呈現出更為多樣的表達,但主導指向應當是公認的,對此不妨借用“一種感覺、多種表述”來描述。本文對于主流電影的認識集中在狹義上,在我的表述中包括了:主流意識形態認可、國家政策倡導、主導文化價值觀體現、情態表現積極向上、表現歷史與現實健康的電影創作。顯然,至少我們討論的主流電影應該是以時代主旋律要求為中心的健康積極向上的時代藝術創作。
近年來,人們注意到以《云水謠》為代表的、公認屬于主流電影的創作,在中國幾大獎項中頻頻獲得最高獎項的突出現象,它顯示了電影藝術創作的重要走向。主流電影獲得多樣認同的事實,提醒我們思考其中的合理走向。
毫無疑問,主流電影的悄然興旺,是和中國電影的整體興旺相匹配的,而主流電影的相對成功,又是相對著三個并行的現象,即大片受挫卻依然創作堅挺、小片難以擔當市場支撐角色但還頑強生存、藝術性創作還缺乏大眾呼應等,在這一背景下昂揚出頭的主流電影,其獲得的成績實在值得贊揚。為了更好拓展主流電影,就需要研究主流電影的長遠發展策略。這個策略是既能站在客觀現實基礎上,又能夠超越現狀而具有長遠眼光的策略。我們需要為已經具有“良好”基礎、卻未必是“很好”狀態的主流電影提供有益思考。
一、首先需要探討主流電影身處的現實生存的觀念變化,這也是主流電影創作得以進展和將來進一步發展所不可忽略的問題。不能不涉及全球化文化視野對于中國主流電影發展到底有何意義的判斷。在探討全球化給予主流電影利弊以及發展問題時,首先要判斷前提,即全球化視野的本質何在?顯然,目前主流電影的生存,已經不是西方侵擾與東方簡單對峙的階段,而進入互融、互包、互惠、互利,在競爭中尋找生機階段。這是因主流電影具有生機的適應眼光而生發的判斷,顯然,和世紀初中國電影因為入世而多少有畏死而求生的排斥眼界大不一樣。境界的擴大帶來的創作姿態和心胸是主流電影自信的主要因素。這里的關鍵是觀念,是取你死我活的對決觀,還是取共生共榮或共濟自長的發展觀?實踐證明后者導致的生存意識反而具有生命力:就是寬容看待文化世界而積極進取的發展壯大意識,以及自己做強做好向前發展的觀念。于是:1、自身強大是第一位的生存條件成為主流電影踏出早期期望保護意識,以期實現反而不需要簡單保護才可能獲得進展的實績。不依靠自身求取生存而只有簡單的義憤,顯然無益于自身生存,最終也會被無情的市場淘汰。但我們看到依然有一些電影在缺乏視野的卑弱中等待保護,而不是尋找強盛自身之道,這顯然不能成為生存競爭的勝者。2、共生還要面對必然的抗爭,本土藝術必須撐得住強大外敵的侵擾,于是,自身特色堅持是取長補短的必要基礎,沒有特色只能被利用而免不了被棄,也難以被生存大背景所接納與被看重。3、全球化視野中的發展觀也意味著必要的舍棄和一定的堅持,這是生死把握的重要因素。舍己之短或者暫時舍棄生存之短是必要的,一些影片奢談狹隘的民族創作傳統而其實缺乏現展意識,似乎保全了特色其實卻丟棄了生存;而堅持本土策略,堅持自己國家利益與長遠利益也是贏取最大價值的重要因素。但顯然,這里的關鍵是什么需要保存什么可以放棄。《集結號》《云水謠》《張思德》等創作給予我們的啟發就是:東方堅守情感的禮贊,主流大氣精神的葆有,人性豐富性的把握,以及宣教意味的舍棄,直露教化語言的放逐等等,都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注重的。
二、在此基礎上,關于主流電影的文化認同與發展問題研究需要進一步探討。應該看到,目前一些主流電影在相當程度上已經超越了被觀眾冷落、被藝術看輕、被國域所隔的三種尷尬狀態而進入新的文化認同階段。前所述及,這一認同其實是主流電影創作觀念的轉變所至的結果。認同,既包括自身對于全球化視野的認同意識,擴展了主流電影的疆域;也包括外界對于主流電影改變后的開始認同,接納了主流電影的影響力。而認同觀是相互的,只有自身的開放觀念與開放創作才能逐漸融入世界,外界看重接納多少帶有意識形態性狀的主流電影,說明主流電影躍升到一個新平臺,內涵與外延都上了新臺階,這是令人可喜的事情。
由此,在中國電影逐步爬升的歷史機遇面前,已經具有開放視野的主流電影如何成為多樣化和諧格局中的中流砥柱,是應該思考的問題。而如何促進主流電影上一臺階的關鍵,是主流電影能不能在內在觀念上進一步轉變。中國電影應該有更高的訴求,高揚主旋律也是明確的目標,于是,下述目標需要進一步思考:
1、文化訴求。電影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招牌,文化訴求是主流電影發展的關鍵所在。能夠在物欲橫流、市場主宰的大潮中堅持電影的文化傳播屬性,就能夠確立主流電影中心的地位。不打文化牌而打商業牌的危險,肯定先是主流電影喪失領地,接著是主流電影失去特色生存。電影文化的傳揚如果被主流電影承擔起來,生死問題也就無需擔心。文化目的一定要成為主流電影的主心骨,訴求文化比訴求政策支持來得更為迫切、正經和長遠。所以,主流電影到了確認自己文化傳播使命的時候了,只有如此,主流電影的藝術生命才能長久。
2、情感訴求。前面已經提到,在期求商業回報和受眾認可的大潮中,堅持藝術方向,將情感作為藝術表現的核心,是主流電影進一步獲取鮮明追求的鑰匙。《云水謠》已經顯示了成效,《集結號》更進展了情感的豐富性。在情感上下功夫,讓主流電影更為加深情感主流的魅力,主流的寬泛包容性就更為地道了:從政治主題主流外在符號層面進入人心主流影響的內在層面。所以,主流電影應該揚起高張時代情感大旗,在或細膩或磅礴大氣的民族情感張揚上確立自己的訴求方向。
篇2
一、 主流媒體活動應該是文化的活動
當下,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文化時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文化已經成為社會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力量。文化已經滲透到政治、經濟以及社會各個領域,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發展離不開文化,社會發展離不開文化,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離不開文化,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同樣離不開文化。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亨廷頓,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便提出了建設文化“軟實力”。所以,主流媒體的各類活動就必然是文化的活動,是文化品位具有導向性、影響力和感染力的活動,真正擔當起“傳播主流輿論、推動和諧發展、通達社情民意、搞好輿論監督、豐富公眾生活”的媒體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一部分主流媒體在活動設計開展中出現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開始顯現,且有日益泛濫之勢,某些省級電視臺的相親節目、選秀活動屢屢越過道德底線,以各種出位的言論、畫面來謀取收視率及其相應帶來的廣告利益,引起軒然大波。顯然,這一類的節目已經背離了作為主流媒體的責任感,放棄了活動的文化品位的自覺追求,沒有把這些活動看作是一個文化活動來設計、運做,單純“向錢看”,這樣的活動是沒有前途和生命力的,必然會遭到公眾的唾棄。媒體從業者、活動設計組織者,應提高對低俗內容的敏感度和判斷力,凈化、升華媒體活動,而不能挑戰社會公共道德的底線,破壞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做到堅持文化品位優先、社會效益優先。
