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課改促進會計專業發展的思考
時間:2022-10-29 11:05:34
導語:選擇性課改促進會計專業發展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專業是傳統老牌專業,具有辦學歷史悠久,就業前景較好,人才需求多樣,專業技能要求高的特點。從就業網統計來看,畢業生月薪水平近4000元,所以每年招生量保持穩定,但社會需求已經呈現多元化趨勢。從教學現狀來看,學生學習與傳統教學已經出現不情不愿的狀態,學校更多的是“一刀切”式的教學計劃,學生的學習是被動接受的。然而社會、家庭以及學生本人對會計專業學習需求已經出現了不同的方向,也為會計專業的發展提出新的思考。選擇性課改的實施,正好解決了這些矛盾,為將來培養適應能力強、專業素養高的學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會計專業的發展給人才培養的模式提出新的課題,必須給予學生不同階段多次的選擇權,因此在會計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上,要重視會計專業的時代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社會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
傳統會計專業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金融產品與工具的不斷延伸,會計專業已經發展成包含會計、財務管理、統計、理財等多個方向的綜合應用性專業,每個方向都需要大量此類應用型人才。從會計崗位的需求來看,人才需求大致可分以下幾類。第一,從事倉庫保管、車間產品統計、收銀等一般崗位的會計人員;第二,從事企業出納、財務管理、成本計算、工資會計等重要工作崗位的會計人員;第三,從事審計、金融產品設計開發等高級工作的會計人員。從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現狀來看,教學計劃和方式大致相同,理論課多于實踐課,課程設置多,多而不精,到最后畢業生上崗還是較難勝任工作。
2.學生個性化特征日趨明顯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特點,在專業學習方面也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方向對將來的發展具體很大的影響,只有給同學們自己選,才是最好的選擇。會計專業的學生較其它專業的學生,他們成績較高,計算能力強,對生活向往,自我管理能力強,是學校中比較理性的團體。當然他們對其他方面的要求也比較高,這對我們教學計劃的制定者和施教的老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學生學習需求要認真分析,仔細研究。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我們應該有多樣化的學習方案,所以選擇性的課程設置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這樣的課程設置有利于推動課堂有效性發展,教學計劃順利進行,提高教學成果有利條件。
3.專業技能水平要求比較高
會計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對于專業技能水平的要求更是有很高的要求。隨著應用水平的不斷提升,會計專業工具發展也是突飛猛進。電算化代替了珠算、手工做賬,小鍵盤代替了手工輸入,手工點鈔與機器點鈔并重,使得專業技能越來越重要。試想一下,空有理論知識,而不具備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那就等于沙漠里盼水喝——干著急。然而選擇性課改要求選修課至少要占總課時的50%以上,這給予技能課很多的設置機會,越來越多的專業技能課可以在選修課中得以設置,可以讓同學們有更多的時間練習技能,提升技能。所以說,為了讓學生獎勵更好地走上社會適應就業,我們應該提早讓他們在校期間做好準備,即在校的課程采用“選擇性”教學方式,把課程選擇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將來發展的方向。
二、圍繞選擇性,構建會計專業發展“四通四選”模式
浙江省中職課程改革中提出:學校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性。這與會計專業發展和用人單位的要求是一致的。會計專業對基礎知識要求比較高,對專業技能要求高,這就要求我們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那么,如何圍繞選擇性核心思路,設計好中職會計課程?如何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的學習方向?整體的教學設計應從“四通四選”模式入手即“入校體驗打通專業互換(選專業),一年基礎打通課程互認(選課程),二年分流打通專業方向(選方向),三年成效打通就業升學(選出路)”四步走,課程設計采用“公共必修課+核心選修課+自由選修課”三者有機組合模式。
1.入校即體驗,打通專業互換。新生入校,我們開設為期一周的短學期課程《走進會計》,讓同學們深入了解會計的發展,會計職業規劃,會計的就業前景,會計專業開設的課程等,全方面全方位了解會計專業。當然新生還可以觀看學校其它專業的體驗課程如《走進數控》《走進旅游》等。為期一周的短學期結束后,學生有了第一次選擇,可以選擇會計專業也可以選擇其它專業,打通專業互換。
2.一年打基礎,打通課程互認。第一年是會計專業學生打下專業基礎課基礎和文化課基礎的時候,公共必修課比例要適當超過50%。在課程設置上重點掌握基礎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基礎課,并學習一些基礎技能課,如小鍵盤等。還有在第一年重點打造會計職業生涯規劃,對會計專業有一定的了解,并在專業導師的指引下初步制定自己的規劃。在基礎課程上,系部根據學生需求和教師特長,開設多門課程,尤其在選修課上采用課程互認的模式,即每個學生的選修課可以自由選擇。
3.二年看分流,打通專業方向。第二年是會計專業學生苦練專業技能,提高理論水平的的關鍵階段。在課程設置上應減少公共必修課,增加核心選修課、自由選修課,后者的比例應該超過50%。處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專業基礎,我們應該給他們提供不同的專業方向選擇,如財務管理方向,中小企業會計方向,投資理財方向,金融產品設計方向等。系部給每個方向組合學習模塊,在專業導師指導下,根據學習的喜好特長進行選課,如財務管理方向,可以選擇財務分析、投資管理、項目管理等選修課組成的模塊。每個學習方向按模塊整合,選修課之間既獨立又聯系,使學生每學完一門課程就能掌握一種技能,還可以通過模塊學習適應崗位需求。
4.三年顯成效,打通就業升學。到了第三年這個階段,通過前二年的選擇性學習,已經具備相當高的專業能力和技能水平,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如何打造綜合競爭力去適應社會需求。這個時候,我們提供了兩個選擇,一部分學生進入模擬實訓工廠,全方面適應崗位要求,積極面向就業,苦練專業技能;另一部分進入高職學習復習階段,追求學歷的提升,參加高職考試。進入模擬實訓工廠的學生,全部開設以就業為導向的實習課程,重點進行實戰練習。課程模塊包括模擬沙盤,VBSE(虛擬商業社會)等課程。做到教學目標與崗位要求相接軌、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相接軌、教學環境與工作環境相接軌,實現校企的“無縫鏈接”。而進入高職復習階段的學生,則根據高職考要求,組織教師團隊進行全效跟進,力爭完成他們對于學歷的追求。在教育實踐的一線崗位上,我們思考著“課改給我們學生帶來了什么?”應該強調的是,讓我們的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尊重他們的選擇權,將來走上從業崗位也能愛崗敬業,一絲不茍。課改過程中對我們教學計劃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實行課改過程中,要打破多年的慣例,對于每個管理者來說都是三思而后行的。尤其是在教學設計,公共必修課、核心選修課、自由選修課的開設,以及專業方向設計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這一課改方案,經過入校體驗打通專業互換,一年基礎打通課程互認,二年分流打通專業方向,三年成效打通就業升學的“四通四選”建設,將會在會計專業發展領域形成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改革成效,將會在適應社會、服務學生發展、提升教學能力上有全新突破,將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將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實現“零距離”。
作者:張萍萍 劉葉海 單位:嘉興技師學院
- 上一篇: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生本理念研究
- 下一篇:“選擇性”課改實施策略