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我國貿易收支失衡問題

時間:2022-04-02 07:07:00

導語:小議我國貿易收支失衡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我國貿易收支失衡問題

關鍵詞:外貿發展,國際分工,貿易順差,貿易摩擦

論文摘要:“去順差”無法從根本上平衡中國貿易收支。不應提倡為平衡而平衡的政策思路,而要從互利雙贏的思路來看待貿易平衡問題,以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調整的思路來化解貿易摩擦,以促進全球經濟在合作、競爭、創新中和諧發展。2002年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以來,我國貿易順差持續快速增長。在既定的國際分工格局和外匯管理體制下,這既給我國帶來人民幣升值壓力和貿易摩擦,同時導致以外匯占款為主導的基礎貨幣投放過多。2010年3月份中國出現貿易逆差及4月份貿易順差大幅收窄,可能是一定形勢下中國“去順差”的結果。

一、問題的提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大力發展加工貿易,逐步融入以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并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出口的政策體系,包括匯率、稅收、融資、保險等。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從而使得中國自1994年以來進入持續順差階段,2007和2008年順差額分別達到了2622億美元和2955億美元。

這次危機雖然對中國外貿造成沖擊,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外貿不平衡發展的基本趨勢。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下的中國仍然存在1960.61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所謂全球經濟失衡中的中國貿易不平衡發展再度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由此來自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以及IMF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加大,美國甚至要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中國出口產品遭遇的貿易摩擦也是頻頻升級。

二、從“壓順差”到“去順差”

如果說對于2006年底“壓順差”的宏觀經濟政策,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通過各種宏觀調控措施和貿易政策,試圖主要通過“壓制”出口或者說減少出口,進而達到“平衡”貿易收支的話,那么,在為了應對危機以及危機后仍將堅持的“穩外需、保出口”政策下,試圖主動地并且主要通過增加進口的方式來“平衡”貿易收支,則可以將之理解為一些專家學者所稱的“去順差”。我們認為,2010年3月份出現的72.4億美元的貿易逆差以及4月份出現的貿易順差大幅收窄的現象,既不意味著中國貿易形勢驟然惡化、從此將進入貿易逆差時代,也不能說明中國對外貿易將會從此平衡發展,而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主動地“去順差”的結果。

從海關統計數據來看,進口的大幅增加是導致中國2010年3月份貿易逆差和4月份貿易順差大幅收窄的直接原因。3月份,中國出口貿易額為1121.1億美元,同比增長24.3%,而進口額高達1193.5億美元,同比增長的幅度卻高達66%,其增幅接近于出口增幅的3倍;4月份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出口貿易額為1199.2億美元,同比增長30.5%;進口貿易額為1182.4億美元,同比增長49.7%,其同比增速也是高于出口貿易的近20個百分點。我們認為這一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是“去順差”的結果,即進口的“大幅度”增加具有“人為”因素,而并非完全的市場行為結果。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

第一,從對3月份貿易收支的預測來看,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早在3月份就“預言”可能會出現貿易逆差,因此逆差的出現并不令人感到詫異。而在此之前,除貿易摩擦不斷外,由中美貿易不平衡所引發的匯率之爭”就異常激烈,到了3月份更是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國會約有130名議員聯合上書美國商務部和財政部,指責中國低估人民幣匯率、有操縱匯率之嫌,并揚言要求將中國列入“操縱匯率國”名單,對中國進一步施加壓力。

第二,從貿易差額構成的企業主體來看。3月份,國有企業貿易逆差急劇上升,外商投資企業和其他性質的企業仍然保持了小幅貿易順差。其中,國有企業名下的貿易逆差16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凈增加94.6億美元,增長1.4倍,貿易逆差的絕對增加額也超過了72.4億美元的總體逆差額。而外商投資企業和其他性質的企業分別保持了28.2億美元和60.7億美元的貿易順差。4月份,國有企業名下的貿易逆差為159.3億美元,同比增長49.8%。國有企業名下貿易逆差的大幅上升,似乎可以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去順差”的存在性。

第三,從貿易差額構成的貿易方式來看。3月份,一般貿易項下的進、出口額分別為657.2億美元和455億美元,逆差額為202.2億美元,而加工貿易項下的進、出口額分別為358.6億美元和587.6億美元,實現貿易順差229億美元4月份,一般貿易向下的逆差也達到了127.7億美元,而加工貿易項下則實現了217.2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與上述第二點密切相關的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外商投資企業占據了中國加工貿易的80%以上,逐漸成為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當然,也是貿易順差的主要受益者。而一般貿易的企業主體大部分則是國內企業。因此,一般貿易項下所出現貿易逆差的大幅增加和加工貿易項下所保持的貿易順差局面,再次說明了“去順差”存在性的可能性。

三、“去順差”不能有效解決中國貿易收支失衡問題

面對中國持續性的貿易順差局面,“去順差”的方式能否有效解決中國貿易收支失衡問題?是否應該“去順差”?如何“去”順差?要正確認識這些問題,必須對中國現階段貿易順差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其持續性有著清醒的認識。