二、 不斷提升主流媒體活動的文化水準
目前,主流媒體所處的發展環境呈現出多元化、白熱化的競爭格局:
1.多媒體爭奪受眾激烈化。現在的新聞傳播渠道多種多樣,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包括手機短信,都在提供信息、爭奪受眾,徹底改變了過去報紙、電視、電臺“三分天下”、獨攬傳播市場的格局。
2.傳播呈現無國界化。世界各地的各種活動、信息,幾分鐘、幾秒鐘內就開始在網上傳播,人人都能看到。特別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調整,社會熱點問題和公共突發事件不斷增多,這給主流媒體的引導能力帶來考驗。
3.受眾群體日益對象化。隨著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職業結構的差異,廣大受眾對媒體各類節目、報道選擇的傾向性日益增強,呈現出鮮明的對象化和分眾化特點,比如,出租車司機特別愛聽廣播,年輕人主要看網絡媒體,等等。
三、 促進主流媒體活動與文化的有機結合
活動是媒體文化理念的載體,文化是媒體活動的靈魂,只有把媒體活動與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提升媒體形象,實現媒體價值。如何強化、優化媒體活動與文化的有機結合?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入手:
1.把握文化主流。各級黨報、電臺、電視臺作為主流媒體,要責無旁貸地把握文化主流,自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提升主流媒體文化品位。一方面,要著力于倡揚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精神、開放襟懷的文化理念,積極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在活動內容、活動形式的策劃和選擇上,借鑒各類型媒體的有益做法,在兼容并蓄的基礎上形成媒體的自家面目,使各種媒體活動起到促進社會發展、滿足人民需求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對各種新出現的文化現象保持敏感和鑒別力,拒絕各種負面文化的侵襲,把媒體發展目標與主流媒體責任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不能簡單地以利潤和經營收入狀況來作為媒體活動成效的體現。中央電視臺的《感動中國》、《我的》、《圓夢行動》、《奧運舵手選拔》等活動,都是符合主流媒體角色、體現社會公益、把握文化主流的電視活動產品的優秀代表。
2.創造活動品牌。媒體活動品牌,是受眾對媒體及其活動的感受的總和。在媒體活動類型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的今天,那些僅僅追求短期經濟回報的媒體活動多半曇花一現,喧囂熱鬧過后除了現金收入有所體現外,并沒有給媒體品牌自身帶來任何有益的附加值,甚至導致品牌負增值。而媒體活動品牌化倡導的就是,通過打造活動品牌來帶動媒體市場營銷,為媒體形象塑造推波助瀾、注入活力。一方面,要與媒體總體定位、戰略相吻合,使任何活動都嚴格遵守媒體的發展導向,否則即使活動組織再別致、影響力再大,對媒體的整體形象反而傷害更大;另一方面,要注重活動品牌的文化個性及差異化,在信息時代,人云亦云、亦步亦趨的媒體活動不再容易得到市場認可,活動差異化成為活動品牌化的基礎條件,活動的文化內涵獨到,表現形式精彩,才會被市場銘記、接受,媒體活動的生命力、影響力、品牌力就能得以持續提升。例如,2008年年底河南電視臺舉辦的“首屆河南電視書法大賽”就屬于是2008年河南書壇的一件盛事,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8000多名作者的1萬余件書法作品,2009年元月10號決賽當晚,在河南電視臺1500平方演播大廳,來自全國各地的168名優秀書法家匯聚一堂,通過豐富的電視晚會展現形式,經專家評委各個環節的仔細評判、最終55名書法精英脫穎而出,這次書法與電視聯姻,不僅使電視晚會別開生面,更塑造了“中原書風”這一活動品牌,促使中原書法走向了全國,河南電視臺這一以豐厚的中原文化為背景支撐的地方性電視臺,其日益形成的獨特影響力正在跨越地域界限。
篇3
一、寫“畢業論文”及“論文開題報告”的目的
“研究生”顧名思義就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學生,研究生畢業以后應該具有一定的、必要的科研能力,而寫畢業論文就是對這種能力的考核和驗收,如同任何學校的學生通過畢業考試來檢驗其學習是否合格一樣。應該說,寫畢業論文從本科班學生就開始了,只不過要求沒有研究生這么嚴格罷了。
寫“論文開題報告”實際上就是為寫畢業論文作前期的準備工作,就是在指導教師(一般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指導教師,通常是一位)的幫助下,對論文的選題、論證、意義、價值、依據、內容、結構、寫作、創新等等,進行必要的梳理和說明,最后通過開題報告的形式,再經過更高一級的指導教師小組集體決定論文寫作是否可以進行下去。所謂開題報告,是指在個別指導教師指導下具備了開題資格(即得到了自己指導教師的認可)的學生,再向指導教師小組(通常有幾位教師組成)進行匯報并接受其他教師(開題時自己的指導教師一般不發表意見)集體指導的過程。在開題前,有多少指導教師學生就要提前印多少份開題報告送到教師手里以便接受指導。
如果多數教師認為,某一學生的開題報告有問題,不適合進行下去(即寫論文),就會以“不允許通過”的方式,使原來所作的前期準備工作作廢,這樣的學生就必須對論文構想進行調整,重新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準備下一次的論文開題報告,直到被通過為止。(現在,通常一年一次論文答辯,沒有通過開題的學生另尋時間開題,盡量不耽誤年度完成論文,如果有特殊原因只好推移到下一個學年度,如果再通不過,再往后推移,直至通過為止)而通過論文開題報告的學生,則繼續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按照學校的要求完成論文的寫作任務。
