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絡遠程教學評價論文

時間:2022-05-24 08:28:00

導語:互聯網絡遠程教學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絡遠程教學評價論文

【內容提要】作為一種與傳統教育有著巨大不同的教育方式,基于互聯網絡遠程教學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和研究。但目前關于如何正確、有效地評價這種新型教育方式的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問題,仍然是遠程教育中的一個難點。本文基于網絡教學本身的特點和要求,設計了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評價模型,從評價的對象、方式、要素和過程等幾個方面對網絡教學的評價進行了闡述。

【摘要題】遠程教育

網絡教學評價屬于教育評價的子范疇,具備了教育評價的三方面的含義,即價值判斷、評價發展和參照標準。然而,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又具有其獨特的個性,如教與學活動在時空上的分離、教學的實現需要可靠而安全的網絡傳輸系統、學習者的學習主要是自主學習(學習者需要一定的自控性等等)。因此,網絡教學評價也表現出其獨有的特點:

·注重過程性評價,強調對網絡教學的過程進行實時的監控。網絡教學評價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利用及時反饋信息來指導、調控甚至補救網絡教學與學習活動。

·對運用教育技術實施智能教學以及對利用探索、發現、競爭、協作、角色扮演等一系列策略教學的效果進行有效的評價;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自控性、學習的效果進行評價。

·評價對象廣泛,不僅僅對傳統教學系統的四要素即學生、教師、教學內容與媒體(網絡教學支撐平臺)進行評價,還對學習支持和服務系統進行綜合評價。

·實現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與網絡教學支撐系統的無縫結合,利用網絡教學支撐系統的教學活動記錄功能搜集評價信息,實現對網絡教學的動態評價和動態調控。

·充分利用互聯網絡的技術優勢,縮短了評價的周期,及時反饋評價結果,便于及時調整教與學的策略,而且能夠降低學校管理部門對學生和教師進行評價的技術要求和費用。

一、評價對象

基于網絡教學評價的特點,我們提出建立如下網絡教學評價的模型。它包括學生、教師、學習資料、網絡教學支撐系統、學習支持與服務系統五大方面。每一個方面都包括若干評價子項。

附圖

圖1網絡教學的評估范圍

從以上模型可以看出,網絡教學的評價依賴于網絡教學評價系統實現。評價的因素有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評價方式包括過程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而且更加關注形成性評價的促教與促學作用。

二、評價方式

根據評價工作的任務和發生的時間,評價通??梢苑譃樾纬尚栽u價和總結性評價。而對于網絡教學來說,為了便于提供適于學習者特征的學習目標、內容與策略等,還需對學習者進行診斷性評價。

網絡教學的診斷性評價,依據評價目標對學習者的現有知識和能力進行測量,對學習者的知識背景、學習條件、學習要求、學習態度等由問卷來獲得了解,并根據測量的數據和問卷的統計給出評價結果。這樣就能在教學中,依據評價的結果對學生進行分組,對不同的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依據不同學習者的特點進行教學設計,選擇適當的教學進度、策略和方法。這種評價方式只針對學習者進行。

網絡教學的形成性評價,注重在實時的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對網絡教學系統進行跟蹤和反饋,及時發現問題,反饋給被評對象,并制定補救措施、執行補救方案。在跟蹤檢測的同時,還應注重對學習者的主動性、態度、學習進展等進行調查,并給出描述、提醒和建議。在教學程序之后,教師及時收集反饋信息對其進行評價,從而決定教學程序的教學價值和社會價值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教學效果,有哪些優點,不足之處又在哪里,對下一階段的學習給予激勵、提示和導向,對教學提出調整和改進意見。同時,還要注重對教學系統的改進。教學系統的完善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只有不斷使教學系統的性能提高,才能滿足學習者的需要,網絡教學才會得到持續的發展。

總結性評價一般發生在某一個階段的教學完成之后,目的在于評定教學目標的達到程度,檢查教學工作的優劣,考核學生的最終成績,把握教學活動的最終效果等。在網絡教學中,總結性評價將對學習者的學習活動和教師的教學狀況給出最終的評價與結論,其涉及到學生的結業、畢業、評獎等和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定。

三、評價要素

但是在網絡教學中,學習者不再從教師那里直接獲取信息,而是自主地在網絡教學支撐平臺中進行各種學習活動。要保證學習者順利進行學習并取得成功,就不僅要考慮學生、教師、教學內容和媒體四個要素,還要考慮其是否具有比較完善的學習支持系統和學習服務系統。

