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新課程下學前教育學革新

時間:2022-11-27 11:16:00

導語:小議新課程下學前教育學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新課程下學前教育學革新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未來的幼兒教師,他們是新課程理念的實施者,而目前這一專業的教學還沒有貫徹和實施新課程理念。高專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學前教育中存在著‘教育目的的外在性’‘教育中學生的被動性’‘教育的重復性和封閉性’以及‘教育中情景體驗的虛假性’”等問題,這就必然影響對優秀幼兒園教師的培養,更不能適應幼兒園教學改革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轉變思想,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對學前教育學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

一、更新教育觀念,強化主體意識

現代教學理論指出,學生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構建過程,他們是學習的主人。在學前教育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改變幼師學生在學習中的被動性,把他們放到教學活動的主體位置,調動其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習效果,開發幼師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會學、會實踐、會教,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的幼兒教師。

二、改革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發展

《方案》指出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幼兒園教師”。我們必須要理解“德、智、體”等的內在關系,否則在學前教育學的教學中就會出現以知識教學代“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的情況,就會把“教育目的的外在性”過分強化,并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這樣就會影響到學前教育學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革新;影響教學工作體系、學生訓練實踐體系;影響學生自主學習;更影響學生工作能力的發展以及職業素養的形成。只有堅定不移地實施學前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將過去知識本位的教學方式轉變成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發揮潛能的教學方式,才能保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創新性,促使學生可持續發展。

三、創設教學情境,建構學習環境

《方案》指出:“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建立真實的、開放的情境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學前教育學教學改革必須放在一個開放的體系上,建立幼兒園——學院的合作機制,幫助幼師學生獲得真實的幼兒園教學環境。按照幼兒園的生態環境建設實訓室、實驗模擬室以及學生實習基地,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舞臺,學生在這種開放的生態環境里,模擬幼兒園教學,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中獲得教育理論知識、發展教學能力、養成敬業精神。

四、改革課程內容,生成職業目標

《方案》指出學前專業課程改革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生成學習成果,即讓他們掌握學科知識,全面完成學習目標,確實感受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發展,產生成功和喜悅等積極的心理體驗。但是學前專業各學科課程之間內容復雜、交叉、陳舊。如《幼兒游戲》《幼兒園活動設計》《幼兒社會化及教育活動設計》與學前教育學重復、交叉,不能更好地為培養目標服務,影響學生生成目標的完成。因而,我對高專學前專業學前教育學的體系進行改革,將目標、內容、方法等多層面、全方位地相互聯系、相互滲透,進行整體改革。

五、創新教學設計,引導自主學習

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design),亦稱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教學系統、解決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傳統教學設計是圍繞人的知識本位設計的,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方案》要求我們必須圍繞學生的學習來創新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有利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我在學前教育學教學設計時,把教學內容生成學生的具有驅動作用的學習內容,通過教師指導把其與學生學習方式整合起來,系統設計教學活動,來引領學生的自主學習。

六、創新教學結構,構建學習模式

《方案》指出,學前專業的教學存在著模式陳舊、僵化的傾向,表現出理論脫離實踐、缺乏明確的目標導向等弊端,阻礙著學科目標的全面實現和學科教學改革。本人認為課堂教學結構模式決定著教學的程序、步驟,制約著學生學習活動的方式及組合形式。現行學前教育學的學科課程主要包含教育概要、教育實踐和評估三部分,對這三部分內容實施既要考慮它的針對性,還要考慮它的長期性,更要考慮學生學習的方式和特點,才能實現學科人才培養的目標。因此,我們既要建構適合學生主動學習的模式,還要滿足不同課程的目標、特點、難度、內容等不同的多種教學結構模式。

“多級”理論教學模式針對的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基本理論知識,學生缺乏學習這些理論知識的經驗,難以理解。因此我們按照其認知規律和知識的層次,采取不同的教學結構,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并對學習過程不斷地評價,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模塊”式實踐教學模式(見圖二)的目的是培養幼師學生具有從事幼兒園教育教學能力,形成教育教學的技能,掌握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的理念,最終使學生生成職業素質。學生能力和技能的形成分四步走:第一個環節是“校內實訓”,貫穿課程教學的始終;第二個環節是“教育理論應用于訓練”,是專項訓練過程,是學生的教育理論與教育能力同時內化的過程;第三個環節是“教育見習、實習”,是學生在幼兒園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這一活動是在教育理論指導下的幼兒與幼師學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是教育教學技能技巧提升的過程;第四個環節是“學生教育理論知識”,是教學技能和教學理念整合的過程,終極目標是學生獲得綜合能力和素養并勝任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