首先,要正確分析中國貿易順差形成的根本原因。雖然,促成中國貿易順差的因素很多,既有儲蓄過度、消費不足的原因,也有政策激勵因素;既有產能過剩的影響,也有地方保護和國內市場分割等體制因素導致不同生產技術的企業首選進入國外市場的作用,等等。但是上述因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中國貿易順差的規模,并非是中國外貿順差形成的根本的決定性因素。我們認為,中國持續性貿易順差形成的決定因素在于:在以產業國際轉移和產品內分工快速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中國融入全球經濟和國際分工,以其特有的勞動要素稟賦優勢承接國際產業結構梯度轉移和產品價值增值環節國際梯度轉移的必然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2年我國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后,由于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制度基礎得到進一步完善,中國抓住了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承接了大量來自于發達國家和新型工業化國家的制造業國際轉移,進入了承接產業國際轉移的快速發展階段,主要表現為外國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開始在我國進行大規模投資,中國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日益快速增長,從1992年FDI的162億美元利用額快速上升至2008年的8700億美元的累計利用額。中國制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因此有了大幅提高,制成品出口快速增長,這對中國自1994年以來形成的持續貿易順差具有決定性影響。

概言之,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融入國際分工體系,發揮比較優勢,承接產業國際轉移和產品價值增值環節國際轉移,是中國貿易順差形成的根本因素。

其次,中國貿易順差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可以認為,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促成中國貿易順差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會長期存在,因而,中國貿易順差具有長期可持續性。這一點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得到說明。

第一,經濟全球化的形勢雖然不斷變化,但其趨勢不可逆轉,國際產業轉移和重組仍將繼續,以產品內分工為主的國際分工體系仍將向縱深方向發展。國際產業資本轉移和重組是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跨國公司受利益驅動的理性選擇結果,是在全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的要求。特別是在后危機時期,在危機中遭受重創的發達國家,要想走出危機的陰霾,技術創新與產業創新是根本之道,這必然推動后危機時代全球范圍內更大規模的產業轉移和重組,這會為中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帶來新的歷史機遇。而產品內分工實質上更是跨國公司在全球內進行資源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從而不斷提高其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

第二,中國勞動要素稟賦優勢具有長期性。雖然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勞動力工資出現不斷上漲的現象,但是,這種上漲并非是由于勞動供給短缺所造成的,更多的是因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經濟增長、勞動者自身素質變化等因素所致。據統計,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農村人口在13億總人口中所占比例仍在50%以上。因此,在未來幾十年,即便在不考慮中國人口進一步增長的情況下,也意味著中國將有近3億-4億的農業人口需要向城市轉移。

總之,中國勞動稟賦優勢的長期存在性,以產業國際轉移和產品增值環節國際轉移為主要特征的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決定了由此而形成的中國貿易順差將長期存在。

四、“去順差”的負面效應值得警惕

以上分析表明,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背景下,跨國公司主導的產業結構國際梯度轉移和產品價值增值環節國際梯度轉移,與中國特有勞動要素稟賦相耦合,是中國貿易順差形成的根本原因,并且這些決定因素將在長期內存在,因此,中國貿易順差具有長期可持續性。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貿易不平衡發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長期貿易順差局面,是世界資源優化配置的結果,是跨國公司利用中國比較優勢的客觀使然,是實體經濟的一種均衡,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互利共贏”的表現形式,所以無論是“壓順差”還是主動地“去順差”,都是對資源配置的“扭曲”。

首先,“去順差”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貿易收支失衡帶來的不利影響,特別是貿易摩擦和人民幣升值壓力等問題。經驗證明,歷史上的日本、韓國以及中國的臺灣地區,在經濟騰飛階段都曾經歷長期的貿易順差局面并因此而遭受劇烈的貿易摩擦。中國對外貿易不平衡發展具有必然性和長期性,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中國經濟也必將在充滿貿易摩擦和貿易爭端的環境下發展成長,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因此,試圖通過“去順差”的方式解決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面臨的貿易摩擦,不僅不是根本之道,而且也沒有必要。

至于人民幣升值壓力,其實主要來自于美國。美國以“中美貿易失衡”為借口,一直試圖“脅迫”人民幣升值。但是大量的理論和實證分析都已表明,中美貿易失衡并非由人民幣匯率造成,人民幣升值根本平衡不了美國的貿易逆差。這一點,美國人自己,無論是學界和是政界,也是很清楚的。其實美國試圖“脅迫”人民幣升值的深層原因在于遏制中國經濟發展,順帶讓中國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縮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中國在全球貿易和投資領域的活躍,部分美國國會議員認為中國經濟的擴張和中國經濟的崛起直接威脅到了美國的霸權地位。“脅迫”人民幣升值,從而遏制中國經濟發展才是美國真正目的之所在。

其實,美國這一出戲在歷史上就曾上演過。20世紀80年代,日美之間的國際經濟摩擦就是典型的案例。隨著日本的崛起,美國不愿意看到與自己比肩的軍事大國的出現,而一國的經濟實力,能夠轉化為軍事實力。出現一個經濟大國,意味著美國霸權的削弱,即便日本是美國當時的一個“要好”同盟國。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依仗其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推行“侵略性的單邊主義”戰略,逼迫日元升值。

其次,中國貿易順差是“去”不了的。雖然“去順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促進貿易平衡的作用,至少可以再次向世界說明:中國并非刻意追求貿易順差,中國貿易順差是市場行為的結果。但是,中國外貿順差的必然性和持續性決定了“去順差”無法從根本上平衡中國貿易收支。因此,即便是為了暫緩貿易失衡帶來的不利影響,“去順差”的方法也不宜長期使用,否則會造成對資源優化配置的扭曲,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

五、結論

相對“壓順差”而言,“去順差”在保持出口穩步增長的前提下,主要通過增加進口來平衡貿易收支,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更合理可行。但是“去順差”無法從根本上平衡中國貿易收支。我們不應提倡為平衡而平衡的政策思路,而要從互利雙贏的思路來看待貿易平衡問題,以產業結構、經濟結構調整的思路來化解貿易摩擦,以促進全球經濟在合作、競爭、創新中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