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初中歷史課的情境教學

時間:2022-04-13 03:54:00

導語:透析初中歷史課的情境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初中歷史課的情境教學

歷史課堂呈現知識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學科,歷史知識的呈現是多面的、立體的,無論人物或事件,均有一定的場面性、情節性。歷史課本的每一個單元、每一個章節,都在向我們呈現過去人類走過的辛酸和榮耀,這其中蘊涵著深刻的思考與感悟,無論自豪、痛苦、憤怒、恥辱、榮光……都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體會到。我想課堂教學就像一道大餐的烹飪,歷史這道大餐有著豐富的原料、足夠的佐料,教師要將這些原料、佐料精心烹飪、巧妙搭配,讓學生入其境、感其味、悟其道,才能達到明理、導行的目的。

那么,如何在歷史課堂教學實踐中更好地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情感因素,使學生明其理、導其行呢?情境教學模式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所謂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下面就筆者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感受談一點看法。

一、教學初始:設置情境,引人入勝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更是如此。設置好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特別重要。每當上課的鈴聲響起,所有的學生對老師、對這節課都是充滿了新鮮的期待的,如果教師在此時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探知的欲望,對于整節課來講都會是事半功倍。相反,如果一開始學生的滿腹熱情被澆了冷水,底下的教學任務就很難預料。一般來講,課堂的開始部分教師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法來進入課堂主體環節:

一是使用動情、流暢的語言。教師要根據教材實際,深刻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與教材內容相符、充滿感情色彩的語言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歷史時空之中。如初二《甲午戰爭》一節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導言渲染氣氛:“同學們,中華民族既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又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在近代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著多少炎黃子孫的血淚,記載著多少殘酷的史實。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回到歷史的1894年,共同體會那段令人蕩氣回腸的悲壯歷史。”這樣的語言使課堂一開始就籠罩了濃重的氣氛,學生的思維與課本內容的氛圍相融合,對于下面的教學起到了引領作用。

二是使用具有時代特征的音頻、視頻資料。音樂作品、文學作品是時代的產物,不同的時代產生了許多帶有不同時代特征的藝術作品。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聲音、畫面,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如《香港和澳門的回歸》一課的開始,我們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實況錄像,在學生振奮鼓舞之恰當時機,進入下一步內容的學習,吊起了學生的胃口,讓他們在不覺間已經進入了教師所設立的氛圍之中。

二、教學過程:深入情境,體味歷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注意教學情境氛圍的設置,掌握學生信息,采取多種方式牢牢把握學生的情感線、信息線,將學生置于特定的內容情境之中。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我們可以設置思考性問題引領學生置疑、探究,透過文字的表面深入其間去閱讀、去思考、去感悟,切忌教師“一言堂”。當然問題的設置一定要注意技巧性、層次性、針對性,能夠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一步步指導學生深入歷史知識的深處,深刻地把握教材內容,達到明理、導行的目的。

前幾天聽了一節公開課,內容是《“”的十年》。內行的老師都十分清楚,對十幾歲的孩子講述我們國家在1966—1976年所走過的曲折,他們理解起來肯定有一定的難度。為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就運用了“問題探究”的教學思路,一開始就給學生出示了“”的定義:“”是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在學生總體把握這個概念之后,教師抓住學生的疑惑點提出了系列問題:領導者為什么要發動“”?反革命集團是怎樣形成的?“”給國家帶來了怎樣的災難?等……邏輯嚴密的問題的設計給學生的思維指明了方向,在這些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們積極地探究,深入地思考,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其次,“古人不識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教師要善于打破時空限制,拉近現實與歷史的距離,抓住歷史知識與學生實際的契合點,讓學生穿越時光隧道,走進歷史。如在學習《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一課時,我事先在黑板上懸掛起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讓學生與畫面中的人物對號入座,班里的學生搖身一變,有的成了汴河上的船夫,有的成了忙碌清貧的飲食攤主,有的成了出身高貴的官員,有的成了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大家現身說法,談自己的衣食住行,說自己的喜怒哀樂,儼然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渾然不知身外的現實世界。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經常地這樣設計:假如你是歷史中的人物,面對此情此景你會如何想?怎樣做?這樣就很容易使學生不再感覺歷史的遙遠和陌生,而能夠以一種親切愉悅的心態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三、課堂結束:欲說還休,意猶未盡

記得小時候聽劉蘭芳老師說評書時那種“心靈之癢”。究其原因,除了劉老師高超的技藝之外,還有一點特別重要,就是劉老師特別善于在每一段評書結束時都留下一些懸念,說到關鍵時刻:“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每每讓人牽腸掛肚、食不知味,甚至連做夢都在猜想著下回故事的情節。我想劉老師對于聽眾心理的研究可謂透矣!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也能夠運用一些技巧,想方設法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在每節課結束時都有意猶未盡、回味不絕之感,那么我們何愁歷史課鈴聲響起,學生不趨之若鶩?其實,一節課雖然結束了,但知識的空間并沒有關閉,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研究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之外去延伸、去發掘,是我們在設計課堂結束環節時需要下功夫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