1.對學習者的評價

學習者是學習的主體。網絡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向學習者提供學習的途徑、資源和方法,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認知和元認知策略,最終獲得個體的發展。因此,對學習者的評價是網絡教學評價的主體內容。網絡教學注重對學習者的態度、意義建構過程的評價,目的在于一方面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另一方面做出評價和反饋,提出提示和建議信息。具體來說,它又包括以下幾項:

——交互程度。目前,許多網絡教學僅僅將網絡技術當作課本搬家的工具,網上的學習資料是大量的文本、圖片資料,學習者的任務是閱讀大量的材料,然后去做教師設計好的練習題。這種網上學習對于學習者來說,只是資料的瀏覽和練習,這對學習者的認知領域和情感領域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遠程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都已充分表明,交互對于學習動機的激發與保持、遠程學習的成功是極為重要的。事實上,Email、BBS、聊天室、視頻會議等網絡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已使網絡環境下的交互相當便捷,在教學設計時應考慮利用這些工具來促進學習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教師、學習者與學習材料之間的交互。對學習者交互程度的評價可以通過記錄學習者利用網絡教學支撐平臺中的各種交流工具輔助學習進行,如根據討論區發表的文章(發言)質量及數據總量等信息提供給系統學習者意義建構過程的信息、提供學習者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參數和學習者學習態度的參數;根據聊天室的發言次數及發言數據量提供學習者對所學知識認知程度的信息、提供學習者與人合作學習的積極主動性的參數。

——答疑情況。在網絡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需要向教師或相關專家請教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通過答疑,學習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學習的主題,促進知識意義的建構。答疑情況可以通過學習者請教的問題數、瀏覽問題解決的次數,以及提供解決方案的次數等信息,反映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理解程度以及主動學習的參數。

——資源利用情況。學習者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及互聯網資源進行學習是網絡教學的一大優勢。通常這一優勢會被教師充分利用。學習者對資源的利用不僅指利用教師或互聯網提供的資源,對體現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和意義建構過程來說,更為有價值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上載的數據。這里的資源包括課程本身(通常是教師提供)的資源和互聯網資源。前者包括對網絡教學平臺及其中的資源(如問題資源、電子圖書館)的使用情況,如記錄學習者登錄系統的時間及注銷登錄的時間來確定學習者的在線學習時間,通過課程內容頁面瀏覽范圍和次數來提供學習者學習范圍、進度的參數和信息,利用問題資源的瀏覽情況及電子圖書館資料的瀏覽來了解學習者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利用學習者向問題中心提交的問題和解決方案、在討論區或聊天室的發表情況,以及在電子圖書館中發表的資料甚至是對網絡課程的修改來提供學習者學習的態度、對學習主題的理解、問題的解決、學習策略的調整以及意義建構的相關信息;后者包括利用瀏覽器或搜索引擎來瀏覽互聯網資源的情況等。

——作業。根據作業完成情況與得分,提供學習者平時知識點掌握程度的信息和作業完成情況的信息,評價系統據此生成反映學生知識點掌握程度的曲線和作業完成情況的提示信。作業的設計不能只強調對知識點的考查,而應注重對學習者問題解決能力的考查。

——考試??荚囀菍W習者的網絡學習情況作一階段性的評定。對于學習者來說,考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促進更佳學習的手段。評價系統據此生成學習者知識點掌握程度及問題解決情況報表,并對學習者的下一步學習提供改進意見。

對學習者的評價可以通過教師評價、同伴評價以及學習者自評進行。不同的學習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手段,如協作學習效果的評價,可以通過教師評價、同伴評價和自評實現;而對于自主學習,采用自評手段更為有效。在網絡環境下,學生進行的多是自我建構的學習,即使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中,對不同學生學習的內容、途徑可能相關不大。如何客觀公正地對他們學習的結果作出評價就變得相當困難,很明顯,對他們實施統一的客觀性評價是不合適的。事實,最為有效的評價是讓學習者去完成一個真實任務,并讓學習者對自己的意義建構情況作出合適的評價。不管是教師評價還是同伴評價,并不能真正決定學習者意義建構的評價,這兩種評價手段的最終效果只是用來促進學習者的自我評價。

2.對教師的評價

網絡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完善和提高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對教師的工作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地調整教學策略和提高教學質量,網絡教學才能獲得持續發展。在網絡教學環境中,學生與教師的地位發生了改變,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輔助者而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遞者,信息的傳遞主要由網絡系統完成。網絡與教師所提供的教學資源作為主要的學習內容仍然是主要的教學信息。由于網絡教學是師生異地,學習者可以在不同的地點學習,網絡教學提供異步和同步的學習方式,單單一個教師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教學任務,因此在網絡教學中依據分工的不同把教師分為主講教師和助教。主講教師主要是依據教學目標,采取教學策略和手段,對學習過程進行組織,對教學內容進行組織上、上載、修改,對教學資源上載、修改。助教主要是輔助主講教師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課件的制作,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依據教學目標給以解答。