可見,寫“論文開題報告”還不等于“寫論文”,只是作論文的前期準備,寫教育碩士論文與寫別的論文也存在一定區別,應該弄清楚以下兩個重要的不同。
二、寫教育碩士論文開題報告應該注意的問題
1、注意“畢業論文”和“論文開題報告”的區別
這里注意兩種誤區:一是有的學生把寫“論文開題報告”同寫“論文”混為一談,開題寫的很詳盡,費了不少力氣,結果論文開題報告沒通過,所有努力付之東流;二是有人很明白這個區別,在寫論文開題時過于簡單,把開題報告變成了寫作提綱,結果言之無物,缺少必要的論證和說明,開題報告同樣不能通過。
應該說,論文的開題報告,把論文中主要的東西進行了高度概括,讓人通過開題報告基本能了解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大致輪廓,開題如能通過基本上論文已經完成一半,接下來就是一些細節處理了。開題報告包含“寫作提綱”或“論文結構”,但它又不等于“寫作提綱”或“論文結構”,而是把其內容分別進行介紹和說明。寫論文開題報告,是為了通過這種介紹和說明,來論證論文選題、論據、意義、寫作、創新等是否具有合理性,以期達到通過論文開題報告和最后完成畢業論文寫作的目的。
2、注意教育碩士論文與其它論文的區別
一般說來,同本科班學生相比,教育碩士的論文比較專業化、深入化、要求理論深度、實踐證明更精深一些,開題報告就是為此服務的,有的本科班學生甚至沒有這個環節。
而同其他研究生論文比較,教育碩士論文還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方面,在理論方面可能要求沒有這么深入、專業、系統;但在實踐、可操作性方面卻必須有自己獨特的方面,特別是在職研究生,其論文要求必須同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要求所寫論文對中學教學有一定(普遍)的指導意義。
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碩士論文既有寫作劣勢又有寫作優勢,劣勢可能更多地是在理論方面,在理論的系統性、專業性方面;優勢則在實踐方面,在教學經驗方面。所以,要學會揚長避短,發揚自己的長處,在實踐教學方面找到研究課題,選擇適宜的題目寫開題報告。
三、寫論文開題報告的基本要求
通過幾年對教育碩士論文開題報告的指導和學生是否能夠通過的經驗教訓,我把論文開題報告的大致要求歸納如下:
1、選題:
2、選題意義
3、國內外研究現狀
4、理論依據、研究方法、關鍵詞等
5、創新點(要重點考慮)
6、論文的理論部分
7、論文的實踐部分
8、實踐的效果與反思
9、結束語
10、參考文獻
11、論文寫作提綱
我覺得,寫好開題及論文的關鍵是先確定好“創新點”和“關鍵詞”,有的學生寫開題報告時根本就沒有思考這兩個問題,顯然沒有弄清楚寫論文是為了什么,把寫開題和論文僅僅當成了完成任務或應付學校的考察。
寫論文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發現和解決問題就要有“創新”,如果沒有創新,都是別人早就發現和解決過的問題,論文就沒有任何意義可言。“關鍵詞”恰恰反映了你的論文,是圍繞著什么展開的,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論文寫作應該圍繞著關鍵詞來寫,關鍵詞也是寫作的中心問題,如果連考慮這個問題都沒做到,可想而知以后的論文會是怎樣了。
那么,寫論文開題報告有沒有好的方法呢?
四、寫論文開題報告的方法
應該說方法很多,不同的人有自己的寫作習慣,但無論什么方法都要盡量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東西來寫。
第一,是確定“論文題目”。盡量選擇比較小的或具體一點的題目,學會“小題大做”。一般來講,論文題目是提前(分配指導教師之前)已經確定好的,而且被學校所認可的,如果沒有極特別的原因是不允許任意改變的,可以進行小的調整,不能影響整個論文構想或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所以,沒特殊原因不要任意改變論文題目。
第二,搜集材料。題目確定后,就應該圍繞自己想要論述的問題去搜集材料,現在互聯網比較發達,什么樣的材料幾乎都可以找到,要善于充分利用網上的材料。在搜集材料時,盡可能了解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為自己的論文創新點尋找出路。但切忌不可抄襲,把別人的東西不經過消化、整理,完全照搬過來算作自己的東西,這種科研惡習必須杜絕。學會利用別人的東西為自己服務。
第三,思考、整理材料。在這種思考、整理中找到自己的創新點,特別是結合自己的實習或教學經驗,把所學理論和教學實際密切結合,把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體會進行理論升華,通過論文寫作對今后的教學提供有益的指導。
第四,確定關鍵詞。找出自己論文的關鍵詞,作為論文寫作的重點,并圍繞這一重點來安排自己的論文寫作,寫好開題報告。開題中的安排要圍繞自己的關鍵詞來確定,它們構成了論文的中心思想。
第五,建議隨時編一個“開題目錄”。把目錄放在前面,后面所寫的內容,隨時檢查同目錄是否一致,寫完開題后目錄是可以刪除的,但在寫開題甚至寫論文時是很有用的,你可以隨時發現問題,對論文進行修改,不要小看目錄所起的作用。
第六,論文依據。應該以主流文化、主流文獻為依據,文科論文應該注重搜集、引用經典理論,許多人把根據僅僅放在非主流思想文化上,不重視主流文化,這是在寫教育碩士論文中應該引起注意的問題。
第七,注意“有的放矢”。有人在進行文獻綜述、介紹國內外成果、介紹研究方法等的時候,為了介紹而介紹,沒有目的性,沒有把這些介紹同自己將要寫的論文結合起來。有時安排寫作內容、寫作邏輯結構時,也不能很好地為論文中心思想服務。其實,論文的一切安排,都應該圍繞著論文主題進行,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可有可無或無關緊要的東西可以去掉。
第八,注重“參考文獻”的作用。通過參考文獻的搜集、整理、引用,也表現著論文的知識深度和廣度,表現著研究水平和范圍的不同,也表現著論文說服力和全面性,應該注重這個方面。
第九,實踐部分是重點。這是教育碩士論文與其它論文相比,所具有的突出特點,學生應該把實踐、操作當作自己選題、論述、創新的重點,這也是對教育碩士論文的特別要求,開題報告一定要把這部分寫好,論述完整。很多學生把參考文獻、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依據、方法、意義等等論述得非常詳細,到了“實踐探究”部分就沒有什么可說了,這是不符合要求的。
第十,合理安排論文結構。這部分也可以叫列出“論文寫作提綱”,這部分一般放在開題報告的最后,通過這部分使人能看到將來論文寫作的大致情況,對論文的基本情況有個概述的了解。這部分內容也是對前面內容的高度濃縮,是把開題報告中的可行性論證進行一個寫作規劃,開題一旦通過即將按照這個規劃進行寫作。
