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彈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7 10:20:35
導語:心理彈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國內外學者雖然沒有形成對“心理彈性”概念的統一認識,但卻基本形成了三種代表性的觀點:一是從個體發展結果的角度界定,認為心理彈性是個體遭遇嚴重挫折和威脅的情境下,仍能獲得適應和發展良好結果的心理現象。二是將心理彈性視為個體所具有的能力或素質,指“個體能夠承受高水平的破壞性變化,同時表現出盡可能少的不良行為的能力;個體從消極經歷中恢復過來,并且靈活地適應外界多變環境的能力”。三是側重于動態理解的過程性界定,認為心理彈性是“個體面對生活逆境、創傷、悲劇、威脅或其他生活重大壓力時的良好適應過程,意味著從困難經歷中恢復”;“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過動態交互作用而使個體在遭受重大壓力和危險時能迅速恢復和成功應對的過程。”在這幾種代表性的觀點中,過程性界定實質上包括了前兩種觀點的核心內容,強調了個體的良好適應能力和發展變化的結果,其同時描述了危險性特征和保護性特征之間的動態性。國內外的很多研究都是基于這種概念界定基礎上進行的。
二、心理彈性的作用機制
國外學者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心理彈性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中,起關鍵中介作用的是與‘危險性因素’相對的內外部‘保護性因素’”。那些阻礙個體正常發展、使個體受傷害或導致不良發展結果的“生物—心理—社會”因素都可以稱為危險性因素。而保護性因素則是指能減輕不利處境中的個體所受到的消極影響、促使個體心理彈性發展的各種因素,其中包括個體性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等。如:兒童的個體因素有智力水平較高、社會技能高、有內控制力、有吸引力、計劃能力強、對心理彈性能自我界定、對經歷的“認知—情感”加工好等;家庭因素有父母關系和諧、家庭經濟狀況良好、支持型的父母、良好的教養方式、親子關系良好;社會性因素則有社會支持網絡(親戚、社會團體的物質和情感支持)、成功的學校經驗。隨著研究的深入,心理彈性作用機制的研究更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揭示了心理彈性的作用機制,體現了外在環境、生理、心理、社會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影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后的研究可能還需要注重從學科融合、交叉的視角,開展多維度的研究,要注重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的應用,更要注重文化背景對個體心理彈性建構與發展的影響,要注重心理彈性作用機制的生態性、系統性研究。
三、心理彈性的測評以及干預研究
隨著心理彈性研究的逐步深入,心理彈性的研究取向和方法也由早期的質性研究、個案法、訪談法等轉變為以量化評估研究、實驗研究為主。比如運用成熟的已有量表、問卷進行測查,或者根據自己的研究需要,采用經驗效標法、因素分析法等編制新的心理彈性量表、問卷進行調查。國內外比較有代表性的量表和問卷有:CD-ResilienceScale,加利福尼亞健康兒童問卷中的學生心理彈性問卷,黃希庭等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彈性量表,胡月琴和甘怡群編制的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徐家華編制的大學生心理彈性問卷等。隨著心理彈性研究的進展,許多具體措施也在研究結果的指導下應用于實踐。與傳統的旨在改善危險性因素不同,許多干預工作對個體自身和個體所在環境中那些發展性、保護性的資源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如生活技能訓練是一項以學校班級為單位,目的在于幫助提高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技能和抵御社會不良影響的訓練。通過示范、角色扮演、行為家庭作業等活動,以發展與提高個體的自尊、人際交往等有關的認知行為技能以及減少焦慮。國內的學者也開展了一些心理彈性的訓練和干預研究。如滕秀杰設計了以認知行為為導向的心理彈性團體輔導方案,實驗發現“團體心理輔導可以顯著地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彈性水平,并具有一定的長期效果”。曾紅以農業院校學生為被試,開展了相應的心理彈性訓練,發現“能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效果顯著”。還有學者研究認為個體的心理彈性系數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可以通過后天培訓,增強個體的心理彈性系數。建構和擴充動態內在因素的對于提升個體心理彈性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心理彈性研究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心理彈性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探索個人生存和成長的力量源泉,使逆境對個體的消極影響最小化,使個體的適應和成長最大化,這一目的是與心理健康教育殊途同歸的。如何有效幫助處于生理、心理發展關鍵期的初中生更好地適應與成長,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課題和中心任務。所以充分借鑒心理彈性研究的成果并從中獲得啟示和參考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心理健康教育要抓住關鍵期