與對學生的評價一樣,對教師的評價也同樣不能“一試定終身”。對教師的評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師生交互程度、作業與答疑情況、教學活動的組織、學習材料的提供和學生的考試情況。

——師生交互程度。對學習者是否關注,是否有效組織討論區和聊天室的討論,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評價,及時鼓勵學生,以及該教師的課的學生發言人數、發言量、發言時間,據此提供對學生的關注程度參數、教學策略使用、教學組織情況信息,以及提供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感興趣程度的信息。

——作業與答疑情況。針對不同學生設計合適的作業,對學生的作業及時批改以及給予適當的助學意見,瀏覽學生所提問題的次數及回答的題目數,據此提供教師對學生學習的關注程度的參數和對學生的疑難問題的解決程度的參數,系統據此在反饋系統中生成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程度的曲線。

——教學活動的組織。用登錄時間與注銷登錄時間來確定教師的在線教學時間。教師應及時規范和調整學習者的學習行為,以及對學習者的信息搜索與獲取能力進行引導。

——學習材料的提供。教師上載有效資源的數量,以此提供他組織學生學習的廣度和深度的信息,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是否足夠新,并是否及時更新,據此來提供該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把握程度與滿足學習者需要程度的信息。

——學生成績。由學生的平時成績、考試成績而來,這是對教師評價的參考指標,但不能以此為準繩。

3.對教學內容的評價

網絡教學中的教學內容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不僅指教師提供的網絡課件,還包括教師提供的其它學習資料以及互聯網提供的巨大資料。對網絡課件的評價包括課件的內容、結構與導航、練習與反愧技術、交互性等五個方面,這些信息可以以調查問卷的方式由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填寫。

——課件內容。是否適于網絡教學,教學目標是否清楚、可以達到;能否激發學習興趣以及深度討論;是否及時更新等,以學生應用課件的次數和頻率來作為課件是否符合學習者要求的依據。

——結構與導航。導航是否合理、使用方便,頁面超鏈接清楚一致;具有學習過程記錄功能,便于學習者隨機進入學習內容;有引航功能,使網絡學習者不致于迷航。

——練習與反潰練習設計有利于學習者知識技能的發展與策略、態度情感的培養,有利于對教學的支持,及考慮學習者的實踐能力;反饋及時且激勵學習者。

——技術性。課件安全可靠,易于使用,對學習者的技術要求不高,能支持不同學習策略;獲取信息、處理加工信息便捷,適于個別化異步學習;頁面、圖標的設計協調一致。

——交互。交互響應及時,能滿足師生、生生不同的交互需要,對交互的參與度能進行記錄。

對其它學習資料,則關注其是否獲取方便、信息的搜索冗余是否足夠小等。對教學內容的評價通常是形成性評價。

4.對網絡教學支撐平臺的評價

網絡教學支撐平臺的評價包括技術系統和教學系統的評價。

——技術系統。即網絡系統本身,是為教學活動提供的技術平臺,指系統的安全性和傳遞系統的高度可靠性和穩定性,對用戶的信息加密、備份。

——教學系統。是指平臺能夠提供實現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討論學習和探索學習的策略支持系統,如答疑系統(提供多種答疑渠道)、自主學習系統(提供有效的資源和討論學習、協作學習、探索學習的工具)、輔助教學系統(提供方便的教學設計模板,協助教師完成課程的組織和課件的制作),及課程與教學計劃、評價時間及方式等信息。

評價數據的獲得可以通過評價系統穩定工作時間、系統工具的利用率、系統資料的豐富程度及利用率等途徑獲得,而獲取方式則可以是管理員、教師、學生的反饋信件以及問卷調查。

網絡教學評價系統一般作為網絡教學支撐平臺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存在,通常包括質量指標生成子系統、數據采集子系統、數據分析子系統、反饋子系統等組成部分。

5.對學習支持與服務系統的評價

對于網絡教學來說,學習支持與服務系統同課程與媒體一樣,對教與學也相當重要,只是它對網絡教學的影響是非直接的,通常包括管理與資金支持、電子圖書館等。具體來說,它包括以下幾方面:

——對網絡教學平臺。提供功能相當齊全的網絡教學支撐平臺,并且負責對平臺的管理、維護,建立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保證網絡教學的安全、穩定實施;對教師和學生提供簡單明了的使用指南。

——對教師。提供比較完善的教師培訓計劃;提供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應用各種教學策略的資料和模板;提供便于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和師生交互的技術支持;為教師評價學生及系統提供可參考的量規;對教師的評價反饋合理及時,能促進教師的教。