第十一,多向指導教師請教,主動接受指導。這一點也是要特別注意的。作為學生要學會利用寫開題報告和寫畢業論文的機會,多向指導教師進行請教,充分地調動指導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中學到在平時所學不到的東西。許多優秀論文,都是和有經驗的指導教師的指導分不開的。有的學生,把寫開題報告乃至畢業論文當成應付差事,天天忙得被指導教師催著寫,這樣的論文質量是可想而知的。
作為教育碩士論文的“寫作提綱”大致有以下部分組成:
緒論(導言、引言、引論等,總體情況介紹)
論文的理論部分(理論論述)
論文的實踐部分(具體方法、技巧,應有創新性)
反思與對策(有一定的實踐證明材料及其對材料的分析)
結束語及參考文獻
篇4
論文摘要:魯迅和趙樹理是“20世紀
尋著這樣的線索,我們建立起了趙樹理與魯迅之間“筆法”聯系研究的眼光。然而,在具體的材料支撐和充分的論證基礎上,我們同時在二者之間找到了更多的聯系,從而使“二十世紀
趙樹理的“問題小說”著眼于生活層面的“行為”和心理,這種創作模式對文化批判開展有著深度上的限制:一方面源自實際工作的“問題”限制了作家的文化思考,這些即時的小命題 自然 缺乏魯迅文化批判和啟蒙意識對農民文化的深刻、宏觀把握;另一方面文化批判命題多在 政治 、社會和民俗的層面上展開,缺乏向農民文化的深層積淀解剖、思考和開掘。當然,趙樹理的文化選擇是有其 歷史 必然性的。在主流意識的充分肯定和鼓勵下,他的這種文化選擇對后來的文學 發展 產生了令人深思的影響,其小說在那個特殊的時代為農民文化的轉型和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構建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三
篇5
我國音樂界及相對有限的聽眾群是近30年才真正接觸西方20世紀“新音樂”的。這個曾一度被視作“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開,便觸發了我國專業音樂創作技法、形態、風格的多樣化變革,并引動了作曲教學、音樂美學、音樂史學及音樂批評學等一系列相關領域的變化。伴隨這種變革和變化的,同樣是對“新音樂”作品及其美學理論持續不斷的激烈爭議。從1981年5月全國第一屆交響音樂創作評獎(其中譚盾的交響樂《離騷》、羅京京的《鋼琴與樂隊》在稍有爭議后獲鼓勵獎),到2008年5月上海之春“海上新夢”新作品音樂會,在這整整27年間,多次全國性的音樂作品評獎,難以計數的創作研討會及現代音樂節,無不貫穿同一個爭議的主題――20世紀“新音樂”的價值評判。盡管其間有不少中外學者及作曲家本人從不同角度對這一問題的各種論述可作參考,但卻缺少能在“要害”問題上(“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作出全面、系統、深入剖析和研究的著作。
葉松榮的博士論文《斷裂與失衡:中西視野下的西方20世紀“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分析》①,觀點鮮明而又單刀直入地直指“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針對這一“癥結”,透過大多數“新音樂”作品背離傳統、失去聽眾的表象,從音樂文化發展、哲學-藝術思潮嬗變、音樂風格流派轉型、音樂結構與技法變異、音樂創作與聽眾需求錯位等方面,進行了歷史的、文化的和表現技術層面的全面觀照和深入剖析。通讀全書,我認為作者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對“新音樂”的歷史成因和與生俱來的弱點(局限性),作出了有相當說服力的解讀:
首先是論文主導思想上凸顯客觀性。為避免兩種對待西方20世紀兩次重大轉折時期的“新音樂”的極端態度(或全盤肯定或全盤否定),作者則以辯證的雙重立場評判“新音樂”的創新活動,認為,“新音樂”創新異化是一個本質事實(因此失去可聽性,絕大部分作品失去民族特色賴以存在的基礎),“新音樂”創新異化又不可避免,它雖然與受眾面的矛盾日益突出,但“新音樂”創新是受當時文化思潮驅動,也是藝術創作必然經歷的過程,因此,有必要從“新音樂”的創新觀念和作曲新技法運用層面上揚棄它,二者是辯證統一的。
由此決定了“新音樂”研究的一個基本原則,一方面,作者全方位分析了20世紀兩次重大轉折時期“新音樂”形成的社會因素和藝術因素,清晰地勾勒出“新音樂”形成的歷史軌跡。論文對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對人類社會生活及精神世界帶來巨大傷痛的覆蓋性論述,為“新音樂”首先在德國(兩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和戰敗國)崛起,提出了推論的依據;從音樂最易于與文學、戲劇、繪畫等藝術相結合的美學特征出發,闡明了源于文學(詩歌)與姊妹藝術的表現主義、未來主義、意識流、超現實主義等現代藝術思潮和流派,不可避免地對“新音樂”藝術觀念形成的影響;將西方19世紀主流音樂(浪漫樂派)中的非主流因素,從美學觀念(以“數理邏輯”和漢斯立克的“自律論”美學觀為代表)和表現技法(以瓦格納、、理查?施特勞斯、斯克里亞賓、德彪西等人的某些作品為代表)兩個方面作了梳理,論述了非主流因素向主流因素轉向的內外動因,特別指出20世紀初、中期一大批作曲家“強勢群體”的存在,主導了“新音樂”的走向。另一方面,作者又對西方20世紀兩次重大轉折時期的“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進行了實事求是的分析。深刻剖析了“新音樂”構建的理論基礎、技法運用、音樂語言和審美效應的誤區。其中對“新音樂”代表人物勛伯格“不諧和音的解放”及約翰?凱奇“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音樂”的核心論點,作了多維度的分辨,從而追尋“新音樂”音響效果近似雷同、形式怪異的理論根基。指出作曲技法頻繁更替、極端個性化以及音樂語言弱化民族特性,造成音樂文化生態的紊亂和毀壞,最終導致創新效果與受眾審美需求的失衡,作曲家與聽眾之間的鏈接斷裂。
其次,論文通篇貫穿著理論思辨的思維范式并直面具體的“新音樂”作品研究。我們認為,一部成熟的音樂學博士論文,一定是理論研究與音樂本體分析之和諧的融合,特別是涉及西方20世紀兩次重大轉折時期的“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分析,僅僅有理論研究是抽象的、空洞的,也是不全面的。僅僅有作曲技術分析是盲目的,也是無意義的。因此,作者一方面對西方20世紀兩次重大轉折時期的“新音樂”創新過程中,“新音樂”作曲家們在其觀念與創作實踐中,將現代與傳統、理性與感性、外延與內涵、作品與聽眾、有序與無序、無序與有序、刺耳與悅耳、破碎與連貫簡單地對立,而造成的斷裂與失衡進行了深刻的理論思辨闡釋。另一方面,又從音樂形態學的角度,具體總結出大多數“新音樂”代表作技法創新“失度”的四種表現:①有序有余,無序不足(如音高序列、整體序列);②無序有余,有序不足(如音樂的不確定性、偶然性);③刺耳有余,悅耳不足(奇異音響、喧囂音響);④破碎有余,連貫不足(指旋律形態)。在這里,作者對音樂本體的分析,主要是以“新音樂”作品表現出的審美情感與作曲新技法是否運用適度、得當這一標準來評判“新音樂”作品創作的得與失。并深刻地揭示了“新音樂”大多作品中的對立統一規律被消解、作品中的情感張力和內在活力被削弱的現象,指出“新音樂”大多作品背離了“萬物之存在皆由‘對偶’而生”的辯證法之規律,顯然是造成“新音樂”創新的局限性之癥結。從而有助于人們去真正觸摸“新音樂”的質地。也正是在這點上,我們以為,這篇博士論文才蘊涵了它獨特的價值。