已有心理彈性研究充分表明,兒童早期和青春期是心理彈性塑造的關鍵時期。在這些心理發展的特殊時期,個體的心理彈性水平往往是不穩定的和比較弱的。因此注意避免讓個體經歷高危事件、減少危險性因素,降低心理彈性損害十分關鍵。同時,要注重保護性因素的增加和拓展,良好依戀關系的形成和安全感的提升都有利于為心理彈性的發展打下一個好的基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抓住青春期學生心理發展的關鍵期,要做好學生入學、升學等關鍵節點的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目標
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強調心理問題和心理困擾的預防、消解與應對,通常是處于一種被動或消極應對的模式。而心理彈性理論則更傾向于注重個體積極心理特質的培養和塑造,如自我效能感、積極情緒、積極評價以及自我調節、意志力等個性品質的養成。這樣,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著力建構學生的樂觀認知、體驗積極情緒,使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個體洞察自我和心理成長的活動,更要成為發現、獲取和培養心理彈性的活動,其目標應為幫助個體形成積極個性品質、不斷追求個體人格完善、促進個體達到自我的完滿狀態。
3.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形式
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以課程、講座等知識傳授形式為主,輔以活動課程和團體心理訓練等形式。而心理彈性理論表明,個體的自我體驗、調節能力和認知評價能力、個體應對水平的提升和發展對于心理彈性的生成與發展密切相關。自我調節和體驗能力的增強可以促進學生情緒健康發展,增加他們行為的穩定性和行為的可控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個體的切身體驗和主動性、參與性,要以心理訓練、團體活動的教育形式為主,尊重和重視學生的實際需要和心理體驗,強調技能的訓練和養成。
4.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力量
心理彈性發展的動力來自于個體內部(個體特質)和外部環境(家庭、社會)的保護性因素。具體來講,構成心理彈性動力系統的有:個體特質系統(自我效能感、問題解決策略、應對方式、心理控制源及心理防御機制)、家庭環境系統(家庭結構、家庭氛圍、教養方式、依戀類型等)和社會支持系統(學校生活、師生關系、朋輩交往等)。而目前我國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雖然也號稱“三位一體”,但實際切實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也只有學校教育人員,家庭尤其是父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沒有充分展示出來。這就需要廣大家長真正轉變觀念,勇于承擔心理健康教育任務,努力營造溫暖融洽的家庭氛圍,建立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積極關注孩子的心理體驗和心理成長需求,真正成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時,學校、教師也要給予個體積極關注和關懷,注重促進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同伴關系。從社會層面來說,應當構建關心和保護個體尤其是青少年的氛圍和良好的社會環境,真正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合力。
5.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重點
心理彈性的已有研究表明積極的認識模式對于緩解、削減高危經歷帶來的損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重點幫助個體正確認識壓力或逆境,尤其是在特殊壓力體驗時期,更要及時給予充分的關注和指導,以幫助其形成積極的態度和評價,促進心理彈性的形成與提升。另外,應對方式、應對策略在心理彈性緩沖壓力,促進適應中起積極作用。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并培養個體應對方式、應對策略的運用技能,使個體能因時、因地、因事制宜,采取有效應對,增強心理彈性。再有,心理彈性是個體適應系統的一種重要資源,它需要在生活中逐漸地提升和擴充,而且適度的危險性因素、壓力有助于激發個體心理彈性的生成與發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要關注挫折的運用,要搞好挫折教育,促進個體健全人格的形成。總而言之,心理彈性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新理念、一種新標準、一種新手段、一種新資源都應值得廣大心理健康教育參與者去重視、去學習、去體驗、去應用。
作者:李飛單位:通化師范學院
- 上一篇:林業局績效自評報告
- 下一篇:初中資優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