——對學生。提供平臺的使用指南;為學習者提供學前指導,包括通過診斷性評價確定學習者的初始能力、認知風格等,提供學習者學習方法的建議等;采取適當措施保證學生與教師或其他學習者的交互,以及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及時、準確的回答;電子圖書館提供的資料足夠豐富,并及時更新,為學習者的實踐與問題解決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提供學生自我評價的參考量規以及方法指導,對學生的評價準確及時,能激勵學生的學。

四、評價過程

網絡教學評價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盡管對不同評價對象的評價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都經歷準備、實施、處理、反饋四個評價的階段。如下圖所示。

附圖

圖2網絡教學評價過程流程圖

1.準備階段

①確定評價對象和評價目標。

②選擇信息來源和信息處理方法。針對既定的評價對象和評價目標,確定評價的信息來源。信息來源有考分、系統量化評價指標、評價量表、活動記錄日志、軼事記錄、反饋信件等。再結合指標體系,確定選用何種信息處理方法。

③生成試卷或評價量表、調查問卷、質量診斷表。由于網絡平臺提供了題庫、評價項目庫、問卷庫與指標體系庫,因此在評價的準備階段,評價的組織者(或系統管理員)可以從試題庫或問卷庫中選擇已有的問卷,或者手動或自動生成試卷、問卷或評價量表、質量診斷表。系統的開放性使得評價組織者或系統管理員可以在專家的指導下修改已有的試題或評價項目,或增添新的試題和評價項目。

評價項目庫是在專家的參與組織下建立起來的,包括了評價者、評價對象、評價類別、評價內容、評價項目和權重。

2.實施階段

①測試或發放評價量表。如果是測試,則在服務系統發出測試時間、規則等信息;如果是發放評價量表,則提示回收時間,同時把評價量表發放到個人電子信箱中。

②獲取信息,去除無效信息,進行誤差診斷。統計發放數量和回收數量,去除無效量表,以確定此次評價的有效性。

3.處理階段

①依據權重對信息自動進行處理和統計。

主要是系統依據權重自動統計評價量表的得分。

②分析統計信息、進行綜合判斷。主要是評價人員依據權重對評價量表、活動記錄日志、軼事記錄、反饋信件等信息進行統計和綜合判斷。

③形成綜合判斷、分析診斷問題。評價的目的是為提高教學和改進系統提供依據。統計之后,評價人員依據評定標準進行綜合判斷,寫出評價意見;并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形成性評價的評價結論應該包括:對學生表現的評價、勸告和指導性意見;對教師表現的評價、勸告和指導性意見;對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活動的評價、補救措施;對系統的補救措施,課程決策;對教學內容的改進意見、補救措施等??偨Y性評價的評價結論應該包括對教師和學生的選擇性決策。

4.反饋階段

①反饋前評價。即估計本次評價的質量,對評價工作給以評價,發現評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評價本身的措施。

②反潰對學生和教師評價的反饋方式有:公告、Email。每一個學期都要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總結、對學生的學習給與評價;對好的教師和學生在公告欄中給以表揚,對仍然需要改進的學生和教師指出改進方案,并以信件的形式反潰

對系統和教學內容的評價以評價報告的形式做出反饋,指出改進措施,報告給教師或系統管理員或網絡站點技術支持人員。

③再評價。教學評價的本身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做出教育決策后,評價進入下一個周期。新的周期開始之前,前次評價的結果采用如何,實際上就是對上一輪教學評價全過程的檢驗。要通過教學評價對教學進行調整,必須對評價的方案、過程、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為下一次評價提供有效的信息。因而,對評價結果的再評價既是一個評價周期的終點,也是下一個評價周期的起點。

【參考文獻】

[1]BadrulH·Khan&ReneVega,FactorstoConsiderWhenEvaluatingaWeb-basedInstructionCourse:ASurvey,Web-basedInstruction,1997.

[2]Jac-WoongKim&Soon-JeongHong,AlternativeApproachToTheEducationalQualityAssuranceModelForKNOU,Internet.

[3]QualityontheLine:BenchmarksforSuccessinInternet-BasedDistanceEducation,Preparedby: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

[4]G.F.Barbato,T.BrueningandA.Turgeon,InstructionalEvaluationModel,Internet.

[5]TheCenterforAdultLearningandEducationalGredentialsAmericanCouncilonEducation,GuidingPrinciplesforDistanceLearninginaLearningSociety,

[6]王孝玲.教學評價的理論與技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張京彬,余勝泉,何克抗.網絡教學的非量化評價[J].中國遠程教育,2000(10).

[8]LynetteGillis,E-LearningCertificationStand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