第三,論文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貫穿全書的“中國人的視野”。以中國人的視野研究西方音樂,是作者十幾年前在音樂學界首先提出的,也是作者首先加以實踐嘗試的。我們以為,這一視角的創新,是中國學者研究西方音樂能否出原創性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為中國人研究西方音樂提供了新的理論源泉,具有重要的開拓意義。論文從中國當代音樂學研究者的立場出發――包括作者自身的文化傳統、歷史觀、價值觀及無形負載的學術研究使命,去觀察、分析與當代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文化認知及音樂文化建設有各種不同關系的西方20世紀“新音樂”。其中,與之關系最為直接的,是當代音樂創作觀念與技法創新所引發的一系列理論與實踐問題。諸如告別調性、無調性之后,音樂極端個性化之后,音樂創新是否應有前提,音樂創新是否必然失去“可聽性”等等。面對這些爭議不休、難以統一作曲家與聽眾立場的問題,作者并不滿足于所謂的片面的深刻,而是更滿足于對“音樂創新本質內涵”問題作深刻的揭示,強調指出“意義”與“價值”是音樂創新本質內涵的出發點與歸宿,進而提出音樂創新的最終目的:即在音樂創新實踐過程中,“優化”是它的最高范疇。這一觀點的提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成為該文衡量或評判“新音樂”創新局限性的核心基點。由此也產生了對某些現代作曲家中已成為創新標準的所謂“無中生有”的反思。在完成了對西方20世紀“新音樂”創新局限性分析的基礎上,作者用專門的篇幅對這些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并就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音樂創作的發展問題,提出了要處理好四個方面對立與統一的關系,即:民族性與國際性,可聽性與創新性,傳統性與現代性,控制性與自由性。這為中國作曲家吸取西方20世紀“新音樂”創新的精華,免食其極端化帶來的“苦果”,辟出了極為廣闊的探索空間。作者以“中國人的視野”所取的立場,充滿了藝術辯證法,無疑增強了這篇博士論文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上述三個方面的內容和論點,盡管此前的不少相關論著中也多有涉及,但視角如此獨特、思維如此敏銳、論述如此全面、剖析如此深入、重點如此突出、語言如此清晰,實難與葉著比肩。
20世紀西方“新音樂”的實踐已成為歷史,定格在人類音樂文明的創造進程中,它對世界各國專業音樂創作的影響是廣泛、深遠而持久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這部論著在緊扣“新音樂”創新局限性分析這條主線的同時,能夠有一定的篇幅關注20世紀經過時間篩選留存下來的經典作品(主要著眼于作品持久的社會影響力)及“新維也納學派”與五六十年代左右形形的先鋒派音樂之外的另一批代表性作曲家(如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肖斯塔科維奇、普羅柯菲耶夫、魯托斯拉夫斯基、施尼特凱等),以他們“適度”的創新獲得的成功,反襯“失度”的誤區,從而正面肯定“新音樂”創新隨時代變遷、促進藝術進步的歷史價值,也許有助于這一研究課題論述內容及觀點的全面和深化。
這部著作題獻給作者的兩位導師:于潤洋教授和王耀華教授。兩位導師在西方音樂史學、音樂美學及民族音樂學領域的高深造詣,在給作者以深刻教益和影響的同時,其相關的學術思想和睿見也融進這篇論文中。相信作者能在此高起點上,繼續深化和拓展這一具有重要價值的課題研究,取得更大的學術成就。
篇6
《探索千年之謎柴窯――聚焦柴窯文化論壇》一文在《收藏界》雜志和網上(收藏界網絡電子版)發表以后,在古陶瓷研究領域和收藏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商貿報》、雅昌藝術網等主流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許多讀者紛紛來信來電希望刊登論壇演講論文,以便對柴窯研究的最新進展及新的發現有所了解。本期從18篇演講論文中選登了5篇以饗讀者。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呂成龍在《略談引用古代文獻研究柴窯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演講中指出:“在利用古代文獻研究柴窯瓷器的時候,既要考證文獻的真偽,又要看到其輾轉傳抄的情況,去偽存真,避虛就實,以歸納出柴窯的基本特征。”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博士魏女女士《明代之前為何不見有關柴窯的文獻記載》的演講中以五代、宋、元時期特殊的歷史政治原因講明了明代以前古文獻中為何沒有關于柴窯的記載。
《收藏界》專家委員會專家、副研究員王長啟在《從唐田君墓志看柴窯出“北地”之地望》的演講中介紹了《唐代田君墓志銘》中關于“北地華原人”的記載,并與古文獻相互印證,說明營昭的《格古要論》和王佐的《新增格古要論》中“柴窯出北地”的“北地”可能就是歷史上的“北地郡”,也就是今天的陜西銅川市及周邊地區。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邢福來在《五代耀州窯的新發現》的演講中,介紹了1998年新發掘出土的五代時期大量精美的耀州窯青瓷標本,其“精美輕巧的造型讓人耳目一新”。為了更能說明五代耀州窯青釉瓷的美輪美奐,本期還刊發了劉政的《記耀州窯博物館新征集的五代耀州窯青瓷》和《收藏界》專家委員會專家、副研究員王蘭芳的《從窯址出土器物看五代耀州窯的性質》兩篇文章,介紹了近年來西安西大街出土的五代耀州窯青瓷。從以上的演講和文章中不難發現,五代時耀州窯青瓷的燒造技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一些方面有獨特的創新,甚至超過了越窯的燒制技藝。五代耀州窯瓷器的外觀、釉色、胎質、工藝等特征與古文獻記載中的柴窯非常接近,是目前已發現的五代時所有窯口中最接近柴窯特征的瓷器。
