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思想對我們美術基礎教學牽引論文

時間:2022-11-17 09:24:00

導語:西方藝術思想對我們美術基礎教學牽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西方藝術思想對我們美術基礎教學牽引論文

論文關鍵詞:后現代藝術觀念中國基礎美術教育改革影響

論文摘要:西方后現代藝術觀念影響著世界美術教育的改革,無論從美術教育理念、還是從美術教育課程觀方面,它都對我國的基礎美術教育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一、西方后現代藝術觀念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伴隨著西方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西方后現代藝術取代了現代藝術,使走入困境的西方藝術峰回路轉。后現代藝術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回歸性、折衷性、混沌性與多重性,相應地表現在不求純粹、善待傳統、非個人化、多種標準幾個方面,如對當代藝術不局限于視覺形式,繪畫超越平面限制,雕塑與風景、建筑相結合,對于人類豐富的文化遺產要很好也地加以利用等。后現代藝術一改現代藝術的自我為中心的藝術創作理念,提倡藝術走向社會,貼近生活,強調藝術的社會功能,從而使世界藝術沒有明顯的界限,達到世界文化的多元,形成一定的全球語境。

在全球化與多元化語境下。世界各國大力提倡藝術教育,并對藝術教育進行著一系列的改革,后現代藝術觀念成為影響現代世界美術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后現代主義雖然思想龐雜。“但其實質還是追求一種更完美的現代性,期望人的行為更具合理性”。因此,表現在現代美術教育改革中,則強調美術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強調通過美術教育使學生獲得終身受益的美術能力,強調美術教育讓學生運用多種手段、多種材料包括聲、光、電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這些都與后現代主義所呈現的普及化、生活化、多元化、解構化等特征是分不開的。在此影響下。西方各國家出現了許多新的課程理念。如九十年代初美國蓋蒂藝術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學科為本的美術教育”、“多元文化藝術教育”、“視覺文化教育”等觀點。世界美術教育改革倡導以人為中心,通過美術教育挖掘個體的潛能達到全面發展,同時,強調擴展美術學習的領域,把美術與各學科聯系起來,在學習方式上強調主動探究,形成綜合全面的美術教育。從注重知識目標轉向人的目標,從單純知識型向綜合素質型轉變,向全面發展和個體潛能挖掘轉變。從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轉變,從側重理性知識向感性、理性并重轉變。

二、西方后現代藝術觀念對中國基礎美術教育改革的影響

在現代全球化與多元化充斥的教育環境下,我國的美術教育更是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現代藝術觀念也影響著我國的美術教育改革。

(一)對基礎美術教育改革理念的影響

二十世紀末。多元文化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堅持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強調建構多元文化的多元教育環境使美術教育也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西方后現代藝術觀念消解了文化的中心論,文化觀念多元并存,認知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豐富性和差異性成為學生們解讀視覺圖像的基礎和前提。這種理念影響著我國的基礎美術教育改革。在我國的美術教育改革中則強調統整的課程觀以達到培養人的綜合藝術能力、強調“以生活技能為本(而非美術制作技巧)代替內容為本的課程,并強調課程的統整”在美術學習中讓學生去了解各個國家的優秀文化藝術遺產,并了解這些藝術的生長環境,以及他們是如何產生的,怎樣才能學會藝術等。這種多視點和多方面的求索,能使學生自覺地回到藝術的生長環境,從而使藝術學習的動力和興趣不斷保持下去。另外,美術教育改革強調人文性的學習。二十一世紀,隨著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的到來。理性和感性的發展處于一種不平衡狀態,社會的高速發展,使人類偏離了自然,人們認識到藝術是理性和感性趨于平衡的途徑,因此,在美術教育改革中,人文性的學習被極度地重視,我國的美術教育改革在人文性的學習上,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美術知識,使個人感情和整個人類的情感源泉聯系起來,個人經驗與人類的豐富經驗接通,以促進學生與周圍環境的交流。所以在課改中“不以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為目的。試圖改變藝術教育中學生機械模仿與枯燥訓練技能的方式。把藝術知識、技能的學習還原到一種完整的藝術情境中,或把一定的知識技能滲透到某個人文主題中。讓孩子圍繞該人文主題展開輕松愉快的學習”人文主義的學習,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美術技巧的掌握和人文主義關愛精神和審美價值感的提升。還有。注重以人為本,培養人的個性以達到完美人格的美術教育思想。后現代藝術觀念的“追求一種更完美的現代性,期望人的行為更具合理性”的觀念影響著美術教育觀念,“以人為本”成為現代美術教育思想的主導思想,美術教育改變了過去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培養人的個性,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教育理念。英國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提出“通過的藝術教育”,即通過美術教育來培養人,把美術教育作為引導兒童發展的工具,從而培養兒童的個性,達到完美人格的塑造。在我國的美術教育改革中也特別強調人格的培養,并提出“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發展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特點,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藝術活動,促進他們創造能力、審美能力等的提高,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公務員之家