以上選登的5篇論文及兩篇文章僅代表演講者和作者的個人觀點和看法,難免有爭議和不妥之處,本刊熱誠歡迎廣大讀者和收藏愛好者參與柴窯文化的研究和討論,尋找更多的文獻資料和新發現的實物依據,共同破解千年之謎――柴窯。為了早日破解柴窯之謎,“中國柴窯文化論壇”計劃在適當的時間召開第二屆柴窯文化論壇,希望關注柴窯文化研究的有識之士共同參與。
篇7
【論文摘要】 2006年南開大學突破堅冰,首先打破了博士生“零淘汰率”。當時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的反響。2009年夏天,南開大學又有33名博士生不幸被淘汰。我國的淘汰率深受我國二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以及現在“嚴進寬出”的大背景的影響,使我國缺乏必要的淘汰機制。因此我們的高等教育自然面臨著教育質量下降的危險與質疑。為此,應當樹立正確的淘汰評價觀念,加強淘汰機制在各個環節的作用。
一、影響我國淘汰機制的原因
我國的淘汰率深受我國二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同時我國現在“嚴進寬出”的大背景也是影響淘汰率的因素。
(一)我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
在我國二千多年的文化發展中儒家的思想慢慢成為主導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和主流價值觀,對我國現階段的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儒家思想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禮”和“仁”,倡導“仁者愛人”,與人為善,人與人之間以和為貴,這種思想對于淘汰制的實施有較大的影響。導致研究生導師、論文評閱人、答辯委員會成員等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普遍都存仁厚之心不忍淘汰不合格的學生。另一方面,公眾把教育和學校過于理想化了,在被教育的過程中,有成就者會被神圣到光宗耀祖,被淘汰者會認為失敗到一敗涂地,這是一種“病態”的期待。學校因管理需要而讓一些學生“淘汰”或者退出的做法,已經超出了公眾所能接受和承載的限度,因此,“淘汰”在我國不被公眾所理解和接受。
(二)我國“嚴進寬出”教育大背景的影響
我國高等教育的“低淘汰率”是和大學準入機制的“高淘汰率”相對應的,在高考時已經淘汰了大批不合格的學生,這個考核非常嚴格,而且是相對公平公正公開的。公眾會認為,通過了高考而進入大學的多數都是好學生,因此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應該是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通過艱苦努力進入大學后往往心情放松要求松懈,60分萬歲心理占據主導。這一點是我國高等教育 “低淘汰”最根本的原因。
二、我國高等教育淘汰機制的現狀
我國傳統的考試機制給高考、考研和考博都帶來了激烈的競爭,但是在學習過程和評價標準上卻相對要求寬松,容易拿到相應的學位。
(一)培養模式缺乏淘汰機制
淘汰制的踐行,體現在研究生招生、課程學習和論文幾個階段對研究生培養的實行淘汰的環節上,研究生導師、論文評閱人、答辯委員會成員等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受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普遍都存仁厚之心,即使在某個培養環節遇到了不適合攻讀博士或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但在處理時,往往網開一面,不愿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使研究生接受教育或獲得學位受到影響,同時由于相應的配套措施的不到位,這些直接實施淘汰制的相關人員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到被淘汰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二)培養過程缺乏淘汰機制
目前我國博士生仍然采用的入學考試制度,淘汰機制前置,入學后不再有規定的淘汰率,只要學習成績達到較低地規定要求就準于過關,缺乏競爭性,不能完全體現高端人才培養的特征,制約了大學科研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引入博士生資格考試和中期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的辦學和科研水平,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將淘汰機制后置使博士生考試成為規避功利、潛心學術指揮棒的關鍵步驟。
(三)評價體系缺乏淘汰機制
當前我國博士生培養質量的評價體系也不夠完善, 評價的程序方法不規范。絕大部分高校對博士生科研能力評價采用規定篇數的方式進行。這樣簡單的、機械式的評價標準, 現實中不僅不能客觀綜合地反映博士生的科研能力, 而且造成了博士生為完成論文指標而弄虛作假、濫竿充數的現象。
三、我國高等教育淘汰機制的改革措施
我國的淘汰制一直主要強調準入機制,集中在入學淘汰。使我們的高等教育自然面臨著教育質量下降的危險與質疑。為此,應當樹立正確的淘汰評價觀念,加強淘汰機制各個環節的作用。在入學淘汰環節,對于研究生選拔,應加大學校自主權,加大復試的比重;同時完善監督體制、分權體制。在課程學習淘汰方面,一方面要嚴格課程考核,防止“營養學分”出現;另一方面要進行綜合考試鑒定的淘汰,將平時學習與年度性的資格鑒定結合起來。博士生招生制度也要健全合理的淘汰機制。目前我們的入學考試制度過分注重對碩士課程掌握情況的考察, 尤其是對外語能力的考察, 很難評估考生的能力平臺以及考生對今后研究領域的理解能力和對某一學科的研究潛力, 勢必影響博士生教育終極目標的實現, 更無法體現高端人才培養初衷, 最終將限制中國博士生教育的發展, 不利于向中國前沿和基礎科研領域輸送真正的合格高端人才。這種淘汰機制應當以寬口徑的選擇博士生資格考試參與者為起點, 立足我國目前教育資源、教育制度環境, 強化博士生資格考試對考生在跨學科、跨國界、甚至是跨文化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科研潛力的篩選。要建立科學規范的、嚴格的、系統的、完整的研究生培養的申請制度、考核制度、評審制度、淘汰制度及監督制度。還要擁有靈活的、彈性的、配套的管理模式和實施淘汰機制的善后措施。
結論:
通過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淘汰機制進行分析后,我們會發現其實淘汰機制和激勵機制一樣,是為提高教育的質量。高校是培養人的機構,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特點,適應不同的發展路徑。淘汰也可能是為了尋找更適合的發展路徑。相信建立暢通的渠道和完善的淘汰善后措施后,終有一天,“淘汰”將不意味著失敗,而是自然的退出,是人生重新選擇的開始。
參考文獻
1 曹麥玲. 中美師范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比較研究[D].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8.
2 Report of the Centennial Commission, http:/ /utexas.edu/ its/ work/ comm125/ CENTENIA.PDF.
篇8
在校期間,我充分利用學校優越的學習條件和濃郁的學術氛圍,認真學習軟件工程專業教學規定的內容。同時也輔學了會計經管方面的內容,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具備了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同時,我對互聯網領域有著特別的興趣,大量的閱讀了關于互聯網行業的學術論文和雜志論文。同時也有著自己的理解。
在學好文化課程同時,我也并沒有滿足于對互聯網感興趣,有想法階段。而是自己動手,組建自己的團隊積極的把己有想法付諸實施。利用假期上線了共贏網,淘書吧等網站人站長,負責了整個網站的運營,推廣等工作。對技術的熱愛,使我辦事認真、嚴謹,擅長javaweb及其主流框架技術,熟悉mysql數據庫,也能熟練運用css和javascript,ajax。大量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經歷使我有著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做事認真負責,富有激情、創造力。
嚴于律己,精益求精。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團隊觀念強,能很好的處理和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是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大學深造使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了熱情,上進,不屈不撓的性格和誠實,守信,有責任心,有愛心的人生信條。
篇9
【論文摘要】民生新聞是本土化特色濃厚的新聞,目前,各地風生云起的電視民生新聞立足本土,體現人本,就是地方電視新聞本土化趨勢的表現。民生新聞與社會新聞具有顯著的區別。民生新聞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電視本土化的實質,是要十分重視本地的實際情況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這一基本觀點作為辦好各類節目的出發點。
隨著新聞的發展,在全國各媒體涌現出了越來越多以平民視角出發,關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關注百姓的生存狀態的電視新聞,這就是民生新聞。民生新聞是本土化特色濃厚的新聞,它以地方受眾為本位,在區域內具有強大的告知、傳遞、溝通、控制功能。民生新聞與社會新聞的顯著區別之一,就體現在它的民生的視野、民生的態度、民生的情懷。民生新聞與其他新聞類型不同的是,它可以最直接和廣泛的實現媒體下情上傳的功能,以及媒體的輿論監督在樹立社會公共道德和保障社會公共利益方面的積極作用。電視民生新聞是帶有本土化、人本色彩,為平民百姓所關注,并與之日常生活、生計相關信息的電視新聞報道。內容上鎖定群眾的生存狀況、生存空間、生存環境,關注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對群眾有影響的事件及訊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現代化傳播手段,提高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互動性,以拉近電視與觀眾的距離。民生新聞的最大意義在于,開始了中國電視節目本土化的成功實踐。民生新聞立足國情,順應主流,與現行的新聞政策實行成功對接;其本地化追求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為構建城市認同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而準確把握民間的文化精神狀態,回歸民間,銳意創新,使它得到了民眾的普遍認同。
1民生新聞的選材要貼近百姓生活。
民生新聞的內容涉及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停水、缺水、漏水,失火、被盜、被騙,走失、糾紛、投訴、求助等諸多方面。它可以最直接和廣泛的實現媒體下情上傳的功能,以及媒體的輿論監督在樹立社會公共道德和保障社會公共利益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要做具有主流新聞意識的民生新聞。民生新聞不能走進誤區,比如在選題把握上,不能走極端,即把視角全部放在百姓日常生活上,新聞停留于瑣碎和表面,民生新聞也應考慮新聞事件的重要性和時效性,在從本地需求出發,做本地的內容的同時,學會找到時政、經濟等社會發展的主流問題與百姓生活的切入點,把時政和經濟新聞轉變成民生新聞,形成有主流新聞意識的本土民生新聞。內容為王似乎永不過時,電視新聞也不例外。從地方電視新聞的采訪內容看,節目都充分表現出發掘和弘揚本土文化習俗、文化習慣,內容上鎖定群眾的生存狀況,關注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同時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點。地方電視新聞作為各地的大眾主流媒體,采訪對象基本上是本地區的,收看觀眾也是本地區的,因此,為了滿足觀眾了解身邊事的欲望,更大程度地吸引觀眾的眼球,地方電視新聞大篇幅地播發生在他們身邊的新聞,講他們喜聞樂見的新聞,還有與他們利益相關的新聞。這也最真實地回歸了新聞的本質。
2電視民生新聞的形式要突出地域特色化