(二)對基礎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

二十世紀初以課程不再被視為固定的、先驗的跑道。而成為達成個人轉變的通道。后現代藝術觀念也影響著我國課程觀的變革,在課程改革中,把“統整的建構主義”作為一個重要的理論依據,在“統整各派建構主義理論的基礎上。汲取該學說的合理內核,并從知識觀、課程觀、教學觀和評價觀四個方面建構素質教育的理論框架”。后現代藝術是綜合的藝術,現代美術教育已是綜合的教育,美術課程改革也主要以綜合性為原則,從傳統的分科走向綜合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學科觀念,以綜合的學科觀念而代之。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和滲透,逐步使學科門類達到綜合。基礎美術課程資源的改革同樣受到影響,進入2l世紀,美術課程資源開發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中把美術課程的“過程與方法”、“睛感、態度和價值觀”與“知識、技能”看作是同等重要的,美術課程資源也并不局限于美術學科本身,并拓展至自然、文化、社會等范疇。在課程設置上,則強調消除對于實用美術的輕視。將“工藝美術、現代設計”與強調審美的精神功用的“純藝術”結合起來。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方法進行改革。2000年6月漕《育部啟動了基礎教育改革項目,包括普通學校美術課程標準,2001年7月,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2004年初,美術課程標準研制組對“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的條例”進行了修訂。其中指出美術教育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而實施綜合、探索的學習。必須擴展美術課程資源。課程資源的開發包括校內資源、校外資源、信息化資源、教師資源,通過課程資源的開發以提高美術課程的適應性。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達到人的全面發展。在課程設置上,則主要體現以素質教育為依據,讓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美術的能力,改變過去以美術知識、技能為內容標準,而充分體現美術的情感性,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讓美術課程和生活、自然緊密聯系起來。

總之。西后現代藝術觀念對世界的教育改革產生了重大影響。對于世界各個國家的美術教育改革更是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它的影響下。“學校美術教育更注重美術與文化及社會的聯系,設計一種更開放的、既能容納又能擴展的美術課程成為世界各國美術教育改革的焦點”。它同樣也推動著我國21世紀美術基礎教育改革前進的步伐。然而。后現代藝術觀念是在西方的土壤里生長起來的一種理念,是西方社會矛盾的產物。而我國的藝術觀念有著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人文傳統。美術教育在這兩種文化觀念不斷沖突的情況下,應在繼承我國傳統文化的前提下,汲取西方后現代藝術觀念中合理的部分,推進美術教育改革進程。另一方面,我國是第三世界國家,不管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與西方國家相差甚遠,后現代藝術觀念作為西方的產物。我們應該合理地吸收其優點。找到適應我國美術基礎教育改革的理念,以指導美術教育改革。因此,在汲取西方后現代藝術觀念的同時。筆者認為,必須處理好傳統民族文化與西方后現代藝術觀念的沖突、社會因素對西方后現代藝術觀念的制約這兩方面的問題,克服后現代觀念那種排斥繼承、不追求藝術內涵、藝術即生活等消極的方面。汲取其積極的一面,這樣。中國美術教育改革才可以取得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