湖北衛視的《現在直播》曾有個固定欄目,請武漢的一位曲藝名人以雜談的形式用方言來說新聞,當時一經推出,反響很強烈。民生新聞的表現形式就是要本土化、地域化。地方名人本身就有良好的品牌效應,再加上其幽默風趣的說新聞方式,觀眾會很感興趣。電視本土化就是以本土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為出發點,發掘自身的地域特色,發揮地方電視的區域傳播優勢。電視文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一個地區的電視文化,一定具有自己的特色。地區文化特色是每個地區存在的必然區別于其他地區的客觀現象。換句話說,不同地級市的電視新聞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地級市電視臺的新聞應著力去表現這個地區的人文景觀,力求與當地群眾產生水融的關系。而越是有地區文化特色的電視新聞,就越為這個地區的觀眾喜聞樂見,以至在社會上產生良好的傳播效果。電視本土化的實質,是要十分重視本地的實際情況和文化特色,并且要把這一基本觀點作為辦好各類節目的出發點,做到入鄉隨俗,生根開花,融為一體。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環境孕育了地域鮮明的民俗民情,也培養了當地人們獨特的審美情趣,電視是視覺文化,對如此豐富的傳統的視覺文化,更加應當致力于傳承和弘揚。不僅是節目內容本土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和審美上的本土化,因此,在利用本土化這張牌來推動民生新聞發展時,應注意做傳承與發揚地方文化的民生新聞。
篇10
播音主持是“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運用有聲語言和副語言,通過廣播、電視等傳媒所進行的傳播信息的創造性的活動”[1]。但“播音主持批評”并非只局限于對實踐活動的批評,而是從主體、作品、現象、理論、思潮等層面對播音主持所涉及的整體系統進行闡釋、分析、判斷和評價。播音主持作為媒介與藝術體系內一門新興的藝術活動,隨著傳媒事業的大發展呈現出蓬勃的文化景象,但播音主持的理論研究與其實踐活動相比卻略顯蒼白,而播音主持批評研究更是鮮有人問津。展開播音主持批評的理論研究對于學科體系的構建與完整、創作實踐的匡正與規范、藝術接受的拓寬與升級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播音主持批評研究的可能性
(一)學術研究發展的需要
播音主持的學術研究大致經歷了空白期、零散期、探索期、發展期、成熟期等五個階段。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始展開播音工作,這一階段的理論發展幾乎全部來自于實踐經驗,學術研究處于空白期。20世紀50年代,隨著《蘇聯播音經驗匯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及地方臺播音員經驗匯編等三本相關參考書籍的問世,播音主持的理論研究進入了零散的發展階段。1963年9月,北京廣播學院中文播音專業正式招生,播音主持的學術研究邁進了理論的探索期。20年代80年代,隨著《播音基礎》《播音發聲學》等學術理論著作的相繼出版意味著研究體系邁入了發展階段。90年代,《中國播音學》的問世標志著一個新學科的真正誕生。進入新世紀以后,播音主持的學術研究與理論構建逐步跨進了成熟階段。
但是,相比于紛呈的播音主持活動,理論研究的發展推進仍舊略顯緩慢。播音主持批評就是理論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卻被忽視的課題。長久以來,雖然有不少經典的評價性文本,但缺少系統的批評學術研究,更遑論“批評學”的學科建設。批評長期落后于創作實踐,尚未走向自覺已成為顯而易見的理論困境。批評理論能夠指導實踐、預見趨勢、指明方向;但是在播音主持學術研究中,播音主持批評研究并未得到足夠重視,播音主持學術研究自身的發展呼喚著肩負著重任的播音主持批評研究。
(二)播音主持實踐的需要
播音主持是一門實踐性的專業。但是這種實踐不是盲目的、無序的,而應有正確的理論作為基礎和指導。“實踐需要理論,理論歸于實踐,當實踐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對其進行理論高度的梳理與整合便成為實踐活動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性條件。[2]”從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代表的熱火朝天的業務研究,到1993年開始評選的金話筒獎,播音主持的實踐活動也在不斷發展進步。
當下,播音主持的實踐活動在時代環境、媒介環境的影響下風生水起、炙手可熱,卻又好似陷入山窮水盡、四面楚歌的尷尬之境。嚴肅節目娛樂化、娛樂節目低俗化,播音主持模式化、膚淺化、冷漠化、私欲化。面對廣播電視的發展現狀,面對播音主持的實際境況,受眾困惑,播音員主持人同樣困惑。從專業教育的角度來說,應當讓播音主持批評成為高等院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因為對播音主持進行學理層面的批評,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運用播音主持批評理論的觀念和方法做出合理的價值判斷,更能為他們將來走上播音主持崗位指明方向。播音主持的實踐呼喚著播音主持批評的出現。
(三)傳播媒介變化的需要
一方面,社會經濟與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改變了傳播媒介的具體形式。傳統媒體對于信息的需要前期的設計規劃。就廣播電視而言,時間順序、編排意圖、受眾效果、廣告效益等因素都會影響傳統媒體的媒介行為。但是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應用對于信息的是隨時、快捷、簡潔、個性化的,同時幾乎是無成本的;另一方面,新媒體消解了傳統媒體中信息發出者和接收者之間的邊界,使得傳播狀態由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每個人都掌握了傳播的主動權。“自媒體”時代已經來臨。在“關注”與“被關注”的關系下,人人都成為了信息的傳播者,客觀上造就了一大批業余“評論家”,這些評論用或樸素或夸張的方式表達個人化的情感。盡管這些評論是只言片語、不成體系的,但社會的需要也是催生播音主持批評的重要動力。
此外,新媒體的出現完全依賴于科技的進步,科技的進步則得益于社會的發展。因此,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便顯得尤為重要,中西文化的碰撞,域內外文化的差異,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的對立,需要堅持正確的創作觀、需要堅持堅實的立足點,也呼喚著播音主持批評的出現。新形勢下,播音理論的研究只有站在新的歷史高度才能打開新局面、迎接新氣象。
三、播音主持批評研究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